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教辅 > 文学理论教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040122794
作者:童庆炳
页数:388页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导论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二、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一、文学活动论二、文学反映论三、艺术生产论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五、艺术交往论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二、中国特色三、当代件第二编 文学活动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三编 文学创造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四编 文学作品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初版后记修订版后记修订二版后记知识点索引

作者简介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也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修订二版内容与原版本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动,《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内容分为五编:第一编导论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第二编阐述了文学活动的性质;第三编论述文学创造的过程;第四编介绍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作品类型,分析了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及其内在审美形态;第五编论述文学消费与接受的关系。《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适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课教材使用,也可以被其他专业学生作为选修课教材使用。《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还配有导学光盘和学习卡,学生通过导学光盘的引导和学习卡上的密码路径即可进入网络环境的学习当中去。

图书封面


 文学理论教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终于写出了“论中文系低年级的文学概论课就不应该学,也不应该教”这个标题,觉得说出了心里话。但还是觉得有宣泄、情绪化和“愤青”的嫌疑,不论我面对的是真正的大内高手,还是那单纯地对文学概论抱有虔诚幻想的青年。业内和业外人士所写的针对此话题牢骚之文,已经狠不少了,不需要我添加又一篇“一吐为快”的“吐糟文”。但凡是有宣泄、情绪化和愤青之嫌疑的时候,就特别需要调用生活常识、人生体验和专业思维来进行认真的考察,以验证自己的一番心里话是否真的是讲道理的明白话、实在话。换言之,单凭牢骚、插科打诨和绝望,是杀不死“文学概论”这头怪兽的。它在几十年里已然异变成了庞然巨物,并且有无数的大内理论高手披着黄马褂,在四周持刀守卫之。而这些大内理论高手又都是陆续被收编来的前刺客。。。即便算你冲破大内高手的防线,把怪兽的头砍了下来,它立马就会又长出一个来。它如常山之蛇,攻其头则尾至,攻其尾则头至。所以还需要克服恐惧和轻敌的心理并保护好自己,还需要一刀刀冷静严谨地砍下去,从方方面面,一段一段地。因此,我就又写出了个比较严谨些的备选标题:“对中文系低年级文学概论课程存在的合理性质疑”。顺便说一句,我们这里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囊括天下中文系的《文学理论教程》。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nice的一本;封面上说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好。预先想好刀法,和怪兽反咬的路数。下面就该写这篇长文章的开头了。第一刀。——第一种写法: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都没有学过文学概论,更不知文学概论为何物,却能够写出不朽的佳作;若它们在18岁学了文学概论,则可能啥也写不出来了。那些善于总结文学理论的,又有几个能写出好的诗文小说来的?。。。这,是从作者写作的角度来说的。文学概论对写作爱好者来说,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尽管写作爱好者能说出很多很真切的关于文学体验的话,但这些话都比文学概论要“片面”,也缺少“系统性”和“抽象性”、“普遍性”、“规律性”,总之是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所以,如果在我的文学概论课上坐着未来的李白杜甫,我有两种选择。选择之一是:为了祖国的文学事业,我宁愿他们逃课。选择之二是:要完成教学任务,教成一门能打通任督二脉的文学概论,不断让文学新人们意识到文学问题的复杂性,而不必急于锁定答案。这其实就不是“文学概论”,而是其对头——“文学概问”。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能对未来的李白杜甫们有所帮助。在这两个选择中,我选择的是后者,在实际教学中把“概论”当“概问”讲。后面还会展开说说如何来做到这样。)而我们绝大多数人与文学发生关系,不是以作家的身份,而是做为普通的阅读爱好者。于是我也变换个刀法。——以英国的理论大师伊格尔顿的一段话来当此文章开头的第二种写法:“绝大多数人们阅读诗歌、小说和戏剧是因为他们发现作品令人快乐。这一事实是如此显而易见,以致在大学里几乎就不被提及。