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企业与企业家 >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08616148
作者:林军,张宇宙
页数:24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化腾其人若用金钱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总有人比你更富有,除非你是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31岁就成了亿万富翁,据说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1992年,37岁的比尔-盖茨成了全美头号富翁;直到2007年,他依旧稳坐在全球头号富翁的宝座上,只有在互联网泡沫最盛的那两天曾被日本的孙正义超过。2007年,比尔?盖茨的财富被一名墨西哥人超过,但这个时候比尔?盖茨开始忙着退休。他退休的举动也成为世界财富历史上很绚丽的一幕——他和他的妻子把自己的全部资产捐给了慈善基金会。他不做首富,而做了首善。在比尔?盖茨2008年年中退休的时候,本书作者之一林军曾在老兵群网站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那些曾经被称为中国比尔?盖茨的牛人们》。在这篇博文里,林军写道:马化腾最像是中国的比尔?盖茨——无所不能,堪称“全民公敌”的腾讯与微软像极了,它们的产品虽然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有黏性,扩张性强。马化腾本人也比较接近比尔?盖茨的气质:害羞、温和、聪明,内心激情澎湃,有着必胜的雄心壮志。两个人都在未成功时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取得成功后则开始让自己显示出无所畏惧的一面。今天的马化腾虽然在腾讯任董事会主席和cEO,但更多的是扮演另外两个角色:一个是首席架构师,一个是精神领袖,在这一点上也和退休前的盖茨很像。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张宇宙认为,腾讯早期的创业元老之一曾李青很像比尔?盖茨早年的合作伙伴保罗?艾伦。的确,现在喜欢打高尔夫、开游艇出海、做起风险投资生意的曾李青很有一些保罗?艾伦的影子,虽然曾李青本人不喜欢张宇宙的这个提法,但他也认为,马化腾就是中国的比尔?盖茨。在多玩CEO李学凌看来,马化腾是最像比尔?盖茨的。李学凌是中国高科技领域最优秀的观察者和写作者之一,他和中国软件公司的标杆金山公司有许多交往,多玩的天使投资人正是金山副董事长雷军。雷军和金山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求伯君因为长时间与微软正面竞合,都被称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在创办多玩之前,李学凌曾经追随网易的丁磊,是丁磊重返门户大战的首辅之臣,因为程序员的背景和曾经中国首富的帽子,丁磊也曾经被称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谁是最像中国的比尔?盖茨的人,李学凌的评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深圳青年马化腾马化腾,出生于1971年10月,潮汕人,但自小在海南长大。1984年,13岁的马化腾随父母定居深圳,此时的马化腾在读初中二年级。在深圳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里,马化腾度过了流金焕彩的少年时代。那时候,马化腾进入的是深圳最好的中学——深圳中学。深圳中学创办于1947年,1983年6月被定为深圳市唯一的市重点中学,1993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高考之后,马化腾仍然没有离开深圳,而是就近上了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创办于1983年,离深圳特区设立不到三年的时间。在国内,深圳大学虽然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但是地处深圳特区,发展速度却相当惊人。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就培养出了许多商界精英,例如产销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江,当然还有马化腾和腾讯的另外三位创始人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在很多人看来,深圳大学并不属于一流名校,考入这所学校的学子并不能称为优秀。但事实上,深圳大学特别是在1989年之前相当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在1989年之前,深圳领全国风气之先。那时深圳大学面向全国招生,考入深圳大学的学生可以把户口迁到深圳,这对很多志在深圳发展的青年学子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深圳大学最有实力的两个系是计算机系和建筑系,这两个系都与深圳当时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当时深圳出了很多大商人,一多半是电子计算机和地产两个行当里的。