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译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国学普及读物 > 诗品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4-9-1
ISBN:9787101015898
作者:(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
页数:100页

章节摘录

《文心雕龙·物色》又称:“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里的“自近代以来”,即上文说的“此近世之所尚也”,即是崇尚山水诗。说“文贵形似”,即《诗品》里说的“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所谓“巧似”,即“巧构形似之言”。灵运怎样巧似,即《物色》里讲的:“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他从风景中看到景物的情态,从草木中看到草木的形貌。即他在诗中所写的情态和形貌,是景物和草木本身所具备的,不是作者以自己的情思加到景物上去的。如《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他看到白云围绕在山石上,因此写出“抱幽石”来,看到绿的小竹枝轻拂着山泉,因写出“媚清涟”。“抱”和“媚”都是有情味的词,他是从景物本身中看出来的。再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写湖中所见景物:“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写菱叶和荷叶的光色互相映照,蒲和稗草互相依倚,写出物的情态来,这些情态,是从物中看出来的,不是作者把自己的情趣加上去的。这首诗的末四句:“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者,试用此道推。”这样欣赏景物,名利的考虑就轻了,满足于景物之美,自然不违于理,寄言保养生命的人,试用这个道理来推求。这就是“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了。所以称为“内无乏思,外无遗物”了。

前言

钟嵘《诗品》有陈延杰《诗品注》,有《跋》,称:“唯明胡应麟《诗薮》,辩证至数十则,皆玩而核实者。其后王士祯著《诗话》,极论其品第之间,多所违失。”“惟觉曹瞒之悲壮,彭泽之豪放,当列上品,与阮亭若甚符合。其余各家,不劳改置,差可为定品焉。”《跋》作于1925年7月。陈注于下品戴逵条注,称《诗品》有脱文,无评戴逵语,家藏明抄本不脱,用补其缺。陈注改《诗品序》为《总论》。注后附录《诗选》,选《诗品》所评各家诗。后附《南史·钟嵘传》及《跋》。又有古直《钟记室诗品笺》,作于1925年冬。未刻。见陈延杰《诗品注》,即在《发凡》之末,指出陈注之疏。陈注草创,不免有疏。古直论陈注之疏写于1927年冬。1928年,在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制版。古笺不用陈注《总论》,称《诗品序》。有《发凡》,评论《诗品》。对《诗品》脱文不补。《诗品笺》出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61年10月出版陈延杰《诗品注》,《出版说明》称:“注本前曾由开明书店出版,最近注者吸收他人所提意见,在旧注的基础上作了较全面的订补,由我社重排印行。”陈注已经补正了初版的疏漏。1948年6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有《诗品之品第陶诗》节,对《诗品》之品陶有所论述,足正注家维护《诗品》品陶之失。

书籍目录

前言  《诗品》的笺注和研究  钟嵘的身世  对《诗品》的评论  《诗品》的杰出成就  论《诗品》的品陶等次  《诗品序》的分合诗品序上品  古诗  汉都尉李陵  汉婕妤班姬  魏陈思王植  魏文学刘桢  魏侍中王粲  晋步兵阮籍  晋平原相陆机  晋黄门郎潘岳  晋黄门郎张协  晋记室左思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中品  汉上计秦嘉  嘉妻徐淑  魏文帝  晋中散嵇康  晋司空张华  魏尚书何晏  晋冯翊守孙楚晋著作王赞  晋司徒掾张翰晋中书令潘尼  魏侍中应璩  晋清河太守陆云  晋侍中石崇  晋襄城太守  曹摅  晋朗陵公何劭  晋太尉刘琨晋中郎卢谌  晋弘农太守郭璞  晋吏部郎袁宏  晋处士郭泰机晋常侍顾恺之  宋谢世基  宋参军顾迈宋参军戴凯  