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532555567
作者:吴敬梓
页数:782页

章节摘录

驴眼看看灯笼上的字!黄评,要他看灯笼,便显出假,来船是那家的船?」齐评,绝倒。船家道:「你灯上挂着相府,我知道你是那个宰相家?」齐评,此船家口角亦尖。天一、二评:全没气力。那些人道:「瞎眼的死囚!湖州除了娄府还有第二个宰相?」船家道:「娄府·罢了!是那一位老爷?苎评。全没气力那船上道:「我们是娄三老爷装租米的船,谁人不晓得?这狗攮的,再回嘴,拿绳子来把他拴在船头上,明日回过三老爷,拿帖子送到县里,且打几十板子再讲!」船家道:「娄三老爷现在我船上,你那裹又有个娄三老爷出来了?」黄评,原因船上有真货,所以冰冷对封他。天一评。船上偏有此实货,有恃无恐。天二评:应答云:娄三老爷在此,你要回就来回。

内容概要

作者:(清)吴敬梓

书籍目录

《儒林外史》的版本及其沿递
《儒林外史》的评点及其衍递
辑校凡例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十回 鲁翰林怜才择婿 蘧公孙富室招亲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士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十三回 蘧酰夫求贤间业 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十四回 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
第二十二回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
第二十三回 发阴私诗人被打 叹老景寡妇寻夫
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
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
第二十六回 向观察升官哭友 鲍廷玺丧父娶妻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
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
第三十回 爱少俊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高会莫愁湖
第三十一回 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
第三十二回 杜少卿平居豪举 娄焕文临去遗言
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妇游山 迟衡山朋友议礼
第三十四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
第三十五回 圣天子求贤间道 庄征君辞爵还家
第三十六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第三十七回 祭先圣南京修礼 送孝子西蜀寻亲
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狭路逢仇
第三十九回 萧云仙救难明月岭 平少保奏凯青枫城
第四十回 萧云仙广武山赏雪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第四十一回 庄濯江话旧秦淮河 沈琼枝押解江都县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
第四十三回 野羊塘将军大战王 歌舞地酋长劫管
第四十四回 汤总镇成功归故乡 余明经把酒间葬事
第四十五回 敦友谊代兄受过 讲堪舆回 家葬亲
第四十六回 三山门贤人馒别 五河县势利熏心
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玄武阁 方盐商大闹节孝祠
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遣贤感旧
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
第五十回 假官员当街出丑真义氧代友求名(六)
第五十一回 少妇骗人折风月 壮士高兴试官刑
第五十二回 比武艺公子慯身 毁厅堂英雄讨债
第五十三回 国公府雪夜留宾 来宾楼灯花惊梦
第五十四回 病佳人青楼算命 呆名士妓馆献诗
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第五十六回 神宗帝下诏旌贤 刘尚书奉旨承祭
门附录各本序跋题识
《儒林外史》序
《儒林外史》序
……

编辑推荐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是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作者简介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书中描写了近二百名各式人物,生动表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历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学界的重视。李汉秋先生积数十年之功,汇集十种清末以来对此书的评点,融于一书,加以标点、校勘,既便于读者理解,增添阅读乐趣,又便于学者进行各方面研究。