当然,在1989年之后,深圳大学的招生范围有所限制,影响了不少人才的流入,虽然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但上海的崛起、香港的回归带来的冲击,以及扩招带来的影响,使得深圳大学在1989年之后很难再涌现出像马化腾那样的大批精英人物。马化腾曾迷恋过天文,也曾有过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的梦想。一本关于马化腾的传记曾提到,马化腾因为热爱电脑而放弃了自己的天文发好,并引用了马化腾的一句话:“毕竟天文太遥远了。”而实际情况则是,即便是创办腾讯之后,马化腾也依然保持着对天文的爱好,多位腾讯早期的创业员工在接受本书作者之一林军的采访中,深刻地记着马化腾曾在公司办公楼过道中和喜欢天文的同事交换天文问题看法时的热忱和健谈。有一次腾讯董事会送给马化腾的礼物就是一个天文望远镜,虽然只是小模型,但可见其他董事都知道马化腾这个爱好。同时拥有天文和计算机两方面的爱好并不冲突,天文和计算机这两项爱好都是对未来世界探索的重要路径,两者之间是可以存在关联的。对于马化腾来说,天文和计算机两项爱好早早地闯入其心扉,对其日后心有大格局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日后马化腾和他的腾讯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马化腾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也被放大。一个广泛流传的段子是:马化腾在校学习期间,经常利用计算机天赋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比如编一些小程序把学校机房的电脑硬盘锁死,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马化腾也是各种病毒的克星,普通的病毒对他来说手到擒来,使得机房的老师也经常不得不向他不耻下问。深圳互联网曾经领先全国从13岁到深圳至今,马化腾已经在深圳度过了26年的时光。马化腾能成为中国互联网界最具影响力的业界领袖,与他长时间生活和生存的这座城市有着莫大的关联。在继上海、北京互联网接入节点之外,中国电信开通的第一个节点便是深圳,做港澳出口。深圳一开始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先发之地,与这个港澳出口关联甚大。除了深圳讯业等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外,深圳还诞生过诸多第一。1995年9月,深交所成为深圳数据通信局的专线用户后,创建了巨潮互联咨询网,是国内最早在互联网上提供证券咨询服务的网站之一。1996年5月17日,也就是“世界电信日”,由深圳数据通信局和颖源公司合作的中国第一家网吧“卡萨布兰卡电子咖啡屋”在蛇口正式营业,这应该是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家网络咖啡厅。在深圳的诸多第一中,最有价值、影响最深远的当属1996年4月,深圳数据通信局旗下的第一个BBs网站“一网情深”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网络上可考的第一个公众BBs。一网情深的站长,也就是深圳之窗的创始人张春晖,他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一网情深的程序是张春晖请Alex(黄峥嵘)、Ace(懂懂)等几位水木清华的创始人和热心网友搭建的,为此深圳电信支付清华互联网学术研究经费约10万元。当时在深圳电信,张春晖并不负责互联网线路的开放和铺设,但负责铺设互联网线路的机房就在张春晖工作间的内间,因此张春晖有溜进去查看的便利。张春晖依旧记得他第一次通过互联网从《花花公子》杂志网站上下载图片时给他带来的震撼。一网情深开通之初,张春晖还主动给深圳当时最大的网站CFido站站长马化腾发邮件,希望转载CFido上的一些内容,当时CFido上的内容很多,而互联网成长态势可见,这本是一个双赢的建议,但当时cFido和互联网之间是两条线,于是便没有了下文。一网情深诞生了很多日后互联网界的风云人物,比如一网情深的经济版版主就是日后的深圳经济学者薛兆丰。薛兆丰还写过一个“如何做好版主”的帖子,这个帖子里提到了一个叫黄次南的网友,黄次南当时是深圳“赛百威”的总经理,也是潮汕人,是个很聪明、很灵活的人,曾是A8公司的联合首席运营官。蓝点的创始人邓煜回到深圳后也加入了一网情深,担任Linux版的版主,邓煜同时也是网易Linux版的版主,邓煜就是个Linux小子。一网情深和深圳的另一个BBs网站——龙门客栈上云集了当时深圳互联网界的诸多风云人物,这两个论坛上的网友中也不乏腾讯的员工。同时,这两个论坛上的网友也成为腾讯0IcQ最早的一批种子用户,马化腾每次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应用时,这两个论坛上也总是有网友不断提出他们的中肯意见。一网情深暴得大名,和深圳本身相对开放的环境有关,也和深圳第二代移民正意气风发有关。深圳本是靠近香港的一个小渔村,1979年起正式对外开放,到1996年前后,已有20年的时间,新一代的深圳移民开始成长起来。