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双重体系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中国建筑的双重体系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112073597
作者:焦毅强
页数:130页

前言

  我们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一种休戚相关之感,有一种与之分享和被强化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人生所应贡献于时代的最令人满意的东西。19世纪6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俾斯麦一步步地趋于控制欧洲,在艺术方面,当时还未命名的印象派开始排除古典大师在一个模拟的深层空间运用明暗手法,造型的传统,过去所构想的主题,一开始被一种新的艺术观念所取代,使其自由地发展。“欧洲的旧秩序彻底崩溃了,有些东西已一去不返,即1914年以前欧洲的艺术舞台上的统一,稳定和完美的国际主义。”康定斯基曾指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自己时代的孩子,它常常还是我们感情的母亲。每个文明时期也这样创造着其独特的不可重复的艺术。”与欧洲出现“混乱状态”至今相隔一个世纪,中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中国进入21世纪。但21世纪的中国建筑仍存在着非秩序的混乱状态,仍在继续寻求新时代的本体发展模式。艺术的现代观念是新的一代人总的表达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要成为现代的就要面对生活环境中发生的一切变化适当记载。它包括人类文明中的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因素。艺术家必须自由地去重新发明空间,重新组合结构,假如在这一切中获得成功,那么就有可能产生“美的更高秩序”。人们常犯的错误是总想找到一个大家共认的绝对法则,像自然科学的标准那么分明,以便在设计创造中容易操作。对建筑的评价存在单一“标准”,这个“标准”随着时间,一个时期、一个时期地发生着变化。临摹、抄袭、千遍一律是以潮流形势出现的。再加上权力和金钱的作用,中国建筑的“混沌”状况就形成了。中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师的创作,建筑师离不开对建筑理论的认识。要改变建筑创作的“潮流”状况,就要鼓励建筑师的自我个性。对作品的评价也要改变,艺术本身应当有不同的流派。对艺术的评价就不能按当时“潮流”的一个“标准”来决定等级。不同风格的作品怎么划分它的等级?作品按潮流套入了一个等级,建筑师又按行政级别加上了权力色彩,建筑创作的繁荣就被束缚了。建筑创作当前的发展应当是多元的,对作品应给宽容的态度,不然就像当年义玄禅师被人认为异端邪说。是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建筑的好作品怎么出世。  由于深感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随着“潮流”多年来在设计实践中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从民居的厚拙简朴中找元素,学习继承古建,但这样的继承对于现代人的现代生活总是存在着局限性。常常反思这是否偏离现实,去创造一种建筑形式上的“不真实”。当今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建筑师已经和国际上的建筑师放到一个共同的平台上,甚至有些平台还倾向了国外。  作为一个建筑师,不得不反思、探索建筑的形式。这是因为生存。东与西,新与旧,日与夜,整洁与堕落不断变化,不断转型。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内容概要

  焦毅强 1945年生于天津,1964天津南开中学毕业。197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现为场景实践工作室主创设计师,现任马建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1996年前,注重建筑的基本功能和继承传统的建筑形式。  1996年后,认为建筑应当存在双重体系,尤其在中国建筑上存在的双重体系有着深刻的含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开始探讨双重体系的运用,其作品多次获奖。

作者简介

《中国建筑的双重体系(精)》中,作者将一种新的建筑体系——建筑的双重体系,融入到大量的实际工程实践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建筑的双重体系(精)》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资料,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建筑、去设计建筑。

图书封面


 中国建筑的双重体系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非常好的书,对我很有帮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