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生产与运作管理 >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301092019
作者:翟学伟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书摘我认为,在中国社会,单凭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或表现得知书达礼、彬彬有礼,不算是真正的脸面行为,不过是个人奋斗成功或行为得体而已。其实中国人讲脸面总是倾向于把相关者的有关心理和行为考虑进来,因此具有层层辐射出去的作用;人情的含义则是一个排斥性的或封闭性的概念,它主要是表现在有形和无形资源的交换上,显然,有交换关系或恩惠关系才有人情关系,没有交换关系就没有人情关系,一个人不同另一个人从事人情交换,他不能说他同此人有人情关系。因此人情的封闭性表现在人们彼此之间可以分清谁欠谁的人情或谁不欠谁的人情。在脸面方面,一个家族或家乡里出了一位名人,家族和家乡的人们不用这位名人的首肯,就已经沾到他的光了。可见人情在交往方式上是比较闭合的,脸面则是比较开放的。因此单靠人情关系,即使权威可以作为一方的资源同另一方的其他资源作交换,比如金钱或服务,但权力不会因此而流通起来,不过可能发生钱权交易、徇私情,即所谓的“寻租”罢了。    而脸面则不同,它涉及的是个人的资源要让他人来分享,如争脸和争面子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获得了受人羡慕的学识、人品、才华、德性、情操、职务之类,或有了当地人认同的行为和事迹,结果那些没有这些个人特征的人通过特定的关系则可以分享到这些特征,比如给面子的含义中可以让那些相关的他人分享自己的荣誉、名声以及由此而来的物品、财富、地位、权势等。脸面作为一种资源扩散方式,是以他人正面的评价作为回报的,比如他人对施予资源者的接受、感谢、感激、颂扬等会让有脸者感到自己有了面子。可见,有脸者愿意与谁共享脸产生的资源,就是在赏脸给他,而他所要的最好的回报,不是物质帮助,而是要多多地恭维他、抬举他,捧他的场。给他人面子就是对他人重要性的承认,也就是对他人成功、德性或善举的肯定、羡慕、欣赏、尊重、敬佩等。如果一个人虽有物品、财富、地位等,但他想找人分享时,别人都表示出轻蔑、不愿搭理,或拒绝要他的东西,即不愿分享他的资源、沾他的光,那么就是不给他面子。在中国,一个人不给别人面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涉及道德问题,要么他过去可能伤害过此人的感情或自尊心,要么人们不认同他或她的资源的来路,比如一个人偷盗或卖身得来的钱财,即使他或她再富有,仍然没有面子。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给个人面子的行为也同样会波及到他或她的相关者,如他的家人、家族、同乡,最后他或她只能退出或逃离其为之奋斗过的群体。这样我们就知道了,面子是由脸出现后而获得的他人的评价,它承担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脸是否被某一群体或社会圈子承认的检验和考验的怍用。由此面子是一个为脸活着为脸奋斗的人最想得到的东西,当然比金钱和财富更为重要,因为是它赋予了金钱和财富以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使奋斗者感受到了为之奋斗的幸福感在哪里。这样,我给面子下的定义是:面子是个体对做出有关脸的行为之后的自我评价判定及其此判定在他人心目中的序列地位。后又修订为面子是脸的心理与行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因此面子在根本上是一种由于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类型而导致的能不能被他人看得起的心理和行为。费正清对此有相当的认识。他说:“中国式的人文主义包括关心个人尊严的问题,但那是从社会的观点来关心的。‘面子’是个社会性的问题。个人的尊严来自行为端正,以及他所获得的社会赞许。‘丢面子’来自行为失检,使别人瞧不起自己。人的价值,并不像西方所认为的那样是每个人固有的品质,而是需要从外界获得的。”    从这一点来看,面子虽然以他人评价为标准的,但因为它是从脸的表现出发的,因此它是有“里子”的。不过这样的分析是把脸和面子从中国文化中抽离出来分析的结果。如果把这个结论再放回到我们上面所讲的中国人所重视的关系,特别是介入了辈分的、孝悌的、忠恕的关系中来谈,我们就会发现,正是这些关系运作让中国人的脸开始式微,而面子开始突显。也就是辈分高的、地位高的或在伦理上应当受到尊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论自己的表现(脸)如何,都希望他人给他面子。而按照忠恕原则,如果他人这样做了,他人出现同样情况时,他也会给别人面子。由此一来,无论对方是否表现出色,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出一套很成熟的恭维他人的言辞,比如初次见面,就要说“久仰久仰”;初报自己姓名,对方就说“如雷贯耳”;客人刚一进门,就说“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客人抬腿要走,就说“不胜荣幸”或“三生有幸”等等。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说:“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要面子’觉得很可笑。殊不知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互相尊敬的风气。每个人,都有面子,即使最卑贱的乞丐。如果你不想违反中国人的伦理准则,那就连乞丐也不能侮辱。……中国人的生活,即便是最现代化的人,比起我们也要有礼得多。这当然影响效率,但同样(更重要的是)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真诚。”    总之,人情偏向的意思是交换上的一种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它的回报方式就不是正面评价的问题,而是实惠和实质性的帮助。而面子偏向的是赋予交往关系以价值判断。或者说,平时多做人情,就会得到较大的面子,平时不讲人情,就得不到面子。P.174-176