图书封面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上边是鲁迅先生评述《儒林外史》的一段话,几乎已成经典论述,常被征引以说明《儒林》的结构特征。鲁迅看得还是比较准的,但我认为这段话尚有可商榷之处。《儒林》一书确实没什么“终极目标”,不像《水浒》要集齐一百单八将,不像《西游记》里师徒众人专心打怪取经,不像《红楼》绕着宝玉黛玉宝钗等人转。《儒林》诸多笔法出自《水浒》,此点前人多有指摘,不论。单从结构上说,其实两本书都有一个情节的高潮——《水浒》是公布英雄排行榜,《儒林》则是泰伯祠大祭。《儒林》第三十七回,泰伯祠大祭,在此之前,吴敬梓已尽述参加祭祀的诸人之事迹,这部分可算是全书的腰身(头部自周进范进起,王冕独为楔子,自不必说;泰伯祠大祭后的郭孝子、萧云仙及市井四奇人可算为腿脚)。所以,《儒林》确实没有可以统领全书的大事件,但说它“全书无主干”似乎也不准确。鲁迅先生认为吴敬梓“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表面上看,《儒林》确乎有这种特色,但是,《儒林》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是前后勾连,互相映衬的。我以前写过一篇评论,说“王冕之所以被置于全书之首,盖在于王冕犹如一面清镜,站在队列最先,其身后的一干儒生次第经过,王冕的高洁正映衬出其后众多出场者低劣的人品和污浊的心灵。王冕仿似一杆标尺,衡量出众人的蝇营狗苟。”我现在仍然是这么认为的,若没有王冕、虞博士和杜少卿等人,匡超人之流如何能显其低劣。黄小田为《儒林》所写的序中尝言,“是书亦人各为传,而前后联络,每以不结结之。”可谓深得此书之妙。第二十三回回末天二评曰:“写牛浦、匡超人往往相对……”其实《儒林》中这种前后对比的笔法实在不可胜数。若真将其视为“短制”,只看到一个故事或一个人物形象,可能就会错失吴敬梓的一片苦心。本书书末附有陈独秀和钱玄同为亚东版《儒林》所写的序言,现在看来实在有趣得很。比如陈独秀写道——“《儒林外史》之所以难能可贵,就在他不是主观的、理想的,——是客观的、写实的。”钱玄同则认为《水浒》和《红楼梦》中都有黄段子,而《儒林》“没有一句淫秽语”,所以是“青年学生的良好读物”。此外,鲁迅、陈独秀和钱玄同在评述《儒林》时都提到的一个情节是——王玉辉劝自己的女儿殉夫,事后又觉悲伤。由此亦可窥见五四时期思想的一个侧面。(补充一下陈独秀的评论,以飨诸位朋友:“这一段文章(指王玉辉劝女殉夫),很看得出吴敬梓对于贞操问题,觉得是极不自然的。”)
  •     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登场的第一人。对于一部小说而言,最难写的就是开头,小说的开头往往都暗藏玄机,且不论现代小说对完美开头的孜孜追求,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开头,大多字字珠玑,别有深意,并且喜好以诗词开篇。《儒林外史》亦是如此。王冕是全书中作者最倾心、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之一,和杜少卿前后辉映,犹如两座山峰,拱起了整本小说。《儒林外史》中的反面人物众多,与对王冕杜少卿等人的推崇相比,吴敬梓无疑更重批判,而对众多腐儒昏儒的批判则更显出王冕的出场在整部小说中极其关键的作用。我觉得,王冕之所以被置于全书之首,盖在于王冕犹如一面清镜,站在队列最先,其身后的一干儒生次第经过,王冕的高洁正映衬出其后众多出场者低劣的人品和污浊的心灵。王冕仿似一杆标尺,衡量出众人的蝇营狗苟。当然,王冕的出场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为了“对比”。这实际上是一个在对比中双向互动的过程——每出场一个反面人物,如范进,他们身上的某些弱点便在王冕几近完美的人格魅力的照射下凸显出龌龊,同时,他们的龌龊也加深了我们对王冕的敬佩,于是,几乎每有一个新人物出场,王冕的圣洁便加深了一层,王冕的人格并非只在第一回中被表现,其后的每一回都可以看做是对王冕人格的隐性描述。比如,周进欲撞死在贡院,表现的是其对功名的执着,而这正好映衬出王冕的超然,所以,吴敬梓在描写周进范进一干人的同时也更清晰地描摹出王冕的画像。王冕就像泉水之源,清澈甘洌,而其下游之水则清浊不定,但每一股细流都源于王冕,都能够在王冕这里找到一点影子。所以,王冕差不多只能出现在小说的开头,甚至只能是小说中出场的第一人,王冕若是在小说中部抑或后部才出现,则这种“正本清源”的安排就荡然无显了。具体摹写王冕的章节只有第一回,但王冕的身影却贯穿全书,闪动在所有的五十六回之中。

精彩短评 (总计94条)

