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赋汇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历代赋汇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01
ISBN:9787806432723
作者:陈元龙 编
页数:752页

书籍目录

赋学文献综论御制历代赋汇序凡例御定历代赋汇告成进呈表御定历代赋汇总目御定历代赋汇目标御定历代赋汇外集目录御定历代赋汇补遗目标历代赋汇正文 正集一四○卷 外集二○卷 逸句二卷补遗二二卷辞赋研究论着索引《历代赋汇》作者与篇名索引 《历代赋汇》作者音序索引 《历代赋汇》篇名音序索引

作者简介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所称颂的“正变兼陈,洪纤毕具,信为赋家之大观”的《历代赋汇》,为清代陈元龙奉敕编纂,是迄今为止辑录先秦至明代赋作最为完备的赋体作品总集。陈元龙为清康熙时进士,授编修,后授文渊阁大学士,为饱学之士。他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广搜博采,分类编排,于康熙四十五年编成本书,总计一八四卷。全书正集一百四十卷,收叙事体物之作,计三千○四二篇,分为天象、岁时、地理、都邑、治道、典礼、祯祥、临幸、搜狩、文学、武功、性道、农桑、宫殿、室宇、器用、舟车、音乐、玉帛、服饰、饮食、书画、巧艺、仙释、览古、寓言、草木、花果、鸟兽、鳞虫等三个类目;外集二十卷,收抒情言志之作,计四二三篇,分为言志、怀思、行旅、旷达、美丽、讽谕、情感、人事等八个类目;逸句二十卷,计一一七篇;补遗二十卷,计三六九篇。以当今的学术眼光看,陈元龙所编的《历代赋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少作品没有考出作者姓名,有少量篇幅相重,有的作品张冠李戴,又不注原文出处等。

图书封面


 历代赋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图书馆看到的,还行;由于一页印两面,又是繁体字,有时候字很难辨认;没有句读一般人就不要尝试了。收藏应该算很全,后面又加了按作者和按赋名检索的索引,很方便。总结下,就是版式小,不建议阅读;但是鉴于赋文查找,有所帮助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内容丰富,典雅大方,装裱精良。 大且厚,字迹小,建议再版时 分册、加注释及译文。
  •     这部历代赋的大汇集出版很少,江苏古籍的这本算是补了个空白。影印的字小了点,但还清楚。
  •     书的质量很好,有收藏价值
  •        图书馆看到的,还行;由于一页印两面,又是繁体字,有时候字很难辨认;没有句读一般人就不要尝试了。
       收藏应该算很全,后面又加了按作者和按赋名检索的索引,很方便。
       总结下,就是版式小,不建议阅读;但是鉴于赋文查找,有所帮助的。
  •     质量不错,美中不足是字太小太密了,拍成两本就好了,
  •     因为是影印版,所以先说原本的问题再说出版社的问题:
    原本一,只限于有“赋”字的文体,很多没“赋”字但实际属于赋的内容的作品没有收录。这点可能要求有些苛刻,因为骚,七都是赋体,但古人一般不列入赋体中。
    原本二,不做校释。因为文字量太大,这点不能做太多的要求。只能靠今人或后人来做了。
    原本三,分类问题。以赋的内容作分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这种分类方法是古人的习惯,但是个人感觉总不如按作者分类方便。当然,各有所见,仁者智者的问题。
    出版社的问题:
    一,字体太小,本来视力不好,还要为此配上一个放大镜。
    二,没有断句,对今人来说,阅读有一定的困难。
    三,出版社同样也没有做校释工作。原因可能也是文字量较大的问题。
    四,书后索引有问题。每页的印刷是按照现代的方式从左向右排序的,但是索引整体的排版是从右向左排序的。这就造成索引混乱。虽然影响不大,但是也可以看出来出版时的粗糙。
    五,此书是影印版的,这就对印刷质量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影印的书籍(尤其是古书)最忌讳就是字体不清楚,由此造成的歧义,错文非常麻烦。更何况此书号称“资料性”(序)。但恰恰多字模糊,甚至有的半页模糊不清,不知原书如此还是出版社的问题。
    六,正文第二十九页下半页错页,与正文第一页上半页相同。
    七,本子太大,不如分册方便。

    以上是粗略翻了翻的感觉,只能说此书出版的非常粗糙。因为是头版,只能希望再版的时候出版社进行改进吧
  •     《历代赋汇》是一种类书,是康熙时期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奉旨编修的,真是功德无量!说真的,清代虽是外族入主中国,但却做了不少好事,比我们自己人做得都要好。古人显示才华往往要靠赋,所以历代文人献赋的故事不在少数,以赋声震文坛的也不在少数。司马相如,一赋惊人;左太冲思,赋成纸贵。读庾开府《哀江南》,只觉不减离骚之美。唐代杜工部,宋代周美成,都以赋而干求仕禄。中国人不了解赋,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的古人用赋的形式,把我们汉语、汉字的好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多亏了陈元龙,多亏了康熙,如今一书在手,古赋尽览!以前习惯了人云亦云,不习惯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什么“唐以后无诗,汉以后无赋”,一句话埋没了多少优秀作品。现在唐宋律赋也有人研究了,明清小赋研究者也不乏其人,真的希望能够出现一本像《唐诗三百首》那样的《名赋三百篇》,当然,这要由真正的行家来编选,不是行家,宁缺毋滥。《历代赋汇》是一座富矿,现在虽然没有时间去细读,但拥有了它,首先心里觉得充实了,等退休了,慢慢去研读吧!
  •     收藏用
  •     对于赋体文学作品的辑录与整理,从汉代即已开始,刘向等编纂《七略》,其《诗赋略》即分“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杂赋”四类,著录屈原、宋玉、荀况及秦代西汉辞赋共78家、1004篇。魏晋南北朝时期,赋的辑录与整理又有一定的进展。据《隋书•经籍志》集部的“总集”类记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类赋总集及赋的选注本就有近四十种之多,著名学者郭璞、薛琮、张载、李轨、褚诠之、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等,均参与过赋的编纂或注释。而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列赋于各体作品之首,在六十卷的李善注本中赋体占有十九卷,为现存最早的收录较多汉魏六朝赋的重要典籍。此后历代都很重视赋的辑录与整理,取得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清代学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近百种各类赋集、赋抄、赋选、赋注本。
  •     下午收到后,发现正文第二十九页下半页错页,与正文第一页上半页相同。字的确小,为何不印刷成几册、字大些呢?书的内容到挺全、挺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