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结合自然》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设计结合自然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ISBN:9787561822067
作者: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页数:244页

且留精神筑家园——兼论《设计结合自然》及麦克哈格

自1967年《设计结合自然》在美国首版至今,时光已经悠然过去了40个春秋,而其作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景观设计师和生态规划的倡导者” 的麦克哈格(I.L.McHarg),也已然辞世6年之久。事实上,麦克哈格的名字为我国读者普遍了解还是首先得益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的版本。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也曾以《道法自然——以生态系统为本的环境规划设计哲学与实务》为名编译过本书。而目前反响较好的是天津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获得美方正式授权,组织重新翻译并发行的版本,该版本可谓所能见到的译书中最为忠实于原著,编译最为严谨,且图片质量堪比原版的中文版本。译版的更迭、岁月的洗练,使得麦克哈格的名字不但为建筑学界所熟知和敬仰,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如果说今天有哪一位在世的美国景观设计师是在国际上同时被专业人士和公众所熟悉的话,那就是麦克哈格” ;而同时,正是《设计结合自然》,使得当代景观生态设计有了基本的理论依据,进而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传统“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角度与视域,并将其提升至环境科学的高度,使人类物质形态的营造,真正以一种包容万物的雄心,向着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并且最终走向了拯救城市乃至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前沿。综合而言,即便是站在当代的视界下,在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由“空间论”转向“环境论”,进而发展至“生态论”的今天,《设计结合自然》中所述解的许多理论观点仍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可以在不同“语境”下的解读中获取共鸣;书中所阐释的景观设计与规划方法,依然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提供着鲜明的借鉴价值。甚至于,我们很难将麦克哈格思想与《设计结合自然》仅仅定位于建筑学科范畴内,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乃至人文学科内,依旧留有它们活跃的空间,书中通过案例分析,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系统研究,并指出其正确利用途径,使文章以一种异常扎实雄辩的方式展现。全书给人以历久弥新、外延广博之感,或许正像它的促成者楚恩(R.Train)说的那样,是因为“这个世界需要这本书” 。应当认识到,在坚持学理性探索先于价值性批判的前提下,任何质疑与反对的声音非但不能抹杀一种思想,反而能在不断争论与重新诠释中明晰甚至推进这种思想。一直以来,关于麦克哈格和他的书存在着种种争议,这些争议在麦克哈格辞世之后逐渐变得鲜明。大体而言,种种争议集中在关于麦克哈格个人风格的责难和对于《设计结合自然》理论观点的质疑两个方面。20世纪60年代,麦克哈格在推广其思想时,往往会采用一种激进的、救世主式的姿态。例如他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引用耶稣的话,带着明显情绪与指向的声称“你们没有未来,你们没有未来,但我为什么是那个被选中来告诉你们这个噩耗的人呢?” ,“我在1960年代发明了生态规划” 。这种强势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引起了后人的诟病。诚然,一种理论的产生,很难说就是某个人的专利,与麦克哈格同时代的盖迪斯(P.Geddes)、曼宁(W.Manning)等人均在生态规划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在麦克哈格用他的雄辩和个人魅力征服大众的同时,他是怀着怎样的良苦用心。在60年代,伴随着卡森(R.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美国环境保护运动表面上风起云涌,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环保意识尚未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真正参加环境保护运动的除了少数科学家和学者,大部分公众却是被社会主体所排斥的嬉皮士、反战人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是在静中守望,还是“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麦克哈格选择了后者。而他的振臂高呼,其社会效果事实上远大于学术性的《设计结合自然》,他的旗手式甚至煽动性的语句,与其说是提升个人声望,到莫不如视为唤醒作为美国社会主体力量的“沉默的大多数”,进而使其思想得以接纳并融入美国社会主流意识,成为全社会的行动纲领。针对《设计结合自然》引发的学术争论乃至质疑,目前来看述者颇多,在此仅举几例:美国学者库克(R.E.Cook)从生态学理论发展方面对《设计结合自然》提出质疑,认为麦克哈格的生态学思想来源于以奥德姆(E.Odum)为代表的热力学范式的生态学,然而80年代后的生态学则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演进,试图定量、实证的测量生态环境的历时性变化是异常困难的。 