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经部 > 春秋左传研究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101051445
作者:童书业
页数:347页

章节摘录

  (23)大伯虞仲  (宫之奇)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僖五年)  案:据此则大伯、虞仲皆虞国之初祖,大伯、虞仲所奔为山西之虞,而非“荆蛮”或江苏之吴。所谓“不从”者,不从父命为嗣也。《诗·皇矣》:“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崔述以为“似太伯已尝君周而复让之王季也者”。既谓“三以天下让”,则大伯让国似非一次,崔说或然。于此亦可证大伯、虞仲所奔之“吴”即山西虞国,于周为睦,否则何能“三以天下让”邪?王季时周似在初兴阶段,尚未强盛,故臣属于商,而王季为文丁所杀(见《古本竹书纪年》)也。  (24)“文王受命”周文王之法日:“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昭七年)  案:“周文王之法”为奴隶法,“有亡荒阅”者,有逃亡奴隶大事搜查也。此文为芋尹无宇执逃亡奴隶对楚灵王之言,下言“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此谓纣招致各部落逃亡之奴隶,为“诸侯”所恶,故武王数其罪,“诸侯”遂“致死”于纣。于此可见殷及初兴时之周与当时中原各部落皆奴隶主国家也,又案:《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逸周书·祭公》:“皇天改大殷之命,维文王受之,维武王大克之,咸茂厥功。”《墨子,非攻下》:“赤鸟衔硅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太平御览》八十三引《竹书纪年》:“(帝乙)二年,周人伐商(此时周君为文王)。”可见文王已有“受命”之实及戡殷之志矣。  (25)周人灭殷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桓十一年)  案:《诗·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左氏宣十五年:“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则商纣时殷人盖甚众,国力强于周人远甚,故周人屡称殷为“大国”,自称为“小邦”,牧野之战时犹战战兢兢也。《孟子》称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尽心下》),盖周人虽纠集西土诸部落之兵,其军数初不甚多(《孟子》所言盖为其主力军),而殷军则甚盛,然周卒战胜,故曰“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  (26)周公“摄政”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定四年)  案:《书·大诰》:“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绥予曰……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宁王”即文王,是《大诰》中之王称文王为考。《大诰》又言“以于敉宁武图功”,“宁武”,谓文王、武王也。又言“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此即武庚反周故事,则《大诰》中之“王”为周公无疑。康叔封卫在周公东征后,而《康诰》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王”亦为周公无疑。《召诰》云“今冲子嗣”,又云“有王虽小元子哉”,皆指成王,则成王幼冲可知。周公摄政称王,犹多尔衮之为摄政王专政也。  ……

内容概要

童书业先生,字丕绳,号庸安,别名吴流、冯鸿、冯梅、冯友梅、章卷益、讷*、童疑,一九0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生于安徽芜湖,一九六八年一月八日卒于山东济南。原籍浙江鄞县,清末,其祖任安徽道员,奉家迁居安徽,辛亥革命后定居上海。童书业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在古史古籍学舆精神病学研究等领域皆硕果累累。  童先生出身仕宦世家,自幼体弱多病,故延师在家受旧式传统教育。他以超常的记忆力将若干经典古籍熟记于胸,直至晚年尚能背诵如流。这为其治学打下极其深厚的学术根底。  一九二九年童先生让到古史辨,他在自编简谱中说深受影响,在一九三三年开始作文时即《治经史渐取古史辨派门经,以顾颉刚为私淑之师》。一九三四年即在杭州舆顾埚刚先生相见并约定翌年至北平做顾颉刚先生研究助理。

书籍目录

春秋左传考证第一卷古史传说之部  (1)三皇五帝  (2)太嗥  (3)炎帝  (4)黄帝  (5)少嗥  (6)颛顼  (7)高辛  (8)陶唐  (9)有虞  (10)尧舜禅让  (11)舜禹禅让  (12)社稷  (13)鲧禹治水  (14)禹征三苗  (15)夏启  (16)羿浞代夏  (17)少康中兴  (18)姜螈后稷  (19)皋陶  (20)四岳伯夷  (21)祝融西周史之部  (22)周之始兴  (23)大伯虞仲  (24)“文王受命”  (25)周人灭殷  (26)周公“摄政”  (27)周初封建  (28)昭王南征  (29)穆王巡游  (30)夷王之衰  (31)“国人”大起义与“共和行政”  (32)宣王“中兴”  (33)西周之亡  (34)周二王并立春秋史之部西周春秋制度文化之部春秋地理之部第二卷春秋左转考证后记春秋左转札记续附录

