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宝典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国学普及读物 > 中华养生宝典

出版社:三秦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807362449
作者:蔚华
页数:314页

章节摘录

盐    盐是咸味的载体,是人们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调味品,可以说人们餐餐都少不了它。以盐为基本味,可以调制出许多味型,故盐又号称“百昧之祖”。它可用于烹饪各种菜肴,或腌制各种咸菜、酱菜等。    防病与养生功效    盐是人体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调味时它能解腻提鲜,祛除腥膻之味,使食物保持原料的本味。关于盐的营养保健作用,营养学界总结为催吐、清火、凉血、解毒、增进食欲等。    盐水有杀菌、保鲜防腐的作用,用来清洗创伤可以防止感染,洒在食物上可以短期保鲜,用来腌制食物还能防变质。    用盐调水能清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和污垢,使面部呈现出一种鲜嫩、透明的靓丽之感,可以促进全身皮肤的新陈代谢,防治某些皮肤病。    饮食宜忌    所有人都可食用。每天6~10克。    若长期过量食用盐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    肾脏病、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儿童也不宜过多食盐。    虽然多吃盐有碍健康,饮食宜清淡,但并不是吃盐越少越好。    烹调时放盐的最佳时间是菜肴即将出锅时。由于现在的食盐中大多添加了碘或锌、硒等营养元素,烹饪时宜在菜肴即将出锅时加入,以免这些营养成分受热蒸发掉,而且此时盐更容易人味。    制作鸡、鱼一类的菜肴应少加盐,因为它们富含具有鲜味的谷氨酸钠,本身就会有些咸味。    晚餐不宜摄入过多食盐含量高的食品。    优质盐呈白色,味咸,无苦味,无异臭。盐可用各种防潮容器避光密闭存储,在干燥环境中可长期保存。    ……    P99

前言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养生古法精妙绝伦,犹如取之不尽的宝库。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把顺应四时、效法自然奉为重要的养生之道。我国古代养生名著《黄帝内经》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养老奉亲书》说:“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以保健强身、怡情悦志、防病抗衰老为目的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后代养生理论则逐渐扬弃了诸子浓厚的哲学内蕴,而继承和发展了其有价值的养生思想。但诸多思想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为了引导人们用科学方法实践养生、提高身体素质,以延年益寿的美好心愿,我们特地从浩若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中不断发掘养生秘方,编写了这部《中华养生宝典》。    本书集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将历代养生学家关于养生的经典观点全部奉上,从食物的营养构成到饮食养生等细节一一讲述。我们挑选多种中医药治疗效果独特的常见病、多发病,分别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分别介绍,并收录各类有效私家秘传,且经名老中医多次验证,疗效显著。更重要的是,全书配有精美插图,将流传千百年的养生之术详细精确地介绍给大家……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自己打造一个精品人生。让我们从本书开始,发掘养生秘法,采撷养生精华,获得健康的体魄。    愿古老的养生文化焕发新的光芒,愿每个人都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老子在《道德经》说: “清静为天下正”,“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恢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内经》还说: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主张安静而无杂念,志闲少欲,即防止不正当的思想。 孙思邈主张平日“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无大喜怒,无大用意,无大思虑,无歌啸,无唉啼,无悲愁,无哀恸,无庆吊,无饮兴。清静无为,清心静气,不过多追求,不勉强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以保养人体精气,安享晚年之乐。

书籍目录

养生格言  总论  人贵于天  我命在我不在天  得道养寿  真人  虚静养心  养心莫善于寡欲  积善者体健  平虚养内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养生十要  通调有天年  通阴阳而知养生  摄养延年  与其服延年之药,不若守保身之方  养生五难  病六不治  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通心神  保生寡欲,保身者避名  养生在人牧,肥肉在谷食  无劳尔形,无摇尔精  养心调心  耳目之欲,背于养心  心平中正,长寿之道  心忿则热,心劳则汗  心志修而轻外物  多欲气淫,无有天年  恬淡虚无,寿命无穷  不能自胜者无寿  知足常乐  养生须除六害  恬和安内,清虚不诱外  心平则气自和  达人不愁死  心为万法之宗  自心有病自心知,自病还将心自医  凡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长寿十要  心宽出少年  圣人除心不除境,凡人除境不除心  养心“五不要”  养生“十二少”  养生“三戒”  调养补养  人体的生理和调养  人体七养  心之形,自生自成  善于养生者,以一身之小自全其气  善调阴阳者,与天地同寿  补养  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  人参补气,羊肉补形  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调药性易,调自性难  饮食  饮食之患,过于声色  饥饱适度,饮食养生之道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宁少勿多,宁饥毋饱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  阴阳五行,食养之道  养生真味是清淡  丰年多病,饥年少疾  善食强于善医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饮酒十过  食唯半饱无药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起居  善养者起居有规  居处过于华丽,易使人滋生贪婪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  居室之处须防风  起居阴阳,谨慎调理  一天里的禁忌  动静劳逸  淡静为不死之药  躁动催人老  心如猿,意如马,无寿  少私寡欲,是为真静  动而不妄动,亦为静  不淫于至乐,不安于至静  养生至要:心静而体活  养生须防“五劳”  善养生者,有劳有逸  气功和导引  天地万物,气聚则生  延年却病,导引为先  若欲安神,须炼元气  坐禅五境界  坐忘  人定  欲得长生,先须久视  应时  天时阴阳,顺之则寿  内经大论四季之应时养生  阴阳四节,死生之本  邱处机纵论四季应时养生  夏脏宜凉,冬脏宜温  舂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  房室  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  上士别床,中士异被  养心莫善于寡欲  防病  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  不乐损年,长愁养病  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睡眠  食饱不可睡,睡则诸疾生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养老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不须忧老病,心是自医王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养正四要  寡欲第一  慎动第二  法时第三  却疾第四  养生总论饮食须知  卷一:水火  卷二:谷类  卷三:菜类  卷四:果类  卷五:味类  卷六:鱼类  卷七:禽类  卷八:兽类

编辑推荐

蔚华编选的《中华养生宝典》收录了古今最行之有效、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养生功法以及食疗、食补的妙方,并结合现代一些有科学依据的食疗理论和养生保健常识,向读者提供青春、抗衰防老以及祛病延年的秘诀,充分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养生又对养生之道不得其详的需要。

作者简介

《国学大书院:中华养生宝典》(经典珍藏版)讲述中华民族堪称最讲养生之道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以保健强身、怡情悦志、防病抗衰老为目的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后代养生理论则逐渐扬弃了诸子浓厚的哲学内蕴,而继承和发展了其有价值的养生思想。我国古代养生学在学派理论上表现为对调气、动形、静心、固精、食养等的侧重和倡导,再通过气功导引,房事,养心,劳逸结合,依靠时令进行起居调养等生活实践的取长补短,融汇嫁接,达到兼收并蓄和相互促进的高级境界。意味着各家各派殊途同归,实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升华,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以精、心、神、食的调摄为核心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并对东西方的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书封面


 中华养生宝典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中华养生宝典.碟壹.Codes.of.Fit.Keeping.in.China.DVD1.2005.D5.MiniSD-TLF.mkv
  •     看文言文的感觉,虽然有翻译…买错版本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