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挑战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教师的挑战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61793244
作者:[日]佐藤学
页数:168页

章节摘录

  五、从调查活动到探究活动  (一)从调查活动开始1999年9月,我在新泻县长冈市黑条小学观摩横山直子老师的公开课。第一次观摩横山老师的课已是7年前的事了。当时观摩的是一节算术课,而这次观摩的则是社会科。学科不同还是其次,课堂中和谐的气氛,横山老师在与儿童自然沟通的状态才是令人难忘的。可以说这个课堂充满着“成熟的感觉”,能够让人稳定而沉着的学习。  教学的主题是“从事工业生产的人们”。战前,寒川道夫曾在黑条小学开展生活作文的实践,其中以大关松三郎的儿童诗集《山芋》最为著名。如今农村地区都建起了很多中小型精密机械工厂。横山老师决定以这些精密机械厂劳动的人们为主题展开关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们”的学习活动。30多名学生被分为4-5人的小组,分别造访不同的工厂,仔细观察工程的进展,并对工厂中工作的人们进行采访。  一进入教室就看到一张海报纸,上面展示了标有工厂地址的校区地图以及所造访的工厂的工程作业概要等。横山老师站在坐成U字型的学生们面前,说道:“去工厂时我们发现工程作业有质量检验的项目,所以今天就来谈谈检验的话题吧。”  聚焦检验的理由有两个:其一,在精密机械厂里,检验具有特别的意义;其二,通过详细地了解检验,可以很好地理解黑条地区工业的特征。横山老师的开场白一结束就走到了最后一排的义和身边,问道“怎么样啦,身体不好?”脸色不好的义和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向保健室走去。这么一个细节充分表现了横山老师对于每一个儿童的悉心关照。  最先举手发言的是敏树,敏树造访了田原铁工所,并记录了工厂里的若干检验工具,诸如卷尺、测高仪、矩尺、曲尺等等。它们分别是测定长度、高度、厚度和角度的工具。在检验工具中,敏树对电子色分解机表现出了兴趣,这是用以发现焊接缝隙的小工具。据工厂的人说,吹入一点红色的液体,再用显像液洗干净,细小缝隙就会染成红色,从而就发现了这些小缝隙。如果再发现不了就可以借助X线来检验。  在敏树发言的过程中,芳夫提问道:“洗干净是怎么回事?”“浸透又是怎么回事?”  ……

内容概要

佐藤学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术会议第一部(人文科学)副部长。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走访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同一线教师合作,展开学校改革的挑战。著有《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课程论评――走向公共性的重建》《教师的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世织书房)、《教育改革的设计》(岩波书店)、《变革课堂,学校改变――从综合学习到学校课程的创造》、《教师的挑战》、《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小学馆)等。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著有《教育的挑战》、《课程的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班级经营》(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序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
一、宁静的革命
二、从一节课说起
三、相互倾听的关系
四、“串联”与“反刍”
五、愿景
第一章 从相互倾听的关系走向合作学习的关系
一、课堂中宁静的革命
(一)课堂的重建
(二)性别的障壁
(三)合作学习的关系
二、坦诚相见
(一)不折不扣地接纳
(二)胸有成竹地应对
(三)课堂教学的创造
三、转变教学风格
(一)教学的转型
(二)气息的交流
(三)积淀的时间
(四)交响的课堂
四、直言“不懂”的课堂
(一)以“不懂”的儿童为中心
(二)直言“不懂”的妙处
(三)课堂教学的律动
第二章 个体与个体的链接
一、和谐交响的课堂
(一)从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开始
(二)从儿童出发展开教学
(三)交响
二、对个体的应对与关联
(一)教师自身侧耳倾听
(二)应对的语言与体态
(三)学习的拓展
三、问题分享与深入探究
(一)问题产生的时刻
(二)认识的分享与发展
(三)新探究的开始
四、把探究的思考串联起来
(一)课堂的风景
(二)把声音串联起来
(三)把教材串联起来
五、从调查活动到探究活动
(一)从调查活动开始
(二)交流各自的发现
(三)探究与认识的分享
第三章 创造合作探究的教学
一、串联起发现与惊喜的合作探究
(一)以倾听为中心
(二)发现与惊喜的相关
(三)走向合作探究
二、从相互倾听到交响
(一)交流
(二)联系链
(三)学习的主人公
三、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公
(一)教室大变样
(二)学习种菜与卖菜
(三)走进微生物的世界
四、教师的回应:交流意向与思考
(一)自然状态的学习
(二)将意象与思考相联系
(三)挑战使课堂更生动
五、教师的探究支持学生的学习
(一)从一幅示意图说起
(二)与儿童相联系
(三)探究的教学
第四章 从课堂教学到学校改革
一、学习参与的实践——与家长共同创造教学
(一)从教学参观到学习参与
(二)与家长一起鉴赏诗歌
(三)与父母共同成长
二、信任缔结的共同体
(一)信任的纽带
(二)主人公的生活场所
(三)尊严与信任的共同体
三、通知书的改革——滨之乡小学的事例
(一)改革的进展
(二)改革的要点
(三)改革的反响
第五章 创造合作学习课堂——国外案例
一、学习共同体的现在——参观莱加·艾米利亚幼儿学校
(一)相识与造访
(二)历史与文化传统
(三)学习的环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四)共同体的思想
二、以墨西哥小学为例——宁静学改革的潮流
(一)从墨西哥开始
(二)教室的风景
(三)与贫困的抗争
三、波士顿一所小学的大挑战
(一)学习共同体
(二)合作学习的关系
(三)第二个家
四、巴黎郊外的小学——创造学习共同体的教室
(一)教室的变化
(二)对差异的应对
(三)教学改革
五、与学习相连的、民主的社区——剑桥市的一所小学
