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101077483
作者:方勇 李波
页数:51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题解】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文中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和环境对教育的影响。荀子极为重视学习的道德实践意义,以“礼”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以“亲师”和“隆礼”作为学习的最好途径,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文章语言精练,薯角譬喻,大量运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句法骈俪,铿锵优美,警句连篇不公具有启迪意义,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为后世广泛传诵。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邕,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日:“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译文】君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蓼蓝还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得合于绳墨,将它烘烤弯曲做成车轮,其曲度合于圆规的要求,即使再经过火烤暴晒,也不能伸直了,这是因为烘烤弯曲使它这样啊。所以木材打上墨线加工后才能变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才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而又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那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也没有过错了。所以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渊,不知道大地有多厚;没有聆听到前代圣王的遗言,就不知道知识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貉族的孩子,生下来哭声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一样,这是因为后天教育不同的缘故。《诗经》中说:“你们这些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安心地供奉你们的职位,爱好正直。上帝看到了,就会赐予你们最大的幸福。”没有比与道融合更高的精神境界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久的幸福了。

书籍目录

前言
劝学
修身
不苟
荣辱
非相
非十二子
仲尼
儒效
王制
富国
王霸
君道
臣道
致士
议兵
强国
天论
正论
礼论
乐论
解蔽
正名
性恶
君子
成相
赋一
大略
宥坐
子道
法行
哀公
尧问

编辑推荐

《荀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作者简介

《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荀子》以《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为底本进行校对,约请业内专家出注、翻译,精装,是阅读或收藏的极佳图书。

图书封面


 荀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一向是很相信中华书局的,国学典籍一般都买中华书局的。先谈优点,书确实不错,装帧、排版、纸张的质量都属上乘。但是,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读书读的是内容,这是最主要的,我开篇的《劝学》没读完,就发现问题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后面少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个字,我勒个去。。。经楼下提醒,发现有注释,解释说是版本原因,这一句没加进去------那你就找个全点的版本嘛。而且既然原文没有这句话,那译文里你放上这句话的翻译干嘛?要不一并删掉,要不就也来个注释。
  •     物其有矣,唯其时矣——从荀子对于“直”的态度看其中庸的价值观荀子作为儒家学派在战国中后期的集大成者,他思考与讨论过的问题相对驳杂,其学说吸收众多学派的思想,与孔孟等之前儒家有众多不同。古之学者对其是否属于儒家有过诸多探讨,甚至一度几将其归为法家,今之学者有认为其属于以儒入法的,也有认为其是黄老之祖的,还有提出将其作为杂家之祖的几种论断。在战国中后期,各家学说进入总结反思的阶段,各家学说相互取长补短,以完备自家学说。荀子也在试图做着这样的事,他在总结吸收各家精华的同时,也对各家学说提出了批判,根据时代的需要将儒学发展到新的高度。其论说虽杂,但是观之实皆是站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申发,其根本精神也是一以贯之的。即便其所一直为后来儒生所诟病的性恶说,细究之下其实也并未走出儒家的核心,甚至相较于于孟子,荀子实际上更接近于孔子的思想。荀学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成果颇丰。但更多皆是从较大的层面总论其思想,很少从比较小的方面着手专论其思想的某一个特点的。笔者想从荀子对于“直”这个儒家长期颇为赞许和提倡的主题的讨论与态度出发,一窥荀子思想中中和的价值观。一.荀子对于“直士”的评断史鱼作为中国历史上开尸谏先例的直士,最早记载出于《论语》,作为为国为民的忠臣的代表一直为儒家所称道。《孔子家语》中孔子在其死后感慨:“古之列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也,不可谓直乎?”于是史鱼被誉为直士代表并且尸谏也因此传扬开来,在清有王鼎为林则徐尸谏,吴可读尸谏慈禧,后人不断仿效。