因此,麦克哈格的景观设计思想能否对生态系统形成正面作用,目前来看缺乏足够坚实的科学支撑。在生态科学与景观艺术关系方面,针对《设计结合自然》中流露出的重理轻情的观点,许多视艺术为景观设计中心问题的学者也提出了质疑。如克劳格(Steven Krog)在80年代就曾指出,麦克哈格式的过于理性的景观设计方法,正使得景观设计转变为一种环境测量,而景观应有的艺术丰富性正在逐步丧失, 甚至于“所谓由麦克哈格领导的宾大学派教出了一代没有建起任何像样东西的毕业生” 。此外,更为尖刻的批评来自于以斯坦尼兹(C.Steinitz)、福尔曼(R.T.Forman)为代表的新一代景观规划学者。他们从生态规划理论和技术角度,认为在麦克哈格的设计思想中存在着唯环境论、唯技术论、局限于垂直生态过程分析等缺陷 。事实上,我们很难将所有的质疑与批判做一综合性的评价,后续学者们的思想基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学科范畴各不相同,针对《设计结合自然》的研读方式也有着“向前看”抑或“向后看”,“共时性”还是“历时性”的差别,使得这样的问诘更像是一场遭遇战,谁是谁非反倒不那么重要。另外,具有景观学思想“总论”和技术“导论”性质的《设计结合自然》,在面对研究体系更为细致,技术方法更为专业的相关结论时,所展现出来的沉默与其说是“失语”,到莫不如说是“接纳”;而针对麦克哈格及《设计结合自然》展开思考与研究的学者们,他们的反诘其实也恰恰既是逃避也是奔向,既是背离也是认同,他们正与麦克哈格一道,在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留下历史性的华章,并对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这样的争议也说明了景观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其学科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其发展必然伴随时间而呈现出不同角度的侧重与偏移,但“对综合性的景观设计学的需求并未消亡,相反,这一需求正在日益兴旺” 。如果说围绕麦克哈格及《设计结合自然》的争议是在对其加以反动以期获得发展的努力的话,那么前者正在为此提供着话语权与展示舞台,并在这样的活动中延续着生命力,且留精神筑家园。基于此,麦克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呈现的思想性,较之实现方法更具有研究价值;而其在技术观上实现的突破,较之技术方法内容本身更富于历史意义。由此视角来看《设计结合自然》,则麦克哈格思想首先意味着一种哲学精神,一种超越精神,一种基于生态思想的人文精神在景观设计中的诞生。它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终极关注,是对所有形而下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的概括;这种思想,从哲学发生角度,是对人居环境本源的探索;从逻辑发生角度,则是对景观环境科学、美学以及景观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的探索。在基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尚未形成的时代,麦克哈格就以一种非功利的超越性姿态,预设了人类对于现实性的超越精神,使得人类可以通过将自身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种群而非“万物之灵长”的方式,在一定距离之外批判的面对现实世界与自己的存在方式,进而描绘“另一种”人类自由的象征,一种理想的世界。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麦克哈格将自己描绘成一个“自然主义者”,或“接受生态观点的人道主义者”,他指出,“我们不应把人类从世界中分离开来,而要把人和世界结合起来观察和判断。愿人们以此为真理。让我们放弃那种简单化的分割考察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而给予应有的统一。愿人们放弃已经形成的自取毁灭的工作生活习惯,而将人和自然潜在的和谐表现出来” 。麦克哈格通过对现代主义“单向度的人”的反动,恰恰印证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 。而在此过程中,人类仅仅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景观也是如此;人的自我解放的历程,就是缩小自我与其它存在物疏离感的过程,就是把其它存在物的利益看成自我利益的过程。也因此,作为麦克哈格思想中人与自然关系纽带的“设计”,则意味着“第一是负熵,即秩序水平的提高。第二是感知(apperception),即把能量转化为信息,再由此而具有意义的能力,并对此作出反应。第三是共生,即合作的约定(cooperative agreement),这种约定使秩序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而且需要感知来实现。第四是适合性和适合环境,也就是选择一个适合的环境并适应那个环境,指有机体实现更好的适应。最后的标准是健康状况和病症状况——证明创造性的适合需要负熵、感知和共生” 。正是通过这种设计,人为建造不是强加于自然,而是融合于其中;取而代之“空间序列”的将是“生态序”;取而代之“有意味的形式”的应是“共生形态的和谐”;取而代之“永恒”的则是“超越”。最后,在实现“设计结合自然”的技术手段上,不管是目前饱受诟病的“千层饼”模式(layer cake method),还是适宜性途径理论(suitability approach theory),麦克哈格至少身体力行的强调了设计过程的“真”。在麦克哈格思想中,“真”意味着一种整体主义价值观。与笛卡尔式的“整体的特征取决于部分的性质”不同,“真”在这里意味着部分的性质由整体决定,整体是首要的,部分是次要的。 “生物界不是由有机体的金字塔组成的,而是由无数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在这里面,许多不同的生物在相互依赖中共存,每种生物各自有它自己的发展过程、感知、作用、适合性、环境适应和共生能力。” “创造是把物质提高到更高级的有序的水平,破坏就是衰减,而进化的总和就是创造。” 