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高职高专 > 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
ISBN:9787308038263
作者:孔汝煌 编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2002年4月22日中华诗词学会在杭州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首届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新时期诗教工作步入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继首批三所学校以后,本次大会还授予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昌邑市实验中学、广东梅县高级中学、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崇明岛路小学、湖南常德诗墙为诗教先进单位。湖北省赤壁市、山东省昌邑市、海南省儋州市、江苏省扬中市、湖南省汉寿县为诗词之乡,为当代诗教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做了奠基性的开创工作。2003年12月5日,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这是继杭州会议之后又一次专题推进校园诗教工作的会议。会议交流了开展校园诗教的情况和经验,展示了校园诗教的丰硕成果,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校园诗教的倡议书》。  追溯历史长河,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华诗词和诗教贯穿于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我们肯定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就必然要肯定作为主流文化的诗歌的传承,也就必然要肯定应运而生的诗教的历史。可以说,诗教从来就在中国人生活的深处、人心的深处,润物无声,从未间断。  二、振兴中华诗教的现实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千年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伴随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的诗和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灵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征途上迈进,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物质、政治、精神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发挥诗教的独特作用,无疑是属于向根部培土的战略措施。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中华诗教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前言

  有学者批评现在的教育“没有人”或“失去了人”,指的是教育过于功利,偏求专业能力的传承和个人利益的获得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忽视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以为这种批评是中肯的,切中了时弊。当今整个教育有此弊端,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更甚,这倒未必。  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谓之“育人”。育人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自由、和谐、充分的发展以逐步融入社会,在贡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职业人”,而且是“社会人”。“职业人”是“社会人”的核心,因为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任何人生存的前提。但是“职业人”不是“社会人”的全部,“职业人”的资格内涵是胜任某个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固然是相当宽泛的,然而“社会人”的资格内涵不仅是人对某个职业的胜任,而是人融入社会所需要的更广泛、更丰富的素质要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一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是一个毕生的学习过程,是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人心理品质的过程,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并掌握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人非机器,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育人而不是制造机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机器具有情感或精神世界,而人,特别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应该注重对于真与善、健康情感和高尚精神的追求。培养这种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社会人,才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题中之义,应该成为当今职教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所谓人文素养,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必要的自我控制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崇尚正义、心地善良、意志坚韧、富有诚信、乐于合作等等内在的心理品质,它不仅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也极有益于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育和发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诗与人文素养第一讲 中华诗教一、中华诗教的历史传统与当代振兴儒家诗教新诗教毛泽东诗教当代诗教二、振兴中华诗教的现实意义诗教铸造精神品格诗教培育创新能力诗教弘扬爱旧主义诗教是人类文明的共识第二讲 诗与智慧一、诗是原创性文化艺术诗是人类的母语艺术起源于诗二、诗性思维及其特点诗性思维诗性思维的原创性三、诗性直觉与诗歌创作诗性直觉与想象力诗性直觉与诗创作四、诗性智慧与科学创造诗性智慧及其开拓诗与科学共有一个智力空间第三讲 诗与审美(一)一、诗与美育诗恋美,美恋诗诗教与美育二、诗的音乐美诗语言的整齐美诗语言的抑扬美诗语言的回环美新诗语言的音乐美三、诗的意象美意象美意境美第四讲 诗与审美(二)一、诗的含蓄美含蓄精练美比兴、象征美二、诗的品味美诗的滋味说诗味美种种三、诗的风格美诗的风格说诗的风格美种种第五讲 诗与情操一、诗对陶冶情操的独特作用诗的“寓教于乐”说诗以情感人二、中华诗词情操篇撷萃爱国篇气节篇勤学篇第六讲 校园诗教一、文化要承传,诗教要先行中华诗词浓缩文化经典中华诗词是科学的艺术中华诗词是至美的艺术中华诗词是人文精神的摇篮中华诗词最讲究意境的创新二、校园兴诗教,载体多元化校园诗教第一课堂校园诗教第二课堂校园诗教第三课堂第二章 诗的艺术第七讲 诗歌的抒情艺术一、以意胜的抒情方式一一直抒式以情胜——写情型以理胜一一理趣型情理交融——情理型二、以境胜的抒情方式——曲抒式以形传神以神造形神形兼备三、意与境浑成的抒情方式——合抒式直觉型意象型第八讲 诗歌的意象艺术一、意象与近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意象与物象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二、意象的艺术特性和思维方式写实型意象想象型意象营造意象的思维方式三、意象的组合规律直联式组合意联式组合想象式组合其他组合方式第九讲 诗歌的语言艺术一、古典诗词语言的整体特性凝练性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二、古典诗词语言的语法特点错列省略名物句词类活用三、当代中华诗词对古典诗词语言的扬弃防止泥古,避免口号化明白晓畅和“大众化第十讲 诗的修辞艺术一、诗歌语言形象性修辞赋(铺叙、铺排)比(比喻、比拟)兴(起兴、兴寄)二、诗歌语言的生动性修辞夸张三、诗歌语言的多样性修辞借代四、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修辞用典五、诗歌语言艺术性的其他常见修辞映衬双关其他常见修辞第十一讲 诗的结构艺术一、起明起暗起反起兴起二、承顺承补承三、转进一层转法退一步转法反转法四、结就题作结由题外作结五、古风、词、曲的结构古风词曲第三章 古风、楹联和近体诗的鉴赏第十二讲 诗体流变概说一、诗的起源与原型诗歌诗的起源二言、三言原型诗二、四言诗的结集与流传四言诗的结集——《诗经》四言诗的流传三、由齐言诗向骚体杂言诗的衍化骚体杂言诗一《楚辞》《楚辞》的影响四、选诗以配乐的乐府歌辞两汉乐府诗汉乐府的流变五、自然音节为主的古体诗五言、七言古体诗古体诗的特点和流传六、齐言体的格律诗——近体诗永明体近体诗及其流传七、非齐言体格律诗——词、曲词的产生及流变散曲产生及其内涵第十三讲 四言与杂言诗选赏一、四言诗选赏《诗经》及其名篇选赏曹操四言诗选赏二、杂言诗选赏屈原及其代表作浅赏李白的杂言诗浅赏第十四讲 五言、七言古诗和乐府选赏一、五言古诗选赏《古诗十九首》浅赏曹植的五言古诗选赏陶渊明的五言古诗选赏二、七言古诗选赏曹丕的七言古诗选赏鲍照的七言古诗选赏三、乐府诗选赏两汉乐府选赏南北朝乐府选赏唐代新乐府选赏第十五讲 平仄、声律和对偶一、平仄平仄的概念古今平仄的错位用普通话识别中古平仄二、声律诗句的节奏单位及结构节奏点及其位置三、对偶对偶的基本要求词性的传统分类对偶应用实例第十六讲 联律基础与对联选赏一、对联格律基础概说单节联联律简说多句单节联例说多节联联律举隅二、名联选赏……第四章 词、曲心及现当代诗词和新诗的鉴赏第五章 诗的承传、发展和教学附录跋

作者简介

《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内容简介:有学者批评现在的教育“没有人”或“失去了人”,指的是教育过于功利,偏求专业能力的传承和个人利益的获得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忽视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以为这种批评是中肯的,切中了时弊。当今整个教育有此弊端,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更甚,这倒未必。

图书封面


 中华诗教与人文素养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