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导演的并购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上帝导演的并购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07067733
作者:[瑞士]迪尔克·许茨
页数:171页

章节摘录

  1 布鲁塞尔  两个性格迥异的银行家马塞尔·奥斯佩尔和马蒂斯·卡比亚拉维塔如何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作出了合并的决定?  这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俱乐部,1997年10月16日,俱乐部的成员们在这一天聚在布鲁塞尔的希尔顿饭店里。三十多位银行界的首脑来到了比利时的首都。发出邀请的是国际银行问题研究所(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tudes Bancaires),这家对外保密的机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连电话号码簿上都找不到它的名字。每隔6个月,欧洲银行家的精英们就会聚一次,但每次聚会城市都不同;而且他们总是行事谨慎,严守秘密。新闻媒体对他们的聚会压根儿一无所知。    新近当选为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行长的罗尔夫一恩斯特·布罗伊尔(Rolf-Ernst Breuer)来了,他的德国同乡、担任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董事会主席的马丁·科尔豪森(MartinKohlhaussen)(其掌管的商业银行正再次传出被收购的谣言)也来了。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安德烈·列维一让(Andre Levy-Lang)、英国巴克莱银行(Barclay)的安德鲁·巴克斯顿(Andrew Buxton)都到了。瑞士的两位银行家也启程赶往布鲁塞尔,在中年绅士的行列中,他们俩是最年轻的:瑞士银行公司的马塞尔·奥斯佩尔年仅47岁,而不久前才使用“UBS”简称的瑞士联合银行的马蒂斯·卡比亚拉维塔也才52岁。他们俩在星期四这一天作出的决定让他们的同事们感到震惊,可能好几个月之后那些人还是不能从这场震惊中恢复过来。  奥斯佩尔和卡比亚拉维塔两个人彼此相熟,他们互把对方称为朋友,不过这一点往往让伦敦或者纽约某些不大会感情用事的银行家们露出嘲弄的微笑。他们俩的共同点实在太多了。两人都出身贫寒。奥斯佩尔早年丧父,在巴塞尔(Basel)港口和化工区之间的工人住宅区小巴塞尔(Kleinbasel)长大。卡比亚拉维塔呢,出生在瑞士山区州格劳宾登(GraubOnden)的小村布里格尔斯(Brigels),父亲是当地一家铁路局货物收发处的职员。两个人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奥斯佩尔读过银行学,也进行过一些实习,后来毕业于巴塞尔的经济管理高等专科学校(HWV)。卡比亚拉维塔上过库尔(Chur)的州立学校,所获得的贸易毕业文凭连上瑞士大学的资格都没有。于是在20岁那年,他和两位朋友去了加拿大,在蒙特利尔读了个商学士学位。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瑞士银行史中最真实的片段。”  ——慕尼黑《南德意志报》    “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作者终于推倒了苏黎世车站大街45号UBS总部厚重的沉默之墙。”  ——苏黎世《周日报》    “这部书更像是惊险的侦探小说。”  ——柏林《每日镜报》    “由利己主义、任人唯亲和错误决策导致的灾难图景。”  ——伯尔尼《联邦报》

内容概要

迪尔克•许茨,1964年生,日内瓦大学国民经济学学士学位,弗里堡大学新闻专业硕士学位,后又于汉堡新闻学院深造。
从1994年起,许茨就职于经济杂志《平衡》(Bilanz),担任记者,1997年起任代理主编。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部分  命运转折的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是如何被并购的 1  布鲁塞尔 2  第二次说“不” 3  那年夏天 4  马蒂斯说再见 5  金矿的枯竭 6  苦涩的12月8日第二部分  125年鼎盛之后的10年衰落——为什么瑞士联合银行只剩合并一途可走 7  上升之路 8  千差万别的一对 9  快乐的男性俱乐部 10  挥向“矩阵体系”之刀 11  留着一撇小胡子的男人 12  握刀 13  结语瑞士联合银行大事年表

编辑推荐

  瑞士联合银行为什么会投入比它小得多的瑞士银行公司的怀抱?《上帝导演的并购:从瑞士联合银行到瑞银集团》揭露了欧洲规模最大的银行合并的幕后真相。《上帝导演的并购:从瑞士联合银行到瑞银集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1997年的合并风暴,第二部分探讨了瑞士联合银行历史上的重要决定。