1995年、1996年前后,深圳不仅有深圳讯业那样的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深圳龙脉也在筹建,加上深圳之窗和深圳万用网,深圳的互联网环境很好,这也为之后深圳互联网一直走在全国互联网行业前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先人一步的产业环境,整个城市和互联网足够契合的开放、创新气质,以及良好的人才储备,深圳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相邻,使得马化腾在创办腾讯时吸收到深圳这块土地上诸多精华和灵气,为其成就未来的腾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润讯工程师关于为什么1998年创办腾讯,在马化腾1993年大学毕业后效力的深圳润讯公司里流传着一个版本:那年马化腾关于类QQ软件的提议没有引起润讯高层的任何兴趣,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个小东西有任何前景。据润讯一位中层干部透露:“在当时的讨论中,有人说:‘这东西究竟是收钱还是不收钱?如果不收钱,我做它来干什么?”’那时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客户资料比现金收入更重要。特别是有忠诚度的客户,商家往往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之后,马化腾的身影便在润讯消失了,他创办了腾讯。不过,传闻终究是传闻,其可信度还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化腾并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当时他自己也未必能看好QQ的未来,不然之后也不会出现几度出售的故事。然而亨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在润讯期间,马化腾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之处。.多位前润讯的老员在回忆他们的前同事马化腾时,都用了“没想到”、“当年其实不起眼”样的词汇,他们的统一描述是小马当年一点都不显山不露水,不过今天,“小马”二字好像没人能叫得出口了。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讯,当时的工资是1100元。如果你了解寻呼行业,那你一定知道润讯。寻呼业是中国通信行业最早开放的子行业之一,后来在电信改革中被横切了出去。进入寻呼行业需要两个关键资源:一个是频率,一个是中继线。中继线掌握在邮电部手里,频率归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管理。当时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挂靠在国家计委,不归邮电部管。由于是双头管理,所以就会产生松动,相应地就可能有机会。中国互联网早期的一位标志性人物张树新在进入互联网之前也是在做寻呼业,同样利用的是寻呼业的双头管理。润讯的诞生正是基于这样的机缘巧合。

前言

30年的中国变革,造就了一批朝气蓬勃的“中国标杆企业”,在它们身上,积淀着最具中国特征的商业管理智慧,这同样是中国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出于对商业历史的专业研究精神及时代的责任感,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信出版社与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联合启动“中国百家标杆企业”的学术研究和出版工程。“中国百家标杆企业”工程将聚集国内知名的商学院教授、财经媒体总编及著名财经作家作为研究团队,对当今中国最具标杆意义的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和创作,最终为中国管理思想和企业经营思想的诞生提供研究素材和教学题材。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完成对100家中国标杆企业的研究,所有成果将以图书出版物、商学院企业案例库等多种形式出现,并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企业的成长经验传播到国际商业研究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30年来的中国公司演进,并不是什么必然的产物。它们走在一条十分独特的市场化道路上。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腾讯是一个标杆,用户数量最多、销售收入最大、盈利情况最好、市值最强等诸多行业第一都由腾讯保持。作为一家全业务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是唯一一家能不断攻城拔寨、继往开来的公司,这与其能在修炼内功和持续扩张中寻求到平衡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与其一直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战略思想有关。