前言

冠以社会理论之名来收集整理我已发表和完成的有关论文,着实让我感到有些为难。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并非是一个专门从事社会理论或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因此也不能肯定自己发表的作品哪些可以归为此类。这本文集是我在十五年时间内从事社会研究时写下的一些与理论相关的文章的汇集。. 中国学者往往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照搬或移植西方的相关理论。在他们看来,理论与方法的问题必须是西方的,经验研究可以是中国的。为此,我眼中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那些本身就在研究取向上对理论问题感兴趣、专门从事理论思考与研究的人。他们往往喜欢对社会现象和问题作概念上的、类型上的、演绎..

内容概要

翟学伟,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人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书籍目录

一、研究视角与方法篇
本土社会研究的本土视角——反省、批判及出路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
本土心理学研究中的本土资源——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的转化
文学作为历史:真实社会再现的另一种可能
二、关系研究篇
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中国人关系网络中的结构平衡模式
社会流动和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三、脸面研究篇
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在中国官司僚作风及其技术的背后——偏正结构与脸面运作分析
人情、面子与权力: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四、社会运作模式篇
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中国人社会行为变量的考察
个人地位:从一个概念到一种日常社会学分析框架
中国日常社会的理论建构:以权力运作为中心的解释框架

编辑推荐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以中国人的关系建立及其运作方式为研究起点,对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本土视角、方法、概念、模型等进行了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探求,也对以二元对立思维来比较、研究中国社会及构建中国社会理论的倾向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作者认为,只有从人情、面子与权力的运作过程出发,关注个人权威、道德品质、利益往来及血缘关系等因素的配合方式,才可能揭示出中国社会的运作机制与规则,并建构起相关的理论模式。

作者简介

自中国学术界倡导本土化与规范化以来,学者们对规范化的诉求远大于本土化的努力,对中国社会的现象、经验及其问题的研究依然外在套用、借鉴及验证西方形形色色理信纸的水平上。本书作者以中国人的关系建立及其运作方式为研究起点,对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本土视角、方法、概念、模型等进行了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探求,也对以二元对立思维来比较、研究中国社会及构建中国社会理论的倾向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作者认为,只有从人情、面子与权力的运作过程出发,关注个人权威、道德品质、利益往来及血缘关系等因素的配合方式,才可能揭示出中国社会的运作机制与规则,并建构起相关的理论模式。