但是出现在荀子在《不苟》一篇中时,荀子将其与於陵仲子并称是“盗名于暗世者”,认为其还不如盗跖,在《非十二子》又再次提到,加以批评。这两次对其评价都很低,结合起来看实际上他违背了《不苟》开篇所强调的:“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察,唯其当之以为贵。”荀子所定义下的君子是首先都是有着普通人的一切情绪和本性的,他们易知,易惧,畏患,为利,使他们区别于世人的地方是在于与这些性并行的是难狎,难胁,不避义死,不为所非。这样一种立于凡者而又略高于凡者的君子是在荀子承认人欲并主张顺人情的基础上塑造的,他认为“本始材朴”,人一生下来就会有各种身体的机能和满足身体需求的欲望,这欲望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两个方面,都是不能被否定或完全拔除的,所以人追求耳目之欲,好利恶害等,都只是人之常情。如《荣辱》篇中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財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而这欲望本来无善恶之分,但与此同时,荀子也看到欲望无穷尽与社会财富有限的这样一种不对等的现实。在此情况下要治理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儒家其他论者往往都会偏向寡欲或禁欲,而荀子则认为社会治理的根本是要满足人欲,这才可以从根本上治乱,而解决的办法在于控制欲望到有度而合理的程度,这个合理并不限于多或者少,而合理标准的来源是礼,以礼来让人心形成合适的道德准则,从而约束人的行为,在人欲与物质财富之间做好这样一种平衡,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因此荀子对于欲所期冀的是以礼养欲,保持合理,不“纵情性”但也不“忍情性”。而史鱼的行为在荀子看来就是追求标新立异而忍情性,以大众的同情心来搏声名,就像他在《不苟》开篇提到的怀石赴河的申徒狄一样,行常人做不到的事,但是过当,所以君子不以之为贵。荀子并不是不支持直士,但在他看来,直是应该有限度的,这样一种悖乎情性,实际上会成为变形的曲意媚世,而且不适当破坏了中和的这样一种平衡。另外从大众的角度来说,普通接受者容易被情左右,不能秉持中正而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在批判史鱼之前,荀子这样讲到:“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于此种价值判断的批评,一味的凭己之情非难富贵者,怜惜贫弱者,这种不客观非理性的偏倚,不仅会导致欺世盗名之徒横于世,另一方面是有挑拨煽动民众的嫌疑的,是在为造反有理提供佐证,这会使荀子所倡导的上下明辨,等级明确的和谐社会生出不稳定因素,导致动荡甚至倾覆。所以荀子才会对这样的行为做出“险莫大焉”的评断。这里的“是非仁人之情也”一句中“仁”字俞樾先生注认为是衍字,若去“仁”字,与前后文想要表达的用仁人与人价值判断的对比凸显中和客观重要性的作用就抹去了,而且意思上也讲不太通。除非这个“人”字的范畴定义并不是普通俗人,而是荀子理想中的“人”,但是前后文也并没有给出这样的暗示和语境,《荀子》全书中用到“人”字时包含的意思不统一,在不能完全确定其论说语境的前提下,“仁”是否为衍字还有待商榷。二.荀子对于直的定义在《不苟》篇里作者也给出了他心目中直士的标准:“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买,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这是无论何时,皆以实称说,以诚侍君,不加文饰,顺乎情性。而史鱼的忍情性的尸谏,不仅没有做到顺情性,从另一方面看来还使大分不能明,荀子对于社会上的各种分际是非常看重,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而“辨莫大于分”,史鱼的不度上下之位,以死进谏,用死相逼于君王,破坏分际,会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秩序。而真正适合的直是“与时屈伸”,因时治宜的一种更灵活的直。这种符合中庸之道的“直”才更适合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这与孔子的对于直的判断其实是有一定共通之处的。《论语》中孔子虽然对史鱼评价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但在其后又接着评论了史鱼要推荐的蘧伯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史鱼与蘧伯玉的行为选择正好是相反的,史鱼选择一条路走到底,而蘧伯玉则是有所变通的,虽然孔子都给了好的评价,但对其后明点出“君子哉”,很多学者认为其是有贬低史鱼之直的意味,笔者是比较认同这种看法,能因时而应变,也更符合孔子的整体的思想温和中庸的特点。而荀子的中庸自然源流上是从孔子这里继承的。但孔子认为的“直”并不是只考虑道德政治的问题,还有对于内心情感的包蕴,所以“直”往往不是简单的正直,还有率直等其他的意味介入,所以在他的评断并不能清楚判出轩轾,而荀子从社会与政治层面上贬斥了史鱼,直接批判了这样一种莽撞的率直,抬高一种守于心,可以“与时迁徙,与世俯仰”的更灵活直,从而更深刻的体现中庸对于顺人欲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三.中庸与性恶论的矛盾与统一说到荀子对于直士的价值判断的形成和他的中庸论,绕不开其在人性论上的基础理论——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一向被儒家的后续继承者所诟病甚至否认,其与孟子的性善论从表面上就像两匹背道而驰的马,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而且在人性判断上将其直接定为恶,这本身与中庸之道也是矛盾与背离的。荀子在《性恶》篇首句就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接着向下,“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据礼义而得出“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的。而正因为人性恶,所以“从人之性”,就会导致社会动乱。于是礼要“悖于情性”方可为治。