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愉悦的起源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建筑愉悦的起源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112087532
作者:[美]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
页数:158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非常有创意的、重要的、中肯的书。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给我们带来了关于人类生物学和影响我们对既定环境审美反应的文化之间的双重性和相互作用的独到见解。他的书对于那些追求以不同的建筑形式更好地掌握和,恢复人与自然的生物学关系的建筑师、规划师和环境保护论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史蒂芬·凯勒特(stephen Kellert)  耶鲁大学林业和环境研究学院社会环境适应学教授  “希尔德布兰德关于视野和避难所、诱惑、危险和复杂秩序的概念为建筑理论带了一种用生物、文化和生态视角来理解空间情况的新观念,从而对我们的美学追求进行了补充。实际上,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认为审美选择本身就是早期进化过程中为了满足生存要求而产生的。为了给第三个千年的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满意的住所,建筑必须继续了解隐匿在人类行为的基因密码中的迫不捕猎者、收集者和农夫。”  尤哈尼·帕拉斯玛(Juhani Pallasmaa),建筑师、教授  “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对那些在整个历史创造了美丽场所的因素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天性让我们产生这样感受的原因。书中的例子和插图非常吸引人,为他的文章增色不少。对于那些对创造新建筑的理论和实践感兴趣的人来说非常值得一读。”  罗伯特·J·弗拉斯卡(Robert J·Frasca)

内容概要

  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建筑和艺术史专业的教授,《赖特空间: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住宅中的模式和意义》一书的作者。

书籍目录

致谢前言序言1 生存美学2 寻找一个美好的家3 探索4 分类和区别结尾的评论注释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为什么某些建筑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兴奋或者宁静?是什么使得建筑令人愉悦?格朗特?希尔德布兰德在《建筑愉悦的起源》中既提出了这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当我们选择一座居住建筑的基地,或者建造一栋房子,或者为建筑做出景观抉择、或者选择工作地点、挑选一家餐厅或者在餐厅中挑选一张餐桌、以及规划一个假期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征可以确保让我们提高满足度?”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作者对那些依然保留着明显吸引力的建筑和建筑群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些研究对象跨越了五个洲,穿越了五千年的历史。本书探索了这些物理环境之所以能够让人产生这样的反应的原因,并且把我们在建筑中感到愉悦的理由部分的归因于本质上与生存相关的元素,从不言而喻的庇护所到在复杂环境中发现的秩序——或者是明确的秩序中的复杂性所带来的美学上的满足。
尽管这种研究方式与环境决定论和量化的客观性有关,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占主导地位的,相反的,本书研究的是有可能对建筑评论和创造起到帮助的材料。它假设那些(无论是在环境还是在感受中)能够让我们喜爱的特征与那些能够增加我们的生存机会的东西是密切相关的。它分析了六种原型,并且用自然的和建筑的实例来加以说明。
当不断进步的技术让我们有能力创造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和场所的时候,它对我们与环境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进行了反思。

