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选》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乐府诗选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101087512
作者:余冠英 选注
页数:220页

记忆的密码

记忆是有密码的吗?当然有。比如看《舌尖上的中国》,那些色泽晶莹、品种丰饶的食物对视觉的刺激尚在其次,最重要的它唤起了每个中国人记忆中对中餐的眷恋,使人想起了小时候儿生病了奶奶给下的一碗鸡汤面,外婆从烟气蒸腾的厨房中捧出的红烧鱼,想起了“民以食为天”这一朴素信条的代代相传——五个字里蕴含了对食物的珍惜,也有对“一粥一饭,烟火人间”这种简单幸福的真实向往。《乐府诗选》对于我而言也是开启记忆的密匙,再次唤起我对中文——这世上至为美妙之语言的崇敬。说来也怪, 这种崇敬却来源于幼时被妈妈硬拉着在桌子边背唐诗的痛苦记忆,为了和妈妈对抗,我还在那本书上用彩笔胡乱涂划,过后当然少不了一顿更严厉的训斥。但不记得是哪一天,我忽然不忍心再糟蹋那本书,忽然觉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十个字中有了无尽意绪,觉得再没有哪些文字可以写出春日中那漫漫流淌的愉悦和愉悦中隐如轻烟的愁思。再后来,当我开始接触爱情的宏大命题,却觉得再多的描摹歌颂都比不上小时候儿背诵的一首小诗能表达初遇的美好: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再读乐府,又使我忆及那些关于背诗的痛苦和美好,也许是属于每个中国孩子记忆中的痛苦和美好。但所有那些痛苦都是值得的,让我们认识了古诗,这宝贵的精神财富,比之荷马史诗、希腊神话而毫不逊色的文学作品,中国的意蕴风骨皆在其中。乐府诗在唐诗之前,来源于民间,作者多不明,但语言独有一份生动朴质,也对当时的社会风貌进行了详尽描摹,既有精致的叙写如“《陌上桑》: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也有深入的哲思如“《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皆为乐府名篇,但这次读《诗选》,最被《西洲曲》的美所触动: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写尽了江南之美。江南,是中国文学绕不开的美学主题,宋有柳永“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唐有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再往前,有这让人心旌摇曳、击节叹赏的《西洲曲》。读来就默默怀想起记忆中的美景,在初夏时节的拙政园,天上下着细细的梅雨,雨滴真如碎梅一样是柔而白的,落在院中的荷塘上,远看就像濛濛轻烟笼罩着。荷塘中,绿叶在微风中轻摇,水中莲像是雨所化成,清洁玉立。读着古时词句,顿感曲中这满怀思忆的女子和记忆中的莲塘化为一体,袅然如仙。这样的词句是恬静的,却自有恬静中的坚持,就如莲是中国人心目中恬静和特殊的意象,携带着汉文化的密码代代流传。电影《甜蜜蜜》的结尾处有一个镜头,张曼玉扮演的李翘和黎明扮演的黎小军走在纽约的街头,心里想起的却同是邓丽君的歌声。那天是邓丽君逝世的日子,旁边纽约街头的生活依旧是热闹的,没有人懂得这两个默默在人群中穿行的中国人心中复杂的滋味。邓丽君是一个文化的密码,就像古诗词一样,邓丽君让张曼玉和黎明在纽约的街头重逢了,古诗词让一代代的中国人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一次又一次地重逢,辨认出属于我们民族的血脉,分享那曾经打动我们的美与情感。


 乐府诗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