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政权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商业史传 > 鸦片政权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546104584
作者:[加] 卜正民,[加] 若林正 编
页数:492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国际背景英国人运往中国的鸦片正如史景迁所说,中国历史上的鸦片是一个重大主题。本章讨论的范围限定在“泛十九世纪”的国际鸦片形势上面,这一时期通常指1789年到1914年,但我所指的是一段更长的时期,即,从十八世纪晚期“大西洋革命”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换句话说,就是从英国占领孟加拉(Bengal)开始,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民族主义到达高潮和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为止。利用这些非中国化的过程来界定所讨论主题的范围,也许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一时期中国与鸦片的层层纠缠并不仅仅是国内事务。十九世纪的鸦片“工业”具备从生产到消费的多形态过程,是跨国公司的一个生动实例,也许还是说明文化杂种性的一个例证,而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认为文化杂种性是现代纪元的典型特征。为了捕捉鸦片业的国际化特征,也为了给后续几章中专门探讨的中国鸦片问题搭建平台,我的讨论范围在地理上必将超越东亚,远及英国、南亚和北美。在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段时期中,鸦片贸易帮助中国融入了国际市场,并把中国纳入了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殖民主义体制中。在这段时期中,中国、印度和英国这三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互相纠结,形成贸易三角关系,这种贸易三角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已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此后的几十年中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十九世纪上半叶,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商贸往来涉及英国产品向南亚的出口、从印度出口鸦片和棉花到中国以及英国商人购买用于本国消费或再出口的中国丝茶和金银丝花边。在整个十九世纪,印度销往中国的鸦片构成了这个三角结构的重要部分,对于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来说,它都是必不可少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超越教科书表述模式,合乎历史实相的“东亚鸦片史”杰作填补了既往中国近现代史论著普遍忽视的一大空白。  ——朱维铮

内容概要

编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英国牛津大学肖氏汉学教授。有著作16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明代的社会与国家》、《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合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
若林正(Bob Tadashi Wakabayashi),加拿大约克大学历史学教授。有著作15种,包括《日本早期现代化中的排外和西学》、《重释日本人的忠诚》、《南京大屠杀:1937—1938年》。

书籍目录

致谢
图表目录
中译本序
前言:中国的鸦片史
第一部分 国际背景
英国人运往中国的鸦片
从身处危险到从中获利:江户晚期到明治时代的鸦片
第二部分 分运与消费
东南亚的毒品、税收及中国的资本主义
1845-1885年香港的鸦片收入
新疆及更远地区的鸦片
日本人在天津从事的毒品活动
鸦片·消闲·上海:城市消费经济
第三部分 控制与抵制
鸦片和现代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
鸦片和晚清的四川政府
罂粟、爱国主义和公共领域
中华国民拒毒会和国民党政府,1924-1937年