坚持以用户为导向,坚持更好的用户体验,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腾讯贡献自己的心力、创造收入,是腾讯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是一家不受金融危机影响,能持续创出新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的成功,是用户决定公司价值的普世商业价值理念的成功,也是中国互联网产业以东方智慧引领产业未来的荣耀。  ——“中朝百家标杆企业”学术委员会从一款单一的即时通信软件企业,到2001年的无线增值业务,再有游戏、门户、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到今天几乎布局最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马化腾用了10年。不经意间,腾讯完成了互联网产业几乎全业务的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人跟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5个人同时过招。他(马化腾)长相斯文,行止儒雅,却被叫做“全民公敌”,他掌管着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过去5年中,王雷雷、丁磊、周鸿神、马化腾、还有杨元庆都尝试过同一件事情。不过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成功了。  ——《中国企业家》他(马化腾)在模仿间不经意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为中国人创造了全新的沟通方式。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腾讯QQ的用户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腾讯QQ在即时通信领域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同时腾讯公司也从广告、移动QQ、QQ会员费等多种领域实现了赢利,创造了中国网络领域一个经典的神话。  ——人民网

后记

2004年11月,刚毕业不久在报社工作的我和女友(现在的妻子)一起在单位附近的小巷子里与同事一起吃麻辣烫,那个月刚开始还房贷的我和跑房产广告的同事聊起了投资话题。我说:“如果有投资渠道,我很想卖了房子去买腾讯的股票(那时腾讯的股价是每股不到5港元)。”当时看好腾讯的理由,主要是互联网增值业务、网络广告和3G后的即时通信。到2005年,想在百度纳斯达克上市时投资的我再次投资未成,8月24日,我写下一篇博客:期持有腾讯股票的时候,他们都表示支持,但他们的理由都太少了:腾讯很容易成为或者已经成为中国的赛我网(据资料显示,2004年韩国赛我网仅在个人主页方面,就取得了5000万美元的销售额,每天的最高收入达到了30万美元),而我的理由是即时通信在未来将成为操作系统。可以想象一下两件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一个是手持设备,硬件内部集成基本的系统,然后你只需要装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就能提供通信、编辑、娱乐等一系列功能;一个是家用终端,也是硬件内部集成了基本的系统,通过即时通信你购买你需要的各种软件游戏,还有运算能力,这个时候带宽是免费的,仿佛空气一般。如此可怕的市场前景,让“专注”的Google公司也动了心,本周一它们发布了桌面搜索的第二版Beta(目前只有英文版),从造型上看就是一个即时通信工具。据说,8月24日Google将推出即时通信服务,而之前该公司已经有了一个名字不错的可通信的图片分享软件——GoogleHello。近日Google宣布第一次增发股票,把发股规模定为14159265股。选择这样一个数字并非一时心血来潮,14159265是圆周率(3.14159265)的后8位数字。现在外界都在猜测此次所募资金的用途,而在Google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相关的文件中,Google表示,它准备把股票发行的净收益用于营运资本以及可能收购具有互补性的业务、技术及其他资产。但Google表示,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并购协议或承诺。我的猜测是Google将买下腾讯。这时腾讯的股价是每股7港元。

内容概要

林军:中信出版社、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签约作家,英鹏兰德公司执行董事,互联网老兵群创始人,曾任IT第一中文网站天极网创始人和总编辑等职,归属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代,记者生涯中曾任《电脑报》新闻中心主任和《知识经济》副总编等职,是中国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之一。过去数年随妻女栖居盐湖城, 现旅居深圳,致力于中国互联网史和中国高科技史的梳理和写作,著有《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柳传志管理日志》、《大企业病》等。