宋征士陶潜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  宋豫章太守谢瞻  宋仆射谢混  宋太尉袁淑  宋征君王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  宋参军鲍照  齐吏部谢胱  齐光禄江淹  梁卫将军范云梁中书郎丘迟  梁太常任防  梁左光禄沈约下品  汉令史班固  汉孝廉郦炎  汉上计赵壹  魏武帝  魏明帝  魏白马王彪  魏文学徐斡  魏仓曹属阮瑀  晋顿丘太守欧阳建  晋文学应璩  晋中书令嵇含  晋河内太守阮侃  晋侍中嵇绍  晋黄门枣据  晋中书张载  晋司隶傅玄  晋太仆傅咸  晋侍中缪袭  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晋骠骑王济  晋征南将军杜预  晋廷尉孙绰  晋征士许询  晋征士戴逵  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宋尚书令傅亮  宋记室何长瑜  羊曜瑶  宋詹事范晔  宋孝武帝  宋南平王铄  宋建平王宏  宋光禄谢庄  宋御史苏宝生  宋中书令史陵修之  宋典祠令任昙绪  宋越骑戴法兴  宋监典事区惠恭  齐惠休上人  齐道猷上人  齐释宝月  齐高帝  齐征北将军张永  齐太尉王文宪  齐黄门谢超宗  齐浔阳太守丘灵鞠  齐给事中郎刘祥  齐司徒长史檀超  齐正员郎钟宪  齐诸暨令颜则  齐秀才顾则心  齐参军毛伯成  齐朝请吴迈远  齐朝请许瑶之  齐鲍令晖  齐韩兰英  齐司徒长史张融  齐詹事孔稚硅  齐宁朔将军王融  齐中庶子刘绘  齐仆射江柘  柘弟祀  齐记室王■  齐绥远太守卞彬  齐端溪令卞铄  齐诸暨令袁嘏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  梁中书令范缜  梁秀才陆厥  梁常侍虞羲  梁建阳令江洪  梁步兵鲍行卿  梁晋陵令孙察

编辑推荐

《诗品译注》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诗品译注》是“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之一,该书是利用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原文逐段添加白话译文,译文后并附有注释,专门疏解原文中难解的词、句,方便阅读,是一部较好的普及读物。

图书封面


 诗品译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书很薄,感觉有些不值那价位。诗品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以诗人为界分析了汉魏五言诗的艺术风格,对后代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具有研究价值。但是书中一些观点有些问题,比如将陶潜和曹丕归入中品,甚至将曹操归入下品,但是却把李陵,班姬,刘祯等归入上品,这可以看出钟嵘的时代局限,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著作
  •     1.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周振甫《诗品译注》(以下简称周注)曰:“气:节气。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按:参看陈延杰《诗品注》(以下简称陈注),可知周注从陈注。刘勰,锺嵘同时之人,虽可以刘言证锺语,然则以何语证刘言乎?不若古直《锺记室诗品笺》(以下简称古笺)引《礼记•乐记》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古笺此注仅释“物之感人”,未及“气之动物”。曹旭《诗品笺注》(以下简称曹笺)于古笺之上又加《礼记•乐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如此则完备了。2.(欲以)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周注句首无“欲以”二字。按:陈注,古笺亦无此二字,因何文焕《历代诗话》本亦无此二字。曹笺据《梁书•锺嵘传》、《吟窗杂录》补。《梁书》唐人编,《吟窗杂录》宋人编,而何文焕清人也,亦未详言所据版本。而《梁书》,《吟窗杂录》据锺嵘更近,笔者从曹笺。3.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敻矣;周注曰:“从前《南风歌》的词,《卿云歌》的歌颂,它的意义是深远了。按:曹笺作“《南风》之辞”,“辞”与“词”常通用,皆可(以下若遇类似情况不再商榷)。