(一)共同体的学校
(二)宁静的变革
(三)对学习的支持
第六章 学习的触发与援助
一、学习的成立
(一)一个课堂的风景
(二)学习的成立
二、超越独白式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关系:为了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共同成长
四、教育改革示范校的准备:广见小学第三年的课题
后记 继续谏堂之旅
附录 学校再生的哲学——学习共同体与活动系统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每一个儿童与教师一道奏响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交响曲。   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 ,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  在儿童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出色的倾听者之外,要培育相互倾听关系别无他法。

作者简介

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本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不但是师生的共同愿景,也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每一个儿童与教师一道奏响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交响曲。

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 ,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

在儿童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图书封面


 教师的挑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学习是知识的填充,还是理解力的不断提高,见解的不断深化?如果是以前者为前提的学习,那么能够储存最多的知识,并且在期末结束前的那张考卷上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这样学习就达成了。然而这只是达到了学习的表面效果而已。要想获得学习的能力,不去从倾听中学习,仅仅当复读机是不行的。我们来看看书中,作者是怎样定义学习的——“学习是与物相遇、与他者相遇、与自己相遇的经验,通过与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展开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通过与物对话、与他人对话,学习者重新建立了与对象世界、与他者与自己的关系,并重新建构了各自的意义。这种意义与关系的重构就是学习。”作者把与对象世界对话的过程称作“创造世界”,这里“对话”的意思就不仅仅是相互交流那么简单了,同时也比喻了学习者在对象世界中的实践,学习者与对象世界相互的改变。作者把他人的对话称作“交到朋友”。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两个人交朋友的过程,其中肯定有彼此倾听后相互交换意见的场合,你怎样回应别人,你的对话的语言的性格是怎样的,也决定了你能否很好地去交朋友。作者把与自己的对话这一过程称作“重构自我”,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有何不同,是更丰富了,还是只是原地踏步,没有进步,这都取决于你是否跟自己进行了对话,不仅是对话,更是一种有建设性的交流,通过交流,你脑中原有认知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并且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人的学习正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地吐和纳来完成的。学习是这三个维度的对话,因此学习能否丰富地展开,就要看学习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的。既然学习是一种对话,那么对话质量的好坏就直接决定着学习质量的好坏。在以往的课堂对话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一种单方面的传授,老师不会把学生的发言有效地编织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只是意见和意见的展示,在各抒己见当中,没有形成交响,不是相互交织成一场生成新的意义的对话。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独白式的学习”,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独白式的学习吧:“‘独白语言’仅仅只是‘赞成’、‘反对’,不是‘讨论’,而是每个人意见的独白,不能形成对话的关系。各自在自己的笔记上整理意见,并以独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每个意见之间缺乏明确的联系。而且,对接连发表意见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意识没有发生变化。最初与最后发言的内容之间很难发生质的差异。这不仅阻碍了与他者的对话,阻碍了与自己的对话,也阻碍的与对象世界的对话。”对话式的发言应该是这样的,如“听了某某同学的发言,我想到——”,“某某同学的发言让我想到——”,“某某同学的看法我不太同意——”,学生之间的发言应该像这样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并持续下去。能够达成这种可以生成学习的对话,这要求对话的双方在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认真倾听同伴的声音,拥有自己的理解,从细小的差异中学习,唯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学生之间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课堂中相互倾听的关系得以建立,这需要教师能够“重新建立课堂,把由以教师提问为中心的课堂变为相互倾听的关系,从而形成对话性的沟通”。