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商业史传 > 浪潮之巅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121139512
作者:吴军
页数:584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帝国的余晖   AT&T公司   1百年帝国   图1—1是在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美国新泽西州弗伦翰公园(FlorhamPark)日落时的照片。弗伦翰公园占地十几平方公里,大多是芳草地和森林,在森林中央,是一片中等规模临湖的工业园一这是笔者见到最美丽的工业园。在那里,每天都能看到天鹅在湖中悠闲地游荡,还不时可以见到野鹿出没。这里原是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的地产,1996年,这里来了一个新主人一美国电报和电话公司(AT&T)实验室。1995年,如日中天的AT&T公司重组,分裂成AT&T、朗讯和NCR三家公司。AT&T下属的举世闻名的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也被一分为二。朗讯公司获得了一半的科研机构和贝尔实验室的名称。划归AT&T的一半研究室组成了AT&T实验室(后来更名为香农实验室Shannon Labs),从原来的默里山(Murray Hill)搬到了弗伦翰公园。在那里,出过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AT&T实验室,像一颗进入晚年的恒星,爆发出极强的、但也是最后的光辉,然后就迅速地暗淡下来。10年后,AT&T和朗讯(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分别被SBC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Alcatel)公司并购。   1997年,我在AT&T实验室实习,当时大家的情绪都很高,实验室的气氛很像10年后的Google和今天的Facebook。不少人的座位旁都放着面那张美丽的夕阳照。现在想起来,它似乎预示着一个帝国的黄昏。说起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即AT&T公司,在美国乃至在世界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该公司由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Bell)创立于1877年,最初叫做贝尔电话公司。为了避免以后混淆,我们这里统一采用AT&T的称呼。电话的发明和AT&T公司的建立,第一次实NT.K类远程实时的交互通信(虽然电报比电话出现得早,但它不是实时交互通信),并且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

内容概要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电子工程系(硕士)和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在清华大学和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Google公司。在Google,他和Amit Singhal(Google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Google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Google工程奖。2003年,他和Google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其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 · 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 · 布林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在谷歌黑板报上发表了《数学之美》系列博客。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于2005年起,当选为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2007起担任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的董事。
2010年,吴军博士离开Google,加盟腾讯公司,担任负责搜索业务的副总裁。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

书籍目录

2 几度繁荣
3 利令智昏
4 外来冲击
结束语
15
第 2 章 蓝色巨人—IBM 公司
郭士纳在到IBM以前也是做(芯)片的,但是,是土豆芯片
1 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2 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5 保守的创新者
6 内部的优胜劣汰
7 后金融危机时代
结束语
38
第 3 章 “水果”公司的复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新技术必须比老的技术有数量 级的进步才能站住脚。
1 传奇小子
2 迷失方向
3 再创辉煌
4 大难不死
5 i 十年
结束语

54
第 4 章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一 个IT公 司 如 果 今 天 和18个 月 前 卖 掉 同 样 多 的、 同
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1 摩尔定律
2 安迪 – 比尔定律
3 反摩尔定律
结束语

66
第 5 章 奔腾的芯 — 英特尔公司
英特尔的CEO格罗夫虽然是学者出身,但他同时也是微机时代最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数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CEO。
1 时势造英雄
2 英特尔、摩托罗拉之战
3 指令集之争
4 英特尔和 AMD 的关系
5 举步艰难
结束语

82
第 6 章 IT 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
当乔布斯给盖茨看了新设计的麦金托什个人电脑,以 及漂亮的基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时,盖茨惊呆了。 那一年,乔布斯和盖茨都是 26岁。
1 双雄会
2 亡羊补牢
3 人民战争
4 帝国的诞生
5 当世拿破仑
6 尾大不掉
7 条顿堡之战
8 客厅争夺战
结束语
110
第 7 章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
据说斯坦福两个系的计算中心主管莱昂纳多•波萨卡 和桑迪•勒纳要在计算机上写情书,由于各自管理的 网络不同,设备又是乱七八糟,什么厂家的、什么协 议的都有,互不兼容,情书传递起来很不方便,于是 两人干脆发明了一种能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器、各种网 络协议的路由器。于是思科公司赖以生存的“多协议 路由器”便诞生了。
1 好风凭借力
2 持续发展的绝招
3 竞争者
4 诺威格定律的宿命
结束语

125
第 8 章 英名不朽—杨致远、菲洛和雅虎公司
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 人,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就是杨致远和菲洛。
1 当世福特
2 流量、流量、流量
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 既生瑜,何生亮
5 红巨星
6 自废武功
结束语
147
第 9 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
作为硅谷最早的公司,惠普见证了硅谷发展的全过程, 从无到有,从硬件到软件,惠普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 讲就是硅谷历史的缩影。
1 昔日硅谷之星
2 有争议的生死抉择
3 最有争议的 CEO
4 亚洲制造的冲击
5 峰回路转
结束语

