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城市主义-建筑与美国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X-城市主义-建筑与美国城市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112082681
作者:马里奥·盖德桑纳斯
页数:188页

内容概要

  马里奥·盖德桑纳斯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他也曾执教于耶鲁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哈佛大学和罗德岛设计学院。他与黛安娜·黑格瑞丝特在纽约进行设计合作,其作品构成了《黑格瑞丝特和盖德桑纳斯:作品集》的主要部分。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部分  第1章 西方城市:7幕城市场景  第2章 美国城市识别性  第3章 城市:建筑的客体第二部分  第4章 图绘美国城市    纽约    洛杉矶    波士顿    纽黑文    芝加哥    得梅因    大西洋城致谢图片致谢译后记

作者简介

在马里奥·盖德桑纳斯看来,美国城市是理解现代城市主义思想与实践以及21世纪城市的关键。本书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图绘,展开了针对美国城市问题的建筑讨论,涉及新型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产生和多元城市景观的形成。本书考察并形象展示了美国城市的形态特征,消弭了传统肌理和客体、图形与基底、书写与阅读的对立关系。它揭示了纽约、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纽黑文、得梅因和大西洋城潜在的城市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本书改变了我们原有的感知,使我们看到了混沌的洛杉矶的细微秩序、芝加哥刚性格网的随机断裂。本书清晰地再现了盖德桑纳斯的图绘,从细致、优雅的钢笔画,到色彩绚丽的计算机渲染,不仅意义丰富,而且图面美丽。

图书封面


 X-城市主义-建筑与美国城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早先就翻过,越看越觉云里雾里;现在又回看,反而真嚼出了许多汁水。这是一本晦涩的书;又是一本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书。作者Mario Gandelsonas是princeton教授,建筑师,且主攻城市设计与理论。近在0304年的时候,他貌似还在上海徐家汇地区的城市设计竞赛中中标,赶上这片“热土”成功圈钱。Shanghai Reflections: Architecture, Urbanism, and the Search for an Alternative Modernity是在他老人家带领下的princeton众人的新成果,至于真做出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没读过。不过如若是按照这本的写法,大概价值就不大了——这本是靠时间堆积起来的,初看不知所云,但是美国人讲美国,虽是纯理论嚼舌头,但有着浓浓的真味;可这玄乎的写法写上海,OMG。从书的结构上来说,还是很清楚的。云雾缭绕的序;精彩纷呈的章一“西方城市:七幕”;对比论述的章二“美国城市识别性”;观点阐示的章三“城市:建筑的客体”;完全不懂的章四“图绘”。书本身的晦涩,大概是因为作者的后结构主义的飘渺写法将文本“故意”写得十分拗口。没读过原本,倒没怎么觉得翻译有问题,还是很好的。What is X-Urbanism? It is the city that cannot be named, the city outside the city and the city with that certain something. It is a historical, virtual, infinite and now. What a great concept. When I opened the package containing this book I thought: "This is a beautiful object. What a great cover."这是building design对这本书给出的短评的前两句。