也就是说,教师首先需要重新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倾听关系。不再是以往以传授为主的对话关系。在以往,“好的教学”被认为是通过串联“好的发言”来顺利地组织教学的,因此儿童的思考被区分为“好的”和“不好的”,儿童的发言也被区分为“好的发言”和“不好的发言”。教师能够依据“好的发言”来串联课堂,这节课就被认为是一节“好的课”。但是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通过教学,尽可能地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这种“好的教学”是以牺牲一些“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权利来进行的。在漫长的课堂生涯中,他们的角色是陪听、陪学,看不到他们挑战学习的情景,也看不到他们无可比拟的、个性化的经验和创造,而让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得以发生,是我们发现和给予每位儿童尊严的过程。是的,不能给以学生学习的权利,就是对他们尊严一种罔顾。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就是赋予他们尊严的过程,也是缔结信任的过程。“不仅是孩子,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能够被他人所接受,这种感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倾听也是一种爱和关注的体现。在《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在谈及在倾听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时是这样说的:“愿意倾听,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就像尊重一流的演说家那样,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爱,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分地尊重孩子,让能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第三,对孩子倾听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唠叨当中,孩子确能说出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讲话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你会意识到,孩子极可能是个独特而出色的人。意识到孩子的独特之处,就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话语,对他们的了解也就越多。第四,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你对孩子的了解少得可怜,那么你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他们没兴趣的,就是他们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还要深入。最后一点,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是出色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因此,在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之前,老师要有这样一个认知:“课堂上没有‘好意见’和‘坏意见’的区别,每位学生的发言都是很棒的。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者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者沉默。”但这不是说,被学生的各式各样的发言牵着走。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离题也好,停滞也好,不要去扩散学生的思维,更不要忽略中心课题的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很好的把握。那么教师在树立了这样的信念之后,具体到行动上该怎样去倾听呢?作者给出了这样的建议。首先,不折不扣地接纳他们。对他们诚实,并且全盘接纳他们。其次,在身体语言上,教师要走近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且做出弯腰的姿势,视线能够与他们齐平,对于胆小内向、拘谨的孩子更要这样。最后,在选择请谁发言这一点上,教师可以不受学生举手的限制。这需要教师能够捕捉到孩子们“有话想说”的细微动作和表情,然后给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在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同伴的尊重,相信他能敢讲、想讲。唯有教师做好这样的榜样,并且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倾听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对话式的关系,从而向合作学习迈出第一步。学生愿意去倾听,认真去倾听,这是对话式学习的第一步。由相互倾听的关系发展到交响的关系,这时才是对话式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语言也要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的发言之间编织的意义网是连贯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科书的来发言,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与教材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公,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同伴的发言记在心上,并且在联系当中理解同学的发言,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发言。