鸦片控制对鸦片抵制:1935年提出的清除鸦片和毒品的六年计划之起源
鸦片种植者对根除运动和罂粟税的反应,l907-1949年
第四部分 危机与解决
华中的鸦片和通敌,1938-1940年
激烈的鸦片竞争:日本对汪精卫政权
战时中国清除社会弊病之鸦片
民族主义、国家认同与政权建设:人民共和国的禁毒运动,1949-1952年
参考文献
索引

编辑推荐

一部超越教科书表述模式,合乎历史实相的“东亚鸦片史”杰作填补了既往中国近现代史论著普遍忽视的一大空白。——朱维铮

作者简介

卜正民将体制与意识的综合考察作为本书史论结合的主线,文中十八篇文章组成一段以鸦片为核心的连贯历史。勾勒了跨越一百三十年,焦点集中于政治和经济影响下的东亚地区的鸦片贸易。第一部分介绍了十九世纪鸦片贸易的基础;第二部分考察鸦片在中国如何被分运和消耗;第三部分研究国家与地方努力控制鸦片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进一步推动近代中国政府的统一与权力渗透;第四部分分析日本利用鸦片对现有鸦片政权的冲击。

图书封面


 鸦片政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因为坚持处决一名英国毒贩,去年底中英两国爆发了一次外交纠纷,北京的一份外交声明颇能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它声称中国民众对毒品走私“极为憎恨”的原因之一是“痛苦的历史记忆”。是的,虽然已过去整整170年,但人们很难忘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的屈辱中被拖进近代的,而正是英国当时强迫中国进口鸦片。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这些好像仍是昨天发生的事。这些记忆极大地形塑了中国人对许多事物的看法——例如我们很难将鸦片视为一种普通商品,鸦片贸易与其说是商业活动,不如说是一种有组织犯罪。1881年李鸿章曾致函英国禁烟协会说,“中国从道德的立场看待整个问题,英国则从财政的角度”,这一点至今如此,也因此鸦片问题的历史一直是个棘手课题。但过分执著于道德判断,也可能会遮蔽更多复杂多线的历史现实。《鸦片政权》的研究正表明:在一百多年的东亚近代史上,可能没有哪种物品比鸦片更多地与诸多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纠结在一起了,因此它不失为理解那段历史的一个极好切入点。近代世界贸易常常受到某种成瘾性非必需品的强大推动,例如烟草、酒精、咖啡、茶等,均曾给相关国家带来极大的收入增长潜力,并有力地推动了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鸦片无疑也是这样一种物品,只是它非常特殊,而成瘾后所产生的社会后果远比烟酒恶劣。鸦片在早期只被视为一种用作镇定剂的普通商品,1799年才被清朝政府列为违禁品——一旦成为非法,往往就意味着有组织走私的开始,而巨大的利润又鼓舞着走私者。鸦片是当时英国为数不多的在对华贸易中可以保持顺差的商品,因此它不惜一切地保持这种不名誉的贸易。正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所言,当时“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是依赖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而且正是依赖这种贸易的走私性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的消耗量超过除茶叶之外的任何一项物品。1870年鸦片供应比1970年香烟的供应还要广泛和普遍,而且正如买烟的人一样,当时买鸦片的也主要是底层民众。围绕着鸦片进行的商业活动使整个东亚的资本得以集中起来,并重新分配势力,使中国沿海各省由于外国贸易而逐渐兴起。在所有东南亚殖民地,当时都依赖某种鸦片包税制度(对鸦片的国家垄断)来获得政府收入,是其税收的支柱,这对其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结构性后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鸦片战争副产品之一的香港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也与鸦片贸易有密切关系。但鸦片并不仅仅是像茶叶这样“道德中立”的普通商品,它的毒害是一个显见的事实。它不仅是中国近代走向经济破产和政治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形象。殖民列强先是将鸦片输入中国,随后却又认为吸食鸦片是一种“中国传来的恶习”,舶来品竟成了中国文化的负面象征,中国人的侮辱性称呼“东亚病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鸦片吸食。