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502770761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1.2任务分工  湄洲湾数模与环境研究项目由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院为主承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为协作单位。具体分工为: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院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并完成潮流数模、泥沙数模、水质数模、风暴潮数模的试验研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承担现场补充调查,环境化学、生物生态、社会经济和海洋资源的现状及回顾性评价工作,围填海生态服务功能及经济损益研究工作等。  1.3研究内容  (1)收集湄洲湾历史基础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与分析整理,开展水文、环境化学及生物生态等方面的必要补充调查。  (2)利用历史与补充调查资料,开展主要历史围填海项目(选择南埔围垦为案例)对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等影响的回顾性评价。  (3)建立湄洲湾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预测港口建设和围填项目的实施对海湾水动力(潮流)条件的影响。  (4)建立悬沙数值模型,模拟预测港口建设和围填海项目的实施对海湾悬沙运移、海床冲淤变化及其对港口和航道资源的影响。  (5)建立水环境质量数值模型,模拟预测港口建设和围填海项目实施对海湾纳污能力的影响。  (6)开展围填海规划方案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研究,涵盖了海洋动力、环境容量、环境化学、生物生态等多方面的影响预测。  (7)开展湄洲湾海域资源与环境容量价值评估的初步研究,评价围填海规划方案对海域资源与环境容量价值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造成的社会经济损益预测分析。  (8)综合以上潮流、泥沙、水质、生态环境、海洋资源与社会经济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湄洲湾的开发利用方向,提出港口开发和围填海规划较为可行的方案,为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及编制《福建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前言

  海,是福建省的“半壁江山”。福建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6%,大陆海岸线总长3 752公里,居全国前列;海岸线曲折率1:6.21,居全国首位;“渔、港、景、能”等各类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于位置临海、发展靠海、优势在海的福建来说,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海洋,具有非凡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港口、修造船、电力、石化等临海工业的大规模建设,福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向海洋要发展、要空间、要后劲,成为福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趋向。这一战略趋向,导致福建围填海需求剧增,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如何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长远,牵动大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思考的重大问题。特别是2005年1月,福建省政府黄小晶省长在听取全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汇报时,针对福建省围填海造地需求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高度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要对全省重点海湾开展数值模拟与环境研究,科学合理地实现和保障福建省海湾优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重点海域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  随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认真组织实施,邀请了国内十多家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大批业内一流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成立了联合研究课题组和省内外十余位海洋、数模等学科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专家组,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将研究确立为“海湾数值模拟与环境研究项目”。正在开展的福建省“908”专项为配合该项目顺利实施,特地增设了十三个重点海湾环境容量综合调查,获取了十三个海湾的水文气象、化学、生物方面的数据资料,为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项目提供现场补充调查资料。两年多来,联合研究课题组在福建省各级政府和各用海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在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专家组的具体指导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精益求精,顺利完成了项目研究任务。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1.1 项目1.2 任务分工1.3 研究内容第2章 海湾概况2.1 海湾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2.1.2 自然环境条件2.1.3 海洋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2.2 湄洲湾周边社会经济概况2.2.1 城镇与人口2.2.2 周边地区经济概况2.3 湄洲湾海洋功能区划第3章 海湾围填海活动回顾性评价3.1 围填海活动概况3.1.1 历史围填海工程概况3.1.2 围填区开发利用现状3.1.3 围填海活动综合评述3.1.4 典型围填海工程概述3.2 动力环境评价3.2.1 历史资料分析3.2.2 补充调查数据资料分析3.2.3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3.2.4 围填前后的动力环境3.2.5 评价结论3.3 环境化学评价3.3.1 补充数据资料分析与现状评价3.3.2 环境化学历史资料分析3.3.3 围填海前后水质变化评价3.3.4 评价结论3.4 环境容量评价3.4.1 污染源分析3.4.2 围垦前后环境容量变化计算3.4.3 评价结论3.5 生物生态评价3.5.1 生物补充调查数据资料分析3.5.2 生物生态历史资料分析3.5.3 典型围填海工程围填前后生物生态环境变化3.6 海域资源影响评价3.6.1 湄洲湾海洋自然资源历史变化3.6.2 围填海活动对海洋自然资源影响评价3.7 社会经济评价3.7.1 经济效益评价基本方法3.7.2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3.7.3 主要围填海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3.7.4 海湾围填海活动的社会效益分析3.8 围填海综合评价3.8.1 围填海活动的正面效益3.8.2 围填海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改进意见第4章 围填海项目预测性评价4.1 海湾地区经济现状及发展需求4.1.1 社会经济及海洋经济发展特征4.1.2 地区经济及海洋经济发展预测4.1.3 湄洲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4.2 围填海需求及围填海工况设计4.2.1 围填海规划与需求分析4.2.2 工况设计4.3 各围填海方案水动力环境影响分析4.3.1 数值模拟4.3.2 评价结论4.4 环境容量影响评价4.4.1 评价方法及指标4.4.2 环境容量评估4.4.3 环境容量价值评估4.4.4 主要污染物分布预测4.4.5 评价结论4.5 各围填海方案对海洋化学环境影响分析4.6 生态影响评价4.6.1 技术方法与评价指标4.6.2 拟围填海活动对生态生境影响预测评价4.6.3 各围填海方案损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预测4.6.4 各围填海方案对海湾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4.7 海洋资源影响评价4.7.1 围填海对自然资源影响识别4.7.2 自然资源影响预测及价值损失估算4.7.3 各围填海方案对海洋资源影响综合分析4.8 社会经济影响预测评价4.8.1 经济效益预测性评价的理论和原则4.8.2 填海造地的收益预测4.8.3 填海造地成本估算4.8.4 拟围填海方案经济损益估算4.8.5 拟围填海方案社会效益预测性评估4.9 围填海方案综合分析4.9.1 水文动力环境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4.9.2 环境容量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4.9.3 生态环境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4.9.4 海洋资源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4.9.5 社会经济损益预测性评价方案优选4.9.6 综合方案优选4.10 极端事件评价4.10.1 百年一遇台风极端增水的推算4.10.2 百年一遇台风极端增水条件下泥沙运移规律分析4.10.3 百年一遇台风极端增水条件下冲淤变化量分析第5章 结论和建议5.1 结论5.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3 政策与建议5.3.1 保护深水岸线5.3.2 加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建立海洋污染事故应急机制5.3.3 严格审查围填海工程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湄洲湾》综合潮流、泥沙、水质、生态环境、海洋资源与社会经济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湄洲湾的开发利用方向,提出港口开发和围填海规划较为可行的方案,为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及编制《福建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图书封面


 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