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设计 > 山地建筑设计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2
ISBN:9787112044719
作者:卢济威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此外,生活于现代物质文明中的人类,渴望舒缓由高节奏、高竞争的生活带来的紧张、压抑心情。于是,亲近自然,寄情山水,成了人们逃离物质文明喧嚣的最好手段。这样。人们需要回归“山地”——一个便于人们旅游、休闲的胜地。  山地开发的必要性大致可有以下三个方面:1.开拓生存空间的需要;2.获取资源的需要;3.回归自然的需要。1.开拓生存空间的需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要保障人类有足够的粮食,就必须首先保证有足够的耕地面积。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耕地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却日益明显。一方面,人口数目的急剧增长需要愈来愈多的农业用地;而另一方面,地球上许多适宜耕种的平原已经人满为患,人类的聚居地日益膨胀,削减了可耕地的供给总量,而且,随着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许多原有的农田正逐步被厂矿、道路、机场和各类市政建设所代替,可耕地的损失日趋严重。耕地面积的不足愈来愈成为困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难题。  1972年,美国的麦多斯教授应罗马俱乐部之求提出了名为《增长极限》的研究报告。他认为,根据人口增长与耕地需求之间关系(图导-12),按当时人口与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下去,世界耕地就会绝对不足,自然资源枯竭,人类会有毁灭的危险。显然,麦多斯的悲观并不是空穴来风。

前言

  山地,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到处存在。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在剩下的陆地面积中,平原地区占33%,山地占了将近70%①,远远超过了平原面积。可以说,在地球上,只要有陆地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山地。大量居民依靠山地而生存,在山地生产劳动,营造房屋,建设城市。大量的山村、山城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例如我国的重庆、青岛、香港和攀枝花等,美国的旧金山,意大利的热那亚,捷克的布拉格,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阿尔及利亚的轧喀达雅城等。  山地,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易·系辞》中说到“上古穴居野处”,其“穴居”的场所就是山地。可以说,山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人们或利用山地来避免自然侵袭,或凭借山势之险要来筑城设防、抵御外侵,或取山势之雄伟来修建宗教建筑,以达到震慑人心的目的。  山地,在社会发展中,又是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和遗忘的地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身应付外界侵袭的能力逐渐加强,人们对“山地”这一自然屏障的依赖减弱了;同时,由于农耕经济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游牧经济,人们的生存空间逐渐移向平地;此外,由于平原地带的易通达性,加速了人口集聚和信息传播,使平地对人类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以上诸般原因,促使山地与平原地带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平原地带的不断发展,愈加显示了山地区域在各方面的落后,而山地区域的落后,又愈促使人们流向平原。于是,山地逐渐被人们忽视。  山地,还是遭受破坏较严重的地域。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平地资源的消耗殆尽,人类不得不向山地扩张。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较少从事对山地开发的研究工作。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对山地开发的无知,使人们热衷于“移山为平地”、乱砍乱建……对山地建设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缺少准备,对土地的利用缺乏合理性,致使生态环境失衡、景观质量下降。这些状况,不仅直接造成了山地区域的环境恶化,甚至会进而影响广大的平原地区,最终给整个地球的环境带来不良后果,贻害子孙后代。  山地,也是值得人们利用、大有前途的建设场所。首先,尽量利用山地作为建筑基地,就能多留出平地,增加耕地面积;其次,山地还是一个充满了各种资源的环境地带,出于对各种资源(诸如矿藏、水利等)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必然会增加对山地的开发;第三,由于山地环境具有接近自然、远离城市喧嚣的特点,因此,它也是吸引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现代工程技术、经济基础的提高,山地建筑的功能适应性已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在大多数山地环境中具有了相当的建设可行性。