同样,这种求真务实的技术观要求人们在景观研究与设计中采用系统的、生态的、差异的、联系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观点来重塑设计思维,技术的价值模式也相应的由扩张向保护、由量向质、由竞争向合作、由支配控制向合作公平转换。事实上,即便是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模型中,技术既不是一种拖着我们尾随行之的独立力量,也不是一种中立的、非价值工具的集合。针对某些“技术至上主义传统”(technocrat tradition) 和当前人们对新技术(包括某些绿色技术)的盲目乐观,生态的景观设计技术“应该反对现代意识形态从肉体、自然和大地的逃离” ,“它将是一种有限的、生态的和精神的技术主义” 。在《设计结合自然》的开篇,麦克哈格就曾写道,“我十六岁的时候,就想到把大自然给我的恩赐给予别人,考虑献身这一专业的可能性” ,而这样的历程,麦克哈格在这之后的64年就一直没有停息下来。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如今人已逝,物已非,虽然“20年后重写本书”的计划终未能如愿,但其精神常驻人间。带着这样的思绪,重读《设计结合自然》,恍惚间浮现出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ing)的诗篇——我取回我的瓦片、锭盘与支架,从沟渠中唤回我的工匠我把我建造的一切抛给了无信仰年代的信仰我的宫殿会像其他人的一样矗立在那里后来的国王将用它建造新的宫墙注释:俞孔坚、李迪华,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见俞孔坚、李迪华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70页Peter Walker,1994,转引自俞孔坚、李迪华,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71页Rosof.L,Ian McHarg,http://www.upenn.edu/pennnews/current/2000/040600/cover.html麦克哈格,1970,转引自李伟,关于《设计结合自然》的历史叙事——从历史的角度看伊恩•麦克哈格与景观设计学,新建筑,2005(5),第66页I.L.McHarg,Ecology and Design,In:Thompson G,Steiner F,ed.Ecological Design and Planning, New York:Hudson & Sons,1997,第322~323页R.E.Cook,Do Landscapes Learn? Ecology’s ‘New Paradigm’,In:Michel Conan, ed. Environmentalis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hington,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2000, 第115~125页R.E.Cook,Do Landscapes Learn? Ecology’s ‘New Paradigm’,In:Michel Conan, ed. Environmentalis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hington,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2000, 第126~132页A.W.Spirn Ian McHar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ism: Ideas and Methods in Context. In:Michel Conan, ed. Environmentalis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hington,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2000, 第97~114页俞孔坚、李迪华,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见俞孔坚、李迪华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70~93页Sasaki H,李伟译,关于景观设计学教育的思考——对当前教育方法和目的的一些评论,见俞孔坚、李迪华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133~137页[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11页[德]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357页[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236~237页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123页[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237页[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227页曹康、吴丽娅,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城市规划学刊,2005(2),第66页[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序言,第5页[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转引自杨雁斌、薛晓源,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39页[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7页

