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征订教材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301090749
作者:张少康
页数:40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 先秦的文学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是和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密切相关的,而文学观念又总是受文化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的影响与制约的。先秦时期的文学观念也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  中国最早的“文”的概念之本义,大约就是后来《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是指由线条交错而形成的一种带有修饰性的形式。甲骨文中的“文”字,与“人”字相近,金文中“文”字有的像人身上有花纹,因此“文”字的产生可能与原始人的纹身有关。同时,这种“文”的含意也可能与原始时代陶器上的编织文有关。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能力、想像能力的加强,“文”的含意逐渐扩大和丰富,色彩的交错亦可引申为“文”,就有了后来《乐记》中说的“五色成文”的观念。《周礼·考工记》中说:“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其实这里的“章”、“黼”、“黻”、“绣”也都是广义的“文”。故《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曾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更进一步是发展为《系辞》所说的:“物相杂,故曰文。”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形式,只要具有某种“错画”性或修饰性,均可称之为“文”。《国语,郑语》中史伯说的“物一无文”,便是从这个意义上所作的发挥。不仅自然事物有“文”,社会事物亦有“文”。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均可称“文”。人的服饰、语言、行为、动作,亦皆可为“文”。所谓:“服,心之文也。”(《国语·鲁语》)“言,身之文也。”(《国语·晋语》,“动作有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甚至以“文德”为“文”,主张“昭文德”(《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修文德”(《论语,季氏》)。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说:“日月叠璧”为“天文”,“山川焕绮”为“地文”,“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正是说的这种最广义的“文”。这种宽泛的“文”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美”的概念接近的,是指事物的一种美的形式。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正是据此而分艺术之美为“形文”、“声文”、“情文”。  对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学观念发展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比上述广义的“文”稍微狭隘一些的文化之“文”。《论语》中记载孔子所说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及“天之将丧斯文也”中的“文”,都是指西周的文化。孔子所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指的是文化修养。《论语》中说孔子的弟子中“文学:子游、子夏。”此“文学”乃指对西周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左传》中引孔子所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这种对语言的修饰是指能体现有很高文化修养的语言,而不是粗野的语言。这些从文化的角度与范围所说的“文”,自然是包括了纯粹的文学在内的,但又不能等同于纯粹的文学。郭绍虞先生说先秦时期的“文”包含了博学与文章两个方面,这就文化之“文”的含义来说,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战国中期以前,实际上其中文章的含义,亦即词章写作的含义,所占比重是很小的,主要是指学术,像《墨子·非命》中说的:“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又《天志》篇说的:“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这里的“文学”都是指学术,几乎没有什么文章的含义。  ……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概说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 先秦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三节 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  第二章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第一节 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第二节 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语方法论   第三节 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   第一节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三节 庄子“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第四节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第五节 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  第四章 先秦百家争鸣中的其他重要文学思想流派   第一节 墨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第二节 商鞅、韩非的法家文学观   第三节 《易传》文学观的特色   第四节 《楚辞》的“发愤抒情”说第二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汉魏六朝时期  概说  第五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第二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   第三节 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四节 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第五节 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第六章 魏亚玄学与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   第一节 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及其在六朝文论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节 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第五节 葛洪倡导繁富奥博的文学观与美学观  第七章 玄佛合流与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   第一节 佛教的流行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第二节 沈约与声律论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对文学特征的探讨与文笔之争   第四节 “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  第八章 刘勰及其不配巨著《文心雕龙》   第一节 刘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体系   ……第三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全书共五编,计32章。作者长期从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与教学,认真吸取了现有批评史的某些研究成果,在体例安排、内容取舍、观点评价有独到之处,尤其注重对文学内容批评史上的重点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讨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文学内容批评家对批评史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进而总结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上卷14章,论述了从先秦、汉魏六朝到唐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图书封面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物流很快,就是书的表面不太干净,侧面也开胶了。
  •     古代文论必须看的啊
  •     梳理历史同时加入了许多作者的评价观点,对于一些存疑的作品归属有较详细的考据过程
  •     修行21。解释得很详细,但是看着很乱。
  •     之前找不到的在当当找到了!
  •     基础阅读之良本。且对诸多问题敢疑敢说,不错。
  •     讲述的知识点比较透彻,而且挺详细的,易读,赞!
  •     考研经典书
  •     看的PDF电子书
  •     050607年
  •     还没有读。考研用书
  •     书挺好的,明了,有个人观点...
  •     书写的很好,就是北大版的比较贵。。。。。。。。
  •     书很正,内容不错,很值得一看
  •     专业性强,书质量不错
  •     就是为了考研用,不过读了很惊艳啊!老师说他有意出新,好在我也看不出来。现目前魏晋看完了、觉得没什么看头了,我大魏晋永垂不朽~
  •     需要安心静心看,不然你啥也看不到。算是本工具书吧
  •     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篇幅与王运熙顾易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二版差不多,但篇目架构,好像更加合理,自己的观点也更多。对近代桐城派方东树的评价不光中肯,还更深入!
