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詁(全二冊)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经部 > 春秋左傳詁(全二冊)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4-02-01
ISBN:9787101002133
作者:李解民,〔清〕洪亮吉
页数:907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内容概要

作者:(清朝)洪亮吉 合著者:李解民

书籍目录

春秋左传诂序卷一 经隐公至庄公(隐公元年至庄公三十二年)卷二 经闵公至文公(闵公元年至文公十八年)卷三 经宜公至襄公一(宣公元年至襄公二十年)卷四 经襄公二至哀公(襄公二十一年至哀公十六年)卷五 传隐公至桓公(隐公元年至桓公十八年)卷六 传庄公至闵(庄公元年至闵公二年)卷七 传僖公一(僖公元年至僖公二十三年)卷八 传僖公二(僖公元二十四年至僖公三十三年)卷九 传文公(文公元年至文公十八年)卷十 传宜公(宜公元年至宣公十八年)卷十一 传成公(成公元年至成公十八年)卷十二 传襄公一(襄公元年至襄公十四年)卷十三 传襄公二(襄公十五年至襄公二十五年)卷十四 传襄公三(襄公二十六年至襄公三十一年)卷十五 传昭公一(昭公元年至昭公五年)卷十六 传昭公二(昭公六年至昭公十三年)卷十七 传昭公三(昭公十四年至昭公二十三年)卷十八 传昭公四(昭公二十四年至昭公三十二年)卷十九 传定公(定公元年至定公十五年)卷二十 传哀公(哀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嘉庆十八年吕培跋道光八十吕朝忠后记光绪四年洪用勤后记

编辑推荐

《十三经清人注疏·春秋左传诂(套装全2册)》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春秋左传诂(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是中国二十多位唐代文史学者多年协作研究的结晶,集中代表了二十世纪唐代诗人群体研究的最高成就。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卫生体裁各异,研究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

图书封面


 春秋左傳詁(全二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为孔子所编著,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传,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即所谓“书法”。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定了这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大事的史书《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历史著作。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因而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孔子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因为孔子认为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   《论语》、《左传》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可见这是孔子的弟子们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圣经,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它在经学和史学上,以至在政治生活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有“情韵开美,文彩照耀”的美誉,世称孔子为“文圣” 。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     译意: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记载有:“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春秋》作为史家之经典,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存乎其中。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成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唐代《史通》一书中赞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孟子》描述道:“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 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朱熹记述:“胡氏曰:‘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厚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之事也。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愚谓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则致治之法垂于万世,是亦一治也。”“盖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讨之,不必士师也。”   下面,略撷其英以窥其一斑:   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度得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辅:颊骨;车:齿床。)   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左传·襄公十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     這個書讀到第十八卷的時候,我才發現它嚴重不適合剛上手用,真的,还是左手杜注右手说文的好。這麼說吧,如果您是第一次讀左傳,有一定的古代漢語和文獻基礎,打算泛讀,用本書不錯,拿著輕鬆,字又大,注又少,頗便老眼。如果您是一窮二白,打算泛讀,不如考慮楊伯峻注本。楊書我沒讀過,據使用者反饋,效果不錯。如果您是有基礎&一窮二白,打算精讀,會發現洪亮吉大部分地方是語焉不詳的,而且壹遵服注(這是不是有點偏見吶),所谓训诂不过是引引说文、释文、三苍等字书,免了读者翻查的力气,校勘就简单地说,“某字当作某字,据石经、宋本改”。不像《孟子正義》、《周禮正義》那樣烏央烏央的詳細得要死,他只在覺得應該討論的地方出个简注。根本就沒法滿足您渴求知識的小心靈。我真不明白中华为什么要把这麽平庸的一个书列入出版计划09.1.17补:清人注疏非但要说来历,还要讲家法师法。光光标引出处还不够。洪亮吉“卷中凡用贾、服旧注者,曰‘杜取此’,用汉、魏诸儒训诂者,曰‘杜本此’,用京相、马彪诸人之说者,曰‘杜同此’,以别之”,恐怕我还是冤枉他了。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雖説不及中華書局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但是對於喜歡《左傳》的讀者來説,仍不失爲一個比較好的注本。繁體竪排,此版的紙張和印刷都很不錯。
  •     :K225.04/3104
  •     保持杜注前的形态,不过去杜注贬斥过度,总体价值不如杜注本。当然,杨先生的注释版应是首选。
  •     比杨伯峻的译注要简洁而明晰。
  •     hyhig,tyimkgitu
  •     。为什么不出刘文淇的。 不过字大道是真的==! 替我保护视力了。
  •     清人十三经注疏
  •     思及此书,很值得一说的。
  •     可以练习白文么。
  •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写内容简介的同学是在梦游吗?
  •     十三经清人注疏:春秋左传诂(套装上下册)
  •     壓根就沒怎麼讀這書...覺得杜注孔疏某點不靠譜的時候,查這書也沒有得到什麽有效的東西...曾就某幾點也對比過洪書和劉書,明顯不如後者。(總之就是:這書白買了...)
  •     值得囤起来
  •     有排印错别字,不过方便随身携带阅读。
  •     读着方便,经传分列,喵儿~~
  •     除了对比材料,几乎也用不上这本书吧。
  •     经传分开..看得很明白。。但是很简略..
  •     经传分离,字大好读。
  •     我只能說大開眼界,別以為自己懂很多
  •     只读了一遍 有点费解
  •     上古的十三经基本是选取唐宋以前的注疏,用纸装帧都优于中华。 中华出有《十三经清人注疏》系列,由于时代原因,清朝实是集经学之大成,在文字及名物制度考证方面都超越了前代。 用纸依然马马虎虎,坚持了“薄、透、黄”之精神,并无意外。 不过相较之下,中华本内容更有代表性些。
  •     字不清楚 印刷质量很烂
  •     匆匆
  •     头绪很多,重要的事件记得,细节的就记不得了。
  •     简明扼要,经传分离。优点是便于随身携带阅读,还《左传》本来面目;缺点是经传互为表里,分离后翻检不便。
  •     注主要关注地名较多,感觉显然不如杨伯峻的
  •     不错就是有点贵T T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