这里有一个让人很困惑的问题,荀子在其他篇章中构建起来的礼与欲的关系是一种相互持养,要养人欲,顺人性,都是顺着的方向在走,但在这里却突然转变,礼要逆向悖乎人性,性与伪势同水火,不能相容,择一就必弃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与荀子整本书其他篇目所表现出的那种中和是完全不同的。这不禁让人怀疑此篇究竟是不是荀子所做,由于时代久远,先秦典籍中夹杂伪作这是很常见的事。但是单纯从部分思想与整体思想不符就断定为假也不太充分,还有一种猜测认为这是荀子在不同时期所做,可能是早期,才会有所差别,但是至今也没有明确定论《性恶》篇所做时间。所以还是放在就是荀子所做的角度下来理解。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此篇所做的情境,《性恶》篇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提出的辩驳,而不是荀子突然就想做一个人性专题讨论而作。所以这样一种性质就会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行文都是在孟子的性善论之上再做一一辩驳,尤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荀子用词时词的定义与范畴。篇中有两段针对孟子言论的反驳: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第一次反驳其性善论,荀子所言之性,就是本性,生来就有,但是带着恶的本质,这与孟子的善相对,而第二次反驳人丧失其善性时说:“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性生下来就离开了它的素质,离开了它的材料,当然必定会丧失。反推之下,性本身在出之前就是不恶不善,没有确定性质的了。在孟子语境提前代入的情况下,荀子此处的用词的词义就出现了模糊,而他说这句话时的情境又没有办法完全的了解,所以这样的前后矛盾应该是与这种论说的结构安排有关系的。其次,《性恶》全文重点并不在于对人性恶的批判,而在于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之前有学者的研究就曾指出,性恶只是荀子论说的出发点,是针对孟子性善论有感而发,善伪才是荀子论述的归结点,作为荀子正面的主张发前人未有的独特创见。笔者是比较认同这种说法的,通篇所言之性,皆是因欲的无节制放纵而恶,所以其所言的悖情性依旧是要满足一定程度合理的欲的基础上达到适当的平衡,当然这个平衡的标准还是在于是否合乎礼,节制的方法也在于礼。荀子所言性与欲即使不是善,也应该是一种非善非恶,他所说的性与伪也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圣人化性而起伪”“性伪合”都表明荀子事实上对于性的价值判断是持中立的态度,所以他与孟子就孔子的“性相近”的继承来说,明显比孟子更贴近孔子的言论,他所选择的不是背道而驰的两个极端中的另一个,而是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这一方面有助于他做到最大可能客观地反映问题,这与他在《解蔽》篇中反复对“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的批评,追求全面地反映问题思想也是相符合的。另一方面这样他整体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就可以统一了,而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之言的荀学构成一个完整而基本统一体系,是更有利于其在当时传道授业。总结:荀子对于孔子的阐释与继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并不如其后世儒家许多儒士所非议的那般离经叛道,他所秉承的中庸客观的思想相较于孟子是更符合社会现实,并且对于各家学说,批判弊端与吸取精髓相结合,使儒学向更科学与理性的角度发展。谭嗣同曾评价荀学说:“中国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虽是站在批评的角度,但是却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荀学的巨大影响。荀子与荀学不论是在当代还是以后都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2].刘伟.正直的界限:论语中政治与习俗的分野.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第53卷[3].吴树勤.礼以养欲:荀子对孟子心性道德观的重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3月 第29卷第一期[4].高华平.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中州学刊2015年8月第8期[5].周炽成.逆性与顺性—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紧张.孔子研究2003年第一期[6].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1
  •     多数章节我觉得不是我等小民要看滴,治国之道为王之道神马滴真的轮不到我等摆在黄昏路边摊上大甩卖的小白菜来操心。所以,劝学、修身、不苟等几个章节是重点,其余的,走马观花之,足矣。另外觉得,荀子是一个很喜欢讲大道理的人,可是这本书呢有太多“道理”了,很多时候看的时候会想道理是对的,可是怎么做到呢?作为不怎么聪明没什么天赋智慧的人,很想看到一些落实的道道儿呢,很多地方希望看到老先生指点出具体落实的方法或者给出些案例。对于圣人君子,知道了道理就可以不出错。对于我等庸人来说,“怎么做”更胜于“做什么”。不过,劝学一篇实在是值得去背诵的朗朗上口的。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看在LZ这么执着的精神,2L特意翻出集解考证:
    历代注解常有“白沙”句,而今本脱之,大戴记也脱此两句,今本荀子无此二句,疑后人依大戴记删之。然“黑”与“直”为韵,若无此二句,则既失其义又失其韵...汉唐人所见《荀子》皆有此二句,不得以大戴记无此二句而删之也。又案群书治要曾子制言篇云“蓬生麻中不扶乃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考荀子书多与曾子同者,此四句亦本于曾子,断无截去二句之理。
    大意是荀子本有白沙句,而历代流传至今本已无此句,此本书为通读简译,故原文无此句,不做多余注释考证,只在注释中增加。
  •     不错,经典慢慢看!