实际上我觉得这个X-urbanism只是作者的一种描述——对于80年代后至今的城市状态(美国城市)的重新梳理,而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而这个描述,被作者认为是一种“新的方法论”。也就是说,怎么样来阅读城市?和凯文•林奇的认知法完全不同(其中还有提及对凯文•林奇的已不新鲜的批评),此书多次提到共时性,想用“图绘”方式再现城市。但是占了半本书的七个美国城市的“图绘”,我还是没有看懂……真正亮眼的地方在于,前两章作为铺垫,揭示了Gandelsonas眼中的美国城市的特性。和许多规划者或是经济学者,历史学者认为的不一样,美国城市的X城市化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不是一个持续累积再转化,或者只是建筑物的更替增减的过程。美国城市的变化,是一个戏剧性重构的过程,是很明确的有事件干预并分割的过程(所以书中事件的插入被摆在重要的位置)。这是一。第二,他在这里借塔夫里的话来表述,美国城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欧洲城市有联系,并且不是稳定的完全对立的互为补充的,而是持续性的互相影响的动态过程。同时,不光是这种关系是开放的,美国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个性特征,所以才会有秩序控制——秩序中的不稳定性破坏——城市失去控制——城市重构新秩序的进化过程。那么最终,Gandelsonas从这样的特性里得出的结论,美国城市是欧洲乌托邦式的幻想的欲求客体;他有两个肉身,实体和想象。这样,想象意义上的城市与建筑的互相论述的台子算是扎起来了。也就是说,从第三章开始,眩晕的后结构主义就开始跳舞了。但是问题在于,第三章的这么绕的书写,给人感觉中间藏掉了一些断头线,一部分论证论据和结论有那么点对不上号,又像又不像。当然我水平不咋地,看不懂也正常;可是不光是读者没把握,这更让人怀疑作者是不是那么有把握。为了这个方法论的诞生,这本书采取了传统的写法——花一整章的篇幅,对于美国和欧洲的城市史做出整理和解读。特别精彩。但是这精彩的一章和后面的也很精彩的论述反而有了矛盾。虽然第一章解史字数并不巨,但是仍然算作面面俱到:虽然主心骨是建筑与城市的主客关系(比如一上来就推出阿尔伯蒂“若一个城市只是一个大房子,那么反之,一个房子也就是一个小城市”),但是解读并不局限于这里。在对美国城市本身进行描述的时候,作者在建筑学解读之外,引入了公共政策和经济环境等方面(其实是不能回避)讲述了城市形成的关系。虽然着墨相对有限,但是提供了一个堪称完整的X-urbanism的构架——在他的“七幕”中的第七幕,X城市第一次真正登场。然而到了真正的阐述章章三,我没发现为什么,之前铺的线断了。到了这一章,仿佛作者的建筑师血液完全觉醒,“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一般地完完全全放弃了社会经济政策等等论述,把城市真就等同于一个“大建筑”来进行建筑学范围内的讨论了。看到这里,我就知道了为什么这本实际上观点如同紧缩城市边缘城市什么的一样主流的城市规划书籍结果没有变得那样经典主流了。"This is a beautiful object. What a great cover."光是这么一个great cover就显示了它和规划师的视角多么不搭调;这摆明了是建筑师的城市研究,大概就我这基本只读建筑书的规划学生会看了……另外,它比边缘城市这些书出的都晚。没赶上好时候,被人抢了先。PS:章一笔记 西方城市:7幕极精彩的一章。这一章按照作者说法是以John reps的《the making of the urban america》和塔夫里的一篇论文为基础的。本章一上来就提到了两个事件:1485年阿尔伯蒂出版《论建筑》,1492年美洲大陆的发现。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事件,在这里一上来就立马奠定了美国作为欧洲的城市想象的身份。阿尔伯蒂的建筑化的城市场景,只有在乌托邦般的美国可以实现。而另一个事件,1573年印地法(Law of Indies)的实施确立了城市格网的出现,使欧洲想象与美国白板正式交汇。从这时开始,建筑和城市作为演员交替上演场景。(这写法够华丽)场景1 文艺复兴城市事件:阿尔伯蒂《论建筑》出版。这个场景是Gandelsonas之后一切论证的基础。阿尔伯蒂的理想的文艺复兴城市想像,是一个作为“大建筑”的刻板形式。这个想像诞生了建筑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油污”式城市的反面——油污城市只关乎于“密度”,而建筑性城市关乎于“形式”。而这时建筑性城市想像因为无形式的城市对于其根本性变动的抵制,只有部分能得以实施。