众所周知,人们很难在花费了数年时间埋头多所大学研究文学之后,最终还能感到文学的乐趣:很多大学文学课程之设置方式似乎就是要阻止这一乐趣发生,因而那些仍然能够享受文学作品的过来人也许可以被认为或者是英雄或者是怪物。”(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这,是从读者阅读的角度说的,反讽地道出了文学理论蹂躏阅读爱好者的实情。阅读的时候,确实不需要一个理论的声音在旁边多嘴。就如同当你在欣赏一只猎豹的美丽花纹和矫健身躯的时候,完全不需要旁边一个生物学博士喋喋不休地告诉你猎豹的骨骼结构,或者当你在品尝美味佳肴的时候,不需要一个营养学博士后站在你后面,诲人不倦地背诵着秘方成份的分子式,和你舌头上味蕾的解剖学原理。这不是说我们要废掉这样的博士和博士后,而是说他们应该是我们在回味的时候才会想起去进一步光顾的顾问,而不是将其膜拜为必修课上的宗师本尊。而实际上在我们这里,(也就是说,在贵国,)我们的文学概论是颇癖好萝莉和幼齿的,最爱糟蹋18、19岁的文学新人。为了玩出新情调,还常常拿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和美国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来助兴,折磨我们的本科生和非幼齿研究生达20年之久了。殊不知,这两本书都不是我们这边常见的那种“概论”范儿。伊格尔顿那本,很像鲁迅体,是这位英国马克思主义重量级老炮对各家各派文论的犀利品评,往往能跳出学术腔,“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其中伊格尔顿式个人思维和态度的印记,要远远大于其做为“概论”式教材的价值。20世纪中期在美国也确曾出现过像韦勒克的《文学理论》那样全盘论说文学理论、美学等的著作,但后来就没有这样的东西了。于是在美国课堂上,更靠谱的做法是把各家各派的理论原貌都让同学们看一点儿,讨论讨论。大家总是在看“有局限性”的各家各派原汁原味,而不是看貌似全面、实则没汁没味的“概论”。我们的文学概论,用唐僧一般的口吻,貌似解答了关于文学的一切可能的问题,也扼杀了你自己曾经虔诚地想问的一切更有新意的问题。有这样一座“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假森林挡在那里,文学新人们就连一棵实实在在的树也看不到了。而且,在假森林里关一年禁闭,想必也颇为 boring,所以等到放出来后,就立马儿忘得干干净净了,直到考研时才又皱着眉头想起来。。。我在此暂且hold住。换为第三种刀法。既然是在探讨理论性的问题,还是应该运用些理论性的思维才是正经事。那就用说理的方法来展开这第三种的开头。人不论是逛街买衣服,谈恋爱找对象,还是阅读文学评判文学思考文学,都需要眼力——选择能力与判断能力的。人是出于自发的快乐原则,在选择与判断的实践中培养出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好比说逛街买衣服的眼力和谈恋爱寻找感情幸福的眼力,别人是教不得的,就得需要自己多逛,多交往,多比较。如果说对此进行“教学”的话,那一定是有害的是起阻碍作用的。我们无法想象会有各种级别职称的“婚恋师”来给青年男女讲“找对象概论”、“恋爱原理”这样的课程。任凭那正高级婚恋师讲什么“爱是宽容,爱是责任,爱是付出,爱是拯救与逍遥,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爱是柏拉图的洞喻,柏拉图的博雅,柏拉图式的搅基,爱是在和此在(Dasein)的合一,爱是意在言外,爱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爱是阐释的循环,爱是期待视野的交融,爱是only you。。。”神马的“精品课程”。这对于没有恋爱实际经验的人来说,其负面作用,往小了说是扯淡、添乱;往大了说,则是妨碍他人幸福,造成压抑和悲剧——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呢?那“文学概论”为什么就能如此嚣张呢?“文学概论”如此胡来,只能说是故意,而不是弱智。我就不展开说了。此处有所顾忌,我不敢下刀,不想招惹更多披黄马褂的追杀。其实如果好好看看其教材本身,反而能发现不少蛛丝马迹。至少它训练你练就一身毫无用处的“屠龙绝技”而实际上连去屠一只猪的本事也没有。它预先已经把你的武功废了,于是你就无法成为对它构成威胁的刺客了。古往今来的文学为好奇的孩子们留下了一座瑰丽无比并且日益增长着的祖产,即我们称之为“文苑”的这座繁茂的大森林。在文学这座大森林里,每一本奇特的书都如同一棵树,被作者的心血浇灌,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里成长。那些树千奇百怪,隐藏着人类文明史的一切,包括现实和现时的一切尴尬。在这座大森林里也隐藏着无数的幽僻小径通向不知什么地方,既能“歧路亡羊”,也能“另辟蹊径”。穿行在这些道路上,或者自己开辟出道路来,无异于最惊心动魄的历险,如果好奇的热情的勇敢的年轻人能认真地寻找出自己喜欢的纹路的话。这座大森林是如此地巨大繁茂,连秦始皇焚书也没有伤其根本,反而留下笑柄。于是“为了替你着想”,避免形形色色的“歧路亡羊”等,就需要有个概论来“盖”一下你的眼睛。于是你刚远远看到这座森林,就会突然冒出一个长得有几分像容嬷嬷一般的“文学概论”,成为你的“专业必修”导游,告诫你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森林里要是不慎“失身”,会多么地可怕!容嬷嬷于是以森林的导游图取代了森林本身,让你熟练背诵其海拔,温度,面积,本质,意义,以及必不可少的“中国特色”。。。。并不时用PPT播放出几棵预先经过“粉饰”的树,来“理论联系实际”。于是等你日后即便进入了森林,也会对活生生的树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了。(其实贵国的人文学科任何的“概论”式课程,“概”还不是其旨归。其旨归是要落在逻辑的先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中国特色”上面;否则那辛辛苦苦的“概”了半天不都白概了?这就好比在今天生意普遍难做的情况下,你若在餐馆里只要些家常菜那样的话,餐馆就算是白忙活了。那餐馆就眼巴巴儿地盼着你上王八上龙虾上酒水什么的;只有上了上档次的王八、龙虾、酒水,餐馆才能有利润。同理,那“概论”苦逼地“概”了半天,就是为了“和盘托出”最最牛逼的“中国特色”。)文学概论又如同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但它裹的可不是你的脚,而是你的脑子。