本书中近代日本人态度的转变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典型:明治时期的日本人起初同情邻国的痛苦遭遇,后来却逐渐公开对中国人沉迷鸦片表示鄙视,由此滋生出一种敌意和轻蔑,以及想从中渔利的渴望。其结果之一是在华日本人逐渐卷入毒品的非法买卖,而这又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对立。在晚清之际,中国政府对鸦片控制不力被列强视为中国“人种”上的劣根性,这种观点深深地刺痛了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基督教传教士以及士绅精英都卷入到反对鸦片的斗争中来,到1906年,英国议员也意识到鸦片贸易“道德上不可原谅”,并最终促成在几年后终结鸦片贸易。对中国人来说,根除鸦片祸害不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道德复兴重建社会秩序,而禁止的有效与否,又与社会和国家力量是否有组织密切相关。在1906-1915年间,中国曾一度在反对鸦片的运动中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令一些持怀疑论调的外国观察家大感意外。然而病去如抽丝,事实证明要根除鸦片远非易事——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一大堆固有习惯和既定利益。用书中的话说,“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鸦片是一种坏东西,但鸦片在麻醉性、经济、政治甚至文化上的吸引力强有力地支持了它的继续使用。几乎每一个限制使用鸦片的计划一经发布就一败涂地。”据李济回忆,1924年时西北一带吸鸦片烟极为普遍,以至于如果客人拒绝吸烟,会被主人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除了这种社会惯性,更重要的则是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鸦片是许多军阀的主要财政来源,为了保住地盘,他们很少去触动自己的钱袋。军阀之间为了争夺鸦片及其专卖权,有几次几乎到了爆发“新鸦片战争”的地步。事实上,甚至当时的红色边区也一样种植罂粟并加工鸦片。这在民国时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尽管国民政府对外声称禁烟,但事实却是蒋介石利用全国性的禁烟运动建立起自己的鸦片垄断。史迪威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是中国军政所有权力的主要支柱。”他看出蒋介石依靠牢牢控制鸦片运输,得以加强对军阀割据省份的政治控制力,“如果不能从鸦片税收中分得一杯羹,任何地方政府都难以生存;如果中央政府能够控制某省的鸦片供应,那么这个省就别想成功地反抗。”甚至日本侵华后这一状况也并未改变,因为侵华日军同样依靠鸦片来满足财政需求。梁鸿志、汪精卫等伪政权无不通过增加自己的鸦片收入来获取税收。孙中山1924年曾说:“中国之禁烟问题与良好政府之问题,有连带关系。”诚然,对中国人来说,鸦片主要的并非一个个人恶习的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政府和国家建设的问题。在许多人心目中,鸦片和缠足、迷信等一样,是“旧中国”的象征,同为阻碍中国发展进步的桎梏。如本书所言,中国历任政府“在道义上要负起根除最能代表中国的耻辱和无能的标记这项重任”。对许多社会精英来说,反对鸦片的危害同时具有民族主义感情和社会控制的双重意义。由此而兴起的社会动员机制和组织程度,便于国家重建相互交织起来——这个进程与近代中国的卫生现代化极为相似,事实上民国时参与禁烟的许多人士正是公共卫生专家。成功的禁烟与现代卫生一样,都是展现一个“新中国”形象的手段:它们都力图以一个健康干净的身体政治形象取代了之前的病人隐喻。本书的研究基本上很好地涵盖了近代东亚的鸦片问题,当然不免也有一些遗漏,例如20世纪初鸦片在凉山彝族地区的传播——凉山所在的西南一带正是民国时全中国最大的鸦片产地。近代东亚的军阀主义常依靠鸦片贸易所获的税收来维护军队和购买军火,这几乎形成一条规律:在彝族地区,正因为鸦片的广泛种植,使得他们得以大量购买枪支,而这反过来大大充实了彝族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和武力,并进而大量掳掠、买卖人口。在鸦片传入之前,凉山的高寒山区物产瘠薄,凭借鸦片才得以大量交换到汉区的生活用品、铁制农具和武器;现代缅北的军阀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沿着同样的道路。固然由于本书研究的下限截止于1953年,缅北因此未被纳入也可以理解,但如果补充凉山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将能展现一个更为丰满的历史图景。