墨子直解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小学课外读物 > 墨子直解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6-1
ISBN:9787533919733
作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数:174页

章节摘录

书摘

前言

  《墨子》一书记录了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言行和生平事迹,也反映了墨学及其后学的活动与学术成果,是先秦墨家的集大成之作。  墨子名翟,战国初年鲁人,约生于公元前466年,卒于公元前400年。出身于“贱人”,即平民。  墨子之生平,已难得其详。据《淮南子·要略》云,他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因察其有诸多弊端,与己救世之志不合,故毅然别树新帜。他之创立墨家,主旨在倡导人们相互友爱(“兼爱”),反对侵略(“非攻”),进而建立一个政治贤明万民安宁的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初期他即开始收徒讲学,以积聚力量,同时开展游说活动。他之游说,北至于齐,南及卫楚等国。在齐,他劝齐将项子牛不可伐鲁,项氏不听。至楚,墨子将自己所著之书(其书不详)献给楚惠王。楚时为好战之大国,惠王推辞不受,亦不接见。楚臣鲁阳文君言惠王:“墨子,北方贤圣人,君王不见,又不为礼,毋乃失士。”于是封以书社五里,墨子不受而归。楚惠王死于公元前432年,其时墨子约三十七岁,则献书事当在其前。凡此之事例,说明墨子虽风尘仆仆地宣扬“兼爱”“非攻”主张,但事与愿违,并不能起到制止侵略的作用。于是,他在继续宣扬自己主张的同时,不得不谋求以实力防御来对抗侵略,因而着手组建军事组织,这是策略上的重要转变。司马迁称其“善守御”,正道出了此策之成效。人们传颂他“止楚攻宋”之事即其显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非凡的军事素养与指挥才能。由此可知,他已不仅是一个学派的首领,而且是一个军事组织的统帅。墨子“止楚攻宋”之事已不知其发生之年月,似以在惠王之后简王当政之时为当,简王同样是好战成性者。  司马迁言墨子为“宋之大夫”。墨子何时在宋为大夫亦不可知,但事必与其有功于宋而赢得宋王之信任有关。然而身为功臣与大夫的墨子在其后却沦为阶下之囚。此事见述于《史记·邹阳列传》:邹阳遭谗下狱,在狱中他上书梁王,举述“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子”之事例以申诉自己的委屈。墨子见囚之内情已无从知悉,然而它为冤案则无可置疑。至于事情发生于何年,其结局又如何,墨子是否竟屈死于狱中?则概付阙如。  墨子之学术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其他的重要论题如“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皆基于此,它们相互关联而组成一完整的体系。  触发墨子产生“兼爱”思想的直接原因,是他眼看统治者为了满足无止境的奢欲而把人民推入深重的灾难之中,其中最极端的是以战争的手段进行大规模的掠夺,以牺牲人民为代价  而达到兼并他国特别是弱小国家的罪恶目的。站在平民立场上的墨子,为维护人民与弱小国家的生存要求而提出了“兼爱”“非攻”“节用”“节菲”与“非乐”的主张。  在对现实黑暗否定的同时,他孕育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一切社会灾难的造成,关键是当政者不是贤人,不能爱利百姓,政治混乱,上下相背。为此,他提出了实现贤人政治,并使天下归于一统的“尚贤”“尚同”主张。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墨子》一书记录了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言行和生平事迹,也反映了墨学及其后学的活动与学术成果,是先秦墨家的集大成之作。    墨子名翟,战国初年鲁人,约生于公元前466年,卒于公元前400年。出身于“贱人”,即平民。    墨子之生平,已难得其详。据《淮南子·要略》云,他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因察其有诸多弊端,与己救世之志不合,故毅然别树新帜。他之创立墨家,主旨在倡导人们相互友爱(“兼爱”),反对侵略(“非攻”),进而建立一个政治贤明万民安宁的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初期他即开始收徒讲学,以积聚力量,同时开展游说活动。他之游说,北至于齐,南及卫楚等国。在齐,他劝齐将项子牛不可伐鲁,项氏不听。至楚,墨子将自己所著之书(其书不详)献给楚惠王。楚时为好战之大国,惠王推辞不受,亦不接见。楚臣鲁阳文君言惠王:“墨子,北方贤圣人,君王不见,又不为礼,毋乃失士。”于是封以书社五里,墨子不受而归。楚惠王死于公元前432年,其时墨子约三十七岁,则献书事当在其前。凡此之事例,说明墨子虽风尘仆仆地宣扬“兼爱”“非攻”主张,但事与愿违,并不能起到制止侵略的作用。于是,他在继续宣扬自己主张的同时,不得不谋求以实力防御来对抗侵略,因而着手组建军事组织,这是策略上的重要转变。司马迁称其“善守御”,正道出了此策之成效。人们传颂他“止楚攻宋”之事即其显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非凡的军事素养与指挥才能。由此可知,他已不仅是一个学派的首领,而且是一个军事组织的统帅。墨子“止楚攻宋”之事已不知其发生之年月,似以在惠王之后简王当政之时为当,简王同样是好战成性者。    司马迁言墨子为“宋之大夫”。墨子何时在宋为大夫亦不可知,但事必与其有功于宋而赢得宋王之信任有关。然而身为功臣与大夫的墨子在其后却沦为阶下之囚。此事见述于《史记·邹阳列传》:邹阳遭谗下狱,在狱中他上书梁王,举述“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子”之事例以申诉自己的委屈。墨子见囚之内情已无从知悉,然而它为冤案则无可置疑。至于事情发生于何年,其结局又如何,墨子是否竟屈死于狱中?则概付阙如。    墨子之学术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其他的重要论题如“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皆基于此,它们相互关联而组成一完整的体系。    触发墨子产生“兼爱”思想的直接原因,是他眼看统治者为了满足无止境的奢欲而把人民推入深重的灾难之中,其中最极端的是以战争的手段进行大规模的掠夺,以牺牲人民为代价而达到兼并他国特别是弱小国家的罪恶目的。站在平民立场上的墨子,为维护人民与弱小国家的生存要求而提出了“兼爱”“非攻”“节用”“节菲”与“非乐”的主张。    在对现实黑暗否定的同时,他孕育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他认为一切社会灾难的造成,关键是当政者不是贤人,不能爱利百姓,政治混乱,上下相背。为此,他提出了实现贤人政治,并使天下归于一统的“尚贤”“尚同”主张。……

书籍目录

前言
1 修身
2 所染
3 法仪
4 七患
5 辞过
6 尚贤上
7 尚贤中(节选)
8 尚贤下(节选)
9 尚同上
10 尚同中(节选)
11 尚同下(节选)
12 兼爱上
13 兼爱中(节选)
14 兼爱下(节选)
15 非攻上
……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图书封面


 墨子直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墨子总是站在平民的角度思考,这点与儒家不同,儒家总习惯把自己定义为精英。墨家脱胎于儒家,却最终脱离儒家甚至反对儒家,可以说是立场决定的。可叹,也正是因为他的立场,地位由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当世之显学”,一落千丈到鲜有人提起。具体的内容我也不解释了,书中自有分晓。再说要解释……那不就是另一本书了么?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墨子,我比较喜欢这种翻译方式。原文一句译文一句,可以参考,也不用麻烦的翻页或低头抬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