有意思的是,不管是脚还是脑子,一旦被强迫裹上,一开始虽然又喊又叫寻死觅活地很痛苦,但时间长了反而会有一种优越感。这是因为代价的付出也换来了地位的提升——裹过脚的女人,相比没裹脚的丫头女仆要尊贵的多,而且被裹的部位,似乎也成为了本钱。于是只要忍得住,一路裹下去,就有希望成为闺房里的娇小姐,或文艺学的博士后了,并有希望在40来岁的时候戴上“五道杠”。这,就叫“名分”。名分的得来是不易的。《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就深有感触。可惜我们的制度又偏偏很不仁义,水性杨花到极点:明明都把你裹成这样了,还埋怨你不能像库娃那样健步如飞,不能像洋人那样有“创新”意识。于是我们最终被摧残为变态的怨妇、泼妇、弃妇。我这样说是不是又有些不严谨了甚至“变态”了呢?好吧。我们再回到严谨的思路上去,来指出“概论”在认识论上的谬误。——此为第四刀。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里认为,传统的认识论执迷于一个误区,即一方面存在着外物现象,另一方面则有专门负责反映外物现象的内心之“镜”;只要镜子放好了,关于外物的分门别类的知识就会一五一十地映射进来。罗蒂认为心不是镜子。我非常赞同他。当你面对文学森林的时候,是需要靠眼睛、耳朵及一切感受力想象力来体验之,而不是远远架起一面宝镜——镜子里反射出来的永远是平面的有限的,取决于距离和角度。况且,在镜子里面反射出来的那么一点点,不仍然要通过我们的肉眼还原成为直接的经验么?传统的西方认识论在现代也花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让活人风干为僵尸,在胸口挂一面镜子,美其名曰“认识论”,再风干为“概论”。现在西方很多人也不这样搞了,如罗蒂,认为理论仍然来自于感知经验,并且是感知经验的一种表述形式而已,并不能凌驾于其他各种表述形式之上的。各家各派的哲学宗师们不都嚷嚷着要回到“前苏格拉底”么?不是要排除掉心与物的二元对立么?咱虽然早就对哲学失去了兴趣,但还是认为哲学专家们,至少该会同意:“概论”模式应该需要被破除了罢?如何才能避免文学概论的“毁人不倦”?从教学法的角度说,我欣赏苏格拉底式的“接生术”——反诘式教学法。苏格拉底不是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么?其反诘式讨论,也从来不会给其追随者任何确定的答案。惟其如此,才能打开销魂的话题,让人们思考2000多年还不止。与之相反,“概论”关闭求知的门,是苏格拉底的死敌。于是就出现了很滑稽的情况:“概论”给18岁的人明确的答案,而这个18岁的人若有志于学,会发现在28岁、38岁、48岁、58岁时,学界的突破,每每是对这些已经封存的案底的翻案。于是“概论”总是要狼狈不断地修改,再版,“跨世纪”,“与国际接轨”。。。那面道貌岸然的“心之镜”委实污浊不堪、斯文扫地。。。这真真应了一句话:“有困难,克服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大内”是孜孜不倦的“麻烦制造者”。否则,我们早就已经“与国际接轨”了。再接着说说教学法吧。——此为第五刀。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前会长、耶鲁大学名师梅纳德•马克(Maynard Mack,1909-2001)74岁时,在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CLS)的专题演讲“毕生的学术追求”(A Life of Learning,1983)里谈到本科生教学:“在(我)毕生的学术生涯中——至少在体制化学术生涯中——是本科生扮演了那个陌生人的角色。是他/她直言不讳地发问:你教的这个东西到底好在哪儿?或者,为什么国王没有穿衣服?为什么那些人装作没看见?……”虽然我不能阻止别人觉得梅纳德•马克是在唱高调,但我认定他是真诚老实的,如同西方文科的万世师表苏格拉底所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如果老师和学生都如苏格拉底这样,不迷信自己也不迷信他人,那文科教育才会真正让人受益。文学概论课若一定要有的话,(这是废话,因为它一定不会自愿消失的,)则应该“非诚勿扰”。教师应该如孟非或乐嘉,为嘉宾们服务好,而学生则如嘉宾,去面对各种理论,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不过是凭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微妙的介绍、提示、反诘,这也如同英美法系里的律师,而学生则为陪审团,最终的判断权是掌握在陪审团手里。最后再来一刀,还要提一下黑格尔。黑格尔是普鲁士的“帝国教授”。(想来比我们的“长江学者”、“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的牌子还大,应该是属于我们这边十分罕见的“一级教授”吧?。。。)。这位辩证法大师有个很著名的提法:“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个说法很唬人,唬到立刻让人shut-up的地步。其言外之意是:合理的才存在,不存在的就是不合理——您说的那些对于文学概论的牢骚和废除文学概论的幻想既然有悖于当下的“存在”,因而也就有悖于“理”。这,真是通杀的杀手锏,也是他被帝国青睐上的真谛吧。于是人们纷纷免开尊口,以免被扣上冲撞“合理性”的屎盆子。但我们现在幸好有了一种叫做“文化研究”的东西,偏偏要研究存在的合理性的how、why,and what问题,也就是说,将虚假的普遍性问题还原为实际的社会历史文化具体问题。于是我在备选标题里提出的质疑,就成为了文化研究式的质疑,而不是文艺学教育方法论上的质疑了。——在靠谱的文艺学教育方法论看来,它不配成为质疑,因为它显然是完全不合学理的,一刀就足以将这只东亚小怪兽致命。在文化研究看来,其合理性也只能说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关系下的历史性阶段性的产物,显然也不具备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有哪个国外正经学者认真对待贵国的文学概论?)但这不能往细了说,因为我们的文化研究还是顾忌重重的。不仅如此,即使说只到这种地步,也只能在豆瓣这样的网络空间里说。而早些时候,比如说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是可以正经八摆地在报章上说的,算是正经学术。OK,本奥特曼的志向——出于对大学人文教学任务认真负责的精神——只限于屠杀文学概论这只缺德的小怪兽。。。再多的咱就不说了。