图书封面


 建筑愉悦的起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本初读起来无聊,但是读下去就不那么无聊的一本书,虽然还是很无聊。无聊的原因在于它关注的问题很单一,就是构图。虽然,在描述构图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体验建筑”的方式,弱化了生生描述平面化得照片的单调,但是这依然不能减弱这种单一描述二维图片的无聊。此外,从“体验”的角度来看,文中的描述也集中在视觉的单一描述,对其他感官只字未提。不过,从作者描述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作者的努力,他想通过对建筑体验过程中,所见的场景的探究,来揭示为什么这些迷人的场景能够使人感到愉悦,从而为设计提供一种方法。用来作为例证的,大致分为三种,人工的环境,半人工半自然的环境,自然的环境。泛读纲要:1, 生存美学这章在我看来是作者设定的一个分析前提,因为原本这本书讨论的对象就是捉摸不定的人的感觉或者说是心情,比如说主要的探讨对象“愉悦”。而这种愉悦是人对环境一种反应,因此本章首先罗列了两种基本的环境反应——先天的(对环境物理条件的反应)和后天的(更偏重于人文,社会,文化,习俗),可以看到,后文的分析其实是将这两种反应混杂在一起的,并没有做十分清晰的区分。其实也没必要来区分。虽然在我看来,有生存而引出的愉悦感并非是真正的愉悦感,因为伟大的马哲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只有在满足生存的前提下才能考虑愉悦。但是,在作者看来,并非如此,她认为环境带给人的愉悦都是基于生存的,比如安全感,比如良好的景观,比如明暗的控制等等。2, 寻找一个美好的家这章其实讲了两个主要的环境要素:避难所(refuge)和视野(prospect)(忽略了由此延伸出来的两者的嵌套关系还有室内的避难所和视野)。避难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略微幽暗的,安全的,私密的,限定良好的空间,这种空间不一定是室内的。而视野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框景,在文中有点混乱的描述(我自己觉得)看来,视野是离不开避难所的,因此视野可以理解为由避难所朝向特定景观或者说方向的框景。而避难所和视野的嵌套关系则又可以理解为,避难所内的东西或者线索能够提供视野的暗示。可以理解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相互关系吧……而这章开头为了显的具有逻辑,又提供了一个小前提,那就是,环境使人产生愉悦的根本在于,人们本身对自然有着难以解释的好感,于是,能让人愉悦的就是自然或是自然的替代品(或者有着密切关系)。至于避难所和视野这两个要素就是从自然和自然的替代品中推论出来的。避难所和视野这两个主题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内”和“外”的程度,也就是建筑的通透程度。所以文中说,赖特的建筑避难所占主导,有一种强烈的蜷曲在空间的欲望,而柯布的建筑视野占主导,所以有横向长窗,展现室外的景观。而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又等同于“透明性”的概念,现象的透明性,因为合适的视野能够提供空间景深的暗示,同时还可以通过视野景框的情况表达避难所的情况。光线的明暗也影响避难所和视野,避难所大致上光线偏暗,而视野的对象则最好是明亮的。反过来,建筑的各种语汇也会影响避难所和视野的情况,比如,平台其实是在强化视野这个要素。3, 探索读到这章时我已经彻底不能忍受译者的少数关键的表达方式了,比如“生存美学”,“一个美好的家”还有这个“探索“。这章,在我看来,是和园林,透明性,动态构图等密切相关的一个部分。“探索“这个词儿完全可以由透明性,景深等等词汇来代替。内容上,就是让人们产生愉悦的另一点就是建筑中的暗示语言能够使人去寻找发现,激发人的好奇心。这里涉及了“保留“,”遮挡“等等常用的建筑手法,用暗示的手段来提示被隐藏的新的建筑信息。最终的效果就如同园林的布景,步移景异,空间像小径一样消失在拐弯儿的地方。具体的手段上,小径,用拐弯儿来控制是一种;用黑暗中的明亮来吸引也是;用“危险“(危险可以理解为戏剧性的,或者纪念性的构图,形式,或者场景)来刺激也是一种。4, 分类和区别分类和区别这个费解的名词可以用内容中的“秩序“和”复杂”来代替。为了不至于跑题,作者又说,当人们察觉了隐藏的秩序或者发现了有表现力的构图时,也会产生愉悦。于是,这章的重点落在了秩序和复杂上。由于作者在文中举了文艺复兴晚期巴洛克建筑的大量例证,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复杂,还不如说是表现力。秩序和复杂并不矛盾,反而如同庇护所和视野一样,纠缠在一起。所以会有有序的复杂和复杂的秩序。秩序,在一方面其实更接近于构图法则,比如,轴线,韵律,重复,节奏,对称等等。