163
第 10 章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
如果我们认为公司之中也有所谓的贵族,摩托罗拉无 疑可以算一个。曾几何时,摩托罗拉就是无线通信的 代名词,同时它还是技术和品质的结晶。
1 二战的品牌
2 黄金时代
3 基因决定定律
4 铱星计划
5 全线溃败
6 回天乏力
结束语
182
第 11 章 硅谷的另一面
美国的硅谷只占国土面积万分之五,却创造了无数的商 业神话。在这里,大约每10天便有一家公司上市。美 国前100强的公司中,硅谷占了四成。
1 成王败寇
2 嗜血的地方
3 机会均等
4 硅含量不断降低
5 亘古而常青 结束语
204
第 12 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在人类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 — 小 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 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 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 — 这世上的另一位 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 雄们的天堂。
1 太阳公司
2 Novell 公司
3 网景公司
4 RealNetworks
结束语
236
第 13 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对于想找投资的新创业公司,红杉资本有一些基本要 求 — 公司的业务要能几句话就讲得清楚。红杉资本 的投资人会给你一张名片,看你能不能在名片背面的 一点点地方把你想做的事情写清楚。
1 风投的起源
2 风投的结构
3 风投的过程
4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
5 风投的角色
6 著名的风投公司
结束语
265
第 14 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人类的文明和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旧的不去,新的不 来,只有清除掉阻碍我们进步的那些庞大的恐龙,才 能为人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昔 日跨国公司的衰亡,也许是它为我们这个社会做的最 后一次贡献。
1 70–20–10 律
2 诺威格定律
3 基因决定定律
结束语
286
第 15 章 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二战后,帮助斯坦福大学解决财政危机的是它的一位 教授弗里德里克•特曼,他后来被称为“硅谷之父”。 他仔细研究了斯坦福夫妇的遗嘱,发现里面没有限制 大学出租土地,于是他兴奋地声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 秘密武器 — 建立斯坦福科技园。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2 硅谷的支柱
3 纽曼加洪堡的教育模式
4 创业的孵化器
结束语

313
第 16 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华尔街的贪婪既会捧起,也会扼杀一个科技新星。
1 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2 著名的投资公司
3 科技公司的上市过程
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5 华尔街与微软、雅虎和 Google 的三国演义
结束语
341
第 17 章 挑战者—Google 公司
Google是个奇怪的地方。也许是因为Google的年轻人太多,他们不懂得传统也不拘泥传统,只要认准了对公司对社会有用,就大胆去干了。
1 历史上最轰动的 IPO
2 早期岁月
3 商业模式
4 个人英雄主义和群众路线
5 绝代双骄
6 感谢上帝,今天是星期五(TGIF)
7 不作恶
8 不败的神话
9 秘密军团
10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11 Google 的新气象
12 3G 时代
13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结束语

396
第 18 章 成功的转基因—诺基亚、3M、GE 公司
由于科学技术是最革命、发展最快的生产力,一家科 技公司要想在几次技术革命大潮中都能够立于浪潮之 巅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1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公司)
2 道琼斯指数中的常青树(3M 公司)
3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公司)
结束语

423
第 19 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
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大公司的 兴起,不是靠技术的革新而是靠商业模式的转变。
1 Google 的广告系统
2 eBay 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3 戴尔的虚拟工厂
4 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结束语

442
第 20 章 互联网 2.0
互联网2.0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且提供给其 他用户使用。
1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2 互联网 2.0 的特征
3 著名的互联网 2.0 公司
4 是革命还是泡沫
结束语

467
第 21 章 金融风暴的冲击
虽然全世界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陷入严重的 衰退,同时人们的恐惧心理加重了这场危机,虽然在 更 长 一 些 时 间 里 我 们 仍 将 处 于 衰 退, 但 是, 明 天 仍 然 会 好 起 来。 今 后 的44年 里 我 们 的 经 济、 我 们 的 社会 都 将 获 得 长 足 的 发 展, 就 如 同 过 去 的44年 一 样。
— 沃伦•巴菲特
1 金融危机的成因
2 瑞雪兆丰年:优胜劣汰
3 潜在的商机到处都是
4 格局的变迁
结束语

497
第 22 章  云计算
云计算保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信息,并且 可以非常方便地与人共享信息。 它的好处是让全社会 的计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 云计算的起源
2 云计算的本质
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工程
4 对 IT 产业链的颠覆
结束语
513
第 23 章 下一个 Google
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个Google在哪里,但是可以肯
定它不在搜索领域,这就如同几年前我们寻找的“下 一个微软”不会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最终是一家互联 网公司一样。
1 千亿俱乐部
2 岁岁年年人不同
3 新领域
4 关注亚太地区
结束语

537
后记
541
索引

编辑推荐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从19世纪末算起,AT&T公司、IBM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吴军的这本《浪潮之巅》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浪潮之巅》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作者简介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图书封面


 浪潮之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9条)