  •     在新浪微博上胡乱看。胡乱刷新。刷着刷着,就看到童庆炳老师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tongqingbing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是大一时我学的第一门专业课。一想起这本书。心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全想起来了。教这门课的老师姓孙。他是唯一一位去过我们宿舍,和我们聊天的老师。 说实话,第一学期,我很讨厌这门课,也不怎么喜欢老师。 因为这门课要笔试。 我天生仇恨考试,以及一切考试的衍生品。 我咬牙切齿的学完了第一学期。勉强及格。 第二学期,这门课变成考察课。期末只要写一篇论文就可以了。说也奇怪,我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了。孙老师也不拘泥于书本。开始聊更多书本外的话题。他的本专业是研究明清小说的。他的例子多是明清小说。有一次,我正在和c聊天。 老师叫我回答问题。 很神奇,我一边和自己喜欢的人聊天,一边听着课。 居然都没有耽误。 我忘了回答些什么内容。但是我感觉我的回答令孙老师很满意。 我回答完,坐下。他说了很多鼓励的话。 只是惭愧。我心思还是没在课堂上。只顾着聊天了。课程结束了。这本书也就退休了。直到考研前的一周。我费了半天的时间,终于从衣服,杂物下,从柜子里翻出这本书。因为考研的一门专业课就是文学理论。在考研前的一周里。每天晚上。 去教室,我只带着这本书。 时隔3年,重新打开这本书,心里有种亲切感。又有点伤感。 当时和我聊天的人,已经远远的离开我了。 翻开书,上面竟然密密麻麻的记满心得,体会,思考。 原来我当时是很用功的。 起码比三年后用功。 付出真的有回报。考研的4门科目里。我唯一考的好的,只有这门课,而且是110多分。已经过了我要报考学校的及格线很多。 可是也只有它。 其余的科目全部惨不忍睹。今天,如果让我说一件我毕业时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不会说,没有和心爱的人彻底表白,没有和我喜欢的她看电影,没有……都不是。 我唯一后悔的是,我把这本《文学理论教程》当废纸卖掉了。也许是毕业的时候,我心里长草,满心失望,也许是短路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把所有的专业课书,全都卖掉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那些书,书上密密麻麻记录的字,全都灰飞烟灭。它们最好的归宿,是被扔进熔炉里。重新,投胎,变成另一本书。一本书在断魂之前要不要喝孟婆汤呢? 如果转世的话,我希望它可以重新变成另外一本书,来到我这里。一起灰飞烟灭,被熔化的东西太多了。不光是书,还有书上的字,回忆,青春,那些无比珍贵的时间。
  •     今天复习文概~激动ing~我终于看到“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了~!如果不是听老师讲课,我可能永远无法发现创作活动论可以当管理学原理来理解。个人最喜欢创造论(过程),和接受论(过程中特别是是高潮净化说),特别要说的是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片,不难理解,但是很难做到。先了解生活活动,才能理解美学意义。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以产生人与对象间的是以情感关系。2.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所以产生自觉能动创造。3.人本质力量的确认。直观上是审“对象”,蕴藉层次上是审“自己”。然后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中,个人最推崇第一点“无功利与有功利”这一点,鲁迅大神说的最明白。咱就不多说了。所谓直接的无功利不过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够赤裸裸了。创造论的发生阶段,讲发现的。又联系到“无意识”了。培养自己的话,偶初步总结是,对你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光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回忆起眼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很难做到,因为需要调集大量的心理能量,还要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既需要外在机缘,外在刺激物,又需要内在蕴藉和突发热情,把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行动意图。需要安静。一般来说,未经沉思或者二度体验的对象,客观性很强。没有受到主体精神的濡染,驯化,这些对象往往不具有诗意的性质,不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很多女人就是这么给生活里蜂拥而来的一切刺激,信息整成黄脸婆的。北岛的《生活》仅一个字:网 接受消费论里面,最有意思的“净化”。无害的快感。在星海音乐厅那次算是个人很震撼的一次自我教育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今天复习文概~激动ing~我终于看到“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了~!如果不是听老师讲课,我可能永远无法发现创作活动论可以当管理学原理来理解。个人最喜欢创造论(过程),和接受论(过程中特别是是高潮净化说),特别要说的是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片,不难理解,但是很难做到。先了解生活活动,才能理解美学意义。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以产生人与对象间的是以情感关系。2.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所以产生自觉能动创造。3.人本质力量的确认。直观上是审“对象”,蕴藉层次上是审“自己”。
      