  •     解蔽,正名,性恶
  •     夫子如师,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孟子善喻,偷换概念,借力打力;荀子严肃,说理简洁,论证明晰。性恶之论,委实不凡,化性起伪啊。
  •     形式上,装订精美;内容上,解释得一般。
  •     还行,本来求的就是依全译求疏通文字之效,以此论之,注释虽然敷衍,译文质量毕竟还算过得去,能尽其用……当然,要求再高点就不行了。
  •     译文很不好,像是大学生给老板(导师)干的活!中华书局居然也干这样的事?!
  •     帮我哥哥买的,回来他看的时候发现有几张都快掉了
  •     没有像孔子被推崇的那样高,是因为真正说出本质的往往都不会被统治阶级所使用,突然觉得董仲舒这多奇葩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真是牛逼死了....我要是皇帝,真是要赏黄金万两,招赘入宫。
  •     13068(1031-1129)。
  •     非常不错的书,推荐给大家~支持
  •     这个有点贵,便宜点就好了,
  •     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书,还不错吧
  •     装潢很不错,精装的;内容太错了,注释很偏,译文像是从网上抄的,书中间部分的译文很不顺,很多不符合语法。不适合学习,适合装潢书柜。真正想学习的人只能凑合着看,想深入研究的还是得自己弄
  •     翻译还算到位,有些地方有点小瑕疵。
  •     下面注释第八对这一句有考证 所以没有录入正文
  •     首先,作为简体横排带译文的版本,最适合的就是没有古文基础的朋友阅读,比较无障碍。作为深入研究来讲,简体字本身就容易出现对字义的误解,毕竟简化汉字时一间对多繁的情况太多了,比如“后”字对应的两个繁体,文言单写“后”字,繁体字一眼就能知道是“皇后”还是“前后”,但是简体不能;看“尸”对应的两个繁体,“尸位素餐”直接用“尸”的一个繁体就能解释明白,简体则需溯源到繁体,此等例子就不多说了。其次,对于存在不同说法之处,本书仅取一种且未注明来源出处,如《不苟》“钩有须”等上百处,故而仅适合普通读者了解,拿来做研究就要让人笑掉大牙了——毕竟采谁人之说都未注明。再次,本人高度怀疑此书译者并非仅方勇、李波二人,后看其序言,果然他们的研究生也参与了本书,导致质量有所下降。对于不同篇目中引用的《诗》中的同一句话,翻译竟然不一致!我表示很震惊。即便是两个人分工做一本书,对于这种前后都有的引文必然是要都明了清楚,并且沟通协商到底采取那种翻译的,而此书没做到,不得不说是一个瑕疵。另外,对研究而言,评价高的书不一定就是好版本,评价高说白了就是迎合大众需求,有多少繁体竖排的版本的差评都是以为读者不认得繁体字、不懂得古代字义而读不懂才给的1星2星的差评的。好比一个老师给你讲西方哲学,英语授课带少量拉丁语,这是贴近原版,然而英语差的学生只会认为老...师装X;同理,先秦文献用文言语境释读,没那个基础的人也会认为释读得一泡屎。最后,推荐想做研究的朋友看看中华书局早年的新编诸子集成的《荀子集解》和上海古籍出的王天海的《荀子校释》,此外还有高正的《荀子版本源流考》等书,知网上还有一些介绍研究概况的论文、文献综述什么的。近代梁启超、章炳麟等人对荀子的一些评价也值得留意。 阅读更多 ›
  •     不古奥的古文,海外儒家的重要源流之一
  •     这个版本的注释简直太水了,关键的没注,注的都是最稀疏平常的,还好有翻译。
  •     中华书局的这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似乎都是北京市白帆印务有限公司承印的,质量都很不错。精装封皮,简洁大方,有塑膜(相比之下,同是中华书局的“中华国学文库”系列丛书有不少是没有塑膜的,就易脏易磨损)。 只给4分的理由是这是简体横排的,精装比较占空间。比较而言,个人比较喜欢“中华经典藏书”系列那样的平装精品,可惜那系列又多非足本。 (其实我个人真的非常希望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竖排版古籍或经典名著也能够达到“中华经典藏书”系列那样的平装精品质量)我收到的这本《荀子》是11年3月第1印,纸质白皙、光滑、厚实,正文小四号、清晰。篇首有题解,每章之后隔行附注释与译文,总体看来排版也不错。遗憾的是封面有不少皱痕。