张宇宙:1998年开始上网的网虫,2002年前后开始从事互联网工作,2005年起,独立策划和运营了多个互联网产品,目前在江苏最大的互联网公司HOUSE365.com任产品经理。信仰互联网,酷爱研究互联网各类产品演变,网名镇元子。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马化腾其人深圳青年马化腾深圳互联网曾经领先全国润讯工程师马化腾沉静型领导马化腾马化腾通过QQ找到另一半马化腾的父母低调马化腾溯源第二章 马化腾的伙伴和朋友CFIDO上的PonySoft求伯君和丁磊深大校友&技术天才张志东市场奇才曾李青专才许晨晔和陈一丹腾讯的其他创始股东们最早投奔腾讯而来的创始员工们五人决策小组第三章 马化腾的那些对手们庞东升从我的女人到51腾讯把51员工告上法庭外挂战争和珊瑚虫腾讯与千橡之间的那些事情二马相争拍拍偷袭招财进宝蚂蚁搬家阻击招财进宝马云和马化腾第四章 那些帮助过马化腾的投资人拷贝网易模式失败天使刘晓松和林建煌IDG和盈科各占了20%股份MIH接盘成为腾讯新股东香港上市代号700.HK高盛进入刘炽平空降第五章 产品经理马化腾首席体验官马化腾三问和把握腾讯的度与产品经理面对面种子用户和交互设计多米诺骨牌腾讯员工的薪酬腾讯学院第六章 从OICQ到QQOICQ因丢单而立项的产品ICQ汉化改进版OICQ引爆流行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成为Q字头11万美金买回QQ.com第七章 短信让腾讯成为最早盈利的互联网公司网络广告和会员收费虚拟电信运营商的最终幻想移动梦网拯救中国互联网移动QQ为做短信腾讯大肆从华为挖人中移动何以对SP行业使出如此重典?飞信QQVS手机QQ第八章 用户近亿的虚拟消费帝国东利行打造胖企鹅QQ秀差点被否决掉的产品用升级让你上瘾过度泛滥的Q币盗号问题网上诈骗和黑客攻击第九章 赢得对微软之战超级强敌微软挖角微软熊明华并购博大张小龙罗川挂帅MSN中国强势推出小步快跑的快速滚动社区式的东方智慧第十章 进入门户和搜索互联网第二波的殊途同归门户新闻的兴起QQ.COM腾讯智慧进入互联网中心第十一章 腾讯决战游戏市场张志东反对上马网游王远成为腾讯游戏的敲门人孙宇扬两次单骑救主数字宠物的进化挖华义收网域夯实网游基石中国网络游戏的自主研发路边自主研发边代理第十二章 腾讯式创新模仿者或创新者超越模仿秀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商业模式驱动创新为未来储备专利战略后记:后悔没买腾讯股票庆幸写了这本书

编辑推荐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全面解读〔QQ之父〕马化腾与腾讯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作者简介

你应该知道那个胖胖的企鹅形象的QQ,作为全球用户最多的互联网软件产品之一,它的活跃用户超过3亿,QQ成为大多数中国网民上网应用的第一选择。你或许还知道拥有QQ这款产品的腾讯公司,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它的最高市值曾达1200亿港元,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最高、收入最大、利润最多的公司。但作为这家公司的统领者的马化腾却一向低调,不为人所知。
本书作者通过对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多名腾讯前员工,马化腾的成长伙伴、前友人、前同事、多位师长辈,腾讯合作伙伴、投资人等上百人的采访及对腾讯发展历史的全面梳理,客观、实际、权威的为我们解读了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他是如何将QQ催生、养大以及做大、做强到今天的风靡一时,称霸一方的?他在腾讯公司的创办过程中到底做过哪些重大决策,这些决策是怎么物化成产品,这些产品又是怎么形成和出台的?有哪些事情是马化腾不愿意去面对和描述的,但却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图书封面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Qq号是我在初中时代流行起来的,但那时也只是家里有电脑的同学才有,到高中时代开始盛行,班里的同学几乎人手一个,有的甚至好几个,不过到我手上qq号码已经排到了8位数,当时知道10001是qq的创始者才拥有,也就是马化腾,现在才知道拥有这个号不光是酷毙了还有财富与地位,当然现在qq的发展早已经不满足于即时通讯方面,经过多年的变革,他们的业务已经遍布各个领域,qq秀,qq空间,qq微博,拍拍,foxmail,soso,甚至于进军大型网络游戏,更难得的是这个小企鹅每到一个领域,都让对手胆寒,树敌一堆,而这些领域的对手再也没有自信能够打败它继续领携本行业,怀着对腾讯帝国无限崇拜之情,我拿起了这本书。实际上这本书不算是一本严谨的企业传记,因为有很多信息并未得到马化腾本人的亲口证实,我想原因可能是马化腾除了传说中的低调之外,还有他太年轻,仅仅42岁,人生的旅程还长,未来的发展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适宜过早的去写自己的传记,所以本书有很多信息不能保证其真实性,不过我们还是能从本书中得到基础的普及及很多圈里的八卦消息,比如,艾玛,原来小马哥的爹地是某上市公司的董事和李嘉诚是老乡貌似还有点私交,艾玛,原来小马哥是通过qq找到另一半的,艾玛,谦逊的小马哥竟然在电话里怒骂那谁挖他公司的员工,这些爆料很给力啊,不知道小马哥看没看这本书,看过之后有啥感想呢。我倒建议小马哥退休的时候可以考虑出本自传,还原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自己与真实的qq。