       然后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中,个人最推崇第一点“无功利与有功利”这一点,鲁迅大神说的最明白。咱就不多说了。所谓直接的无功利不过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够赤裸裸了。
      
       创造论的发生阶段,讲发现的。又联系到“无意识”了。培养自己的话,偶初步总结是,对你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光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回忆起眼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很难做到,因为需要调集大量的心理能量,还要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既需要外在机缘,外在刺激物,又需要内在蕴藉和突发热情,把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行动意图。
      
       需要安静。一般来说,未经沉思或者二度体验的对象,客观性很强。没有受到主体精神的濡染,驯化,这些对象往往不具有诗意的性质,不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很多女人就是这么给生活里蜂拥而来的一切刺激,信息整成黄脸婆的。北岛的《生活》仅一个字:网
      
       接受消费论里面,最有意思的“净化”。无害的快感。在星海音乐厅那次算是个人很震撼的一次自我教育了。
      
  •     是啊。不过我觉得旧物还是有区分的。有些值得珍藏。 有些倒不如丢弃。 我说的不是这本书,是其他的东西。
  •     童老的著作
  •     呵呵
  •     毫無可讀性的一部中国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學理論教材。(《面對21世紀課程教材從書》?????)
  •     没意思……和《西方文论史》比起来差远了…丝毫不深刻…
  •     大师,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我还是很难总结出一个演进过程。
    请问您能不能系统地说一说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意境”理论的大致演进(时间线索)和相关意义呢?非常感谢。
  •     4.5,不知为何分这么低,那我索性平衡一下。蛮系统的,虽然有些观点已显得老久了,但借鉴意义还是有的。
  •     真是什么都敢往里写
  •     背一遍心很累 想着看一遍 但却大半都没看懂…
  •     妈的终于看完了
  •     本科上这堂课的老师完全抛开这部教材讲课。
  •     读不下去了。意识形态太强。已转入《文学原理》。
  •        不建议入门使用本书,尤其是自学者。
      
      
       两年多以前第一次读的文学理论书就是本书,始终不得门而入。也难怪,虽然打着众多“这几个要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的万能金句,不幸的是那些个观点还是被各章节撕裂,根本合不起来。国内的理论书、入门书、概论书,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特色、编写人水平、“合作”卖教材),大多是泥沙俱下;在读过几本国外的教材、并有了理论框架以后,我发现我竟然很快就翻完了此书,不但发现了不少宝贝,也引发了我很多疑问。
       本书第二章,17页,称“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又论证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视点来理解文学”。如果按照韦勒克《文学理论》一书划分,这些(本书的内容)都属于文学外部研究,上述阐述也没有提及文学作为学科自己的方法(内部研究)。当然,作者虽然意图上没有提及内部研究,但是不代表全书没有相应的观点。
       对国外知名或一致认可的观点,以及大约不得不顾及的中国特色的观点,本书的的态度(尤其是本体论部分),与其说是照搬,不如说是“拿来主义”,合用则用,甚至不顾自相矛盾的情况。
       现就将本书与韦氏文学理论一书总论、外部研究部分做个对照笔记。韦氏一书经常为我国文学领域之著作所引用,可见此书观点的受认可度和经典性,本书对此书亦有参考。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艺学是研究文学的学问,其名称是建国后俄译过来的。在学科独立之前或更早,东、西方一般都称其为诗学或诗论。
      文艺学的内容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部分。本课程,即文学理论就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
      ————对文学领域的划分,本书参考韦氏一书。除了此种三分法,还有人采用两分法,即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并 称文学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文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文艺观点),对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四因素理论进行改造,将文学理论体系划分为五部分,即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
      ————似乎这个五部分的观点是国内比较统一使用的,虽然将发展论单列出来,但是对发展论的阐释却很局限。
      
      
      待续
      
  •     过水后仍有较多干货可理解学习。小技巧:有引用马恩书籍的书页都可快速略过。
  •     误终身的“审美意识形态”。
  •     是的。 没有作品,理论永远是空中楼阁。 现代文学。小胖,你喜欢谁呢。 看不看废名。 他写《桥》等等。 我一点也看不懂。 除了著名作家。老舍,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外。 我也喜欢施蛰存。 老先生写的《石秀》 真特别。 他的书很难买。 上一次看还是在图书馆。
    你呢?
  •     对于一个事物,不能仅仅从同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看多了,如果记不住,是会受挫的。时常变换一下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慢一些,才能稳。如此看来这本书,暂时,我是不会阅读了。把它交给时间,慢慢发酵吧。
  •       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和蜕化
       文/孤鸿万里云
      
      引言:
       明眼人一看便知,此处套用了宗白华先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标题,本文确实受宗白华先生文章的启发良多,而所引也较多取自宗先生的文章。
       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对当前意境研究的一个粗略的综述和评论,第二部分是我对意境初始意义的基本观点。
      
      一.研究史的回顾
      1.历史上的三次讨论
       关于意境的问题,我国曾有过三次大讨论。第一次是在1930-1940年代,当时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参加了讨论,如胡适、闻一多、朱自清、宗白华、李长之、朱光潜等,学界认为这次讨论为我国意境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50-1960年代,国内又开展了第二次大讨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朱光潜和李泽厚。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是第三次讨论的高潮,但此次讨论只有史料整理上的价值,理论上没有什么突破。
      2.基本的混乱
       学界目前有一个现象,就是企图用“意境”一词涵盖所有我国古代文论中出现“境”字的内容,就我目前所看到的材料来说,“意境”一词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或是将分别使用的“意”“境”认为就是“意境”,或是将“境”、“神境”、“灵境”认为是“意境”的别用。我们让“意境”一词承载了太多的涵义,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古人所说的“境”、“神境”、“灵境”等等可以统一为“意境”?我怀疑是“意境”一词在近代以前一直是很少使用的,只是近人为了捻出“意境论”而空加了许多意义。这是近代以来造成的混乱局面,实与古人无关。
      3.意境作为概念?
       意境可以作为概念吗?这是意境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一个概念的基本特征是我们知道用这个概念作什么,也就是说,概念作为命题,必须于理论有益,能由这个概念生发出作用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内容,正如“理念”之于柏拉图,“绝对精神”之于黑格尔,而不是像恩格斯所批评的费尔巴哈那样,有了命题却“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们始终是纯粹的空话”。而就目前我所看到的关于意境的讨论中,只是在意境的外围对这个问题作随意的阐发,只是形式意义上的阐明,而没有任何论述深入到意境内部,所有的讨论都是始于意境而又止于意境,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理论纵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和广度,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意境作为一个概念的合理性。
       为此,本文中将尽量避免将意境作为概念出现,我们认为,按“意境”的初始意义,描述的乃是一种可能。
      