图书封面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喜欢翟学伟的书, 语言舒服,文笔流畅,意义深刻。本书对于社会学专业学人与普通读者了解社会现实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     做人难,做中国人更难!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虚伪性,名和实得分离,严重的形式主义……中国人嘴里说的和实际做的往往不一致。往往是表面上吹捧一套东西,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套东西。中国社会很复杂,中国人很复杂。不搞明白这些,很难在中国混的很好。人情 面子 关系网 这些社会经验多的人都知道的但是都不说的东西更值得我们仔细研究。所以,我建了一个QQ群:国情国民研究  群号:94695262热烈欢迎大家加入大家加入!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写得比较系统,也比较深入
  •     研一
  •     论文集 不好看
  •     翟老师很有趣,听过他的讲座,这本书也很棒,不过,建设中国本土社会学,任重道远。
  •     老翟说:“在研究中国人行为这个问题上,人家刚开始脱衣服跑,我已经跑了二十多年了。”我证明,你没吹牛。
  •     作!业!!!!!!!
  •     中国社会果然很特殊
  •     偏激和狭隘的我曾经以为现在中国已经没有纯粹的社会学家了,直到看过了翟学伟的这本书. ps:此书是本论文集,学术性和理论性很强,阅读之前请做好思想准备.
  •     自觉人际关系混的差的人可以一读,比世面上讲关系、人脉之类的书靠谱多了,那些书多为西方的理论。常常看到豆瓣上转发因为份子钱拉黑人的广播以及王路之流(绝交要趁早),乃们真的这么“潇洒”?
  •     看的其实不是这一本书,是大概1994年出版的《面子、人情与关系网》,例证很丰富,与翟老师惯常的讲课方式一样样儿的。
  •     宏大没有支撑,社会学没有实证
  •     有理论有现实,深刻呀深刻
  •     建立起一套本土化的中国社会研究范式,主要是考虑了权威、道德规范、利益分配和血缘关系这几个因素。文章内容稍有重复和累赘,但值得一看。
  •     当论文看就好..
  •     中国人想在人情和社会规则中寻找到某种平衡,所以即非纯粹感情用事也非纯理性决断。从这就理解了中国社会的许多现象,为什么会有谁弱谁有理,为什么是非不分和稀泥……
  •     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揭示中国人际关系的精妙之处。虽然我们经常穿梭于与他人的交往之中,但我们不一定就能够理顺其中的奥妙。很值得一看,推荐一下!
  •     : D668/1292
  •     【未看完】尼玛,排版超烂,再加上偏学术,难懂。
  •     对社会学的本土契合性研究独到而深刻 使人印象尤其之深
  •     托畅叔的福~
  •     作者是南大的社会学教授哎,书后附曾在北大作的演讲稿挺有意思的~从古代官僚作风到现在社会一直讲究人情面子,与西方观念完全不同。总有人为了人情为了面子,把权利给玩坏了,把自己给玩进去了。关于中国本土的研究值得一看。
  •     学术性较强 值得一看
  •     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     中国人在西方到日本的递变系数中处于正负+1的水平,没有完全的集体与个人主义。
  •     有些书初看一般,时时会想到,想着又觉得不敢靠过去,后来才觉得有品。书都是一样,是看的人状态一直在变。
  •     这个真的总结的很好~
  •     汉人的故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文化叙述,奔腾向前。
  •     本土化的研究,学术性强一些,不建议看惯通俗书的购买
  •     中国人的脸面观。每个中国人都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生活,但是大多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好
  •     关于国内关于人情、面子的专业研究,不错,推荐~
  •     不错的书。对人们理解中国文化对建构契约社会,现代化社会所起的阻碍作用有一定帮助。
  •     论文参考略读,以后有时间再详读吧
  •     从专业学者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制度、社会结构等的介绍和研究,了解到了本土社会研究与解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很值得一读!
  •     翟老大果然是很牛的。本土研究任重道远。
  •     喜欢翟老师关于人情、面子的本土化研究,论文的文献参考
  •     看的是他94年出版的《面子·人情·关系网》,举的当时中国社会的例子非常有时代感(
  •     除了散落的形式不太喜欢之外,没有缺点~
  •     好书啊~
  •     学术史上意义且不说,光批判官僚主义的那几个例子就足够触目惊心了!好奇的是,精通社会学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是人精?
  •     喜欢翟学伟的书, 语言舒服,文笔流畅,意义深刻。本书对于社会学专业学人与普通读者了解社会现实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     本土化的见地
  •     从比较学术的角度分析中国社会学,将自己对于中国文化重新梳理了一下,有了个全新的认识。
  •     翟老师是我心中近代在世的中国社会学家中最厉害最接近中国本土的研究者,一直身体力行建构本土性。
  •     有些许的小失望,理论延伸还是不够充分...
  •     一开始看觉得很晦涩,后面越快越有趣儿,也越想更深入的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     如何把人人皆知的常识变为学术,这是一个问题。
  •     可全面了解翟学伟本土研究的观点、路径与实践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呢,让自己有了一个知识结构去解析一些文化现象,赞的~ 谢谢你,欣岚
  •     看明白了又如何
  •     翟老师的大作
  •     经典是经典,但蛮无聊……
  •     唉。。。连翟老师的书都不全。。。
  •     本土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     有意思
  •     喜欢第二部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