曹笺以为“厥义夐矣”非指《南风》、《卿云》歌词意义的深远,而指二歌年代的久远。笔者以为锺嵘之时,二歌歌词已不可考,后世所见者当爲伪作,亦难言其“厥义夐矣”。《诗品序》开宗明义之后,历数诗之流变,追源溯流,故首举舜禹时代的歌谣。锺嵘当亦指其年代久远难考。下文又云:“古诗眇远,人世难详”,古诗多作于东汉,古诗尚且眇远,更何况《南风》、《卿云》乎?4.自王、扬、枚、马,辞赋竞爽,而吟咏靡闻;周注曰:“爽:高迈。”按:不知周注训“爽”字有何依凭,不若曹笺直引古书《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杜预注:“竞,强也;爽,明也。”5.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周注曰:“从李陵到班婕妤,约一百年中,有位女作家,只有一人罢了。”按:周注译文语句不顺,易出歧义,不明句式者,会误以为“一人”指班婕妤,而实指李陵也。不若古笺与曹笺注出句式来源。《论语•泰伯》篇:“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笔者将原译文作如下修改:约一百年中,其中还有一位是妇人(不能计算在内),因此实际上只有李陵一位诗人罢了。”如此或较通顺明白。6.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致);按:“质木无文”,曹笺作“质木无文致”,据《梁书•锺嵘传》改。7.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周注曰:“曹公父子: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平原兄弟:曹植和他的弟曹彪。”按:陈注与周注同。古笺与曹笺以为“曹公父子”乃曹操、曹丕和曹植,“平原兄弟”乃曹丕和曹植。笔者从后者。建安文坛当以三曹为首,七子为辅,曹植亦“笃好斯文”,文人名士多拱之。故“曹公父子”应指三曹。而考曹彪事迹为人,无才无能无势,何以使身居上品的“刘祯、王粲,为其羽翼”,又何以称得上“郁为文栋”。再则锺嵘亦以为“白马与陈思赠答”“曰以莛叩钟”,锺氏又岂会将曹彪与曹植并称。8.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按:“稍尚虚谈”,曹笺作“尚虚谈”,据《梁书•锺嵘传》改。9.元嘉中,有谢灵运;按:“元嘉中”,曹笺作“元嘉初”, 据《梁书•锺嵘传》改。10.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按:“每苦文繁而意少”,曹笺作“每苦文烦而意少”, 据《梁书•锺嵘传》改。11.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按:“故诗有三义焉”,曹笺作 “故诗有六义焉”。陈注和古笺皆与周注同。古笺曰:“案,《诗大序》‘诗有六义’,仲伟独标三义者,殆以风、雅、颂为诗之体,无与于作诗之法故乎?”曹旭《诗品集注》引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大名代小名例”条云:“古人之文,有举大名以代小名者,后人读之而不能解,每每失其义矣。《仪礼•既夕》篇:‘乃行祷于五祀。’郑注月:‘尽孝子之情五祀,博言之,士友二祀,曰门曰行。’行二祀而曰五祀者,博言之耳。”曹旭然后说:“锺品举‘六义’而仅及‘三义’,亦博言之耳。且六义为诗学法则,此句‘故诗有六义焉’,引叙汉人诗学法则之意甚明,作‘三义’不词。”古笺过于臆断,笔者从曹说。12.使味之者无极;按:“使味之者无极”,曹笺作“使咏之者无极”。曹笺曰:“‘咏’原作‘味’。明《考索》本作‘咏’。逯钦立《丛考》以为作‘咏’。‘咏之者’与下句‘闻之者’相对成文。‘味’或涉上文‘滋味’而误,因据改。”曹笺可备一说。13.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周注曰:“踬,不顺利,不流畅。”按:周注释义总是过于浅陋,既不释本义,引申也不讲根据。不若曹笺曰:“踬,跌倒。此指文词蹇碍,令人费解。”14.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周注曰:“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夏云多奇峰。”按:“‘夏云多奇峰’乃陶渊明诗,周先生注于此处不知何意,令人费解。周氏校书之时神游乎?抑或出版社编辑神游乎?15.离羣托诗以怨;周注曰:“离开群众用诗来寄托怨恨。”按:笔者欲问周氏译文三思乎?“羣”可释为“羣众”耶?“怨”可释为“怨恨”耶?曹笺曰:“离羣:与亲友分离。《礼记注疏•檀弓上》:‘吾离羣而索居,亦已久矣。’郑玄注:‘羣,谓同门朋友也。’”