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进行了与他者的对话实践,与自己的对话实践,从而学习得以成立。学生的之间的对话,教师要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去引导、促进这种对话式学习的成立,教师的语言也要得当:“不拖泥带水,经过深思熟虑,清楚,说话中充满对学生的尊重,没有命令式的话语,而是恳请、感谢。”只有个体发言,而个体之间没有形成新的意义链和关系链,对话式的合作学习还不能够算展开。教师还要留意以下几点:“第一:更加重视那些‘奇趣’的发言,而不是‘好的发言’。其关键是教师自然而然地做出‘真有趣’、‘妙极了’、‘真棒’等应对表达。第二,教师要一边琢磨教学的展开对儿童是否自然天成,一边推进教学的进程。第三,当教师倾听儿童发言的时候,应该着眼于:这个发言同该儿童的内在品性有什么关联,这个发言是由谁的哪一句发言触发的,这个发言同已知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关联。第四,在儿童们凭借自身的力量把这样那样的发言连贯起来理解之前,教师需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第五,与其提高全体儿童的理解水平,不如首先形成这样一种规范——每一个人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接纳他人的主张,并且致力于生成自己的理解方式。第六,对明显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串联”与“反刍”的手段,即:把学生的发言同教材、他人、自己联系起来,把今天所学的知识与昨日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对话中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学校工作中有很多难题,大多是因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信任的缺失而导致的。建立合作学习、对话式学习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毕竟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师如何教好学生上好课,而是通过教育、教学去实现每一个孩子学习的权利、发展的机会。只有对每一位孩子的尊严有着深切的体会,对每一位孩子学习的可能性有着充满希望的信任,才能构建这种对话式学习,并且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任。为学生长远的学习着想,为孩子终生学习打下基础,不仅仅只考虑到当下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不因一点挫折就放弃学生,学生才能真正从每一节课中真正受益,真正有所进步,获得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青年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困惑
  •     都是教学的片断,看着挺好
  •     教师培训用的,非常实用,受益匪浅。
  •     之前看过了佐腾教授的《学校的挑战》后,很有感觉,于是常留意他的其它的著作,看到这本一出就决定买下了。书中给出了很多的学校实施案例与上课的课例,可惜的是如何实现,或者如何培养学生使他们在课堂学会倾听并交互发表意见,好像都没具体提出。只能靠细细地反复阅读,自己慢慢体会与总结。不过,总体来讲还是不错,值得拥有。
  •     《佐藤教授听课手记》,佐藤学教授持续十余年的听课心得,对教学的关注点在“学”上面,“教”只是过程,而“学”的成果才是关键。佐藤教授宣扬的课堂宁静革命,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模式,因为以“学”为导向,所以成果是可观的,不过这种“教”的模式未免效率太低,显然这种模式目前无法在中国广泛应用。
  •     心静才能深入思考,学习需要宁静,很好,观点科学。
  •     大领导介绍的书,买本来看看···
  •     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希望也能成为我们教育的方向,更新教育思想,培养优秀人才。
  •     教书要掀起一场宁静的革命
  •     日本的课堂教学,值得研究思考,很好的书。
  •     现代教育、现代教师面临的挑战,教室、教学等都需要变革了,呵呵,非常推荐。
  •     《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之一
  •     课堂是联系学校生活的核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可是你真的知道课堂吗?这本书带我开启了课堂观察之门
  •     很好!值得一读!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
  •     佐藤学的书值得教育界的同仁去细细品读,并尽量应用到现实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去~~
  •     书中有许多例子,有志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值得一读。
  •     其实教育就应该是互动的,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
  •     作者认为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实行非常重要
  •     教师喜欢的书!!
  •     读完之后,又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喜欢这种以倾听为主的课堂。
  •     作为老师始终要知道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一味蛮干。这本书非常适合我们边读边反思,我们的教育最终是为了什么,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
  •     感觉一般般的,仅仅局限于描述。
  •     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阶段,什么样的价值才会推崇这样质朴而有品质的教育啊!喧闹过后,一切都在于内心的变化。
  •     对教师的挑战,就是教师挑战自己
  •     书中的内容实用性借鉴性非常强,推荐阅读!