  •     本书序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作者通过分析近一个世纪那些对世界经济、技术等做出贡献或巨大影响的企业,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里,如何应对时代的浪潮,最终得以站在技术的最顶尖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失败退居二线甚至消失。从传统通信领域的AT&T公司的逐渐没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转型到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的复兴,以及搭上个人电脑革命浪潮并成功垄断计算机处理器市场的英特尔、垄断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微软,还有随着互联网热潮兴起的雅虎、谷歌……这些引导世界发生改变、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企业,很大一部分都聚集于美国硅谷。从半导体开发到硬件系统和互联网兴起,硅谷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当然这又与崇尚开放的斯坦福大学离不开,后者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也正是硅谷与斯坦福大学的相辅相成,促就了更多站在世界前端的企业。而当历史已经形成,反观那些影响巨大的企业走过的旅途,才更能看出其领导者的魄力与智慧。在技术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一个公司得以长盛不衰必然离不开好的领导者,比如带领微软成为IT帝国的比尔盖茨、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CEO英特尔公司的格罗夫。然而能够一直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导公司,除了优秀的领导人,必然离不开好的商业模式、技术的创新,以及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而风投公司在选择投资公司时又特别看重新的项目是否可以盈利、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能够在浪潮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必然有其强大的优势。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技术的革新已经为世界上大部分人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变,便利的互联网、操作简便的个人电脑与手机,无不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生活节奏与习惯。除了支付自己所买设备的费用,我想应该对这份便利寄予感谢。这与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不断创新的精神离不开。作为世界普通的一份子,多数人无法参与世界变革的潮流,却仍然能够享受进步带来的喜悦。纵观以往,只有那些做出伟大贡献或者推动社会变革(或者做尽坏事而被树以反面教材)的人,才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被普世铭记。而《浪潮之巅》讲述的便是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有些甚至会影响更久。也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引导那宏大的变革,却仍能在了解那弥漫无形硝烟的竞争后向胜出方发出惊叹为失败者叹息。也许它的深远意义是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借鉴,而普通的读者也可以在阅读中感知潮流下人世的变迁、体会时代的搏动气息。
  •     十一期间读了期待已久的《浪潮之巅》,这是一本阅读体验非常好的书。书中回顾百年来辉煌过的科技公司巨头并且梳理了IT行业的发展规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部回顾大国兴衰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有两点,一是势,也就是标题中的"浪潮"一词。二是公司基因论,即一家公司的发展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基因。关于浪潮的重要性书中已经充分论证——赶上了一波大潮足以保证一家公司在几十年的时间顺流前进。但我想,把握机遇的能力也很关键:在《硅谷传奇》中,比尔盖茨联系为Altair 8800提供Basic解释器,但当时已经有50家公司参与竞争。而《Facebook效应》中,扎克伯格在做Facebook网站前已经积累了软件开发、社交网站建设的经验,并且总是在思考、讨论可以用网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没有做好准备,机会来临了也只能看着它溜走。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强调机遇的重要性是从更高远的角度出发的。对已经同样优秀的参赛者来说,机遇远胜过实力的微小差别。本书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作者展现出了非常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知识背景、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技术的深刻理解,这些都是和作者自身的工作背景分不开的,我想这也是本书之所以优秀的"基因"吧。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值得反复读的好书。
  •     很好的产业介绍书,其中的公司基因思想很有意思,现在经常会以这种思路来思考,比如以当前公司基因做一件事情是否适合。大佬们可以当作励志书,普通群众当作IT史料来看就好了。最后一章“下一个Google”也会引发很多联想,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     看《浪潮之巅》能让你站在一个高度观察整个IT界,体会整个IT浪潮的沉浮,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内容绝对对的起这价格,推荐每个做IT的朋友看这本书。
  •     写的真是激情澎湃啊。
  •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整个美国IT产业的变迁,科技公司的潮起潮落,对IT产业感兴趣的同学们,强烈推荐。
  •     从事IT行业必读的一本书,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些公司新衰的历程,不如说是互联网意识的一种培养。有AT&T,IBM,惠普,甲骨文,雅虎等它们的故事,有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诺威格定律的科普。 随潮而读,受益匪浅。谁又会是下一个弄潮人呢?
  •     有种窥探到某一行业的大概脉络的满足感。好惊奇刺激,商场如战场啊。英雄辈出,叹为观止。
  •     作者从亲身在硅谷的工作经历出发,描绘了硅谷公司的沉起沉浮,对于我们系统的了解美国科技界和科技界背后金融与技术结合的力量有很重要的帮助。
  •     摩尔定理、安迪-比尔定理和反摩尔定理,这三个定理和在一起,描述了IT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规律。
  •     已有的几个观点和定律的故事,不值这么高分,但是入门之作
  •     
  •     俨然一部IT发展史
  •     介绍互联网技术发展史,技术公司兴衰史,好书看着会上瘾,会欲罢不能。吴军的语言很有魅力。
  •     非常好的一本书,自己读的太快了,应该慢慢读,以后再回头慢慢看看
  •     很久没有因读一本书而震撼了,最近读吴军的《浪潮之巅》产生了这个效果。

    其实近来读的好书也不少,如《旧约》、如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一套四本,或是“有故事”或是“有道理”或是兼而有之,看得津津有味,但毕竟有距离感,宗教政治、时代久远、远隔重洋,有点隔岸观火的意思。

    而《浪潮之巅》,因为剖析了IT行业各大风头企业的兴衰史、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剧变,虽然这些剧变的漩涡中心是在美国、硅谷,其实每一次都波及全球,自然影响到我们,作为从事这个行业的微不足道的一员,书中的每一次大浪小潮几乎都能激起一段回忆,工作生活就是在这些大浪小潮的波及下真实地改变了,当初随波逐流不明所以,看了这本书,看到了波浪的起源和汹涌的脉络,有切身体会,所以震撼。



    书的内容不多说了,看看百度的内容简介: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Apple)公司 、英特尔 (Intel) 公司、微软 (Microsoft) 公司、思科(Cisco)公司、雅虎 (Yahoo)公司和 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它们都曾经是全球性的帝国,统治着自己所在的产业。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以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KPCB 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和世界所有事物的规律一样,科技行业的规律性也是可以认识的。本书不仅仅在于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在于揭示它的规律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再看看编辑推荐的理由:

    《浪潮之巅》梳理了IT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叙述了美国硅谷明星公司的兴衰沉浮。通过对各大公司从技术轨迹到经营理念的剖析,作者吴军想向读者展现的并不仅仅是一幅有关科技产业更迭和大公司成长规律的历史景观,而是为了让中国的读者能更真实地了解美国、了解科技产业,以此理解科技创新和商业公平在美国文化生活中的深刻意义。



    书很厚,信息量比较大(我读了2、3周才读完,用晚上时间),引用的资料有据可查,体现了理工科出身的作者严谨的风格。值得一读,特别是对IT从业人员。
  •     很早就开始看这本人人推荐的书,现在才算正式看完。这本书可以算得上,商业史或者IT史。对于创业者尤其是管理层的战略思路和大局观是有帮助的。不过这种畅销书也是有局限性的,他对未来的判断没有突破经验的局限,只能做参考。比如他就看走眼了苹果公司,全书了了几笔,几乎勾勒不出这个盈利巨鳄的全景。
  •     由于并非工科,对很多东西难以消化,自己的直观感受就是一万个小时和大无畏的弄潮儿
  •     非常棒的一本书,重新燃起了我对技术的自信。这就是那种可以给人启发和鼓励的好书!作者带着我们一同经历了那些伟大的公司的兴衰,越读越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其实人生也有起伏,也有浪潮,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和思考有一天可以站在自己世界的浪潮之巅!
  •     值得珍藏的一本。
  •     《浪潮之巅》以IT大公司为背景,介绍了IT行业近百年的风云史。作者从IT大公司谈到信息行业定律,从硅谷读到华尔街,整本书视角全面,立意高远,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IT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发展速度之快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整个行业的发展从技术企业到企业管理,从发展定位到商业模式都与传统行业有很大的区别。一件件行业大事背后,都有普通人所未见精彩与传奇。为什么IBM卖掉个人PC,是什么让GOOGLE成功网络时代的王者,这些疑问通过阅读本书都会得到答案。