《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郑玄所注最恰当。“怨”在此处释为“哀怨,忧愁”或更妥。16.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按:此句曹笺作“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或杀气雄边”。据《梁书•锺嵘传》改。17.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按:“或”字,曹笺作“又”字,据《梁书•锺嵘传》改。18.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周注曰:“扬蛾:扬眉,指得意。”按:曹笺曰:“因女子弯曲细长的画眉,如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扬蛾眉,乃是媚貌;动态之美称‘媚’。《诗经•齐风•猗嗟》:‘美目扬兮。’《传》曰:‘好目,扬眉。’《疏》:‘盖以眉毛扬起,故名眉为扬。’”“扬蛾”实为媚态,并无得意之色,周注臆断也。19.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按:此句曹笺作“非长歌何以释其情”。据《梁书•锺嵘传》改。20.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周注曰:“容:容悦”按:曹笺曰:“容,法则,准绳。《老子》:‘孔德之容。’《注》曰:“容,法也。”笔者从曹笺。21.至使膏腴子弟;按:此句曹笺作“至于膏腴子弟”。据《梁书•锺嵘传》改。22.众睹终沦平钝;按:此句曹笺作“众视终沦平钝”。据《梁书•锺嵘传》改。23.次有轻薄之徒;按:此句曹笺作“次有轻荡之徒”。据《梁书•锺嵘传》改。24.(嵘)观王公缙绅之士;按:此句曹笺作“嵘观王公缙绅之士”。据《梁书•锺嵘传》改。25.喧议竞起,准的无依;按:“喧议”,曹笺作“喧哗”。据《梁书•锺嵘传》改。26.其文未遂,(嵘)感而作焉;按:“感而作焉”,曹笺作“嵘感而作焉”。据《梁书•锺嵘传》改。27.以类推之,殆均博弈;按:“殆均博弈”,曹笺作“殆同博弈”。据《梁书•锺嵘传》改。28.故以瞰汉魏而不顾;按:此句曹笺作“故以睨汉魏而不顾”。据《梁书•锺嵘传》改。29.庶周旋于闾里;按:此句曹笺作“庶周游于闾里”。据《梁书•锺嵘传》改。30.拘挛补衲,蠹文已甚;周注曰:“拘束拼补,损害文风已经很厉害了。”按:曹笺曰:“蠹文:蛀虫曰蠹,蠹文谓虫蛀后诗意不连贯之文。”笔者以为,曹笺的解释与“拘挛补衲”更为契合。31.李充《翰林》,疏而不切;周注曰:“李充的《翰林论》,疏漏而不贴切。”按:“曹笺曰:“疏,通也。”笔者从之,前文有“通而无贬”,下文有“密而无裁”,“精而难晓”,前二者“通”“疏”相类,后二者“密”“精”略似。故“疏,通也。”其言也善。再者四言皆先褒后贬,亦可为证,“疏”定非疏漏之意,周注望文生义也。32.惟颜宪之乃云律吕音调;周注曰:“颜宪之:颜延之,死后謚宪之。”按:颜延之死后謚宪子,非“宪之”,此乃硬伤。33.至于平上去入;按:此句曹笺作“至如平上去入”。据《吟窗杂录》诸本及《竹庄诗话》引文改。34.蜂腰鹤膝,闾里已具;按:“闾里已具”,曹笺作“闾里已甚”。 据《吟窗杂录》诸本及《竹庄诗话》引文改。35.安仁“倦暑”;周注曰:“有《在县作》‘时暑忽隆炽’句。”按:“《在县作》”应作《在怀县作》,硬伤也。
  •     钟嵘的《诗品》与稍后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应该算得上我国南北朝时期文艺理论批评著作的“双璧”了。一直不得空看,其实周振甫得《诗品译注》只是一本不足百页得小册子。正值期末之际,众课皆停,只待考试,人反而闲了下来,无聊之余翻看《诗品》,却已然不能释手了。用尽一晚,将其读完,感触良多。原来以为钟嵘《诗品》堪称经典,如高山般敬而仰之,今日一看,也不过尔尔。可见不能过于迷信权威,要有敢于怀疑批判的精神。要研究钟嵘的《诗品》,陈延杰的注,古直的笺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而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也有专论《诗品》的章节。其中观点大胆新颖,有理有据,甚为精辟。而当代《诗品》研究的集大成者当推王运熙指导的博士生曹旭。他的《钟嵘诗品研究》,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并加以批判吸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切亲身实地考察。因此,曹旭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价值。