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学史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经部 > 春秋左传学史稿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6
ISBN:9787805193809
作者:沈玉成,刘宁 著
页数:417页

内容概要

沈玉成,1932年生。1955年毕业于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华书局编辑、文物出版社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左传译文》、《左传选择》(选注)、《南北朝文学史》(合作)、《韩非子选注》(合作)及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上编 概说 第一章 经和经学  第一节 经和传  第二节 今古文经学 第二章 《春秋》  第一节 《春秋》释名及其性质  第二节 《春秋》的作者问题  第三节 《春秋》“义法”  第四节 《春秋》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公羊传》和《穀梁传》  第一节 《公羊传》的作者和性质  第二节 《公羊》“大义”和董仲舒  第三节 《穀梁传》 第四章 《左传》  第一节 《左传》的流传及其有关问题  第二节 《左传》的思想倾向  第三节 《左传》的文学价值下编 春秋左传学史 第五章 在今文经学中脱胎——汉魏  第一节 《左传》学的创始人刘歆  第二节 范升、陈元的论争和郑兴  第三节 贾逵、服虔的《左传》学  第四节 三国时代的不同学风 第六章 杜预《集解》和南北学风——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杜预的《集解》和《释例》  第二节 以杜学为主的南朝  第三节 以服学为主的北朝 第七章 从总结到转变——隋唐  第一节 刘炫《述义》对杜注的疏通补正  第二节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第三节 《史通》中的“惑经”“申左”  第四节 开宋学先河的舍传求经之风 第八章 《春秋》经传学的进一步政治化——宋元明  第一节 啖、赵学风的继续和深化  第二节 北宋的《春秋》经传学   一、孙复:尊王说和有贬无裘论   二、胡瑗、孙觉、王哲、崔予方:众说纷呈   …… 第九章 由义理向考据过渡--清前期 第十章 在考据学的笼罩下--清中期 第十一章 今文学和《左传》真伪之争--清后期 第十二章 逐步走向科学化的研究--现代后记

作者简介

《春秋左传学史稿》分上、下两篇,论述了《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探讨了《左传》的文学价值和语言现象。

图书封面


 春秋左传学史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为孔子所编著,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传,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即所谓“书法”。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定了这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大事的史书《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历史著作。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因而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孔子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因为孔子认为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   《论语》、《左传》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可见这是孔子的弟子们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圣经,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它在经学和史学上,以至在政治生活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有“情韵开美,文彩照耀”的美誉,世称孔子为“文圣” 。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     译意: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记载有:“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春秋》作为史家之经典,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存乎其中。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成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唐代《史通》一书中赞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孟子》描述道:“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 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朱熹记述:“胡氏曰:‘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厚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之事也。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愚谓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则致治之法垂于万世,是亦一治也。”“盖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讨之,不必士师也。”   下面,略撷其英以窥其一斑:   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度得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辅:颊骨;车:齿床。)   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左传·襄公十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还行
  •     四日读毕。恰如沈先生所言,重点在于下编,很适合作为开读左传前了解学术脉络的著作。编排并没有太多的特点,一部四库总目提要外加皇清经解大略是其最重要的参考书了。经书,经学,越接触越觉得实在是迷雾重重,复杂难言,现在要得明白自己读经的目的何在以及将如何去读,是小学入经还是走学术史思想史单纯做著作来读。我觉得比较大的价值在于排列异说,焦循很适合我的口味,很显然作者偏向古文经,这也是作为现代学者应该有的取向。
  •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尤其是左传方面,帮助较大,推荐阅读。
  •     清晰明了。
  •     想读焦循那本妖书。
  •     刘宁竟是沈玉成的女儿...
  •     :K225.04/3115
  •     拖拖拉拉,一个月才读完,我堕落了。。。
  •     瀏覽了關於左傳文學價值的章節。
  •     利于梳理脉络,可作春秋左传学入门普及读物。
  •     梳理清晰~
  •     下载过,翻过。
  •     今天再看,不對,是翻閱,仍然覺得是一本好書,條分縷析。上篇概述春秋學經傳發展的歷史,並且將古文學的發展脈絡理清了。並且注意到從《新論》里找到劉向讀書不限於今文的證據。再次回到那個問題上,真正的大學者是不會固執今文之說的。下篇斷代概述學術史的發展,最終必然是科學。不過,用通志堂經解的時候能不能說明一下出處。雖然我是肯定知道你說的是誰。
  •     基础的入门读物。上篇厘清三传的基本概念,下篇对从汉魏至现代的春秋左传学阐释史做了一次近乎于“知识考古学”式的工作,对每一时期的注疏者及其观点都有详略得当的评介。入乎其中,可见整个庞大冗杂的阐释系统中一直有今古文经学两派的斗争,情随事迁的研究风尚往往与时代的政治气候吻合;出乎其外,可见早熟文明身上难以剔除甚至越积越厚的文化油垢,阐释的残骸堆积,早已把原典压迫得灰飞烟灭,唐代刘知几抱怨“每苦其辞艰琐”,遑论后世之人!沈玉成的态度令人激赏,他也反对各种“大义”的叠加,“处处有微言大义”的解经之法与解杜诗时“无一字无出处”的观念何等相似,又都是何等荒谬!所以,到了五四之后,解经的气象一新,简直令人喜悦了。PS:感谢印刷术的发明;只有当代的考古发掘,才算加持左传地理考证 。要去读高本汉的书。
  •     都是入门书,平实吧
  •     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很好的一部《左传》学史
  •     匆匆翻过吧,愧
  •     写得非常扎实、耐看
  •     学术史梳理得味道更重,经学史的关注少一点。下编里头后四章写得更好,当是因为史料的问题。第十二章很好,值得学习。
  •     上编对左传的成书、内容介绍很详细,下编还有按历史顺序上对左传的各种研究。本来没打算把下编看完的,但看了最后一部分就觉得那父女两人写的书还是挺有趣的。
  •     作为古文献研究史料,梳理线索、材料、观点缜密有序。有所获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