作者简介

瑞士国内最大的银行——瑞士联合银行
为什么需要一个比自己小得多的银行来拯救?
数十年来,瑞士联合银行一直是瑞士经济的基石,骄傲,自得,无懈可击。然而,1997年12月的一个早晨,这家瑞士最大的银行却投入了明显比它小得多的瑞士银行公司的怀抱。
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坐落在苏黎世车站大街的UBS大楼冠冕堂皇的门面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这本书揭露了欧洲规模最大的银行合并的幕后真相。这场合并无疑暴露出瑞士联合银行10年来每况愈下的衰落之势,而管理层的个人私心也应该对这样的结果负责。
“这是瑞士银行史中最真实的片段。”
——慕尼黑《南德意志报》
“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作者终于推倒了苏黎世车站大街45号UBS总部厚重的沉默之墙。”
——苏黎世《周日报》
“这部书更像是惊险的侦探小说。”
——柏林《每日镜报》
“由利己主义、任人唯亲和错误决策导致的灾难图景。”
——伯尔尼《联邦报》

图书封面


 上帝导演的并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提到瑞银集团,在金融界工作的人都知道它是同时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领域内的巨人。1998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简称SBC)合并后,UBS成为存续公司。本书正是描写这段合并的经历。瑞士联合银行当时的资本、商业贷款、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均强于瑞士银行公司,即使投资银行业务弱于瑞士银行公司,但投行业务结构上两者是一致,并且,在1987年,瑞士联合银行成立125年之际,瑞士联合银行资产总值达到1600亿瑞士法郎,自有资金为100亿法郎,员工21000人,是瑞士第一银行,也是当时世界资本最雄厚的银行之一。 而仅十年的时间,这家瑞士最大的银行却投入了明显比它小得多的瑞士银行公司的怀抱。其中发生了什么情况造成这样的结果,瑞士金融作家迪尔克.许茨的《上帝导演的并购——从瑞士联合银行到瑞银集团》 一书详细叙述了这期间的来龙去脉,而且如果以内控视角进行分析,倒也是个件既熟悉企业历史事件又锻炼自己专业能力的过程趣事。作为曾为财经记者的徐茨,在本书中记录了银行高官的一些八卦,我们切不因为阅读上的清高在阅读过程中将其跳过,这些八卦既有趣又反映了这些高官的个性和品质,而在经营管理中高管的个性和品质与企业发展的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内部控制作用之一就是将人性中不良的因素对企业发展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而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没有内控的制约、高管们的不良个性和品质给企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更造成无辜员工工作岗位的裁减以及因此遭彻底造成他们家庭经济生活的窘困。本书作者根据瑞士联合银行发展史上各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任用下属的,认为普遍存在只看重忠诚不看能力的情况,而联合银行的董事会的成员主要是其他企业的领导者,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企业,银行业务发展就委托给经营管理层中的强人了。在联合银行被合并成瑞银集团前,内部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董事会对经营强人缺少评价和监督。不完善的公司治理造成内部控制环境的薄弱。1996年之前几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在发展重点业务的方向上都想到一起了是一致的,即根据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重点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两家都在伦敦纽约设立了投行机构,并从当地招聘了相关的人员。不同的是,瑞士银行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将美国华尔街成熟的投资银行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技术、信息系统、考核机制等全部引入,并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顶级的投行人才加入投行管理层团队。 而瑞士联合银行虽然也在投行机构所在地招聘了相关的工作人员,但管理人员都是由瑞士总部派人过去,而这些人又与联合银行的高层强势人员有着历史的友谊,但投行业务却是欠缺,为了市场份额不落后于竞争对手,联合银行的投行业务在高管官层的要求下,甩开膀子,大干快上起来,明星业务员成为高管层的心尖肉,万千宠爱集一身,非但奖金最高,而且交易业务操作没有制约,当明星交易员因上亿瑞士法郎衍生产品交易损失时,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公司谈判的筹码都没有了,联合银行的高管们在只要能保住自己饭碗的前提下,将瑞士联合银行合并于与瑞士银行公司。因而,组织结构根据人员设立,而不是根据组织结构本身的逻辑设立正是联合银行最大的弱点之一。如果指责联合银行高官层从来就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问题,也不是事实,他们也聘请过外部优秀的风险管理专家对投行及其它业务进行过体检。专家提出的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但受制于,联行银行业务部门的管理者各自为战,将自己的业务部门看作自己权力的自留地,不愿意将自己部门的业务信息分享给其他部门,更不愿意让高层实时知晓,都强调自己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的特殊性,不愿意将自己部门的信息系统ton被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上,因而都不愿意联合银行成立一个独立的监控单位,而联合银行的高官们因自己的亲信分管不同的业务部门,各自将这些业务部门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对建立独立的监控单位和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也不是那么急迫和热心。业务运作各自为政,高层根本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当灾难降临时,已是覆水难收,一切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了。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感觉故事性挺强,读起来应该挺好玩的
  •     感觉逻辑有点儿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