然而美国却提供了土壤,早期的殖民地格网成为之后美国城市组织的原型:1638年纽黑文,1682年宾夕法尼亚规划,1735年萨凡纳规划。场景2 巴洛克城市事件:教皇Sixtus V和建筑师Domenico Fontana的罗马改造,将主要的教堂都联系起来。从这里开始,城市想像不再是“想像”了。然而,巴洛克城市与文艺复兴城市已然不同,是变异之后的产物。巴洛克城市决定于纪念物的位置,在实体城市之上增加虚体网络,话语权并不在建筑性的手上。这之后,凡尔赛花园设计与豪斯曼的巴黎重建完全奠定了巴洛克城市的地位。而这背后,是19世纪早期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壮大。重要的是,在这里,既不是传统的自然城市,也不是完全的新城;作者所期盼的新的模型出现了,就是重构的城市。接下来是不新鲜的但是却很出彩的对巴洛克城市变异的分析。Gandelsonas认为,巴洛克的变化是由于视点的运动。文艺复兴时期观察者是静视点的透视法则——透视画作的内容就能确定观察者的空间位置。而到了巴洛克时期,则完全不同——视点是运动的。透视法是空间的二维再现;而巴洛克,是对于动感的再现。这样,观察者主体与外部世界就成功划分开来。那么,对于观察者而言,外部世界变得可以被塑造了。这也奠定了之后建筑由实体转向空间的源头。在这个地方,我好奇地发现Gandelsonas与彼得艾森曼的巨大相似。参考艾森曼在《图解日记》中所表述的,西方建筑展现给主体的两种方式,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之后,关键就在视点的迁移之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主要展现的是正立面的垂直视点。而这些建筑许多也卡在了老城的街道之上。巴洛克与之后的建筑,视点则转移到了侧面的45度角上。这是因为许多建筑围绕大广场布置,产生了运动有了夹角。-这与Gandelsonas的表述不谋而合。而实际上,我怀疑他们两人还是有“相谋”的……彼得艾森曼貌似在某一时期在princeton有任教,很有可能共事过。回到美国,由于政治语境的差异以及美国民主政府的弱小,巴洛克城市模型在美国发展甚微。但是,华盛顿却是巴洛克城市在美国的物质化案例。事件是华盛顿特区的建立与纪念性轴线。华盛顿就此成为美国城市的他者。场景3 大陆格网和格网美国城市事件:1785年的第二次大陆会议的土地法令,与之前的新大陆1英里格网。舞台终于来到美国。英里作为大尺度测量单位,奠定了城市格网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城市形式发生了变异。变异的因素在于规模和尺度上,和平面化上,并非古典的单中心城市。另外,城市没有了城墙,相当于是把空间的决定权给予了时间。这样,城市便运动起来了。场景4 摩天城市事件:摩天楼的发明:钢结构的拓展与otis电梯技术。自此,在美国,立面完全独立于平面。摩天楼的出现,终于诞生了可以对抗城市的“无政府个体”,成为超然城市之外的建筑物。这样,美国城市与欧洲城市完全分离;摩天楼在美国倾向于成为独立与分散的客体,而在欧洲,建筑物是相连的建筑物群体肌理的一部分。在摩天楼的背后,是经济因素作为决定性的。这样,资本主义现代化规则便成功结束了古典城市——以摩天楼为标志。与此同时,就如可以预见的,工业化、新型劳动力、复制等等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城市的到来。这时柯布为了巩固建筑对城市的控制,趁机对古典建筑与城市肌理(主要是对西特)的开火,使城市直接走进了下一个时期。场景5 现代城市事件:“tabula rasa”白板。柯布所理想的,广阔的未开发的土地“tabula rasa”白板。这个从未实现过的事物所具有的开放特征,成为了现代主义客体城市的出发点。然而,欧洲直到二战才讽刺地创造出了白板。这时终于可以开始现代城市的建设。可是这时,郊区城市却已逐渐上位。本身便拥有白板的美国这时反而被建筑师和学者忽略。无论是柯布的建筑性城市向西特的公共空间的批判,还是科林•罗的图底研究,都把美国城市放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Gandelsonas在这里批评科林•罗没有好好利用图底分析的方法将美国城市的竖向好好研究,很有意思。欧洲城市战后的建设,依然离不开与美国城市的“互动”。由于欧洲城市中现代城市的缺失,美国版的现代城市反过来成为了欧洲新城建设的模板。场景6 郊区城市事件:1956年的州际高速公路法案的实施。法案的实施正式宣布了郊区城市的到来。在这个城市场景的描述中,Gandelsonas将重心完全移到了社会层面。州际高速法案实质上改变了郊区的发展速度以及郊区与城市环境的关联。原因在于“速度”。在法案的实施下,小汽车成为了交通的主导。这样,步行空间、室外空间、公共空间均由此衰落。