作者简介

《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以《左传》为核心,结合有关典籍及铭文,从考证史料入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春秋史、西周史和上古历史,被顾颉刚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部名著”。

图书封面


 春秋左传研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为孔子所编著,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传,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即所谓“书法”。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定了这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大事的史书《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历史著作。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因而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孔子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因为孔子认为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   《论语》、《左传》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可见这是孔子的弟子们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圣经,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它在经学和史学上,以至在政治生活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有“情韵开美,文彩照耀”的美誉,世称孔子为“文圣” 。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     译意: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记载有:“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春秋》作为史家之经典,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存乎其中。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成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唐代《史通》一书中赞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孟子》描述道:“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 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朱熹记述:“胡氏曰:‘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厚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之事也。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愚谓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则致治之法垂于万世,是亦一治也。”“盖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讨之,不必士师也。”   下面,略撷其英以窥其一斑:   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度得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辅:颊骨;车:齿床。)   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左传·襄公十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自己看着
  •     这本书可以和《春秋史》相互印证。
  •     顾颉刚与童书业的师生恩怨顾颉刚创立“古史辨派”后,经十年拓展,到30年代初,已处于一生声望的巅峰,童书业便在这时成为他的爱徒。童书业连中学也没进过,却酷爱文史。他沿着顾疑古辨伪的思路写出《礼记考》和《虞书疏证》。他的《少康中兴辨》成为顾童合写《夏史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徒二人密切的学术合作正式开始。在顾颉刚学术组织活动最紧张的时刻,需要一个研究助手,他选中了童书业。1935年6月,童书业应约抵达北平时,顾颉刚亲赴车站迎接,并让他担任自己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春秋史”课的助教,薪金由顾自己支付,食宿也在顾的家里。童书业1949年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后,一时研究硕果累累,引人注目,成为新史学界的新星。然而,在解放后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童书业九次自我批判都没能通过,为求解脱他写了《〈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与老师顾颉刚划清界限。顾的另一高足杨向奎此时也发表文章对“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进行批判。童杨之举对顾的伤害之深,难以估量。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顾的创伤就弥合了。1954年5月,顾的另一个学生王树民来信,谈到童杨文章,为他鸣不平。顾在复信时十分肯定地说:“此是渠等应付思想改造时之自我批判耳,以彼辈与《古史辨》之关系太深,故不得不作过情之打击。”表现了为师者的大度、宽容和理解。继之,在对胡适的大规模批判运动中,童书业不得不再一次走上了对“古史辨”进行“过情之打击”以实现自我超度的道路。但一系列的变故并没有割断他们的师生情。童书业恢复学术研究后,将研究方向又转向古史、古籍的考辨。首先于1961年开始作《中国美术史札记》,到1965年动笔写《春秋左传考证》,1967年下半年写出《春秋左传札记》,这样的著述一直到他逝世前的几个月。这就揭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从1951年起童开始从精神上告别顾颉刚,告别“古史辨派”,甚至批判“古史辨派”,试图进入主流史学中去,但自1961年写《中国美术史札记》始,童终于又返回到顾颉刚这边来了。这期间,顾童之间的学术交往肯定不少,但惜无资料可供凭借。但从目前仅存的《顾颉刚年谱》中的零星资料和一封珍贵书信中可以窥出顾童之间学术上相依为命的殷殷情谊。1963年末,顾病重手术前写给童书业的信中说:“……承告五事,具见爬梳抉剔史料之功力,无任钦服。有您这般的功夫和识力,经与子打通,春秋史与战国史打通,发见前人所想象不到的问题。真是出人意外,入人意中。将来您的《春秋左传考正》成书,将发出永久的光辉。……(我)四十年来,能安定治学者殆无几时。倘使病不能愈,真当衔恨入地。平生积稿,只有赖诸位至交为作整理。您为最知我者,所负之责任亦最重也。”顾手术前的这封信,实带有临终遗言之性质,许童书业“为最知我者”,可以说以前一切不愉快至此已经一扫而空。没想到,童书业竟先顾颉刚而去了。童的遗稿《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竟是由其恩师订正、作序并推荐出版的。(《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王学典孙延杰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现代史学家文丛本书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以《左传》为核心,结合有关典籍及铭文,从考证史料入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春秋史、西周史和上古历史/