  •     书是正品,很不错。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一起此书。
  •     与钟老爷子一起用餐还是三年前的事。一直没有读过他的译作。去年读了《走向对话,学习的快乐》,然后是这本。然后是《学校的挑战》。应该说不错。虽然有一些内容是重复的。但从书的内在逻辑和治学经历来看,这本书是比较严谨的。而且佐藤先生的才情和学术背景也是可圈可点的。
  •     确实像介绍所说,喜欢看这本书
  •     书包装很好,值得教师去读的一本好书
  •     很好的卖家,服务很好。
  •     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快乐的唯一乐园和天堂!
  •     课改中彷徨的教师们,读读就有方向了
  •     一直很期待这本书,这本书能给你的课堂带来宁静的感受
  •     现在的教育,光会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一样也要学会静下心来倾听。
  •     帮朋友买的,听她说不错
  •     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很有帮助,学校推荐所有教师利用假期都来读这本书、
  •     作为老师,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些东西,慢慢看。
  •     从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的转化,了解一下日本的教学吧!
  •     看日本鬼子的书,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准备彻底击垮他!
  •     还没有窗边的小豆豆合作学习呢....
  •     这本书很好,既有理论性又通俗易懂,对老师的工作指导有很强的操作性
  •     发货速度快,书的内容还没全读,感觉还可以
  •     第一次读他的书,宁静原来也可以这样用的~~~
  •     教育工作者们,值得读一读
  •     非常有感触,作为一个从教22年的教育者,我在经历这样的挑战~
  •     对教学工作很有指导帮助作用!
  •     这是一本教师变革课堂的教科书。
  •     对教育观念的大冲击!
  •     非常好的教师读物
  •     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
  •     原本我想吐槽一下本书的“学霸气质”:说是钟启泉和陈静静合译,钟启泉还排在第一,但实际上他只翻译了附录一篇而已,难道就因为他是华师大教科所名誉所长就要排在前面吗?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学著作,理论和实践兼具。虽然其实践由于中外国情不同,对我国教育的指导意义未必很大,但看到国外有如此生动的课堂,终究是令人羡慕的。尤其是,这种实践发生于和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这足以让人叹息。本书的理论,我初读不以为然,反刍后才醒悟确实可行。佐藤学的观点精炼后如下:一、要“学习”不要“勉强”:前者学习时间自发、项目化、合作观、分享,后者学习时间制度化、程序化、个体化、积累;二、要“聆听”,教师尤其如此,不要独白;三、要“对话”,学生尤其如此,学会并运用与人与己对话;四、要“信任”,不能应用成人世界信任能力—契约观,而要摒除“能不能”区别心予以信任。此外还批判了新自由主义冲击教育观,用数字化管理简单评价教学这样的多因素行为。作为一名痛苦的高中一线教师,我诚恳向同行们推荐这本优秀的教育学著作!
  •     对于教师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合作探究型课程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默默助力。
  •     很感性的一本书,粗粗得了解共同体
  •     静静的课堂,是老师一直追求的目标
  •     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说课堂管理的。怎样才能安静,安静的环境适合学习
  •     这本书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非常值得一读
  •     以“不懂”的学生为中心
  •     可以用来扩展下教育视野吧,但如何操作还需要其他的资料来理解,可以结合《学校的挑战》来看吧
  •     精义是有的,但散布在全书首尾,需要随时摘录
  •     学校图书馆买的 ,丰富课余知识。
  •     中国的课堂需要改革!
  •     这是一本教师变革课堂教学的教科书。
  •     一次买了几本书,一本一本的看,这本书虽然还未细看,但是在很多的论文的文献资料中都有看到,可见这本书一定有很大的价值,充满期待!
  •     课堂再现,真实可取。
  •     老师介绍的书,收到后很开心。质量不错,包装的很好
  •     平时我们更多的教学采用的可能是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练的方式,故也想看看不同模式下课堂教学
  •     非常喜欢这本书,读过之后很受启发。
  •     学校统一让购买的适合老师阅读的资料,很好!
  •     这本书是三部曲里最有趣的一本了吧。课堂里学生的改变永远是最动人心弦的。
  •     这本书真的不错!可读性很强!