我相信书的本身内容是好的 但是这个翻译实在让我很难坚持看完

故能玄虚的名词,不通顺的语句,译者是故意想炫耀自己的专业性?还是压根对于生态恢复景观规划行业知识一无所知。 这本书的专业含量是相当高的,涉及大量的专业名词,本应在翻译过程中多加推敲并尽可能让内容变得整体连续。而本人看后却觉得是翻译片段的拼凑常常让人摸不到头脑,对于译者的不负责任,没有严谨的翻译态度实在感到遗憾。以至于这本书的价值大打折扣。

经典的启发

经典的启发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失去其光芒。景观和建筑专业人员阅读这部书之后,设计的职业操守会得到加强和设计责任感会有所增长。

面对自然的谦卑

读完《设计结合自然》之后,只觉得好像是自己心里一直不能被表达出的说法被作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娓娓道来。全书各章节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具体案例的研究,另一类则是作者自己随笔性质的文章。在具体的每个案例中,作者工作的方法其实并无多少玄机,无非是结合自然地理学、水文学、土壤学、植物学,从一个场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出发,运用半透明草图纸的叠合观看的方法说明自然给予人类对于城市建设的一些绝好的建议;几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关于东西方对于自然的态度的论述。总体看来,我认为具体案例与随笔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态度,这是本书最为精华的地方。作者全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人并非自然的主人、世界的中心,人的高智能应该用于“创造”而并非破坏,而“创造”的基础就是对于自然、对于场地“适应性”的认识与尊重。在《困境——东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中,作者说得很明确,西方的观点就是:以人为中心、征服、掠夺,人在自然面前被极度得放大,这是作者极力要反对的;而在东方,人却被完全淹没在自然的威严前,作者认为这也并非十全十美。我对于作者的态度的理解是这样的:在人与自然的态度中,西方的传统观点像是“我——它( I - It)”,东方的观点像是“我——您( I – Your Honor)”,而他觉得我们真正应该走向的是“我——你( I - You)”,最终达到的是“我们( We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使我想到了老师在上课时提到的一个问题:景观学的服务对象将会如何进化?老师上课提到,景观学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为神,为精英,为公众三个阶段,而下一个阶段可能是什么呢,同学们互相之间以及和陈英谨老师在网络学堂有过精彩的讨论,而在我看来,麦克哈格的想法更接近于一种走入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对自然实行伙伴式管理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秉持着这个想法,麦克哈格在书中提到的几个具体案例中,运用一些常规的工作方式优秀地完成了包括海滩的分析与规划、公路选线、河流流域分析等工作,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工作相对于现代传统的规划方式巨大的潜力和优越性。但是,我个人有一个更为不切实际的想法,我认为其实麦克哈格这种思想里其实包含了一种更大的想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未来将是以自然为中心。换句话说,人类将终于挣脱“利己主义”的束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景观学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为神(自然)服务”。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伙伴式管理的更完善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确较之目前的工作方式有更大的优越性,但是人类要作为自然的管理者有一个巨大的前提,那就是人类要充分了解自然的规律,认识自然的发展。对自然认识不完全的管理有时会酿成巨大的悲剧,比如众所周知的为了草原上的鹿的生存猎杀所有狼的故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将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自然的管理者”这一头衔将会在不久的未来让人不堪重负,因为自然复杂艰深的规律将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另一方面,设计“结合”自然以后也还是设计,人类管理自然、保护环境的终极目的还是要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自然作为孕育了人类这一高智能物种的母亲,为什么需要人类的保护呢?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所提及的几个案例中,当一个场地中的某一部分被“保护”起来时,其实是它不被征用的说法,也就是说,“保护”意味着“不施加干预”。重新回归以“神”(自然)为中心,也就意味着人类尽最大可能防止对于自然的干预,这一行为是建立在人类充分认识到“对自然的最大的保护就是减少对其的干预”这一点上的。未来的人能城市将有可能是人类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对自然干预极少的“空中楼阁”,人类拥有高度的城市文明,但是这种城市对于自然的影响无异于自然界其他物种。总体上讲,在自然界里人类回复到一个普通物种的角色,高智能的部分被放在了城市的部分;人类文明成为和自然界并行交织的一条线,通过在自然面前的谦卑,城市获得了更大的空间。总之,我认为东方对于自然的传统态度将会是未来的新趋势,如文中麦克哈格所说,现在我们“放弃了我们(指西方世界)还没有取得而只能羡慕的成就”。