以上说的这些只是《诗品》研究的大致状况,古之做学问者,必历“独上高楼”之境界,看清了通向“天涯”的路径,才好出发,展开自己的研究。可惜的是,我尚未掌握详实的参考资料,只能从《诗品》本身出发,浅陋地妄谈些自己地看法。或与前人暗合,或得怡笑大方,这都是有可能得。关于《诗品》的成就,前人说法很单一,也很难有创新,因此我就看《诗品》产生的疑问,说说它的不足。其一,钟嵘品诗,喜追本溯源,每一位诗人都会源自另一位诗人,抑或《古诗》《国风》之作。对于这个特点,清代学者章学诚是十分推崇的,他的《文史通义•诗话》说:“论诗论文,而知溯流别,则可以探源经籍,而进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矣。”然而我是不敢苟同。有些诗人确实在创作时有意地模仿前辈古人,那么可以说他源自于某某。然则有些诗人创作时并非想过要模仿谁,只是自己的作品与前人有些风格上的相似,却硬要说他源自于某某,这样是不是有欠科学呢?如果诗人的风格自成一体,而硬要说他源自于某某,这岂不是张冠李戴吗?《诗品》说陶渊明出自应璩,实为大谬。陶渊明的诗平淡自然,有田园之味,隐逸之志,而应璩的《百一诗》刺警朝政,指事殷勤,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其二,几位诗人的品阶也有待商榷。陶渊明列为中品,曹操列为下品,都是十分不妥的。《诗品》评陶渊明“笃意直古,辞兴婉惬。”既然如此为何不列上品。而说曹操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难道就是因为这样才被列到了下品吗?这很难让人信服。至于张协张载兄弟分在上下品,以及同为“建安七子”的刘桢许干往复诗作却被说成“以莛叩钟”。张协张载文在伯仲,公干伟长难分高下,怎么能被评得相差如此之大呢?这实在是有失公允。其三,我在溯《诗品》中看到两个应璩,一个是在中品得魏侍中应璩,一个是在下品的晋文学应璩。我一开始以为是两个同名同姓的人。但注解告诉我他们是同一个人。若不是一个诗人既可以在中品,又可以在下品。然而一人分处两品,仅此一例,亦无法为此说佐证。按照钟嵘品诗的思维逻辑,应璩这样的诗人,讽刺时政,应该只能列在下品,故就有了晋文学应璩。然而身居中品的陶渊明却源自于一个下品诗人,这似乎说不过去,而且也没有其它的高品阶诗人源出于低品阶诗人的例子,故就有了魏侍中应璩。然后钟嵘也没有想明白有两个应璩是否不妥就把稿定了下来。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历代刻印的时候出了差,以至遗留至今。以上都是我个人的推测,到底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辩。总之,钟嵘的《诗品》实在是一本问题多多而且很有趣的小书,很值得深入研究,空间应该还很大。除了我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之外,其实《诗品序》也存在这许多问题。只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我现有的能力尚无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但凡喜欢诗歌的人都应该看看《诗品》,对自己的诗歌创作会有不小的启发,至少我是这样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文艺理论的书,值得研究,中华书局出的,真的不错,特别是译注
  •     印刷还是纸张都很好 中华书局有保证
  •     考试手都写残了- =
  •     1.书中所具均为其它学者所校雠考据,周先生是拿来主义;2.周先生生硬的白话文翻译,读起来真的别扭极了;3.古书要繁体竖排;4.文后大段阐释读来犹如鸡肋。
  •     我会永远记得那些闲的无聊去背诗品的日子。
  •     已背
  •     还不错,不过有的地方周老翻译的实在不敢苟同。
  •     版本精美,释注详尽。虽然品评略有不当之处,但囿于时代所限矣。
  •     短
  •     周老爷子的翻译,快让我吐血身亡了。(小子猖狂,老爷子莫见怪,我只是不小心瞟到了译文)
  •     把陶渊明分在中品,按照钟嵘自己的评判标准,其实也是对的。
  •     对于中品和下品都出现的应璩,周先生认为是笔误,可是根据全书的体例,被认为是源头的诗人不可能排在继承诗人之后,既然钟嵘认为陶渊明源出于应璩,下品的应璩不可能是笔误,而是另一个人。
  •     背下来了。
  •     诗品译注不错,注释得很好。
  •     写得十分漂亮,不像理论,像散文。
  •     选诗大多无感,评点也不精彩,重视名次而不重视诗歌本身。译文尤其差,周译怎会如此?临时工译的吧?ps:发现被点名的人多数不得好死啊!