    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只涉及IT大公司的兴衰史,还着重探讨了这背后行业发展的若干规律,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等等由人们总结的行业发展规律在作者的笔下不再神秘。

    还有,作者通过对斯坦福大学的介绍,阐述了对IT人才的培养和IT产业 环境的思考,为其他国家IT行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高速的行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推手,华尔街为硅谷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对行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书的最后,作者详细介绍了华尔街资本与硅谷名星之间的故事。

    作者是资深IT从业人业,计算机科学家,对整个行业有见地独到,思考深入,在此推荐此书的同时向作者深致敬意,感谢吴军先生把宝贵思想成果与大家分享。
  •     读了2/5不知算不算读过,一开始很兴奋地读,想快点读到Cisco部分,读到后,停下来回想本书,对历史内容重述,作者思想看不到什么亮点,内容枯燥,读后无非是多了些谈资而已,再读已为鸡肋,弃之。可能是对它期望太高吧!
  •     作者虽是技术出身,但文笔流畅,见解有深度,从这个IT生态链、历史演化、基因的遗传与转变、商战等角度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了百年来IT产业的风云变幻,逻辑性强、预见性强。作者深厚的行业背景、独到的见解将IT行业的全景图及历史图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对IT业的兴衰沉浮充满敬畏和向往,此书爱不释手。
  •     虽有些观点不太认同,但是非常详细地梳理了曾经或正在浪潮之巅的公司,互联网版的巨人的陨落。
  •     硅谷入门读物
  •     科技互联网科普读物。
  •     浪潮之巅 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企业的基因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基因也就是企业创立之初给自己赋予的理想和使命,朗讯初创时理念是让每家每户都有一部电话,因此他迅速做大,并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但完成理想后,没有迅速的再次定位自己,没有找到新的目标和使命,并最终迷失了自己。其实和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     真的是非常棒的一本书!
    如书名浪潮之巅所寓,那些站在科技变革前沿,引导时代潮流的公司,真的就像在风浪中迎风而行的弄潮儿,其本身的故事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作者作为一个深谙it科技内幕的人,把近几十年的科技变革简述得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     2017.4.4 了解了常见的商业模式,印钞机式盈利最让人钦佩。 见识了资本市场的厉害,华尔街的贪婪与指点江山,风投对创业公司的帮助,帝国公司的兴衰历程。 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人才摇篮斯坦福大学。 值得看第二遍。2017.3.30 before read了解互联网公司的规律。吴军。
  •     读完浪潮之巅,受益匪浅,深刻认识了传统电信基础网络(含设备商和运营商)等CT企业和行业,重新审视了管道、基础芯片、服务器和互联网行业,以及ICT等领域的许多方面。个中精彩,尽在浪潮之巅,感谢吴军博士。
  •     花了一个晚上加一天的时间把浪潮之巅看完了(昨天晚上差点看通宵).看完之后的最大的感受是:"长见识了,真长见识了". 市面上也从来没有一本讲IT历史的书籍讲得这么全面的.但如果单纯的叙述历史这本书恐怕不会受到这么多读者的欢迎.这本书讲历史的同时也开阔了读者的思维,引申出读者对未来的看法.同时这本书也斧正了一些我对商业的看法,比如:什么是创业.同时也做了很多扫盲的工作,比如:那些超级公司最初是如何融资的,如何开始的.这本书带给我的太多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很多IT产业中的现象我认为都可以用书中的一些定理来概括.最基本的比如经常听到的摩尔定律.但是安迪-比尔定理我本人确从未知道.只是以前想到了微软一直在升级操作系统,也一直在养活一些pc硬件厂家.linux一直推广不起来就是一个很好例子.linux操作系统确实是一个比微软要先进的操作系统.它的内部很多设计比微软的更好.比如X-window.先进总是取代落后,但是为什么linux一个先进而又廉价的操作系统为什么却一直普及不起来了?抛开微软的竞争不谈.关是安迪-比尔定律这一条,linux就很难普及开来.以前我一个细心的朋友对我说,如果做鞋子的厂家做的鞋子全部改用汽车轮胎的材料,鞋子一定可以穿很久不会坏.但是他们商人不会这么干,如果每个人的鞋子都穿很久的话他们卖鞋子的肯定会没有饭吃.linux系统也是一样,首先他的兼容性(这里只谈CPU,不说驱动)很好,占用的资源也很少,随便一台几年前的破电脑都能运行得很好.其次它内部的应用软件功能强大,资源也占用不多.几乎可以一次配置终身使用.比如:vim,emacs.而且其中升级的变动也不会很大.而微软不同,系统资源一年比一年占用多,升级频繁.而且升级后不更新硬件软件很难顺畅运行.我们想想如果人人都用linux,都去用免费开源的软件.那么硬件更新用户将不会去升级(用木块子和铁筷子吃饭的效果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去选昂贵的铁块子呢?).这样的话那些硬件厂家还会去支持linux吗?如果真这样发展下去,关于硬件的摩尔定律就不会存在了,IT业也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速且繁荣了.所以微软的存在确实促进了整个IT业的发展.   透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美国IT现状来看我们国内的IT现状.在美国IT业的灵魂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在他们那里生存下来,就会被淘汰掉.而我们国内的IT业几乎看不到什么创新.几家门户靠着网站靠着山寨和吃老本以及GFW防火墙生存着.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软件公司靠着政府活着.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从IT人才的后备力量大学说起.我们虽然有一小部分人能在这里面成长并且成材,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确是为了以后生存的工作,以及工作的敲门砖在学习了,这完全已经脱离了教育是为了解惑的本质了.为工作学习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一个国内号称211工程大学上学的学生还要担心以后毕业后工作没着落,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一种失败.而且更加失败的教育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去考研究生的.再来说知识产权,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某某发明了某样东西而申请了某种专利.但是如果这种专利被别人商用的话会怎么样?在美国可以打官司并得到很大一笔钱.但在一个药八刀都要通过全体网民的力量来处罚,这样的法律能保护我们的个人利益吗?能保护创新吗?而且我们政府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阻碍了互联网的发展,比如GFW.如果没有它,国内IT业必须要解决创新的问题,不然那些山寨产品统统都会被用户抛弃掉.但是我相信gfw这个东西迟早有一天会被摩尔定律消灭掉,因为他不能阻止世界的潮流.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华为公司去海外开阔市场与大鳄思科拼杀的勇气.这果然是一头狼,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   曾经听某位高人说过投机是砍一棵树,创业是种一片森林.以前对这句话理解不怎么透彻,看了这本书后才算是彻底的明白了.书中对创业诠释的很到位,同时也符合了这句话所说的道理,其实这个道理在任何行业也是适用的.同时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创业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市面上XXX自传的版本一般是这样:某人在车库里发明了一个改变世界的东西,然后用这个玩意成了亿万富翁,然后这个富翁在书中写些XXX忠告告诉我们年轻人要努力.这样的故事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个人确实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但是他却从来不说它的产品为什么一下子遍及了全世界,他的公司为什么会一下子变这么大.也从来不说股东,董事会这回事.透过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为什么那些公司会成为世界级的公司,知道了董事会,风投,天使,以及华尔街与这些公司的关系.也让我知道了这些世界级的公司为什么会那么的有钱.我相信和我同样看完本本书的朋友以后再也不会去看这种励志的书了.同时书中的一句话说的很好,心比天高的同时做事一定要踏实.这让我觉得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写到最后套用书中的一句话:"没有10亿美元的市值不要去找红杉资本". 我的山寨版本是:"没有两把刷子和一根不断赚钱的皮条不要去创业".
  •     这本书买了快2个月了吧,看完之后也有一个多月了,我这人就喜欢看后接近一个月时再评价,因为那是自己会很冷静,会想想它到底给自己留下了什么,自己有什么的想法,以及自己是否真的受益匪浅!
    这本书从AT&T开始,一直到最近风头最劲的FACEBOOK,它都详细的介绍啦。现在最让我记忆犹在的就是Google真的很了不起,它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真的不只是靠运气,里面还有很多佩奇和布林他们自己独特见识和魄力。也许当我毕业之后,后过头来再次看的时候会有更多的认识。
    真的真心推荐这本书,静下来两天时间足够啦!
  •     互联网的思想,正在快速有效的向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高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是一场胜过工业革命的科技革命。现在的我们,正位于浪潮之巅,顷刻间,天翻地覆。