书籍目录

前言导论一、基本概念(一)山地(二)地貌(三)山地地形(四)山地地肌二、山地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山地开发的必要性(二)山地建筑的可行性导论注释第一篇 观念篇第一章 传统观一、人类启蒙时期的山地观二、崇尚自然的东方山地观三、以人为中心的西方山地观四、中国传统山地建筑第一章 注释第二章 哲学观一、“天人合一”自然观二、系统观(一)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二)研究体系的综合性第二章 注释第三章 生态观一、山地生态观(一)山地生态观是“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必然体现(二)山地生态观是山地灾变历史反思的总结(三)山地生态观是景观研究的需要二、生态系统论三、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一)地质的不稳定性(二)地形的复杂性(三)气候的多变性(四)水文的动态性(五)植被的重要性四、山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原则(一)“共生”整体性原则(二)生态链调控原则(三)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三章 注释第四章 技一艺观一、山地建筑的技术属性二、山地建筑的艺术属性三、山地建筑的技一艺观第四章 注释第二篇 设计篇第一章 山地建筑的自然影响因素一、地质二、地形(一)坡度特征(二)山位特征三、气候(一)日照(二)风状况(三)降水四、水文五、植被第一章 注释第二章 山地建筑的形态一、概述二、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一)减少接地(二)不定基面(三)山屋共融三、山地建筑的接地形态(一)地下式(二)地表式(三)架空式四、山地建筑的形体表现(一)融人型(二)共构型(三)超越型五、山地建筑的空间形态(一)线网联系型(二)踏步主轴型(三)层台组合型(四)空间主从型(五)空间序轴型(六)空间穿插型第二章 注释第三章 山地建筑与景观一、山地景观的特点(一)环境原生性(二)视景独特性(三)生态脆弱性(四)情感认同性二、山地建筑与景观(一)山地建筑——山地景观的组成部分(二)景观与观景(三)建筑布局与山地景观三、山地建筑的景观设计(一)景观生态设计(二)景观视觉设计(三)景观空间设计(四)景观情感设计第三章 注释第四章 山地建筑与交通一、山地交通的特点二、山地车行交通(一)纵坡设置(二)道路布线(三)道路截面(四)停车场地的设置三、山地步行交通(一)基本要求(二)踏步(三)联系建筑空间(四)联系城市空间四、山地机械传动交通第四章 注释第五章 山地建筑与工程技术一、山地工程技术的要求(一)防灾(二)结构稳定(三)技术设施的满足二、山地工程技术的特点(一)山地工程技术的内在取向——生态观念的体现(二)山地工程技术的外在表现——技-艺观念的运用三、山地建筑的工程技术(一)绿化技术(二)水文组织(三)挡土墙(四)防水技术第五章 注释

作者简介

《山地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及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内容,致力于在两个方向的拓展:一是探索山地建筑研究的宏观原则,建立较为合理、可靠的山地建筑观念;二是结合前人的山地建筑实践,创造性地归纳山地建筑的各项特征、模式,提出对建筑设计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各项原则。

图书封面


 山地建筑设计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买入价¥48.80元,比较少见的作品。
  •     意匠讲了一些,占得篇幅也较大,但不够深与透彻,特别是讲到儒释道的思想的时候就浅了。建筑技术方面讲得有点少,相对于前面的各种观点的叙述来说,太弱了,不精彩。
  •     旧但很好
  •     坡地设计入门宝书!
  •     山地旅馆时的工具书,翻了翻
  •     对于山地的了解而言挺实用的,设计的内容一般吧
  •     插图看得我很纠结~~ 还是本不错的书咯 改正~ 后面废话不是一般的 像是凑字数 我很气愤!
  •     最近做山地项目用到的,很好的入门书。
  •     帮朋友买的收业书,朋友很喜欢
  •     原来我翻过这本系主任格进起插一脚的书..
  •     正版图书,299减100活动购买 .
  •     作为山地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
  •     前半部分太啰嗦了,对于高中是文科生来说
  •     快题之前的准备,比较笼统地梳理了一下。
  •     很基础,很系统,很易读。坚定了要先有理论才能用其去分析啊,还是书读得太少啦。
  •     拿到有点小失望
  •     大三山地旅馆建筑设计的教材
  •     后面部分一些知识还是值得一看的。前面就是扯淡。
  •     山地建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