而复杂,在理解为表现力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构图中的活跃元素。通过对复杂和秩序进行了辨析后,作者其实统一了两者的关系,使人愉悦应该是复杂的秩序而并非有序的复杂。于是作者又提出,除静止的复杂秩序外,动态的复杂秩序更能使人愉悦。这部分更近似与上一章的动态构图,步移景异。只不过,更深入一些,复杂的秩序需要通过动态的体验才能察觉。此外,运用人的记忆的复杂的秩序也能使人愉悦。不同于动态构图,运用记忆的复杂秩序接近于间断的动态构图,使用这种忽隐忽现的方法来使人愉悦。最后作者提到了可达性(可认知性)的问题。过于隐晦的暗示其实并不能实现愉悦的目的,要将具象的表达,表面的认知和抽象的暗示,理解相结合起来,行文至此,作者也没有详细说明了。我觉着作者其实探讨了我们大二大三做建筑时,老师交给我们的一些手法。是相当细节的东西。对自己而言,这并非是新的知识,只是在大二大三大四,从小尺度到大尺度的训练中,慢慢的越来越糙,渐渐淡忘了这些“能够令人愉悦”的方法。可悲可悲。这书各章节的关联不紧密,而且章节内的小标题下的内容结构有些许混乱,读起来很费力。特别的小标题之间也不乏从属关系。另外书中介绍的六个原型我没找出来啊啊啊……………………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这是国外建筑译丛套书的一本,一共十几本,男朋友说不错,我帮他分批买的,呵呵,我会陆续买齐,男朋友说要看书就看些国外最新的东西,呵呵,这样能直接获得不少有用的和精练的东西,也是提高自己的一条有效方法,呵呵
  •     首先论述了空间体验:从进化心理学而来的视野/避难所的概念,并加入了次一级的关系以及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明暗带来的诱惑,可控的危险,英雄式纪念性的讨论。在此之后转向了进化心理学对形式和秩序的影响:城市,单体,地形,以及需要被重新解读的秩序及其可阅读性。第一部分令人印象深刻,关于如何将一个概念拓展为一组结构性的关系并在加入次一级要素的基础上保持一种松散的状态,第二部分有点陈词滥调,却是不可少的补充。应该会为了丰富的援引和对例子生动的解读再读的。
  •     才收到,还没看,看完再来说
  •     非常怀疑是正版书!
  •     用进化论观点解释建筑愉悦感。进化论真是个可怕的万能公式啊。另外,我又想玩sims了
  •     建筑的心理学基础,这真是一本难得的、建筑设计上的、有关空间的启蒙教材!
  •     从人类的生存经历角度,来分析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为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     读起来也愉悦啊
  •     不晦涩,很好读。从隐蔽与视野、危险、复杂与秩序几方面分析了建筑让人愉悦的原因。
  •     其实还算有趣的。可惜我不喜欢进化论般的“生存美学”,此外作者用的大量文学作品来论证,缺乏人类学证据neuroscience证据也不够充分,有一些美学的证据但我怎么都不知道那些文献,汗。
  •     只有4个章节,调理非常清楚。以下是经典语句节选:
    “有钱人还是希望住在位于草原中间水岸边的显著位置上”,当我们不能正真把我们自己放到一个自然环境中去的时候,我们会给自己找一些替代品。
    ……这种隐蔽和保护的场所叫做避难所……
    ……这个光线明亮、视线开阔的场所叫做视野……
    避难所和视野是对立的;它们不可能在同一个空间中并存。然而,它们可以连续出现;而且因为这两个我们都需要,所以它们必须同时出现。
    诱惑:警告和思考
    探索:危险的刺激
    秩序没有复杂性就会变得单调,然而,没有秩序的复杂性比没有复杂性的秩序更令人难以接受。
  •     挺有趣的观点,主要从进化角度看哪种空间模式对人有好处,因而带来愉悦
  •     讲了三组关系:避难所和视野的平衡,诱惑和危险的平衡,秩序和复杂的平衡。虽然作者没有提及,但我将之看作《建筑永恒之道》诸多洞见之一的回声
  •     建筑构图组合论;透明性运用大全;园林构图大全!
  •     前面部分有意思些,讲到案例时有些枯燥大概配图太少的缘故。
  •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人类对某些建筑偏爱的原因:拥有互为补充的视野空间(prospect)与避难所空间(refuge),因着不透明性或环境中的水害隐患或居于高处有坠落潜能等而引人探索的诱惑与危险地带,以及暗合人类审美与自然选择方向的高度复杂有序空间,并由此提供了一些设计手法上的启示,但殊无新意。
  •     极好
  •     历史的角度分析人类愉悦的可能性
  •     视角独特
  •     我觉得超好看
  •     易懂,实用的理论
  •     在当当定了至少万元的书,一般个人喜欢翻译过来和国内写的好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