    互联网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压缩劳动力。Facebook只有3000个员工。Twitter只有300人。维基百科只有57人。
    另一个优点是快。小米公司2年就可以做到40亿美金,微信用433天就积累了一亿用户。

    浪潮之巅成书过程中,都已经发生了大量的变化,作者不得不频繁去改动、补充。据说第二版要出了。此书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了解科技的趋势,才有可能把握趋势。
  •     身为IT以外的人士,涨了不少知识,吴军笔下对各公司的描绘要比看百科生动太多
  •     虽然看的飞快,但假装自己已经深入了解了信息科技(公司)发展史了。
  •     看完想码代码系列:-D
  •     之前在网上有看PDF版的浪潮之巅,但是不完整,觉得很好看,当时没见到实体书,以为就那么多了。
    前几天跑去书店发现了这本书,才发现之前网上下的不完整,于是马上在当当上下单了~真的很不错,耳熟能详的IT品牌历史这本书基本都介绍了
  •     了解IT业界的必读之书
  •     我在当当的第一篇书评。
    我是学商业管理的,这书我买了十本了,九本作为推荐读物送了朋友,获得的反馈都不错。

    作者是资深技术人员出身,由于扎实的工程背景和广泛的IT从业经历,写起来较那些机场流行读物,逻辑要清晰得多,洞见要深刻得多。听作者娓娓道来,前面几章可能还有些波澜不惊,但后面IT画卷慢慢展开,水面就慢慢沸腾了,到了GOOGLE、FACEBOOK等走上舞台,就真正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了。掩卷真有“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之感。

    IT产业现在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和改变了日常大众的生活,IT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皇冠上的宝石。

    本书无论对普罗大众、IT技术人员还是金融从业人士,我认为都值得一读。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就是在当当网,看着那么IT牛人推荐这本书,作为IT人,就试着买了本读读。