      二.意境的诞生
      1.意境的诞生
       “意境”二词连用最早见于相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王昌龄所说的“意境”乃是诗境三境之一,但却是至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2.物境与情境
       王昌龄所说的物境可以与西方文论传统中的摹仿说相对应,而情境可以与表现说相对应。摹仿说来自对于自然的恐惧与崇拜,表现说则是人类面对自然最终迸发出强大自信心之后的产物。但是在这两个观念之后,中西方出现了不同的分化,独独中国出现了“意境”之说,而西方却没有,这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3.意境产生的哲学源泉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独创,不是偶然的,自有其渊源。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与佛学东渐后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禅宗思想所诞下的宁馨儿。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视的是天和人的关系问题,处理天人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天人合一”。金岳霖先生在《论道》一书中曾经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晚年论及中国文化时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观中,自然与人不分彼此,达到高度统一的状态,乃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至境。这种对至境的追求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便有了“意境”的诞生。
      天人合一乃是中国哲学传统中特有的观念,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自然是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意境”之说只能产生于中国。
       而为什么还要禅宗思想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意境”之说的诞生呢? 因为禅宗承认了宗教超越性的个体性原则,提出了“即心即佛” (佛心便是我心)、“佛是自性”(佛性乃我固有),也就是直接承认了“意境”可以被直接创造,可以表现为一种主动性。禅宗六祖慧能“顿悟自性,见性成佛”的禅学思想,与道、儒并列的,提供了一条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宗白华先生认为,“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的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
       对于禅境,宗白华先生对于意境有一段充满诗人气质的解释:
      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屈原、庄子都离佛道甚远,但却浸染禅境,妙变无穷。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4.作为诗境至境的意境
       王昌龄说意境的时候,只有九个字“张之于意而思于心”。为什么王昌龄不多说几句呢?这是因为,意境乃是诗境的至境,而至境乃是不可言说之境。未达至境者,不知何为至境,故不能说;已臻至境者,却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太白之仙气超然,子美之心怀苍生,摩诘之禅孕空灵,必是已达王昌龄所谓之意境也,乃是道、儒、禅之殊途同归也。(这里似乎包含着一个悖论:你没有达到至境你又怎么知道至境是什么个样子,而又怎么能判断太白子美摩诘已臻至境呢?可以这么来说,我们根据此三人的作品和胸怀,与其他人比较,认为他们远胜于他人,而物境和情境都是可以描述的,高于此,则认为达于意境了。)
      至境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如歌德所说:“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关照它。”宗白华先生关于意境所作的诗意描述其实也只能是一种“反光、譬喻、象征”,而不能直达意境的本质。故在第一部分,我称 “意境”一词描述的不是审美感受,而实在是一种可能而已。这里,“意境”一词采用的是保守意义,即最初的意义。
      
      三.意境的蜕化
       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宗教”时说:
       宗教一词是从religare一词来的,本来是联系的意思。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这个词的意义,不是按照它的实际使用的历史发展来决定,而竟然按照来源来决定。
       既然今天学界普遍将“意境”的意义扩大化,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存在着的广义的“意境”,而不能单纯地从词源学上否定这类现象。
      1.蜕化之始
       “意境”的蜕化可以认为始于近代,古人本是将“境”、“神境”、“灵境”与“意境”分用,怕是近人觉得这样分用不利于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便自作主张将古人的所有用心都弃之不顾,将所有的词等同于“意境”一词,使得“意境”的涵义不断扩大,大有攘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到今天,我们终于弃“境”、“神境”、“灵境”而独用“意境”。于是乎,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用“意境”一词论之,连小学生都知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式。然而,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必是放之四海而皆空,——因为缺少针对性的泛而化之的评论是毫无价值的。
       这正是“意境”一词的悲哀。
      2.试解
       普遍的使用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文化现象,即承认广义意境的存在。
       对于意境的和所谓、何所指与何所用的问题,我承认何所指与何所用是一个难题,但我想在何所谓上我们不必耗费过多精力。既然意境所用较境界一词较窄,目前看来还只是在文学领域内使用,而境界则各用于诸多方面,由此,我倾向于用“意境”而舍“境界”。
       解决何所指与何所用的问题的难处在于我们从来没有很认真地用过“意境”一词。我们用它的时候,多是在它前面简单的加上定语,此时,“意境”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出现的。比如说,绮丽哀愁的意境、粗犷豪迈的意境。有时候我们也说,意境悠远、深邃。“意境”作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词语,却丧失了它的所指。
       这个难处其实直接指向文论家企图构建“意境论”理论体系的美好愿望。但是这又回到了我们在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目前关于“意境”的讨论都只是未达本质的努力,缺少有说服力的理论纵深。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广义的意境”成为合理的文论体系的可能性。
      
       综上,我目前只能承认“狭义的意境”所描述的可能性,而对于“广义的意境”,其合乎理性的一面,——很遗憾——我们至今没有看到。
  •     一星给你辛苦,一星给我辛苦。
  •     学中文的``~
  •     因为考研,所以读过,写过笔记,还背过。
  •     作为文学理论入门读物,绰绰有余。浅显易懂,布局严谨。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文学作为生产与消费活动,进行细致地解析。种种概念大多是辩证统一的,这也符合马克思文论的宗旨。正因如此,太过于符合常识,缺少思想冲击。而这是西方文论所具有的。
  •     这本书真的恶心透透地好吗?我所理解的文学评论应该是尽量能让所有人都明白,而不是佶居鳌牙只局限于小部分人还得来回弄半天才搞懂的小众东西,这本书是把我整懵逼了。唯一收获可能是名词解释可以说出去装逼。
  •     话说您双学位修的是中文啊。全是教科书级的。。。强大。。
  •     其实,没有其实。
  •     很复杂,很有用
  •     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读课本竟然读到这么激动的..
  •        在新浪微博上胡乱看。胡乱刷新。刷着刷着,就看到童庆炳老师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tongqingbing
      
