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造老房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绘造老房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302294467
作者:毛葛
页数:31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按照丈杆上标示的尺寸,先用大木料加工柱、梁等主要构架,再加工串、枋等连接构件,楼板、屏风板、门窗等小木构件的加工则要等到大木构架搭建完毕之后再进行。 加工发墨柱和梁木要举行特别的仪式,主家和大木匠当着众人的面一起弹画墨线。弹出的墨线清晰、平直与否,关系到主家和大木匠的吉凶,墨线清楚平直为吉,反之则为不祥。发墨柱是开工之初最先加工的构件, “发墨”之名也是由此而来的。加工梁木则是在上梁之前。发墨柱和梁木要由父母双全的木匠加工。 木匠们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建造一座五开间的干栏住宅,大够需要50天时间。 Step 6:起架。 全部大木构件加工完成后,在择定的吉日吉时扎排竖柱,众人合力将各榀屋架顺次拼装成型、竖立就位。前后共需两天时间,第一天起架,第二天举行上梁仪式,这是整个建房过程中需要人手最多、最热闹的环节。主家提前将酒、糖等礼品送到亲戚、朋友及老庚家中通知吉口,联系要打背工的本村人分配工作,准备安梁仪式所需的鞭炮、贡品(通常是一斤猪肉、一个猪头、两把禾把、一杆秤及木工工具)、梁粑、粱布等。 在平段寨,一家人盖房是全寨共同的大事。不光主人的亲戚、老庚、邻居要到场帮忙,就连邻居的亲戚也要赶来参加起架安梁的仪式。即使这些人定居在外地的城市,也必须在那时赶回老家参加仪式。 安装木构件要遵循所用木料的生长方向。对柱子或竖置的木板壁10等垂直构建来说,安装时要使树根一侧在下、树梢一侧在上;若是梁、枋、串等水平构件,则要按照树根一侧朝向堂屋,树梢一侧向远端伸展的规律安放。这样安装构件,房屋整体就好像自下而上、由堂屋向四周牛长出的一棵大树一样。

内容概要

毛葛,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
毕业设计时,跟随乡土建筑研究组的老师进行相关研究。毕业后曾于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土建筑研究所工作。几年来,到过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的乡村进行乡土建筑调研及测绘工作,并参与了多处保护规划的设计。于《建筑史论文集》发表《龙脊十三寨的村口研究》一文(合写)。合著《巩义三庄园》一书(待出版)。目前从事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 / Ⅵ
盖一座房子 / 001
建筑的起源 / 003
影响住宅形态的因素 / 007
自然环境 / 007
文化环境 / 009
技术条件 / 011
房屋的组成 / 012
地基与基础 / 012
屋架 / 013
墙体 / 016
屋顶 / 017
门窗 / 017
建房的材料 / 019
生土 / 019
木材 / 019
石材 / 021
砖瓦 / 023
灰浆 / 026
其他 / 029
建房活动的参与者 / 030
屋主 / 030
风水先生 / 032
工匠 / 037
建房常用工具 / 044
土作常用工具 / 044
木作常用工具 / 047
瓦作常用工具 / 055
石作常用工具 / 057
测量工具 / 058
古代建房的一般步骤 / 062
《鲁班经》中的建房步骤 / 063
北京四合院 / 071
天子脚下 / 074
四合院 / 078
四合院的建造 / 080
十里铺地坑院 / 099
十里胡同 / 102
黄土高原 / 104
窑洞的分类 / 106
地坑院的布局 / 108
地坑院的建造 / 111
新中村窑洞民居 / 129
琉璃庙沟 / 132
窑院的构成 / 134
窑洞的分类 / 138
窑院的建造 / 139
风水讲究 / 139
备料、动土 / 142
明券窑洞的建造 / 145
暗券窑洞的建造 / 158
房屋的建造 / 160
高椅村窨子房 / 239
湘西高椅 / 242
窨子房与木楼房 / 244
窨子房的建造 / 249
龙脊干栏住宅 / 195
龙脊十三寨 / 198
干栏住宅 / 199
壮家风俗 / 203
干栏的建造 / 206
新叶村徽派民居 / 173
江南新叶 / 176
粉墙黛瓦 / 177
房屋的建造 / 180
闽西客家土楼 / 263
闽西客家 / 266
福建土楼 / 267
圆楼的建造 / 270
蒙古包 / 285
草原毡包 / 288
蒙古包的构造 / 290
蒙古包的使用 / 294
蒙古包的搭建 / 296
后记 / 309
参考文献 / 313

编辑推荐

《绘造老房子》编辑推荐:享受时尚都市的繁华,温存田间小院的惬意。《绘造老房子》有200余幅手绘漫画,8种典型民居详尽解读。保护乡土建筑,让我们从认知开始。

作者简介

《绘造老房子》就我国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典型民居的建造和在那里居住的人们的生活,以漫画小人盖房子的方式配以简练干净的文字解说,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了解我们独有的居住和建造方式,以及那里生动的生活和其中透出来的独特文化。