    首先让我惊讶和佩服的是作者的文风。工科出身的作者,能写出如此流畅的文字,同时将IT行业的发展阐述得细致清楚,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是作者对于IT历史的了解。读这本书,我初步了解了AT&T,Cisco,IBM,Apple,Microsoft,HP,Intel,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公司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明白新兴的Google成功的原因,对IT和互联网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里必须由衷地感谢作者。
  •     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对于学通信的孩子实在是受益匪浅,今后可能不再从事这一行业,但也要思考,为什么这些曾经或现在正在浪潮之巅的企业都是在硅谷,都是在美国诞生呢?科技界的生动故事,总是无法和现在的中国发生关系。
  •     作者有见识,简明扼要,不说废话,还能做大判断。读来很有启发。
  •     首先,书的整体质量很好,从封面到正文的纸张都很好,翻起来很有读杂志的感觉。
    其实,书面的排版也不错,一小段一节,不会因繁多而让人望而却步,也不会因为太少而叙述不到位。
    第三,在言语的组织结构,很新颖,如“正如同罗马帝国的崛起是通过在部落战争中打败原有的霸主迦太基而完成的”,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因特尔是如何击败老牌半导体公司摩托罗拉,但是电影版的罗马帝国崛起很多,也不陌生,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厮杀也能从刀剑上转移到好无硝烟的商场上。
    最后,感谢吴军与大家分享IT的波澜壮阔,从更高度上看待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     了解历史,当今浪潮之巅的人物,结合过往潮流,前瞻性也很强
  •     .摩尔定律(Gordon Moore)
    “每18个月,IT产品性能翻一番or相同性能的IT产品价钱降一半”
    必须快速开发产品(要有钱啊);新应用的大量涌现;现在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
    2.安迪-比尔定律
    “比尔盖茨要拿走安迪格鲁夫所给的!即软件把硬件提示带来的好处用光鸟~”
    软件的更新带动了硬件的更新,微软为首的软件开发商迫使用户更新机器,让惠普戴尔等公司收益,同时带动英特尔等公司的发展。
    3.反摩尔定律(Eric Schmidt)
    “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相同产品,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硬件设备公司鸭梨很大啊,需要与摩尔定律赛跑。但这也逼着大家寻求产生质变的技术革新,促进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给了能抓住机遇的小公司腾飞的机会。
    4.70-20-10律(John Sculley)
    “一般来说,在信息科技的某个领域,存在一个占据着百分之六七十市场的老大,还有一个有着稳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的老二,剩下一群小商家占据百分之十或更少的市场。”
    行业霸主靠制定规则占据了很大优势,其他公司凭借技术和管理的小优势都不足以抗衡,这就是左右游戏规则的威力。例子:微软制定软件标准,Google阴影下的SEO,高通的CDMA2000标准。IT领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低制造成本,各环节的耦合性强,硬性的性能指标,反垄断法。
    5.诺威格定律(Peter Norvig)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
    IT公司成长飞快,当一家公司占领了大部分市场时就必须考虑寻找新的成长点了,否则就会受制于某一行业的发展。两条路:扩展现有业务与转型。扩展成功例子:微软的Office,Google成立Android联盟。转型则容易失败,why?基因!
    6.基因决定定律
    “公司进入成熟期后有着自己特定的基因,很难在新领域里获得成功。”
    在某领域特别成功的大公司一定被优化得非常适应其市场,其企业文化,管理方法,商业模式等都会作为内在因素深深植入该公司。这就是为啥大公司转型之难,也是很多跨国企业衰落的根本原因。例子:IBM放弃PC业务,Apple的封闭之路,微软迟迟不能打开互联网市场,Symbian的伪开放。 (收起)
  •     在google黑板报上一直关注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看的热血沸腾。出于对这本书的尊敬,实体书出版后马上就订购了。感觉排版有很大的问题。虽然如此,但还是值得收藏。
  •     补标
  •     虽然作者在书中提到他写的目的并不是IT简史,但是当我看过此书掩卷沉思,发现这本书与《浩荡二千年》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本书以时间为轴展现了IT从兴起到现在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各个时代的代表性企业就类似于我们的秦汉魏晋南北朝中的各个朝代,让我们了解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本书深刻地揭露了隐藏于这些IT企业兴亡背后的规律,如企业DNA,摩尔定律等.
    可以说,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收获有二,一为了解过去,另一为可助我推测未来...
  •     早就听说《浪潮之巅》的威名,所以就想自己买一本书。今天拿到书,简要看了一下里边的内容,讲的确实很受用,IT业界的一本不错的发展史书。
  •     该书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公司,准确的描述了IT行业的发展脉络,阐述了硅谷的发展模式。我第一次听说了公司的基因说法,很新颖,开拓了我的思路,拓展了我的思维。看到又出了第二版,很是期待,好想看看作者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又有哪些新的说法来阐述硅谷,阐述IT。现强烈推荐。
  •     计算机界的大败局。历史很相似,微软vs网景和ebay与Paypal。类似的书很多,但是集成到一本书,还能结合自己的想法客观的讲,就一本了。PS有几处还有待商榷;10年后tesla这些都没在列有点可惜。总结:这本书超级实在干货满满了解互联网的好书!ps读了一月3.8-4.10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
  •     了解了很多公司的兴衰,让曾经想创业的我冷静下来。
  •     不少人觉得这是一本章回体故事书,其实它更是一本商业案例教材,也是吴军对社会发展和商业变迁的看法,且极具高度,看他的书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印象最深的斯坦福和3M都是用开放创新的态度迎来浪潮之巅,书里提到的很多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都能成为一种模式灵活的去效仿或避免
  •     高中时代心中的超五星,现在以音乐生的身份回顾却有点不知所云。有些理解不能说对不对,“不到位”比较合适吧?
  •     从包括谷歌、苹果、微软、雅虎等多家知名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深入浅出道出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
  •     作者吴军博士幸运地见证了IT领域的潮起潮落,较为客观地陈述了事实并恰到好处地给予点评。从历史的兴衰中,在感慨IT行业变化之快之余,我们可以悟出不少至今仍然适用的道理。总的来说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不过从书截稿至今IT领域又发生了不少大事,比如Google收购摩托罗拉...期待第二版的更新。