  •     书的质量很挺不错的,就是和预想的不一样,书太薄了,不像一本书,倒像一个笔记本!
  •     不一而足。
  •     内容很赞!除了原文外还有翻译和译注者的观点。说起来,对于陆机陆云的评价,我不太喜欢原作者的评价呢
  •     无聊的时候随便翻翻的,很薄。文学史上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说,观点也是自成一家。不过评价个人不是很支持,陶渊明只算是中品,而曹操是下品,是时代特点吧。
  •     中国经典的古典诗学著作,细细拜读,受益终生。
  •     这译文啊
  •     译文不好(・・)
  •     我是初学者,其实不好评论……
  •     很喜欢,东西不错,各方面都很好
  •     包装很好,内容没看呢,等看后再来评价
  •     由于对诸位的诗不熟,因此所得不多。参以汇评的体例不错,正文字也够大。但周似乎学问不足。
  •     很不错,不过注少了点
  •     一直想有一本周振甫译注的《诗品》如今梦想成真,我想今夜我要在阅读中度过了。
  •     书很好。存起来有时间看。
  •     很薄的一个小册子,但是分量很足,尤其是译注,非常详尽
  •     打7分比较好,注得不错,译则一般。
  •     本子不好,白话文翻得让人不愿意读。
  •     在我领教过周老先生译的诗经之后竟然还会犯傻挑战他其他的译文…………钟嵘的口味各种奇怪。回家重温古诗源才是正经事啊。
  •     学术品读
  •     喜欢诗歌和历史的可以看看。一家之言,别较真。
  •     阅读此书,可一览魏晋诗文墨客风度之大概,欲知详细,推荐另购《世说新语》!
  •     本来就是很经典的书,加上作者很精细的研究考证,更完美
  •     比想象中薄,真是一本小书。
  •     不敢恭维,翻译尤差
  •     诗话好书,值得收藏
  •     纸质非常好,内容丰富,尤其是有译著。
  •     还原诗品的味道,很薄很小巧
  •     物流非常给力。薄薄的一本书,承载的确实流传千年的经典;
  •     序写得真好真好真好真好
  •     对如何欣赏古诗有极大裨益
  •     品评当中
  •     还没读好呢,值得细读。
  •     这版周振甫的译文很不好,错误百出。就钟嵘《诗品》来讲,不满意他把陶渊明归为二品,曹操归为三品。然而对古诗十九首的评论堪称经典。
  •     个人极为喜读各类榜单
  •     简体横排,很薄的一本小册子。有注释和译文,还有其他人的意见,引用了一些诗句。
  •     无聊归无聊,好处是写的短还有翻译
  •     我学专业课专门要用的
  •     其余都挺好的,要是繁体版就更好了
  •     周振甫的译文……= =
  •     没能多所发明究竟有些遗憾。考辨上中下三序的顺序挺有启发。
  •     看到下品的时候,觉得钟嵘有点没耐心了,评语都变得很短,刚好自己也有点读得没耐心,哈哈哈~|| 因为上课有同学讲到“文体”的问题,读的时候有特别注意一下对“体”的用法,大致觉得涉及的是“体裁”和“风格”二义。再就是注意诗品序和毛诗大序折射出的文论观的不同,这也是自己读的时候关注的一点。
  •     论诗之初祖,开宗明义,思深虑远,溯流别为其特色。也囿于时代,有些许偏颇之处。
  •     三星是给周振甫的,文心雕龙的译文也不忍直视,现在都找不太到范文澜注的了
  •     薄薄的小册子,中华书局的本子不差。适合大众阅读。研究型的不太适合。总体很满意~
  •     虽然轻薄小巧,但是内容都在,注释详细清楚,是周振甫先生的注释,很好。
  •     斗胆吐槽: 周振甫译注真烂!