就像所有的规划教材讲的一样,这时城市边缘地区增长速度超过了核心区,郊区城市出现了。在这里,Gandelsonas分析了社会构成的变化。郊区城市的兴起促成了这样几种“对立”:郊区——中心区,居住地区——公共场所,白人中产阶级——黑人下层。城市就演变成了对立的舞台。同时,在家庭中,妇女作为全职的家庭建设者,又与作为缺席的家庭收入创造者的男人对立。这样,两样东西成为了郊区城市的特征:汽车与电视。汽车作为住宅的补充(可移动),电视作为城市的补充(城市生活在家庭中的窗口)导致了郊区城市的内核:内部化城市。在这里,城市中的运动都是点对点直达型的,并不产生外部的交流。在汽车中,现代城市正式消亡——如同文丘里的表述,建筑等同于隐藏着功利主义结构的广告。一切都是再现,编织着幻影般的梦。场景X X城市的发展事件:70年代80年代的新城市重构,源自金融业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经济增长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导致了郊外办公园区的发展。这样,郊区与中心城市的对立就被削弱了(依旧是经典型的描述)。新的多功能符合城市区,低密度,又完全依赖城市交通。Gandelsonas的X城市终于展现了模样。作为一个多中心的城市,X城市是没有“对立”和“附属”的无等级的片段城市疆域。“对立”作为郊区城市的特征在这里终于被抹去了。城市的核心,从轻型的产业区重构为居住区,进而吸引了新的购物和娱乐设施进入。实际上,这是边缘区的重演。而停车场,孤立的客体建筑物和肌理片段成为了主导的城市景观。而X城市的特征又是什么?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又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在想象之中,中心城市被描述成为了历史、城市识别性、多样性与文化的集合;而边缘城市,则完全是经济因素决定的。因此横亘在两者之中的“墙”被Gandelsonas选做了现状城市的特征,也是X城市所希望抹去的。“墙”可能是实体,也可能是虚体。在墙的两头,穷人被塞入了局促的中心区,隔离在伊甸园一般的郊区之外。妇女可能是打破墙的角色。妇女被郊区想像所限定的角色所困,很有可能产生反抗(譬如妇女就业)。由于墙的安全意义的存在,封闭社区便由此诞生。以电视剧Cops为例,Gandelsonas演示了监督是如何在这样的社区中影响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的边界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影响着边界。这样几者成为了Gandelsonas的“墙”的描述者。剧透很重,不会侵害到版权吧,哈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我能说我什么都没看懂吗啊啊啊。。。
  •     对城市格网以及使其产生变形的逻辑因素的研究,此方法对于山地城市MS不具备可行性。
  •     看不懂啊,坚持着看完文字部分,人已经崩溃了...太多语言学的名词....不过知道是本牛b的书
  •     此书对于我这样的小菜鸟一只。。。属于天书级。。。不知是内容本身深奥还是翻译囧了。。。
  •     阐述了美国城市与欧洲城市间从依存到变革的关系,并通过种种隐喻,分析着美国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     城市图绘意象太朦胧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     书本身很不错,因为是先看了内容后才决定买来收藏的!拆开包裹一看,真的是压箱底的书,封面脏得不得了,边上还有磨损,擦了好半天都弄不干净,感觉自己是花了个打折的钱买了本旧书?那还不如原价买新书呢!换起来也太麻烦,来来去去的折腾又要几天,算了吧——当当这样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真让人失望!以后尽量少在当当买书吧!
  •     城市形态学;城市的时间维度;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无序中的秩序;电视和网络作为新型媒介的再现
  •     嫩姜==比较难啃。
  •     翻译那么烂,我还是只能参考着,该死的…
  •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年这本书让我因解构而去看了结构主义云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