  •     好书
  •     专精
    受益匪浅
  •     童书业先生关于左传的一本著作,其中精微之功,不可磨灭。最近在读杨伯峻左传注,参同阅读。
  •     听人介绍的,很多人反馈这本书不错,刚开始看,以后再评。
  •     作者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是目前许多"叫兽"根本无法比拟的!
  •     此书对《左传》的研究堪称杰作!无论是对书的研究还是史料的分析,真是经典之作
  •     纲举目张。
  •     书很好,和书店看到的一样,价格便宜很多。包装也很好,快递很给力,当当一如既往的好!
  •     学习课题选了《左传》,当然相关的书多多益善。有助于读《左传》原典的一本书。
  •     慢慢看~挺好的~
  •     超棒的书,杨伯峻先生的注再带着个本子更棒
  •     左传最值得买的书之一了吧……
  •     考试用的,还行
  •     绝对的好书,看了之后,受益良多~~前提是古文功底要好,最好认真研究过左传。
  •     对读左传有很大的帮助,好书
  •     研读左传绝佳的参考书
  •     相当于把《左传》各个块的资料汇编在一起,读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
  •     开始下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
  •     纸张太差,编辑有些差错
  •     111优惠买的,
  •     凑热闹买的。。。。。。。。。。。。。。
  •     四书五经名虽响,能读此世有几人?学习学习再学习!
  •     一辈子陪着你的书
  •     建议把童书业的其他几本也重印了
  •     :K225.04/0153
  •     大家名著
  •     是一本十分畅销也十分“另类”的书
  •     真叫条分缕析建议和其春秋史参看
  •     作者心力之作,是研究左传的好书。
  •     選讀了一章
  •     大师之作,值得一读,浅显易懂,言简意赅
  •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为孔子所编著,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传,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即所谓“书法”。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定了这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大事的史书《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历史著作。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因而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孔子所著的《春秋》,写到鲁哀公捕获麒麟就停写了,因为孔子认为这是世道衰落的象征。
        《论语》、《左传》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可见这是孔子的弟子们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与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圣经,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它在经学和史学上,以至在政治生活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有“情韵开美,文彩照耀”的美誉,世称孔子为“文圣” 。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
          译意: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记载有:“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春秋》作为史家之经典,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存乎其中。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成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唐代《史通》一书中赞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孟子》描述道:“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 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朱熹记述:“胡氏曰:‘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厚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之事也。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愚谓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则致治之法垂于万世,是亦一治也。”“盖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讨之,不必士师也。”
        下面,略撷其英以窥其一斑:
        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度得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辅:颊骨;车:齿床。)
        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左传·襄公十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     大家
  •     此书可以与《春秋史》同为童先生的代表作。但是相比较而言,《春秋史》比较通俗,而此书可以作为资料考证部分对《春秋史》做一个补充。童先生在两本书中,对春秋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条分缕析,时常有精当的见解。对专门研究或者有兴趣做一些春秋史料研究者而言,裨益甚多。阅读此书之前,可以先看童先生的《春秋史》。假如需要更进一步的研读,可以试着阅读《春秋左传》,杨伯峻先生的注释本就挺好,也可以参考十三经注疏本。
  •     和《春秋史料集》里面的左传部分可以联成一部《左传丛考》,能把春秋这么无聊的书读成这样不简单。
  •     读完左传再读这书,你得佩服童书业,细而不见的材料相互勾连,能产生出你无法预见的史实。 当然,童书业有“最强之记忆力”,尚书能背下来。
  •     看不懂。。。
  •     童先生的名著啊
  •     对春秋有兴趣的可以购买。
  •     大家之作!!
  •     研究选题的启发宝库。很多童先生书中提及的小节都可以深入挖掘为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
  •     研究左传的经典之作
  •     很实用,简明,希望多出这样的书
  •     为人君者,不亦难乎。
  •     老而弥精,其实胜过春秋史许多。
  •     找存在感的慎买,他不配浪费你的时间
  •     提纲撷领的左传整理
  •     春秋左传研究
  •     一般历史爱好者可以不看。
  •     值得信赖的质量。没有瑕疵。喜欢!
  •     乃是其春秋史的详细版本,可以对勘
  •     大师作品,富于洞见。
  •     默契啊
  •     童先生大作,多有发明之处。然印刷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     对专业对口 和有启发作用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3)
  •     普通读者不要购买
  •     作者的考证功底十分扎实,是研究左传的极佳读物
  •     研究透春秋历史,其他时期的历史可以忽略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