-------------------------------------------------------------------------------------- 校译:勒口:阿裨尔:按当系David Abeel,其中文名当作“雅稗理”p.54:《中国和勇敢的新世界》:按Brave New World通译为“美丽新世界”p.65:他们也称其为“神圣王国”:当作“神州”;下页“在鼓吹‘神圣王国’的同时”:按此处是指日本一些思想家称本国为“神国”;p.75:“英国和法国不会攻打我们的神圣王国”,此处似亦可译为“神州”,日本人亦以此自称p.91:阿克(Aceh):按通译“亚齐”,现为印尼一省p.126:马西森(Mathieson):按通译“马地臣”p.155:科贾人(Khojas):通译“和卓”,这是一种穆斯林的尊敬,并非某部落或民族p.162;常驻北路伊利:按本页多处“伊利”均当作“伊犁”p.171:关东的大连城:按日据期间大连被日本人称为“关东州”p.176:满洲里事件后:按英文Manchuria即“满洲”,此指九一八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满洲里则是中俄边境的一座小城p.237:在富州县这个主要的鸦片生产中心:按Fuzhou可有四处:福建福州、江西抚州、陕西鄜州(1964年改称“富县”),此处则是四川涪州,即今涪陵;本书其他多处“富州”均同改。又p.321上山西“汶水”,当是文水县(刘胡兰故乡),汶水则是山东一县;p.323:云南“乔家”,当系云南“巧家”县p.241:东乡和开县:按此处所列地名均属民国时四川省,但“东乡县”却在江西省,此处疑有误p.277:发起该项立法的奉天派系:按“奉天派系”即民国时的奉系军阀p.305:半独立的广州集团:按“广州集团”当指陈济棠等粤系军阀p.332:被萨允格(James Scott)称作是“弱者的武器”:按萨允格是晚清时英国驻广州领事James Scott的中文名,但此处所指却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其代表作《弱者的武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国家的视角》等均已有中文版。此处宜直译其名
  •     這本書由十來篇海外學者的論文集結而成。翻譯不是很好,常有難讀的長句子出現。很擔心這書是否遭刪節的人,google書籍中有此書之英文版,但不知是否有全文。      我認為比較有趣的幾篇是東南亞那篇、日本國內禁煙那篇,還有王國斌寫的那篇,剩下的我覺得其實普通而已。      此書本要關注的是鴉片在經濟與國家權力方面的影響。在缺乏現代化的國家機器時,對鴉片抽稅或實施專賣是個非常方便的財政來源。但鴉片所具有的道德可非議性又讓國家對從鴉片榨錢卻步。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規律,當一個政權越具有權力越穩定,它就越有能力管制或禁絕鴉片。文中討論的諸政權中,軍閥是最缺乏這些條件的,所以他們往往不顧道德譴責而對鴉片徵稅,甚至鼓勵或強迫農民種植鴉片。再來就是國民黨的政權和日本扶持的偽政權,他們都處在國內動盪不定的時代,所以需要錢,但又希望顧及政府的道德威望。於是蔣就抬出了"寓禁於徵"的口號來為合理化他對鴉片徵稅的政策,後來宣布未來將朝完全禁制的方向前進。汪偽政權大體也是如此。      這本書印證了我以前的一個想法:清朝也沒那麼廢,只是後來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努力的把清朝描寫的很廢。在本書中,清末對鴉片的禁制之成功,只輸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了。儘管清末鴉片禁絕本有很好的開頭,但卻被後來的辛亥革命打斷了,袁世凱死後,中國更是沒有一個像樣的中央政權,禁絕鴉片的努力也隨之中斷,也顯示此時中國的國家建設是倒退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挾其強大的黨機器,又非民國時內憂外患不斷的情勢,且領導人也希望藉打擊這類"舊社會"的陋習來提高新政權的威望,故能順利的推行禁煙政策,中國就此脫離毒品的問題,直到改革開放。      (我應該把我的評論由繁轉簡嗎?)