  •     指点名家,挥斥方遒,虽有偏颇,仍为经典
  •     看过之后,很好的,强烈建议买吆。
  •     可惜是简体,我还是更喜欢竖版繁体~
  •     注释什么的点到即止,虽然是原作者一家之言,批注的还是不错的
  •     特别适合平心静气,体会人生
  •     不错,内容不用说了,书很新,值得收藏,研究亦可
  •     补标
  •     很薄一本,注音上有些问题,需要注意
  •     书很好,虽然薄,但是有译文
  •     书很薄,感觉有些不值那价位。诗品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以诗人为界分析了汉魏五言诗的艺术风格,对后代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具有研究价值。但是书中一些观点有些问题,比如将陶潜和曹丕归入中品,甚至将曹操归入下品,但是却把李陵,班姬,刘祯等归入上品,这可以看出钟嵘的时代局限,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著作
  •     这个译文和注吧…………
  •     内容不错 值得细细研读 真是好啊
  •     三品论诗,可以看看
  •     此书最有味的部分还是序,中间对各人品评造语精巧切要,好多都已搬上课本成为定评,实乃诗评之大家,然而却对陶渊明评价不高,似乎是当时文风所致,有此一失也
  •     很薄的一个本子哦,本来以为挺厚的。
  •     取径偏狭,工巧可嘉,至于比、兴、赋之论,或可得趣
  •     诗品序极佳,作品品评虽有创见但也没有跳出时代,如魏武为下品。
  •     没事的时候看看挺好的
  •     书很有用,对我有帮助
  •     书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是正版
  •     挺薄的小册子 大致翻了一下 里面是简体的 注释得挺详细的
  •     这本书还不错,周先生做的还是比较浅显易读的,而且校注得也很好,等于一书看不止一个版本。
  •     非常好的书,物美价廉。
  •     诗品的序是好文章。至于周振甫先生,我读过他注的周易和诗品,觉得他水平搭僵
  •     便携 易读
  •     为了这周的古代文论论文。其实只能算是大概翻完了:许多诗人我都不曾读过作品,甚至不曾听说过,毕竟年代太古早了些;之后,还有谁敢来将李杜、王摩诘、白居易、陆放翁等等人分出三六九等呢?钟嵘的分法本身也有太多偏颇之处。周先生的评注我也并不喜欢,许多译文总感觉不太流畅通达。
  •     里面居然是简体
  •     钟嵘的品位现在看来还是有些奇怪,比如尊潘岳为上品而将陶渊明沈约列为中品,贬曹操徐幹为下品。五言诗由汉代乐府诗和民歌发展而来,在东汉末年发展完备,其中曹氏父子居功甚伟。另外讥讽徐幹“以莛叩钟”,不及刘桢,也无法接受。至于周振甫的翻译,虚词译的不知所云,倘若不看原文简直读不连贯。
  •     文约意广。
  •     #2016063#
  •     《诗品》是名流千古的书
  •     挺好的,物流也给力
  •     薄薄的一本,好多原文都被文学史引用了。
  •     一直想拥有的书
  •     很好,就是很薄
  •     单薄。
  •     古人读此书的趣味大概在于“排座位”,品评寥寥,几无理据。
  •     不是好版本,但是作为入门的版本看好了。
  •     此书虽然很薄,但是质量好,也很精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