  •     觉得有些过誉了。对一个像我普通的it工程师来说,一个公司沉浮的历史和原因可能并不是关注点,更加感兴趣也许是一个公司如何用一项技术改变普通大众的生活。
  •     等我看完硅谷之火,这个还要再看一遍。
  •     非常开拓视野的一本书,对于想简单而系统的了解互联网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同时,详细的斯坦福大学简介让我对那里充满向往!
  •     去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去想像那飞速发展的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非常赞
  •     在行业的每个阶段,客户的需求都会有不同。一个成功的公司,是能够把握每次行业变化带来的机会。而不能把握住机会的公司,不管以前多么优秀,还是会被淘汰出局,这就是作者阐述的浪潮之巅。作者有非常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对行业的变化以及公司的应对都有非常精确的描述,让人看后在为失败的公司扼腕叹息的时候,不自觉的思考自己所在公司所面临的困境。读史以明智,可以知兴替。但现实有多少人多少家公司还是没能把握住行业的脉搏,最终走向失败。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不管是不是IT行业的,都可以读一读,让自己好好思考自己一下是否也在犯同样的错误。
  •     这段时间的工作都不算太忙,今天终于把吴军写的《浪潮之巅》阅读完了。个人推荐大伙们都抽个时间看一遍此书,不管是男女,也无论是老幼。该书向读者传达了这么一个信念:企业是否能站立上技术与商业的浪尖之上,来自企业内部的基因(如企业文化)、创始人理念、产品、技术、盈利模式等等都很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生得逢时并且能够捉住时代的浪潮,从而成为浪尖上的弄潮儿。听起来有点像宿命论吧,但作者就世界最近一百年来IT领域的企业兴衰荣辱作为有力的佐证。AT&T、IBM、Apple、Intel、Yahoo、Google、Facebook等案例中,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江河日下,有些正值巅峰,但这种状态基本上是由时代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企业技术与产品。当然,有些观点,你我均不认可,但不抵挡它存在的意义。
  •     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关系和培养学生的方式,值得我国大学借鉴。
  •     以前很少关注过IT业。虽然每天我们都和IT类物品打交道,如PC 手机等等,但我们对其有多少了解呢?在看此书之前,说真的,对于IT业,我算得上是一张白纸。
    自阅读了《浪潮之巅》后,可谓初步了解了IT业的发展史以及一些基本的IT术语,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会不自觉地关心身边的一些关心IT的信息与商品,从而让自己对此有更深的印象。
  •     本书系统全面的介绍了IT领域到此的发展历程,以AT&T、IBM、思科、微软、Google等等硅谷的明星公司为载体,深入分析理清科技发展的根源、技术、商业模式和背后的金融运作的因素,是一本未处在科技创造发源地特别是对IT领域有着无限向往和动力的年轻人值得读的一本书,引导和完善我们的科技思维体系。非常感谢作者吴军,以技术人的立场这么朴实无华的向我们展现技术背后的至关重要的商业模式。
  •     更加了解了浪潮科技公司的发展历史
  •     《浪潮之巅》是我读过的最激动人心的有关技术浪潮的书,它在有重点详细介绍各个曾经引领时代的技术浪潮的先锋如蓝色巨人IBM,软件巨人微软和时代新星google的基础上还论证了各个先锋的成败基因,此外还对一些商业原理和行业定律进行了通俗的阐发。全书文字朴实无华,论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是一本集故事性科学性和预测性的难得的好书,强烈推荐有志于掀起时代浪潮和实现商业传奇的年轻人阅读。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同诸位共勉:科技的变革总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对于个人来讲,能赶上这样一次浪潮并顺着浪潮立于浪潮之巅,本身就是一件幸运并的事。
  •     是本好书,特别是对IT,对科技感兴趣的同仁们,至于在IT圈子里混的就更不用说了,都应该看看了解了解,相对于这本书,后面陆陆续续又有很多跨国公司的大事件发生了,应该果断时间来个第二本,嘿嘿!
  •     浪潮之巅两年前已经看过了,这次是买了送人,建议信息专业人的读下,可以了解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数学之美是零散看了些文章,不确定自己能否看懂
  •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IT业的脉胳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在于能够简单明了的把一家IT公司的兴衰说明白 并且能够以自己的见解总结出规律 难得 并且还能够从文字中看到作者那种自信满满豪气冲天的样子
  •     讲了很多的知名企业,从创始到其发展变化,以及对IT产业的一些规律等等介绍得很到位,看了之后了解到很多东西!值得一看!
  •     先介绍了在“浪潮”之巅的大公司,讲述其发展历程,其中穿插阐述其中的行业规律和趋势。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it产业的发展固然也涉及资本的操作,作者主要讲述了华尔街投行和风投。此外,还介绍了世界闻名的硅谷,以斯坦福大学展开分析何为硅谷模式。总之,是一本了解it产业纵向历史发展和规律总结的好书,还可以了解美国的资本操作和性格。
  •     IT版史记,写尽了硅谷各大公司的兴衰,有趣
  •     了解互联网,了解商业,管理,科技
  •     很早就在网上知道这本书。很期待。卖家发货很快,质量也很好。内容非常吸引人,而且区别于很多专业作家的所谓“科技”“励志”“创业”类的书,本书最大的不同在于作者亲身经历了硅谷信息革命的浪潮,所以写的很深刻,充满自己的思考和反馈。我看了一些书评说作者有些例子不对,或者作者的观点有问题,这些都不能掩盖作者独立思考的光辉。无论你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和结论,都该按照他的笔触亲身体会一下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
  •     书早就看过了,买回来收藏的,讲了IT各大公司的发展史,还有IT的规律,最重要的是讲了美国IT发展的各种条件,信息,包括很多华尔街啊,金融,信息,看过让人恍然大悟,对IT这个行业更加了解什么。强烈推荐It爱好者阅读
  •     本书的大名闻来已久,终于在今天拜读完,一本互联网行业的必读书,普及互联网历史、行业巨头发展史、创业要点、经验教训、指引思路,本书犹如一座财富的金矿,读起来让人相见恨晚,平日里难得有机会了解接触到各界大佬,难得了解好公司强大的本质,难得知晓高高在上投资人的想法,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想知道的本书都可以很好的一一解答,值得再次拜读。本书篇幅较长,断断续续读了好久,所剩记忆也零散碎片了些,后续希望能一鼓作气读完一本好书。
  •     超级推荐!!!
    吴军博士深刻的剖析了这些科技公司的兴衰~
    见解深刻,绝对不是单纯讲故事,更多的是对失败的分析,对当前互联网态势的理解与分析。
    推荐
  •     这本书相见恨晚,就it领域我给到最高评价。这不仅是讲述著名it公司的历史,更在揭示it的潮流,内在的规律。我叹服创新的力量,智慧的头脑,这些互联网公司引领者创新的前沿。此外我还意识到金融投资等知识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即使是做it,这些东西也是有必要多做些了解的。大学时,我完全没有想创业的想法,研究生毕业的今天,我有想法,但客观现实让我不会行动,但几年后?也许呢。感谢这本书!
  •     不错
  •     此书叙述评析了从本世纪初到2009年近一个世纪来
    包括 IBM、通用、AT&T、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脸谱在内的,美国(也是世界)几十家顶级企业的兴衰成败史!