  •     如前言所叙,“尽管鸦片使吸食者变得虚弱,使民族自尊心遭到凌辱,这些问题是所有关于鸦片研究的背景,但我们这本书的焦点较少集中在这上面,而是集中在了鸦片贸易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上。”而所考察的“鸦片政权包括正式的国家政府——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国家代理机构,商行和在公共领域内活动从而发挥政治影响的民间组织。”在编者看来,东亚近代的鸦片政权“是一段损众益寡的剥削史。但能使它继续下去的是其广大同谋,这只有通过探究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而非重述表面上的道德判断,才能理解。”这里的“广大同谋”颇有意思,所指并不全是英国或者日本人,亦不是少数的卖国贼,实则内忧外患也。外且不说了,这“内”就比我的理解宽广得多,晚清、北洋、民国,侵华日军,乃至汪伪政府,无一不是积极的同谋者,甚至无论产销,鸦片国产都长期压倒进口!更为有趣的是,原来所谓进口鸦片,泰半都是东南亚华侨资本家们的主要原始积累方式,可见其时我民族上下都热情得紧呐!此书所选角度独特,开阔视野,启人胸扉,虽然众手修史,却组成一段“连贯的历史”,并无杂烩之感,编者可谓居功至伟矣。不仅如此,其主线之外,言谈所及,常有发人省思之处,如锁国之时的日本,以为英、美要求贸易权,无非“冲着日本自然资源充裕而来的”。可爱,可爱!以上皆为我喜爱此书之缘由。惜我辈学浅,无力裁判此书是否“东亚鸦片史的一部杰作”(朱维铮语),却也不妨换个角度,发扬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说说关于瑕疵的大话:其一,不仅四九年之后的禁烟情形,因资料匮乏,言之过简,且早期红色政权与罂粟之关系,亦欠说明;因资料而不详的,还有几篇,如“鸦片和晚清的四川政府”;再则,各时代鸦片贸易的具体数据欠奉,想来亦因资料缺乏之故,但读来却不得不为憾也。关于可信的问题,对此书的态度,我是宁愿信的,理由多样,其一,信此书显然比信中学教科书爽。新版三国的演职人员说都了:细节决定成败。此书尽可以读出卑微、伟大、苟且、反复、执着、暧昧,却独独没有道德色彩,恪守了学术研究的原则,不象中学教科书,写着写着就高了,盛世的潇洒,乱世的大义就都出来了,结果硬生生将历史从彩色还原到黑白。当然,我还觉得,倘若历史真如《鸦片政权》所述,那么就更象我所以为的生活,虽然,如此评价一本学术著作肯定是不合宜的。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这个题目下蕴含无数可以深挖下去的角度和专题,这个论文集作为起点还是不错的。
  •     写书不一定要冷眼,而是要眼光独到。
  •     本书内容简介: 卜正民将体制与意识的综合考察作为本书史论结合的主线,文中十八篇文章组成一段以鸦片为核心的连贯历史。勾勒了跨越一百三十年,焦点集中于政治和经济影响下的东亚地区的鸦片贸易。第一部分介绍了十九世纪鸦片贸易的基础;第二部分考察鸦片在中国如何被分运和消耗;第三部分研究国家与地方努力控制鸦片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进一步推动近代中国政府的统一与权力渗透;第四部分分析日本利用鸦片对现有鸦片政权的冲击。 本书特色分析: 权威研究——关于鸦片政权的系列学术论文精选,被朱维铮教授称为“东亚鸦片史”的一部杰作。 多元视角——从多方面考察鸦片政权,突破传统的道德模式,深入研究鸦片贸易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和影响。尤其是本书突显了日本作为东亚鸦片史的主要角色,填补了既往中国近现代史论著普遍忽视的一大空白。 深度冲击——在种种观念先行的历史学研究领域,本书从实事求是的角度,重视变与不变的相关度,可为历史学者转变研究方法的“它山之石”。
  •     一段难忘的历史
  •     Informative.
  •     就像一本字典 按照时间线罗列了一些历史史实 趣味性全无 我是打着瞌睡读完的
  •       如前言所叙,“尽管鸦片使吸食者变得虚弱,使民族自尊心遭到凌辱,这些问题是所有关于鸦片研究的背景,但我们这本书的焦点较少集中在这上面,而是集中在了鸦片贸易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上。”  而所考察的“鸦片政权包括正式的国家政府——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国家代理机构,商行和在公共领域内活动从而发挥政治影响的民间组织。”  在编者看来,东亚近代的鸦片政权“是一段损众益寡的剥削史。但能使它继续下去的是其广大同谋,这只有通过探究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而非重述表面上的道德判断,才能理解。”  这里的“广大同谋”颇有意思,所指并不全是英国或者日本人,亦不是少数的卖国贼,实则内忧外患也。外且不说了,这“内”就比我的理解宽广得多,晚清、北洋、民国,侵华日军,乃至汪伪政府,无一不是积极的同谋者,甚至无论产销,鸦片国产都长期压倒进口!更为有趣的是,原来所谓进口鸦片,泰半都是东南亚华侨资本家们的主要原始积累方式,可见其时我民族上下都热情得紧呐!  此书所选角度独特,开阔视野,启人胸扉,虽然众手修史,却组成一段“连贯的历史”,并无杂烩之感,编者可谓居功至伟矣。不仅如此,其主线之外,言谈所及,常有发人省思之处,如锁国之时的日本,以为英、美要求贸易权,无非“冲着日本自然资源充裕而来的”。可爱,可爱!  以上皆为我喜爱此书之缘由。惜我辈学浅,无...