腾讯最初是由3个人创建,后来增至5人,到上市的时候已经是12个人了,值得注意的是,基本上每个股东都是懂产品的,这是腾讯平稳快速增长不产生重大股份变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难想象一个不懂产品的人如何支持企业继续发展,而且在融资的时候,马化腾坚持的拥有了对腾讯的控制权,即使到最后,还是让自己的创业团队拥有了50%的股权。像苹果公司,乔布斯选择了对产品一无所知的百事销售奇才斯卡利,后来两人因为对产品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差点把苹果毁了,我想一个真正懂产品热爱产品的人它才能给客户专业的服务,自己都不了解产品如何让客户喜爱呢。同样360也是这样,周鸿祎在《天天向上》中说,360是全国给员工股份比例最高的,所以竞争对手很难挖到360的核心人物。Qq从最初的发展到今天的qq帝国,其实也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它的创建者也做出了很多痛苦的决定与选择,曾经几次考虑要出售,幸运的是它存活了下来并变的更强大,本人比较感兴趣的几个阶段,一是传闻马化腾在瑞讯的时候,曾拿着类qq软件给高层演示,结果高层觉得这玩意没啥价值就给pass了,第二个阶段是腾讯公司第一次融资的money很快就花光了,要进行二次融资,结果因为腾讯当时的前景很不明朗,最主要的是不知道怎么通过qq赚钱,所以第一次融资的企业IDG和盈科都不愿再掏钱了,但都在帮腾讯找愿意接下来掏钱的企业,找的都有谁呢??新浪!雅虎!搜狐!联想!金蝶!结果他们都以各种原因给拒绝了,其实说白了就是不知道qq的价值何在,如何赚钱。这时亮点出现了,HIM的投资集团看好了腾讯,给腾讯了又一次的生命,后来腾讯在香港上市,第一任股东IDG和盈科确以各种原因把各自的股票卖给了HIM,结果HIM成了最大的赢家,获得腾讯50%的股权,并最终获得了7倍的升值回报。那些曾经没有或没坚持买腾讯股票的企业等董事们,我这个读者看了都眼热,更何况他们,这真是:曾经有一些腾讯股票让我购买我没有珍惜,当俺夜深人静看着腾讯的股票噌噌的往上涨的时候,俺彻夜未眠,悔恨交加,泪流满面啊啊啊。。。我使用qq差不多10年,但不曾真正了解过这个企业,读这本书让我好像看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企业的成长历程,qq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早晨打开qq,qq头像开始闪动,意味这一天的工作开始,qq以其超越对手n倍的文件传输速度,成为了我们最常用的工作软件,我们真的应该感恩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有时只需在qq上动动键盘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当然除了qq,腾讯的各个业务已经扩展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也许在你的桌面上某个不起眼的小图标就来自腾讯出品。时代成就了腾讯,腾讯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成为本土互联网的no.1,在未来的发展中,愿这个胖胖的可爱小企鹅发展的越来越好吧。
  •     虽然一直用QQ聊天,但说不上有什么特殊的好感。我为什么读这本书呢?缘于我去年加了两个腾讯内部员工的网友,其中一位还很出名的,但这本书没有提到他,扯远了。这本书一般,真的很一般,一觉得很乏味,二觉得根本就没有提出有鲜明性格的主题,我不知道别人从这本书当中获得了什么,起码我没有,所以书评就写到这吧。
  •     我想知道当时马化腾是怎么想的。我想知道腾讯的那些重要决策是怎么形成的。我想知道那些马化腾永远不会讲的事情。我想说的是,我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的书,然后又带着这些问题还有衍生的问题有出来了,我不懂作者你在搞什么飞机,浅薄、无知的江湖术士!我想如果讲讲互联网的历史,百度一下,您就知道了!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买了这本就别买《聊出来的企鹅帝国》了,讲的很详细,对于想了解腾讯的人来说,还是买一本吧。
  •     你们都赶上了那些好时代,而我总是来不及长大。
  •     发现腾讯从他诞生开始就是一个山寨的公司,不过他懂得微创新,马化腾的性格也不是那种常见企业家的那种性格
  •     让我了解到这个一直从小用到大的软件整个的历史,并不长久的历史,从创立成长到如今的规模,伴随着我的青春成长,同时公司本身也经历过很多的事件,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互联网这十几年的发展。
  •     很一般的内容,就当简略了解tencent了。
  •     越来越觉得是运气啊,肿么办……
  •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了了,背后却隐藏了无数的东西,那些东西或许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     腾讯的成长史,仿佛要比百度难些。腾讯发迹史也仿佛要比百度人情味更浓些。马化腾即时通讯之王
  •     8月11日开始读 8月16日读完
  •     好多出自沸腾十五年..