  •     真正令人信服的儒家著作。
  •       一向是很相信中华书局的,国学典籍一般都买中华书局的。
       先谈优点,书确实不错,装帧、排版、纸张的质量都属上乘。
      但是,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读书读的是内容,这是最主要的,我开篇的《劝学》没读完,就发现问题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后面少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个字,我勒个去。。。经楼下提醒,发现有注释,解释说是版本原因,这一句没加进去------那你就找个全点的版本嘛。而且既然原文没有这句话,那译文里你放上这句话的翻译干嘛?要不一并删掉,要不就也来个注释。
      
  •     书质量挺好的,都是经典。
  •     质量很好,如果有实例就更好了。
  •     不错,原文译文都不错
  •     这一系列的书都很不错,包装和内容都是我的喜欢的风格,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入手!
  •     【荀子乃传经之儒,孟子乃传道之儒。】《非相篇》很实用,《赋篇》很有兴趣。
  •     非常好。这套中华书局的书都喜欢。
  •     书很精美,值得买!
  •     这个版本还好吧。
  •     各种错
  •     是一本好书、、、、、、、、、
  •     好好学习中 好好学习中
  •     中华书局的纸质就是好!
  •     坚强理智斗士荀子。
  •     对于没有太深阅历的我来说,比论语和道德经实用。
  •     对荀子现在是真爱了
  •     还可以,注释准确性较高,对荀子有自己的见解
  •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     我男朋友很喜欢,还会再来
  •     书可以,书评不怎么样。 里面尽谈王道,但是我是按朴素唯物主义看的。
  •     最喜欢的一本儒家经典,开卷有益系列
  •     《荀子》乃诸子百家之一,传统文化,书很好,够便宜,精装本。
  •     作为孔学的主要传人,相比孟夫子的慷慨仗义,荀子的思想显得现实而理性。他的性恶观点,忠孝观点,以及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尤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     没有跟同类的书比较过,但就这本而言:有译文,注释少,硬皮的,印刷质量比较好。
  •     这一套书都很好,排版纸张注解,已经买了庄子,列子,还有这一本
  •     正好有试读,看了前言,封面上的译注者方勇就如同是个包工头,找了一帮学生来翻译,质量则可想而知。(另一本《墨子》也是同样的问题)白话文译注不要以为是件很容易的事,尤其像这些经典翻译更是要慎之又慎,其难度不一定亚于古人对经典的注疏,古代学者对前人经典的注疏,往往都是专人专书,穷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力来注疏一本书,从没见过那个学者叫上自己的弟子大家一起来注疏,故能被奉为经典,历千百年而不衰。就是当今学界奉为经典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也是几易其稿,又经杨树达、王力、冯友兰等学者的审阅,自己再修改最后才定稿。现在的这些专家教授倒好,直接找一帮自己的学生来分工,最后封面上署上自己的大名,匆匆完事。
  •     非常喜欢,一本内容不错的书
  •     大略观之
  •     荀卿有灵!
  •     版本选择还是要慎重。
  •     非常好 挺好的 搞活动拿下
  •     《荀子》并不好看,行文直而笨,虽有铺排的譬喻,却没有孟子那样的气魄,反而像是刻意雕琢成的譬喻。但《成相》与《赋》又确实是其中极为奇葩的两段,荀子性格里活泼的一面又跳了出来。
  •     好书,值得收藏,细细研读!纸张和印刷都很精美,注释详尽,我每天睡觉前都会读一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