图书封面


 绘造老房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此书介绍了传统建材,工具以及四合院,窑洞,土楼,木筑,蒙古包的基本常识,内容易读,可作为入门了解读物。2.图画得不好,不统一,不如日本的图解书。3.文中有一些对比很有趣,如,讲土法夯土时这样描述:“夯土需反复提起重物,将土层逐步夯实,劳作时需多人协同,过程机械、枯燥。打夯时一人领歌,众人和之。歌词不定,可以是老调,也有敏捷者可作现挂,欢笑跳跃。”然后另起一行:“现在施工普遍使用电动夯土机”。算不算幽默?
  •     推荐一本书〜〜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应是一独特想法。作者是80后,用她们这个年龄段最熟悉的媒介介绍传统,实在是新视角、新形式。值得赞许。有兴趣的可以一观。也可给中小学生作为有益的课外知识读物。支持80后为保护和推介传统建筑文化的努力。
  •     “书中的图画是有趣的,阅读的过程是轻松的,而其中涉及的知识也是准确可靠的。”这就是作者所希冀这本书能成为的样子。看完以后,我确信他做到了。作者小时候看过一本科普书《你的房子,我的房子》遂燃起了对建筑的热爱。书是很奇妙,尤其是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改变一生的好东西,小朋友的阶段也是阅读习惯最容易养成的时候。我比较羡慕作者的是,小时候的兴趣成为了他以后所要从事的行业并成为其中翘楚,这也太幸福了吧。那回头再说一说这本书吧,可能对于小朋友来说,字太多了,还是咱们看看吧。这本书介绍了老宅盖房的流程,并且重点向读者展示了北京四合院、十里铺地坑院、新中村窑洞民居、新叶村徽派民居、龙脊干栏住宅、高椅村窨子房、闽西客家土楼和蒙古包。这本书没有别的,就是盖各种房子的流程,例如“看风水、起屋样、备料、平整地基、定磉、拼架、立木、踏栋、砌墙和铺瓦、抹地面等”,房子的类型则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应俱全。那期初这本书是如何吸引我的呢?就是它的插画,全是漫画小人盖房子和素描画,很有趣也很美。我随手一翻,觉得很棒,就拿去看了。尽管牺牲了一些细节,但是趣味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加,能让人感受到技术是可以好玩的。科普是需要娱乐的。最后,以这本书的最后作为今天推荐的结尾,希望能让你想起点什么吧。“拆掉一座老房子,也许腾出了一块可以让某些人一夜暴富的地皮,但也拆除了依附于其上的文化与记忆,破坏了一段永不能复制的历史。 相较于得到的,其实我们失去的更多。”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一本有意思的书,先看了电子版,后买的纸质书
  •     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传统建筑工艺
  •     看得好轻松
  •     制作精美,非常好
  •     厚脸皮给五星。。。
  •     学长之作,甚是喜欢
  •     作者用力分散,写了较多的民居,有些地方不免重复。其实还是专注写某一特定类型建筑较好,可以更细致些。另外建房的每一步骤都用Step1、step2……,这种将古建民居的还是用第一步、第二部为好;距离长度单位用km、cm不如写成公里、公分(或寸)。图释再多一些,尤其是建造过程的图释,就好了。
  •     M2脑残粉!
  •     非常好的轻松的小书。把建筑学的知识融入到漫画和故事里去,读起来十分有趣,一点也不费劲就读完了!学长画风好萌是真的!我也是一字班,拜读上一个一字班的大作了……学到了好多风水的知识,觉得好有趣哟!
  •     支持老同学
  •     没有简介中说得那样得好
  •     又是一本房子书,画的很涂鸦,讲的很清楚,但是有些事实可能还欠考据吧。且覆盖面不够广。
  •     随便翻翻还是可以的。
  •     喜欢老房子,喜欢手绘
  •     插图体例不统一,以绘本看待就不够有趣。。(但是把这么多资料翻版工作量又太大,所以缩减内容可能会更好)
  •     必须推荐
  •     very good
  •     哈哈好萌!
  •     很不错,读起来不吃力,比整页都是字的教科书容易理解多了。
  •     真的应该买一本的好书~
  •     画的超级可爱~~~用图很生动的展示了各地民居的建房过程
  •     还不错,是想要的
  •     很好的小书,适合各行业喜欢建筑的人看
  •     从良心的内容来说,我觉得还是得给5星的,确实做到了通俗易懂连我这种人看着都觉得挺有意思。但是可惜的是并不属于会列到读第二遍的书籍列表里~
  •     朋友出的书!力挺!了解传统建筑!
  •     很不错,寓教于乐,学到了很多知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