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设计百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奥地利设计百年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12102556
作者:【奥】图加·拜尔勒,【奥】卡林·希施贝格尔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创作的矛盾心理 奥地利的设计精神?为建立一种独立的、奥地利式的设计风格,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设计作品是否明确了奥地利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是否融入了支撑这种生活方式的客观物质世界的特有属性。正如我们所知,一个设计作品的实现取决于诸多因素——从功能到材料再到加工工艺,只有发现并理解哪些设计创作因素是在作品最终成形的过程中占有决定性或者是至关重要地位的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价值创造的过程,才能不断地为设计提供文化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方面的信息。在当今的文化思潮中,功能依然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在重新定义“功能”这一概念时,总会与主要的社会变革发生直接的联系。努力执行新定义的实施以及实施后的社会实际接纳度,充当了衡量一种设计文化价值的标尺:在面对新思潮的时候,一种文化是愿意虚心接纳,还是墨守成规?对于事物主要原理的分析、探索以及决定,是针对物体外部表象,还是针对于由形式所决定的内容?设计产生的过程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形式到内容?最终,是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产生了创意,并且人们又是如何权衡处理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人们是全盘接受,抑或仅仅是采纳了其中的某些方面?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去认知一种文化的特性是通过与其他文化相比较而实现的。但是一些文化主题的缺失要多于它们的留存。例如,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即对于奥地利的艺术、工艺以及设计而言,从未有过一种实证主义的历史性回顾。诚然,关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的设计者、手工艺者以及消费者,我们只能得到极少的一些基本信息。而艺术史的论述也因此几乎完全是从风格上而不是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去贴近文化特性这一主题。奥地利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很少有被记录在案或是确定诞生年代的。关于创作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又揭示了什么?个人完成了一些作品,却因为这些作品是匿名的,从而忽视了他们的成就,而这又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的社会对待那些由设计者或公司留下来的财富采取的依然是相似的方法。对于产品文化信息的整体性、设计者及其继任者都没有严肃对待,更不要说为子孙后代保存它们了。

内容概要

作者:(奥)拜尔勒 (奥)希施贝格尔 译者:赵鹏

书籍目录

设计与视觉化概念  媒体自我反思时代的书本设计前言创作的矛盾心理  奥地利的设计精神?钟爱的习俗  维也纳咖啡馆就是一个大沙龙寻找心灵的庇护所  征服阿尔卑斯山的运动介于工具和感动之间  最佳点储备未来  奥地利设计迷人的从容1/8升的感觉更好  设计和流行文化自我设计和身体公式  来自奥地利的时尚史街道的声音  作为文化商品的海报关于本书编年词典主题示意图参考文献附录作者简介编著者简介致谢

编辑推荐

《奥地利设计百年(1900-005)》提供了这么一个初始性的总论,内容主要是在奥地利这个国家轰轰烈烈的工业发展历史背景下以及传统与迅猛激进的自由创造行为之间矛盾不断的情况下探讨奥地利的设计。虽然《奥地利设计百年(1900-005)》只集中在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和产品设计,但是却非常全面地描述了这个国家的视觉和物质文化,描述了图形、时尚、室内设计以及流行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以及已得到这些领域内具体的活动现象和主要人物的工作验证过的流行文化。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奥地利设计史的简明手册,通过对奥地利设计的独特剖析,为读者奉献了一份灵感和参考资源的大餐。以该国极为动荡的工业历史为背景,本书将1900年直至2005你按设计文化的概观呈现在我们眼前。其中,知名作家撰文捋清了主题和重要方面;编年词典更是精选奥地利设计文化的重点成就,以飨大众。

图书封面


 奥地利设计百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正如两位编者在前言中所表明的:一个世纪以来的设计成就无论在奥地利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被低估了,其原因不仅在于奥地利国内缺乏强制性的设计政策和相应自信的宣传策略,还在于缺乏总论上的学术工作。此书提供了一个初始性的总论,内容主要是在奥地利这个国家轰轰烈烈的工业发展历史背景下以及传统与迅猛激进的自由创造行为之间矛盾不断的情况下探讨奥地利的设计。虽然本书只集中在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和产品设计,但是却非常全面地描述了这个国家的视觉和物质文化,描述了图形、时尚、室内设计以及流行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以及已得到这些领域内具体的活动现象和主要人物的工作验证过的流行文化。卡尔·休斯克曾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中描绘过19世纪最后几年的维也纳,并藉由讨论文学家、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验,研究他们的作品(诗、小说、建筑、画作、音乐)中所透露的感伤与期望,一语道破维也纳和维也纳人令人哀伤的命途,“每个领域都宣称自己独立于整体之外,而这些独立出来的部分反过来又分裂成新的、更小的部分。文化现象正视凭着一些概念才固定在思想上的,而这些概念都被卷入到无情的离心变化中。不光是文化的缔造者,即使是文化的分析者和批评者们,也不幸沦为这种碎裂的牺牲品。”《奥地利设计百年》的两位编者显然在某种角度上愈合了“碎裂”的谶语,该书的前半部分为分类的设计史讨论,后半册则是编年词典,巧妙之处就在于每页的页面位于右上角、以放射状辐射的方式贯连着相关条目的页面,或多或少,有的甚至关联处多达十数个。全书的最后乃是主题示意图以元素周期表一类的层叠小格缀加色彩以表明年代、性别、居住地、职业领域、维也纳抑或外省、工作焦点等诸多项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张荣昌编选的《穆齐尔散文》收有一篇《论愚蠢——应奥地利工艺联盟之邀而作的报告》,作于1937年,脚注有“奥地利工艺联盟,1912年由艺术家、工业家和手工业者效仿德国工艺联盟而组成的协会,旨在提高工业产品和建筑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工艺品质。”而《奥地利设计百年》中有一名“奥地利制造联盟”的组织,并有如下表述:“约瑟夫霍夫曼不但是维也纳艺术工作室的创始人以及维也纳分离派的一名成员,还是1913年奥地利制造联盟(OWB)的创建者之一。在与奥地利艺术与工业皇家博物馆(今天的奥地利应用艺术暨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密切合作中,OWB致力于风格艺术、艺术和手工艺,艺术品位的培养。然而,相比德意志制造联盟,OWB仅是刚刚面临着时代发展中的工业制造联盟。”第94页上的这个关于“奥地利制造联盟”的辞条,清晰地显示OWB于1934年解体,许多成员后来都被迫移民,同年新奥地利制造联盟成立。那末,穆齐尔的这篇演说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所作的呢?1938年3月,也就是穆齐尔完成此演说的一年后,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后面的主题词还可以看,前面的那些论文大多帮助不大。
  •     翻译很烂!读不通,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     对 里德尔玻璃系列 与 格奥尔格 巴尔德勒系列作品印象最为深刻。
  •     给我的印象是,有古典的意味又夹着生硬
  •     唉。奥地利的设计精神那一篇小文咋就没有脚注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