  •     好好一个题材,写得。。。。
  •     跟楼下一样的心情买了这本书, 也看了那位自称本书编辑的回复, 我不得不说, 这本书真的非常糟糕.首先, 我并不了解腾讯和马化腾, 所以才买这本书, 但是我感觉作者几乎完全没有跟马化腾交流过吧? 全是二手资料就不说了, 还把不同版本的所谓坊间传闻也罗列在一起, 请问这不是地摊书的写法是什么?任正非同样也是个非常低调公开资料极少的领袖级人物, 对比一下"华为的世界"就知道这本书的水平了, 俗话说,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其实, "本书作者之一林军"这几个字出现的频率快赶上马化腾三个字了, 还大言不惭的写"本书作者之一林军很喜欢英特尔的天使投资人....", 没见过这么写书的, 到底是写马化腾还是写作者自己的感想想象观点意见? " 读者花钱是看马化腾和腾讯的故事的, 不是听你林军发感慨作比较的.结构呢说句公道话不能算完全混乱, 的确是按照模块化来叙述的, 但是层次不够清晰, 外加写腾讯对手们写到珊瑚虫的那一节也极其简洁, 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说这位编辑自己心知肚明这是本烂书, 用不同读者阅读需求不同来回答我可以理解, 毕竟对于出这种书的赚钱是第一. 但是号称"全面解读QQ之父马化腾与腾讯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就差远了吧.还是来句大实...话, 此书适合有猎奇心理也不在乎那点买书钱翻着玩儿的人看的, 也即地摊书.再补充一点, 书上第33页写腾讯创办时间有1999年9月和11月两个版本, 然而, 腾讯官方网站[...]上是1998年. 还有, 作者关于财务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 首先, 腾讯当初上市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早已改名为香港交易所, 其次, "当即腾讯就拥有了62.2亿港元的产值", 摆脱, 是市值! 再次, 一副小市民心态"按腾讯最高股价xx港元", "按最高市值xxx亿"来计算这计算那得, 拜托, 你也知道是市值, 什么叫市值, 市值是随时可以变动的, 不等于握在手里的现金.最后, 当看到"CEO的产生更多是针对像腾讯这种高科技高风险的投资性企业来说的"这一句话的时候, 我已经没有力气再说这本书了, 这个作者完全就不懂企业结构! 更不懂现代企业结构的历史! 阅读更多 ›
  •     我要去腾讯赚钱!!!!!!!!!!
  •     中国互联网历史片段,值得了解
  •     或许是因为时间久远,但是我真的真的真的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写的太!差!了!冗余的部分很多,中心也完全不明确,唯一的优点是有很多一手的信息源,但是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这些内容的价值也大打折扣…总而言之,在2016年的今天,这本书已经不值得一看了。
  •     很多人说马大帅嘴上没毛,但一样震惊世界,互联网界的真英雄,好好读读。
  •     社交,即时通讯,游戏娱乐,腾讯每季度挣了那么多钱。可是却看不到它作为一家大企业在公共服务上投入的决心,在环保,在教育,在医疗基础服务方面,腾讯目前所处的地位,使腾讯有能力做出更多改变,利于大众同时也有盈利。这是一家被尊重企业必备的素质
  •     文笔一般,但是内容还比较全面,腾讯的早期及发展过程中的故事都有涉及,如" QQ号10001是pony,10002是tony ",还有腾讯五虎的故事,马化腾找女朋友的故事,不论真实与否,扯个淡还是可以有。看完后对腾讯为什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有了一个认识 — 腾讯1号产品经理马化腾对于用户体验的追求。
  •     传奇人物都有苦逼的人生,当年若不是mih,若不是运营商增值业务,若不是团队的坚持,若不是不放弃,也就没有今天的QQ帝国,想卖掉QQ,都没人要,有千万用户,但是无法盈利,竟然每人要,今天会被很多人看成一个笑话。
  •     不是很客观唉
  •     1、挺多内幕,身处深圳的地缘优势还是能够给作者带来很多切实的便利;2、很多娱乐属性很强的产品从韩国互联网借鉴了不少,这种学习在微信上甚至也有延续——公众号的想法最初来自Kakao Talk;3、是否上线网游,最初高层间曾在很大争议,Tony和曾李青分歧很大,两人的不同看法也决定了各自日后的方向——Tony退休后继续从事技术指导的工作;曾李青创建德迅资本,最擅长投的业务是网游。
  •       之所以看这本书,实在是因为对江湖上甚少露面的小马哥的强烈好奇之心,以及对“全民公敌”的QQ帝国的一丝崇敬之情。    但不得不说,这本书写得实在是不敢恭维。    第一,内容大多是二手资料的堆叠和一些事实的罗列。可能是因为小马哥不太公开露面,一般也拒绝采访,于是很多事实无法向他亲自求证。而且看得出来,作者也并没有和腾讯内部任何一个创始人有过真正的接触。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一个定论,动辄罗列出来好几个说法版本,内容从普通员工的说法、业内人士的看法到一些博客的内容。让人不免对真实性产生怀疑。缺乏作者的独到观点。    第二,结构混乱。全文结构不甚明晰。前后内容也略有重复之感。    第三,封面设计难看、小马哥照片选得太差了。小马哥在IT界绝对是属一属二的帅哥级人物,但是封面这张照片,却完全表现不出这一点。更进一步,全书的每一章节的开头,这张照片的黑白加不清晰版就都会出现一次。帅也不能出现十几次啊,何况这张照片不帅!加重了本书仓促成书的感觉。    总之,如果是外界人士对腾讯实在是感兴趣的话,可以略读一下。如果是业内人士,本书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传闻可能早就耳熟能详,也难以得到什么独到的启示。
  •     个人不太满意,完全的资料堆砌
  •     一般般吧,罗里八所的
  •     腾讯,不只是抄袭。小马哥,不只是低调。
  •     书中大部分的事情都听说过,很多也经历过。腾讯能有现在的成就也不容易啊
  •     并没有什么内容,更像八卦2333333
  •     写的一般,有些乱...