力裁判此书是否“东亚鸦片史的一部杰作”(朱维铮语),却也不妨换个角度,发扬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说说关于瑕疵的大话:  其一,不仅四九年之后的禁烟情形,因资料匮乏,言之过简,且早期红色政权与罂粟之关系,亦欠说明;因资料而不详的,还有几篇,如“鸦片和晚清的四川政府”;再则,各时代鸦片贸易的具体数据欠奉,想来亦因资料缺乏之故,但读来却不得不为憾也。  关于可信的问题,对此书的态度,我是宁愿信的,理由多样,其一,信此书显然比信中学教科书爽。新版三国的演职人员说都了:细节决定成败。此书尽可以读出卑微、伟大、苟且、反复、执着、暧昧,却独独没有道德色彩,恪守了学术研究的原则,不象中学教科书,写着写着就高了,盛世的潇洒,乱世的大义就都出来了,结果硬生生将历史从彩色还原到黑白。当然,我还觉得,倘若历史真如《鸦片政权》所述,那么就更象我所以为的生活,虽然,如此评价一本学术著作肯定是不合宜的。 阅读更多 ›
  •     不错,超过88还能打折,价格确实优惠。
  •     好書, 只缺近代CCP的章節(褒1949後禁止, 但缺乏評價1949前CCP販售的部分)
  •     是一本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好书
  •     论文集
  •     论文集。非常好。等着看原版。从来都不相信大陆翻译。。
  •     這是一本合輯的書,並不全部是卜教授的文章。(兩本書的其中一本沒塑膠袋包起來,都是灰塵)
  •     是本论文合集,不只是卜的著作。学术性比较强,注释引论很严谨,附录占了许多篇幅。告诉我们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是属于给我新知的著作。
  •     整体上来说,各篇文章都有一定水准,视角比较独特
  •     著名汉学家著作
  •     翻译相当一般,但文章都还很好。偏见消除了,历史依旧触目惊心。
  •     其实也是看了别人的评论才最后下定决心买的,国内讲鸦片贸易的书和文章也不少,多是侧重讲鸦片危害怎么严重,禁烟怎么决心坚定,成效显著的,不能说是陈词滥调也差不多,换个角度听听国外学者的观点很好啊,脑子不会木掉。作者写作角度新行文严谨,可读起来也不会晦涩。书的印刷、、装帧质量没得就讲,就是封皮可能容易脏,要保护一下。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
  •     追忆一段历史,了解一些详情,可以读此书。
  •     学术严谨,偏见很少,非常值得一读
  •     很好,质量不错,下次还会买
  •     毒品史——国家控制、民族主义
  •     感觉没什么意思,如果要了解鸦片及各种上瘾品对世界形势的影响,贸易打造的世界写的好多了
  •     翻译有待改善。
  •     名著吧
  •     好问题,好角度。相比中国作者的相关著作,这本书更注重材料基础之上的分析和解读,长处也在此。不过,有几篇文章写得并不算好。
  •     低分打给翻译。我也见过很烂的翻译,但是这个“弘侠”绝对是个奇葩,英文理解能力及中文表达能力都非常低下(是指作为学术翻译而言),搞出来的有些简直不是人能读懂的,我本指着读中译本会快些谁知道被坑死了!而且他还要翻译错!不知道的东西查也不查,随便音译!原文错的也跟着错,丁汝昌和丁日昌完全分不清楚,还译XX的什么鸦片史啊!
  •     鸦片贸易不仅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面貌,也改变了英国,更改变了日本,本书是卜正民主编的一部论文集,介绍了鸦片贸易对于中国、日本以及英国的改变,特别是对于中国近代政府来说,鸦片既能带来更多的税收,但是也带了无限的灾难,如何评价鸦片贸易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本书从多个角度入手,介绍了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鸦片贸易对于中西方世界带来的改变。
  •     写得太好了,也讲得太好了!!一定要力荐啊!!大家是中国人就力荐。
  •     有些结构历史分析法的意思,很有启发性。属于“可以获得知识并且引起思考”这个层次。
  •     少一些偏见,正视近代史
  •     中国史很多著作都是外国人写出来的。有点悲凉啊
  •     唉,差不多吧
  •     感觉删掉了很多内容,时间线明显断了。。。嗯,特货那部分没了,但最后的参考资料中却有相关内容。。呃。。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按照书中所说,鸦片是中国人罪有应得,而且纯粹是经济原因导致的鸦片横行。如果拿现在的烟酒产业来比较,有类似之处。翻译一般,英式中文
  •     角度特度,见解独到,非常有启发意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