  •     竖排繁体字,装订的不错。开心中。
  •     这是我买的第三个版本的《儒林外史》。  上初中时,学习《范进中举》,后买了一本岳麓书社的,岳麓书社标榜“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为了压缩成本,他们的书往往字体较小,页数少,没有校注,但一般都有一篇不错的序言。那时简单翻看翻看,没有完全阅读。以我阅读岳麓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的经验,应该有很多印刷错误。... 阅读更多
  •     真的是不错的好书,比四大名著还深刻的一本好书。繁体竖排,超级喜欢。小有瑕疵,无妨阅读。
  •     處世行為倒也學著了點,戲謔之筆,實則痛心之筆
  •     大概花了半年看完此书,对景色的白描很有水平,人物极其真实,讽刺如围城,很喜剧。但弱在对古代的专有名词太多,需要对古代科举官僚制度有一定研究的人才能无障碍阅读。另外人物也太多,比红楼梦金瓶梅还难读,走马观花式的描写几十个人物,很难让人对一个人物产生感情,也很容易混淆。以致后面只记剧情,人物已忘完了。总之,此书之生涩,估计我要是中文系研究生,还好一点点。
  •     吐槽神作啊!!!@夜月生 里面大量的点评其实就是古人的弹幕吐槽啊!!!
  •     我不知道书名为什么要叫“汇校汇评”,这本书既没校也没评。没有评也就算了,排版也该稍微认真点吧,错别字连篇,连盗版都不如!
  •     叙事回环: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得于此乎?
  •     见语文摘抄74。
  •     虽然有些地方不太理解、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看的、
  •     小说里藏着无数历史
  •     章培恒还是有道理,中间那几回确实怪怪的
  •     儒林外史 写不完的历史
  •     喜欢上海古籍这套书。
  •     只看了100页左右,人物栩栩如生,印象最深“范进岳父,夫人掐灯芯”。。。竖排繁体字+各家评点。。
  •     那些事迹实在是……不过后期有两章变成武侠小说了看着很像伪作,还有那么一大本厚书用胶装确实不易阅读,书都裂成好几块了惭愧~~
  •     这本书,十年前我在图书城买过精装本,硬封面的,结果,回家准备读时,却在十几页的地方发现了装订错误。想拿回图书城换,却没货了,一直遗憾至今。这个简装本不知该不该买。
  •     汇评精彩处并不多,果然是才力的差距
  •     评语有利于阅读,很好!
  •     看的真心难过。“一个没有质感的民族”
  •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真搞笑,请编辑们多读些书,不要误导人。《儒林外史》是清朝的讽刺小说,而不是谴责小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
  •     來台灣讀了好多不然很可能就不會再讀(並且繼續誤會)的書,這是最幸運的事之一吧
  •     前面二三十回的评反而让我不想看下去了,还不如村里大妈看电视剧发表的评论呢。
  •     人情冷暖,读书人哎
  •     运气不佳
  •     纸张太差了,这么好的一本书,价格也不低,弄的这样的纸张来糊弄读者,是出版社的责任,也是印刷厂的责任,可是最终吃亏的还是读者。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儒林外史我有其他的版本,是人文版的,读者总感觉很好,很喜欢这书,所以看到有汇评汇校本就毫不犹豫的下单子了,可是收到货的时候只能用失望来表达心中的想法。如果纸张好,对于买这本书,我真的不在乎它再贵10块钱,可是如果纸张不好,就是买了,我有懒得看了,唉,精装版好没货。
  •     比较失望,讽刺性未体会到很多,文学性来说真的不是很生动,总不过青布直裰,粉底皂靴的泛化描写,看来范进中举可说是最精彩的部分了
  •     如果分作两册就好了
  •     “母子”写成“母于”,“王冕”写成“正免”。不过书的批语很有意思
  •     首先,太厚了,装成两册多好啊,小说啊,拜托,不是查资料的,是用来阅读的,拿着这么厚一本多不便啊。不往深展开吧,看不见里行的字,展开吧,又怕书被撑开了。其次,字迹有点浮,不是特别清晰。字体还行吧。
  •     看了评论,很好,就买了
  •     白底黑字分外分明,印刷纸张都可。
    汇评本是最可获益的,研究、爱好都合。
    繁体竖排更是原味,即使接触得少的,多则读过两三篇故事也就习惯的。
  •     当头棒喝