原来设计师要有职业操守~

TNND~读罢此书发现我之前认为的设计师的职业操守都是些数据而已的观念太GP了,而且一直坚信不疑人类的智能能够精确地分析土地的价值,能被称作政府和规划师的人怎么能够明知建设会破坏土地而故意为之呢?原来他们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天哪,小人要毁掉这个世界,不能允许!不学环境和规划的人也应该看看这本书,没有高深的专业词汇,没有教条的一二三四,与其说这是一本讲设计方法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本拯救自然价值观的先锋小册子。设计结合自然不仅关乎设计师,也关乎经济学家,关乎政府,关乎商人,关乎教师、农民、上班族、卡车司机、街角麦红薯的大叔、超市收银员,关乎嗷嗷待哺的婴儿和还未出生的孩子,因为这关乎每一个人,因为我们设计的是我们的家,在人类毁灭以前,我们仍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于此,我们设计的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

人和自然

补充读后感1:此书中间间夹的思想,用黑天鹅作者最新的《反脆弱》来说,就是你可以意识到少数的一些人,特别是开发商和权力者,如何通过增加普通民众的脆弱性,来增加自己的反脆弱性来获益。现在的社会是如此浮躁,读这本作者亲抚自然的书,让你对自然心存敬畏和感激,调整内心平静。的确适合这个时代在地球上生活的人都读一读。读到30页,本来想写笔记的,但忍不住还是当是书评来写了。当我看到那一幅幅上个世纪美国的图片,当我读到到处都是修路、工厂、房地产开发时,无不想起我们的国家。有一句话,说:现在我们的风景,走到哪里都一样。配插图,房地产。真让人觉得深深的悲哀和愤怒。本来想说,这本书真应该作为学校的教科书!但细想,不知道现今的孩子还能有多少自然的概念,特别是在城市里出生的孩子,而他们,不得不说,的确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引导将来社会的主流。没有这种概念的对比,能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绪吗,我很怀疑。只有那些体验过当年美好的人们,才对现今的失去和不能把握的自然的痛心疾首。失去才知珍贵。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从别人的经验那里学习显得如此重要。我们国家的根源不在于闭关锁国,虽然现代科技是慢慢接轨了,但几乎全是引入。在理念,好像并没什么更新换代。嗯,从教科书上那个称为闭关锁国的时代开始,并没有。而在某个XX漩涡里,一直就是熵的状态,各种原罪被无法控制的放大。殇啊。别人国家经历过错误,这是多么难得的经验。而那些本应该立意是去考察、却是去旅游的,根本就忽略掉这些黑暗了吧。有麻烦别找我,有得捞不用你说我也嗅得到。真理就是,不是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怪不得1970年美国国家人类健康研究院的理查德·韦克菲尔德(Richard Wakefield)和本书作者说,如果能把生态学延伸到人类生态学中,就付给他100万刀。但我觉得,如果这本书能够重新唤回人类对自然这个朋友的尊重,那便是无价的啊。虽然只看了一点点,但仿佛真的让我听到了自然的声音。说作者是自然的翻译使者也好,协调者也好,但我想,每个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设计结合自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