       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是大一时我学的第一门专业课。一想起这本书。心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全想起来了。教这门课的老师姓孙。他是唯一一位去过我们宿舍,和我们聊天的老师。 说实话,第一学期,我很讨厌这门课,也不怎么喜欢老师。 因为这门课要笔试。 我天生仇恨考试,以及一切考试的衍生品。 我咬牙切齿的学完了第一学期。勉强及格。
      
       第二学期,这门课变成考察课。期末只要写一篇论文就可以了。说也奇怪,我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了。孙老师也不拘泥于书本。开始聊更多书本外的话题。他的本专业是研究明清小说的。他的例子多是明清小说。有一次,我正在和c聊天。 老师叫我回答问题。 很神奇,我一边和自己喜欢的人聊天,一边听着课。 居然都没有耽误。 我忘了回答些什么内容。但是我感觉我的回答令孙老师很满意。 我回答完,坐下。他说了很多鼓励的话。 只是惭愧。我心思还是没在课堂上。只顾着聊天了。
      
       课程结束了。这本书也就退休了。直到考研前的一周。我费了半天的时间,终于从衣服,杂物下,从柜子里翻出这本书。因为考研的一门专业课就是文学理论。在考研前的一周里。每天晚上。 去教室,我只带着这本书。 时隔3年,重新打开这本书,心里有种亲切感。又有点伤感。 当时和我聊天的人,已经远远的离开我了。 翻开书,上面竟然密密麻麻的记满心得,体会,思考。 原来我当时是很用功的。 起码比三年后用功。 付出真的有回报。考研的4门科目里。我唯一考的好的,只有这门课,而且是110多分。已经过了我要报考学校的及格线很多。 可是也只有它。 其余的科目全部惨不忍睹。
      
       今天,如果让我说一件我毕业时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不会说,没有和心爱的人彻底表白,没有和我喜欢的她看电影,没有……都不是。 我唯一后悔的是,我把这本《文学理论教程》当废纸卖掉了。也许是毕业的时候,我心里长草,满心失望,也许是短路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把所有的专业课书,全都卖掉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那些书,书上密密麻麻记录的字,全都灰飞烟灭。它们最好的归宿,是被扔进熔炉里。重新,投胎,变成另一本书。一本书在断魂之前要不要喝孟婆汤呢? 如果转世的话,我希望它可以重新变成另外一本书,来到我这里。
      
