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集笺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孟浩然诗集笺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5
ISBN:9787532526857
作者:孟浩然
页数:456页

书籍目录

前言孟浩然诗集卷上  早发渔浦潭  寻香山湛上人  晚泊浔阳望盧山  雲门兰若兴友人同游  宿天台桐柏观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与诸子登岘山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陪盧明府泛舟迥作  杨子津望京口  兴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岘山作  題大禹義公房  寻白鹤严张子容颜处士  九日得新字  山潭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題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陪柏臺友共访聪上人禅居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  初春汉中漾舟  耶溪泛舟  北涧浮舟  寻天台山  彭蠡湖中望盧山  題鹿门山  題明禅师西山兰若  舟中晚望  登聪持浮图  德鄭五愔弹琴  从张丞相游记南城 剧赠裴逈张参军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  陪张丞相祠紫蓋山述经玉泉寺  寻陈逸人故居  游精思观迥王白雲在后  登望楚山最高顶  臘八日於郯系石城寺礼拜  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公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春晚绝句  美人分香  问舟子  夜归鹿门寺  寻梅道士张逸人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春晚題永上人南亭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  ……孟浩然诗集卷中孟浩然诗集卷下宋本集外诗附录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孟浩然诗集笺注(竖排繁体)》

作者简介

本书精选古代诗文名作50余篇(包括“大学语文”自学考试教材古典文学部分全部精读课文)。对诗文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作详尽细致的讲析。作者华东师大翁德森教授极富教学经验,于指导应试门径尤为得心应物,讲析颇有独到之处。正如徐中玉教授序文中所说:本书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作者的“讲析有自己的创见,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特点”。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图书封面


 孟浩然诗集笺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第二零二页“鲲飞今始见[四]”下应有“,”。第二零八页“平田出郭少”下应是“,”。第四二零页“共有鹡鸰”下应有“心”字。
  •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夜归鹿门歌》是孟浩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特色,用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孟浩然》一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起笔平平写去,从黄昏喧闹的渡口,到月下寂寥的松径,似乎不过是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前后平仄两组韵脚,“昏、喧、门”“树、处、去”把诗切割为两个部份,照应了时空转化;作为过渡的“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句,平淡的叙述中,同样让人感到“切割”的意味:诗人仿佛正把自己从喧闹的尘世中剥离出来,投身于另一个寂静而不免于荒凉的世界。在孟浩然的诗集里,这种与世间疏离的感觉随处可见。孟浩然诗歌的取材,比诸其余盛唐诸大家,未免狭隘,除了他精擅的山水诗之外,差不多就是一首一首的送别诗了。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些诗里,一如“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的意境,“君”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这样的比照,时常跳出。这虽是送别诗套数,在所存无几的孟浩然诗作中,用得未免也频密了点: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归——《送友人之京》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除夜乐城逢张少府》……这些诗句里,青云与青山,水国与京华,“君”与“我”的剥离,似乎不仅在眼前的旅途,而在于他们的人生目标根本背道而驰。若把“君”看作入世者,那个“我”自然成了避世者;前者准备“兼善天下”,后者准备“独善其身”。“我”对“君”的心态也颇可玩味。《鹪鹩赋》乃是张华所作,赋前序云:“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以“鹪鹩赋”对“王佐才”,既有谦抑之态,又有自得之情;以“乘槎客”对“失路人”,自得之情更是宛然。闻一多说:“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他认为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这项矛盾在他身上并不太显著。他举“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为例,赞扬孟浩然止于羡鱼而并不结网,是难得的一贯,超出他的时代。然则,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恰作于孟浩然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同时他还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这类句子。其实,那个“羡鱼”而不“结网”的姿态,恰是孟浩然矛盾行止的最佳写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从前那些诗人们的作品里,每每颠倒了过来,或者说,诗中所表达的理想时常与他们现实的身份形成反差——穷时幻想兼济天下,达时渴望退步抽身。对与孟浩然同时代的诗人们来说,“端居耻圣明”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功名富贵是一种正大光明的追求。李白入京求官时,会大方地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张九龄功业极盛之时,诗作表达的反而都是恬淡之情、归隐之志。孟浩然呢?他并非没有入世之热望,却又始终不肯、不敢或者不能放弃出世的姿态。他不曾经历大进大退、大起大落的迭宕,而是把身形凝固在了提步将迈不迈的一瞬。关于他的那个著名传说,似乎是他这种“两头不着”的境况的写照。《新唐书》孟浩然本传采纳了此说:……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因友人引荐而忽然有了“面圣”的奇遇,朗诵的却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句子,不但“明主”不悦,“故人”也不见得欢喜。联系到他后来失约韩朝宗,也终于没能留任张九龄幕府,这究竟是自觉的选择,还是被冯梦龙写入话本作背运的笑料,还真是难说得很。要说谁最好的“解决”了出世入世的矛盾,那一定不是孟浩然,而是王维。荣与辱,进与退,王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拥有的都拥有了,该看破的也都看破了,所以他的暮年诗作里的恬淡是真恬淡,孟浩然的恬淡里仍然有焦灼:“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孟浩然是幸运的,他不曾经历杜甫安史乱中乱后的流离,不曾经历李白暮年流放夜郎的狼狈,甚至不曾经历王维身陷贼中的尴尬,生死河山全盛时。但也因为他总是提步又止,不曾真真切切的去“走上一遭”,他与“外面”的世界始终疏离。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若是把“材料”而当作“才学”看,苏轼的说法难免带着宋人惯有的刻薄,难怪闻一多先生要反唇相讥,替孟浩然鸣不平。但是,不够丰富的人生与对世间有限的关照,确实限制了他的创作。我们不能不欣赏他那些精妙自然的篇章,但如以现存诗作而论,则不免于单调。一些诗意,有类一桶水倒来倒去。他与王维齐名并尊,但王维诗从体裁、题材到意象丰富变化,都非他能及。
  •     2013年10月第2版:255页“子亦痛斯文”疑应作“予亦痛斯文”。272页“子奉垂堂诫”疑应作“予奉垂堂诫”。手边没有底本,查徐鹏校注,均作“余”。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没有注释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最新的孟浩然诗注本,但水平中等。大多诗句只录典故,不做注解。读诗的人都知道,诗句本身和典故的意思在大多情况下是有差距的。
  •     繁体竖排
  •     对孟浩然其实没什么感觉的
  •     读过。
  •     潇洒风神,让人神往。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同時可參閱:《孟浩然集校注》(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5874/)
  •     很全,但个别诗歌版本与流行的稍有不同。
  •     很精美的书,喜欢这种风格的装帧
  •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哈哈哈哈哈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好兴致
  •     “清”——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     学旧体诗,是一件始终令我心情复杂的事情。如今我什么都不求啊,只求随手捡本诗集来读,还能找到一首喜欢的诗。喜欢《登江中孤屿话白云先生》。
  •     补录。
  •     注釋清晰,所讀篇什無附會之嫌。惜無編年考。
  •     呵呵呵,好好好!
  •     佟培基先生的笺注对于我这样的后学颇有裨益,谢谢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写了首五言律诗,被TR鄙视了
  •     细看发现一般,还有不少错误。最大缺点是,大多情况下解词时只引用,不说明,估计作注的人也没看懂。只引用,不说明,是注书的通病,看似高深,罗列一堆,实际作用不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