  •     水路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并暗伏情节发展;旱路旅行只是一笔带过,起到连接新的出场人物的作用,不细写。吴敬梓写的旅行,有水路和旱路两种。而水路上的细节描写,在情节组合上有特殊的功能。两个字好看,凑热闹也是在看吃上,就是在吃饭上大作文章。每个人物传记开始,新人物初识,总是要吃饭,如此方便的情节材料不但非常符合我们的民情,而且,饭桌子上的放松总是让人表现本来的面貌。加之,作者通过每次列出的具体菜样,随手拈来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风俗民情等等。“吃饭”让作者写得千姿百态。薛家集的人备分子在申祥甫家请周进吃饭,“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早去了一半”。只这两句话,概括了村民们的吃相,同时吃的什么,也一目了然。
  •     实在是写‘学术界’的绝唱...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     儒林外史的汇校汇评本,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出版,对喜欢儒林外史的朋友来说是个好事,这是喜。但是,书到手后发现,很厚的一册,而且装订方式将锁线胶装偷工减料为切脊胶装,时间长了很容易断裂。在各大出版社都在偷减装订工序的时代,以前还我还夸上古的“古典文学丛书”一直坚持锁线订,看来上古也不能幸免了。另外纸张一般,字体改为新字形(横竖粗细差别很小的宋体),满纸看去很凌乱,读久了眼睛就累。上古新出的书好像都在用这种新字形,貌似时尚,其实真不是好事。
  •     竖直排版,繁体字,很好,外感也不错
  •     怎么说呢?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全国一流的出版机构,靠的是优秀的选题和过硬的排印质量,这口碑是上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扎实的文字校对功底树立起来的。不过这丰碑快让新一代上古人毁坏了,急功近利、浮躁,等等等等,在这本书上表现的一览无余。先说错字:《儒林外史》版本及其衍递第12页第2行:上海受古书店误为上洋受古书店;第一回第10页第7行:母子洒泪分手误为母于洒泪分手;第二回第21页11行:头戴一顶旧毡帽后面少一个“,”号。这些只是前两回以前的错误,而这些错误经与1999年第二版核对(本书尽管标注为第一版,实际是本书的第三版)均是正确的。还有,这本书尽管是繁体竖版,但有些字却没有用繁体,显得不伦不类。如“辶”偏旁的字上边均是一点,“直”、“真”“升”均为简体,这只能说是校对者的古文字基础较差所致。最可笑的是“闹”字,用不常用的“鬧”而不用“閙”,而如“闯”等等“门”部首的均为“闖”等等。说实在的,运用现代胶印技术而印制的本书,比之以前尤其是铅印转胶印的书来从清晰度和阅读舒适度方面要好很多,但是,如果排版技术和文字校对不过关,纵是印刷的再好又有何益?
  •     今天本来想去汉唐收一本,结果仅有的两本全都是拆封的,精装硬皮这个也是拆封。这种书不实地看真不敢买,印刷装订质量参差不齐。比如,这个系列的三会本《聊斋志异》2011版2印,用纸、印刷、装订都极好,而同一个系列的《汤显祖戏曲集》,印刷不咋地,用纸差,最令人气愤的是还没咋看呢直接开胶书籍断裂。
  •     好像还不错,搞活动时买的
  •     这本书完全是古书的风格:繁体字、竖版、从左往右排版
  •     對於書的內容,無須多言,但是對於書的質量,對於上古出版社,非常無語,此書,翻看三日,就書籍斷裂,散架了,殘章碎頁,如何是好。上古就不能用心做點好事,價格不是問題,但是質量也請保證,如此長久以往,是在砸自己的牌子。
  •     《儒林外史》用了讽刺的比喻手法,写了当时恶劣的社会风习。
  •     应该说还是超出预期的,纸张和印刷都可以。之前看到网上有读者评论说印刷质量极差,看来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印刷相当清晰,没有字迹漫漶不清的地方。只是装帧有瑕疵,这么厚的书,书籍完全靠胶粘,没有线订,翻看过程中极容易折断书籍成为两半。但是名著《儒林外史》的会评会校本还是首次见到,推荐购买。
  •     非常赞成“剑气书香”书友的评价。李汉秋先生是《儒林》权威。编写的会校会评本自然价值很高。遗憾的是,厚厚的一本书,却是用的胶装,看到100多页就断了,一部分书页完全散开“耍单片”了。要退换,自己又在书上做了笔记,这部分笔记又舍不得退。接着再看这书,断裂的部分就像上面长了块牛皮癣一样不舒服。再就是,把一部分应该排印在正文中间的“泽仙评批”,集中放在最后打了一块补丁,如果不看目录,拿过来就读的话,这部分批评就漏掉了:没法和书籍正文匹配阅读——而批评必须要和正文配合阅读才有意趣。感觉这样的印刷编排很是变态,使阅读变得非常费劲。说是2010年8月1版1印,实为第三版(见该书p.21评点及其衍递)。上古的书,近年来在古籍出版方面竞争力大不如前,细节上做的非常差劲,很是遗憾。
  •     不愧为汇校汇评,各版本评语全,并且有校记。
  •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     儒家文人,可见一斑。
  •     匡超人归家,老母先是捏了捏他身上的棉衣,见是极厚实的,就放下心来。古典小说把握细节的能力,令人叹服。惟书脊胶装,恶极!
  •     儒林外史的各版本中,我知道这是最好的。
  •     书很厚只有一本 品相有点不好 容易磨损 最好制出上下的就更好了