  •     看完这本书,真的有很大冲动,自己也要进行教学革命
  •     本书的内容十分的精彩,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
  •     权当了解其他地区的一些教育状况。
  •     老师不好当,当好一个好老师更不容易啊
  •     还没看完,不过挺专业的,有的观点很好
  •     有较强的指导性,可以学习参考,但不要模仿。
  •     价格便宜,质量还行
  •     所有教师都应该读一读。
  •     课堂里追求“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学习。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它是作为一种“活动”、“合作”、“反思”所构成的“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实践”而实现的。 其基础就是基于柔和的声音与身体的交往;基于“倾听关系”的对话性沟通。具体的做法是,所有的教学(小学三年级以上)由男女生四人组成的小组展开学习。(三男一女的小组是可以形成合作学习的关系,但三女一男是不利于形成合作学习的关系。当合作关系未成熟之时,可三人一组。如果超过了四人,合作学习关系不成立) 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于“倾听”、“串联”、“反刍”。可以说“串联”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把昨天学到的知识同今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件串联起来,把儿童的现在同未来串联起来,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活动,无非就在于探讨这种活动是否成为“串联”的活动。 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将近有七成)取决于能否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而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的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诚实地面对每一个儿童,诚实地面对教材。这两种诚实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 在课堂里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是为了在儿童中培育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纽带。 “合作学习关系”和“合作教授关系”是有根本差别的。“合作学习关系”是当儿童遇到困惑或困难,请求援助询问“喂,这儿,怎么办”之际,其他学生回应这种请求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在课堂里确立两种伦理。其一,倘若不理解或是困惑的场合,向伙伴询问“喂,这儿,怎么办”,作为课堂的逻辑确立下来。其二,当课堂的伙伴寻问“喂,这儿,怎么办”之际,即便教师正在进行讲解,也必定满怀诚意地满足伙伴的请求。这两个伦理,即便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也必须遵循。合作学习的课堂对于儿童而言是构筑关爱关系的一种伦理性实践。
  •     之前看过佐藤学的书,受益颇深,发现了这本新作后就买来读一读。
  •     实验小学老师人手一册,我的导师强力推荐。
  •     书的质量很不错,更让我高兴的是快递只用了二十四小时左右就收到了。书看完了,之前老师有给我们推荐这本书,看完了我也觉得很不错,为明年正式走上讲台汲取了很多不错的建议和经验!
  •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课堂改革。
  •     还没有看,但是是学校领导推荐给青年教师看的,应该很不错。
  •     学习一下新的理念
  •     课堂是一个智慧碰撞的绿洲,需要对话为水源,聆听为植被。值得一读
  •     学习日本的教育革命和课堂改革,很有启发。
  •     我个人非常欣赏佐藤学教授的教育理念,对这本书也很期待
  •     书里错别字挺多,一章就出现4个
  •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是我们今天课堂的最大追求。读后受益匪浅。
  •     还没看,大师的作品肯定不错啦
  •     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很低的那种,但是如果二年级的知识只用学到这种程度、小学用一用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开始就培养社会意识对成长很重要
  •     静悄悄的课堂
  •     佐藤学是值得尊敬的教育家
  •     手捧着《教师的挑战》一书细细读来,让我对21世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     我前天拍的书,今天就收到了,真是送货快,今天打开看了一下,书的质量很好
  •     有帮助的一本书,可以好好读读。
  •     教师很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     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共同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的合作的课堂往往热闹非凡,但没有实质的东西,热闹完了一地鸡毛,学生什么都没有带走。真正的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有一种静的素养,倾听他人的声音,自己去思考,去互相谈论合作。书中一例子尤其印象深刻,学生课上未读懂课文,老师让学生用了二十多分钟去读,直到读懂,这是一堂公开课,佩服老师的勇气,也佩服他对教学的理解,实实在在教学
  •     这不是一行般意义上的课堂改革,是触及人本与心灵的平民教育改革。从中彰显日本国国内民众,特别是普通教育工作者与教师对现行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读后受益良多。
  •     这里买书比书店方便多了,好找又便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