    与平常看到的大路货商战书不同的是,浪潮之巅钻研得是企业的核心模式,分析的是老总们的性格,词语专业数据充实却又文笔风趣通俗易读。
    李开复专门在微博上推荐此书,评价吴军的水准是——数学,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我现在看到惠普这一章,大约是整书的三分之一,已经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 原来这个星球上最牛逼的领袖和企业,他们是这个样子的!

    实在是IT行业的启蒙之书!
  •     通过阅读本书,对it产业和互联网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知道了web2.0的特点,以及华尔街在科技公司中扮演怎么样的角色。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受益匪浅。
  •     相见恨晚啊,作为学计算机专业的,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可以算是很大的一个损失了。这本书系统地讲述了计算机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紧跟科技浪潮,读后受益匪浅
  •     本书作者通过简练朴素的语言和大量详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现了IT产业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从技术的角度,相反的,更多是从商业和管理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IT发展史上众多明星公司的兴衰。宛如一部IT业界的发展史,诉说着IT业界的前世今生,告诉你许多科技公司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本书对于有志于在信息技术产业一展抱负的人来说,是本必不可少的读物,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能够深切体会到在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力面前,只有冷静客观的分析才能把握时代潮流,才能立于时代的浪尖。
    启蒙和指导,是本书的最大贡献
  •     一直想读的一本书,推荐。硅谷真是迷人,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     跟英文、中文同类书横向比较,此书也属于出类拔萃。作者对硅谷各大公司的兴衰如数家珍,更难能可贵的能够分析背后的因素和趋势。读完此书,比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拥有一种“趋势感”,也对如今的硅谷巨头的运作方式乃至整个行业有一个定的了解。对信息产业感兴趣或者从业,抑或有志于创业的人士,推荐一读。
  •     可读性很强,但个人色彩浓厚。其实我是看到作者自比朗道想来嘲讽一下。
  •     读到的时候,书中提及的不少企业已经消失了,于是有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觉,再一看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几年。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化太快。
  •     各位这真的是一本徒有虚名的书,只是书名起的好罢了。
  •     通过对以硅谷先后崛起的大公司的介绍和IT业发展的特点,为读者展现了波澜壮阔的IT业发展历史。对IT从业者认识行业发展规律有很大帮助。
    文字流畅,看书像看小说一样过瘾
  •     翻过。这个文笔和这种流水账式的写作手法,比较适合公众号。当然这本来也算是个文集。
  •     介绍的是美国的科技公司,有很多作者独特的见解,介绍的很好,真希望也看到写中国公司的类似的书籍,强烈推荐购买及阅读。书的质量也确实很不错。
  •     读后对近百年来各大IT巨头们的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精彩的是关于风投以及华尔街的那两章内容让我了解到资本对于一个科技公司幕后的重要影响以及其对应的商业逻辑!
  •     这本书梳理了IT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叙述了美国硅谷明星公司的兴衰沉浮,对有志于互联网行业的人员是比读物。
  •     第三次买浪潮之巅,这本书创造的畅销毋庸置疑,是一本了解美国,特别是硅谷科技企业发展史的巨著。感动于创业者的热情,和浪潮的起伏,妙笔之处,难免拍案叫绝,焚膏继晷!顺带推荐《硅谷之火>和《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
  •     非常好的书,开拓思维,无论是商科的还是半导体行业的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得到满满的收获。已经成功推荐给身边做战略和半导体行业做研发的朋友了。
  •     内容简洁但不失重点,全面介绍了处在浪潮之巅的所有公司的起步,过程与发展,推荐。
  •     看完了才来评价,很不错!有以下几点感受:1)从里面学习到很多知识,特别是每天都可能面对的一些大公司的来龙去脉;2)与几年看得货币战争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历史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认识可能有很大冲击,需要重新看一下货币战争;3)能够深刻体会科技与资本的融合之道;4)能够给人一些对科技的走向的判断方法!
  •     还可以
  •     我很遗憾我不是一个it工作者,而且我不是身经百战见的多,其中很多常识给我形成了羁绊……这本书更多从理性的一面深入it界,既宏观又微观,既有静态横向又有动态纵向……比起外国著作蹩脚的翻译,浪潮之巅读起来就很顺畅了,值得品读几遍……
  •     读计算机的兄弟力荐之物。信息量巨大,不愧是了解互联网必读著作,学管理的也有必要一读!
  •     推荐从事IT业的大学生们看,这本书比较客观的介绍了美国硅谷的各大公司,非常好。让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硅谷及其那儿的企业。建议对硅谷感兴趣的同学看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