  •     发货很快,刚拿到书,书没什么问题。印刷质量也不错。
  •     读上部的时候尚能保持对于一整片未探索领域的求知欲,况且有《文心雕龙》压阵,上部文论还能贡献出中国文论中许多有价值的命题,譬如‘建安风骨’、‘发愤著书’、‘兴观群怨’这些,等到下部的时候发现后人仅仅是不停地鞭前人的尸,犹如满地的新瓶装着旧酒散发着恶臭,就不由得捂住了鼻子。
  •     精读三遍笔记两遍背了五遍,乍看散漫仔细梳理起来还是很有框架,受益终生的基础读物,上册先秦至唐,不遗巨细详陈而来,虽有个别错字但其对思想源流脉络发展点评颇为到位。
  •     纸质很好,是南大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分上下册,内容很系统,每章都很清晰,还行吧,我个人很喜欢,在南京的先锋书店也看到了,但是还是当当上比较便宜。
  •     外观,质量都不错,只是自己到现在都没怎么看呢。
  •     只能说体现了作者优秀的文件综述能力,很多分论点和对分论点的解释都对不上。
  •     考研很重要的书
  •     可作为一种参考工具书来阅读
  •     很好很喜欢!当当物流很快!以后还会光顾。
  •     有没有时间都必须看。
  •     经典作品,值得购买。
  •     考研必备的书,喜欢文学的也可以看看
  •     为了应试做准备的,感觉可以,条理清晰
  •     作者張少康教授是我的大學老師實在是令人尊敬的學者修文學批評課曾到圖書館查看不同相關書籍始終是這套書最好
  •     很全面,很学术,但可读性差,需要有综合分析能力
  •     很好的教科书,讲得很细,最后那个唐代的诗格,就是古人的教辅书嘛,托名大诗人所作,亏空海带了那么多回日本……
  •     呵呵,值得一看
  •     然而作者本人的观点发表得有点多,感觉论述的客观性不够。不过著作本来就是一家之言,读者识别即可。
  •     不错~等下本。
  •     需要的书籍,还不错。
  •     条理清晰,老师上课时推荐的!
  •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     儒雅的徐楠老师在课上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发了厚厚一沓学习材料,让人印象深刻。
  •     书的内容很详细,比较满意!
  •     导师让买的框。。。
    书的质量不错。。。
  •     我是在读中文系,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这两本是很好的了。装订纸张都不错,很喜欢!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买来看看
  •     评论晚了,好用。
  •     需要慢慢读 这类的史写得都比较像
  •     教材
  •     看的时候觉得琐碎艰难,看完之后觉得收获蛮大的。中国文学理论太重感性,往往流于玄虚
  •     但就书来说考据很认真,自己的观点也清晰表达。但是文学理论这东西在中国至少在明清之前都显然更偏重思想而不是具体的创作理论,不知道这和东方历来不怎么注重体系化有多少关系,还是黄老玄学对中国人心境塑造的重大影响。这么说起来,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在大的范围来说还算是一以贯之的呢仔细想想略显神奇。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们放开屈原行不行。
  •     书质量很好,内容很全
  •     买了之后感觉真不错。
  •     内容不错,很适合研究用。
  •     作为教程是可以的,但过于笼统。
  •     相比一块回来的书,这本书整体还不错,就是快递较慢!
  •     考试挺好用的,重点都有提及
  •     只看了到魏晋之前的文学批评 观点总结得挺清晰的
  •     做为教材,还是不错的
  •     一切都很正常
  •     复习的最后阶段对各家概念还有些云里雾里,于是抽出两天来把这一套读了。这个系列的教材都挺好的,很周正。也不像稍老的教材受马克思影响太多。
  •     张少康的批评史优缺点都很明显,最大特色就是料多,且颇重视作者考证,学术态度严谨,缺点就是杂,由此而来的局限就是浅,线索不清晰。错字还不算,上册将钟嵘《诗品》分为风骚并提的两大系统说虽不错,但我认为还是将《小雅》、《国风》源头单列较好。
  •     条理清晰,很棒
  •     作为教材来讲,分段分节不够清晰,读起来颇混乱(虽然这好像是所有文学史教材无法避免的,但这本特别散和乱)。中间夹杂大段某本著作是否确为某位作者真作的考证,个人认为和文论的关系并不算紧密,大可不必如此详尽,或作为附录即可,现在感觉像是从作者过往的论文上直接截下来凑字数的
  •     是看了《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才找这本书的,刚收到,装帧不错,只是字体有些偏小,页面空白不多,不利于做注解。还有,张先生还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和这本书有何异同?另外,不知道与王运熙先生的著作,相比有何优劣。
  •     压皱了,不开心。用作教材的书应当好好保护啊
  •     我准备考研用的,书很不错,质量过关。
  •     女友的考研用书,整体不错
  •     上下册版本的例子更多,读起来排版更舒服
  •     细读此上下册,中国文学典籍大体可以梳理的七七八八了!
  •     学校指定的教材,看看
  •     考研用,複試又看了一遍……
  •     总体论述还算不错,可以配文学史读。虽然个别地方不能赞同,而且还有好些个错别字。当然一如既往,我不认为中国古代文论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     如题。总的来说值得一读
  •     这个商品还可以,挺喜欢的
  •     #2013007#
  •     这本书的纸质挺好的,而且很适合古代文学的考研同学。。
  •     在某些观点上独抒己见,有启发。
  •     很好,收获颇丰,虽为理论书却不枯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