       一起灰飞烟灭,被熔化的东西太多了。不光是书,还有书上的字,回忆,青春,那些无比珍贵的时间。
  •     我的意思是
    近人觉得这样分用不利于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便自作主张将古人的所有用心都弃之不顾,将所有的词等同于“意境”一词,使得“意境”的涵义不断扩大,大有攘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到今天,我们终于弃“境”、“神境”、“灵境”而独用“意境”。于是乎,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用“意境”一词论之,连小学生都知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式。然而,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必是放之四海而皆空,——因为缺少针对性的泛而化之的评论是毫无价值的。
    没有演进过程
    只是一些无良的文论家鼓捣出来的废品
  •     何以见得?愿闻其详。
  •     我从此以后要拉黑高教出版社。真的我觉得这不是童庆炳的错。难道是体制的错吗?你猜。
  •     失败的教材与一门失败的必修课
  •     大学第一节课……文学理论教程写成这样也挺没意思的……
  •     这本书确实很让人兴奋。 比如书里介绍的那首诗,我偷吃了蓝莓,聚集在一起写,就是便条。 分行写,就是一首诗。
    有意味的形式。
  •     考研书籍必备。
  •     是学中文专业吗,还经常看吗。
  •     是啊,这样的东西太多了。 数不胜数。
  •     是啊,也只有学中文的才会看这本书吧。
  •     满眼的双M
  •     冷嘎列篇雄文看得我脑壳疼,太深奥狠哈D嘎,看完后对自己号称对文学有兴趣产生绝望。蛮欣赏你真滴用啊心。 
  •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刚看到这则寓言,尖锐地讽刺了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它说明,做学问不能断章取义,胡乱解释前人的片言只语,从中寻求什么微言大义。反观文中所论“意境”一语,实为举烛尚明之类。
    以上。
  •     最近在看的《文学理论新编》也是童庆炳的,比红本的更能让人接受。它的叙述没有那么压人。。。
    偷偷看了你的文字,觉得有相契的地方。忍不住多嘴啦。
  •     比起文学理论 更爱作品些 倒是觉得现代文学很好玩
  •     
  •     放心吧,绝对是当二手书卖了,到有所需之人之手中了
  •     啊,姐姐,你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哈,西西
  •     喜欢迅哥 才从绍兴回来
    喜欢沈从文 喜欢萧红
    老舍也好 就是京味太浓 有些过有点窄
    才学的施蛰存 新感觉派作家 还没看作品
  •     准备二刷
  •     入门级别,有时候还蛮喜欢理论化的东西,严谨,淡定,却又很认真地直达核心,心无旁骛的。
  •     因为是教材,所以顺手拿来读了,又红又专,不忍直视
  •     说好的光盘呢,我怎么记着当年没有。
  •     其实应该有很多老师并不完全按照概论讲吧
  •     我要哭了,要是我们系有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TAT
  •     基础讲的还是较为清晰,加入简单图示,自己补充细节,会让条理更简明。无奈童教授盛名之下也会出产书中二、五两章蹩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强奸了这本书。
  •     大二上@大二下教材,“文学概论A/B”
  •     作者说的也是很明确了,这本书就是马列主义文论。读完除了前几章马列味浓了点后面倒还行。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优点是结构清晰,不仅全书脉络明确,细分章节也很明朗。可读性倒还行,反正比同系列《西方文论史》要易读得多。另外,最后一章挺有趣的。
  •     真的,第一遍读的时候在想,什么玩意儿,真他妈马克思。后来要背,没办法,又细读了一遍。发现其实有些现代文论思想还是有融进去的,仔细看还是能有点收获吧,但就很累。
  •     简直不是人话
  •     身边躺着这本书~
  •     我觉得写的很好……
  •     7.17。算是最难啃的一本教材了…其实里面很多例子也还好啦,穿插了古代现当代外国的作品例子,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神话原型、故事形态学都有提及,但是一方面马列的论证占篇幅过多,感觉到编者一种蹑手蹑脚的心态;另一方面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分析过于破碎,没有一种系统感。印象很深的是将现代文学诗歌各流派以一段话评点了一遍挺不错。提到最多的作品无非就是红楼梦、托尔斯泰、鲁迅、高尔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编者好像蛮喜欢尤奈斯库的作品… 还有最后一编实在啃不动。到下一轮再接着看吧
  •     确实~今天的人们总是希望找个框架去套,努力去解释现存的一切,最好不是黑就是白,是对世界未知事物太多而惶恐,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作祟吧~
  •     不知道楼上的考上没有……
  •     是喜欢平淡的文 喜欢散文过于小说 觉得只有散文才有真性情
    可是更喜欢能渗到心灵的文字 喜欢华丽的对生命的热爱
    周作人太淡
    可能是年龄的原因
    没到能感悟他的情感的年龄吧
  •     你会如愿以偿的。
  •     LZ,看课本激动的不止你一人,我也是啊
  •     唉,确实是啊。。。真的感觉到了岁月剥蚀过后 你的后悔。。。我也有过对于小学课本的情节。。。所以以后我再也不仍书本了。。。那是本啊!
  •     废话连篇。
  •     物理中文双学位?!膜拜~~
  •     童庆炳最近好像是09吧,将这种先入为主的式的文学理论抛弃,新书从历史、文化角度来阐释,这应该是世界潮流,中国本应无文艺学这个东西的吧,后文革时代产物吧
  •     其实马克思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话并非不是“好”的方向
  •     文学必修。
  •     所以我很庆幸自己很留恋旧物,不舍得丢,就少一点遗憾……
  •     嘿~这评有点火星。
  •     看完网路上的框架就舒服好多。
  •     没有 我没看过 我找书看看去
  •     去年考試前聽說童老去世了,還是挺感慨,雖然背書背成狗,但是現在的學術大家越來越少,坐的了冷板凳的人越來越少,很是唏噓。
  •     胡说八道!看不下去!
  •     确实低年级不适合开始文学理论课程,没有阅读基础,又全是理论,真的很枯燥。当时上大一最讨厌的就是文学理论课了!!!后来到了高年级为了考研才又重新看了起来,有了阅读基础就好多了。每一次看都觉得有新的收获,现在读研学比较文学,虽然不怎么用到文学理论,但是偶尔拿出来翻一翻也觉得受益不少。和西方文艺理论一起比对着看更有意思!
  •     我喜欢有气场的女性。漂亮总会过时。甚至变得恐怖。 但是那种知性永远不会过去。
    谢谢你又来留言。我不知道自己当初写这些有没有胡说。有没有写错。我已经很久没看这本书了。留下的只是一点感觉。
  •     周作人呢。
  •     这书觉得看着太吃力了,根本让我没有预习的兴致,现在看来也完全没有必要。由于发现它也许基本上是base on Marxism,所以觉得死记只能被洗脑。我觉得就纯粹当做一个角度好了,很期待课上能发现更多不同的角度。如果这门课能使我的思考更加理性,也未尝不是好事。
  •     我只是想来水一下…………好了,水完了
  •     在成长中,有些东西视若珍宝,保存很久却发现只是一堆破烂;有些东西不经意间被丢掉,可是后来想找的时候再也找不回来了。
  •     居然读完了,居然成了我最爱的一门课。
  •     我的妈呀,有助于马哲学习真的
  •     就是那些~
  •     好有文化的,葱白~
  •     教科书,很枯燥,看了七八天。可以用来大概了解点文学“面儿”上的东西,对于阅读、对于写作均没什么大帮助。
  •     这种书也值得说么 楼主您读过几本理论书啊
  •     马克思说的对!
  •     老师的说法是不是跟弗莱在《批评的剖析》的序论中的说法是相反的。。。。。?
  •     我明天研究生面试,考的是文艺学,看了这个觉得终于明白文学理论的书为什么只能拆开了看而不能整体了看……文学理论的发展是不是应该如文学的发展,去理性化,成为现代派呢?
  •     痛苦的学习,被意识形态统治的文学理论
  •     还有。 你看不看王鼎钧。 台湾作家。 他的散文很特别。 与所见都不同。
  •     呃 你太强大了 我看的时候觉得很艰涩么……
  •     童老已逝。
  •     哈哈哈哈哈慕名而来
  •     文学理论用书 不说什么了...当时蛮烦理论的 但到大学临毕业时倒因为老师的关系而多了几分好感。
  •     您是乐天派,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