  •     十几年前已购过李汉秋先生的《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但还是忍不住又出手了一回,实在是喜欢这部书,还有李先生在这个领域几十年的辛勤耕耘。
  •     早就知道李汉秋的辑校本,现在终于重印了,而且内容上又有增补,太好了。唯一的遗憾,要是精装本就好了,平装本看久了容易散。
  •     之前读了一半,这两日重拾,把它读完了
  •     排版装帧太累了
  •     感触良多
  •     早年就读过这本书,这次想好好细读.买来看了第一回,把"王冕"的"王"字印成了"正"字,这一回除这个字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字错了.本来对上海古籍出版社非常信任,没有想到把经典印成这样.看了第一回就不想再看下去,改看从书店买的,把半年国庆给打发了.
  •     版本很好!值得看!
  •     恶搞鼻祖吗这是
  •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
  •     书很好,但价格高的有些离谱。不到26个印张定价76元,打69折后52.5元感觉还是很贵。买是买了,只是肋骨疼得厉害。
  •     好书,很有参考价值,资料丰富。
  •     每年一套明清小说,这次选了儒林外史,由于是繁体版,小学生看起来有点累,但还是能看懂,
  •     七六折买的,回头就变成七九折,长得真快。不过,好书就是好书。
  •     作者真是太刻薄了。
  •     一天买了一百多本书
  •     从装订到内容都很合心意。
  •     繁体竖排,会评会校。
  •     实际上最喜欢的四大名著中特别想把水浒换出来,把这个放进去,因为每一个小故事都有不同的意义,关键是看着文字,脑中的留白更有韵味。
  •     错别字太多,尤其是古文,错别字极为影响阅读。跟纸板盗版书无异。虽说是免费电子书,但长此以往读者也会对这家出版社及亚马逊丧失信心。
  •     中间有那么几章让我心生咋这么无聊我到底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的想法。最羡慕庄征君,皇帝召见,御赐元武湖,夏观荷花冬赏雪,神仙过的日子
  •     上古的书就是这个样子,这一套古典文学丛书的印刷和装帧一直为人诟病,精装的锁线不知什么原因,翻开书页总是前左右翘起;印刷又是含含糊糊,即使新版也难称精品。
  •     惊喜
  •     向鼎在鲍文卿柩前一声“老友文卿”,能不跟着恸哭?于老者听荆元忽作变徵之音,能不跟着泪下……此书竟如是深情
  •     帮家里人买的书,希望他能喜欢,关于这方面的书不是很好买,赞一个。
  •     排版太差了,在kindle软件上看很难受
  •     很不错的版本,繁体竖排,汇校汇评,适合学术研究。
  •     这是一个难得的本子,推荐。
  •     一些很有意思的人和事
  •     书脊上的书名居然没印在中间的位子,印在左边这么偏,与上古的名社显然不符阿,郁闷
  •     “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     字字字字珠玑珠玑,十星!不卖弄,不浮夸,悲悯的冷眼旁观,直戳心窝,天地间之至文。。。再多的赞美也不为过。。。(上古这书没分两册出,太厚,书脊断了)
  •     集合了几大家的评点,卧闲草堂,齐省堂,张文虎,黄小田,附录里还有则仙,小说方面的专业用书。普通读者买通行本就够了。这书很厚,装订不是太好,翻多了中间的胶容易断
  •     这个新版
  •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豆瓣这是什么简介?
  •     评语们让我认识了喜剧------
  •     有内容,又有评论,很好
  •     繁体竖排,评论以小字夹于文中,囊括了成书以来所有评本的评语。字体大小适宜,排版疏朗有致。可惜是平装,若封皮才厚实一些,更显古色古香。
  •     这个版本是汇校汇评本,看几个点评人在评点时而交口称赞时而相互掐架,颇有意思。如第37回,卧评:“此篇古意磅礴,竟如出自叔孙通、曹褒之手……”立马有黄评批驳:“此评甚迂,不过相题立言而已,何必过赞?”笑死了。
  •     自恩师提及,靡日不思,今幸藏之
  •     早就知道李汉秋的辑校本,现在终于重印了,而且内容上又有增补,太好了。唯一的遗憾,要是精装本就好了,平装本看久了容易散。 就是字太小,排版太紧密!
  •     少时只觉有趣,现今想起这本戏剧脸谱竟有种悲怆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眼前浮现“公知”二字,真是讽刺。
  •     因為有前人批注的彙整,所以這個版本還行。
  •     真是好书!还是最新第三版的,新增了则先评语。递送也挺快,就是我的书脊下方破损裂开了,也许是运送过程中弄的吧。我也不退化了,懒的麻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