  •     看一看先驱者的经历,对后来人多少会有指导作用
  •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林军 张宇宙。qq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我们不应只是关注到腾讯的模仿、抄袭,也应承认他对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对用户体验的改进。
  •     看在它帮我做了一期《传奇》的份上,加一星
  •     马化腾被这样的写手真是可惜,几个人凑出来,缺少逻辑和采访
  •     不够过瘾,有相当篇幅几乎是《沸腾十五年》的照搬,虽然都是写马化腾,但是这样也太潦草了吧。
  •     本书唯一亮点为,马化腾是通过qq处到对象的。ps:我疯了,紧张备考状态中读了两本这种书。
  •     了解深圳早期的互联网业可以看看,企鹅帝国,一直在抄袭,从来不创新,抄袭抄到第一名也是一种本事。
  •     20161217号读完这本电子书;总体来说书的质量不算高;但张小龙那块倒是让我找到了相关的知识,了解了下张小龙及那个时代的互联网人物。大概是20161212号开始读的。
  •     作为一个是瘦子的总裁,真的是很了不起!
  •     与沸腾十五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相比写的不怎么有感觉
  •     要不是急需研究,懒得看这种傻逼书。没时间评论你们了。
  •     2008年出版的,文字没有《企鹅帝国》通俗。2006年申请了第一个QQ号,到今年八月份在微信上日入过万!腾讯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人说腾讯就会抄袭,一篇《狗日的腾讯》让腾讯成为众矢之的。当年的3q大战依旧记忆犹新。腾讯在成长,我们在成长!
  •     一般而矣,不是自传,把人写神了.
  •     线性点到、
  •     阅读于2015年12月
  •     不是很好看
  •     这本书确实比较烂,不过估计跟马化腾本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有关。通篇都是道听途说。不过仍然感觉他的故事应该比乔布斯,马云的要好看
  •     一本介绍马化腾的企鹅帝国的不错的书
  •     贴近现实,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历史,时代早就的创业神话。
  •     只能说还行吧,有点罗嗦和冗长。不过整体交代很清楚,中性和客观。(我看的是台湾这边出版的繁体中文竖版排版的这种事情我会说吗?)
  •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     这本书一开始以为小马写的,其实也是出与第三方观点人写的,有可读性,但感觉不完成真实。
  •     垃圾腾讯!就因为骂了几句关于五毛水军的就封我的号。NND莫非五毛党都是腾讯的祖宗?!
  •     原来腾讯只是机缘巧合反复试错,才闯出来的公司。在无线寻呼被开放的润迅积累人脉,在丁磊的网易的鼓舞,在几个同事和同学的倒腾下,QQ从一个不被看好的即时聊天软件,走向了全面开花的结果。时也,运也!
  •     题材很好,但挖掘不深,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
  •     写的很详细,对马化腾的创业做出了一些分析.成功有时候很偶然.
  •     这是自己看的第一本关于互联网,关于腾讯的书。不管怎么说,让我对腾讯的发家史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使我补充了一定的互联网知识。
  •     一般般吧 没看出了什么实质内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