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就是大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管理学 > 小就是大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ISBN:9787536689060
作者:(美)高汀
页数:260页

章节摘录

  AAA汽车配件公司  千万不要以为AAA汽车配件公司是艾尔弗雷德·A.阿考斯(Alfred A.Archos)的首字母缩写。事实上,当初为这家公司命名的时候,它的老板的想法非常简单——杰夫·贝索斯(JeffBezos,亚马逊网站创始人——译者注)在给亚马逊网站取名字的时候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能够在电话簿上被列在第一位。  成为第一,成为最大。谁会觉得这样的策略有问题呢?  到底是谁发明了字母顺序?谁规定M一定要出现在P之前呢?  我并不确定这种做法一定有效,而且我也不觉得字母顺序仍然像以前一样重要。许多因素,比如说网络搜索、点击率、更低的进入门槛以及越来越快的上市速度,所有这一切使得“成为第一,成为最大”的策略开始变得过时。  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跟“如何成为最大”毫无关系,我也不会在书中谈论如何维护客户关系,如何管理员工,或者如何适应环境之类的问题。事实上,本书第一篇文章讨论的恰恰是“不要把第一看得那么重要”。我相信,只要你的创意足够吸引人,客户自然会找上门来。  网络与责任  大公司和互联网正在让我们的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没有礼貌和教养。或许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重新学会承担责任,在网络上公开我们的真实姓名。  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差点被撞死。虽然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死里逃生了,可这一次的遭遇却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正当我驾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一辆Verizon公司(美国最大的无线通讯运营商,被称为美国电信业的巨无霸。——译者注)的维修卡车突然从辅道斜冲出来,差点撞上我的保险杠,然后连跨两个车道,呼啸而去。虽然司机开得很快,可我还是记住了她保险杠上的那句话。  然后我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向她的上司投诉。这可不是一起普通的Verizon维修车扰民事件。这样开车太危险,这可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啊!天哪,我却居然找不到可投诉的对象,他们没有一辆保险杠上贴着“Don’t like MyDriving?(不喜欢我开车的方式吗?)”的卡车。根本不知道该联系谁!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些你所熟悉的人通常不会在大街上跟你撞车、不会冲你说脏话、不会占用你的停车位——而一个你不认识的人却很容易这样做!这是有原因的:匿名本身就是礼貌的大敌。  我常常想,如果Verizon的这位司机在保险杠上贴了自己的车牌号,她开车的时候是否会更加谨慎一些?  在一个只有200个人的小镇上,你不可能指望做了错事却没人知道。因为或早或晚,即便是那些在大街上晃荡的小混混都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而且就连小混混们都知道,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可能会让周围的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街坊邻居往往是最有效的行为矫正工具,一旦别人知道你是谁,你的表现就会截然不同。  而一旦隐私得到了彻底的保护,所有的行为都被遮上一层面纱,许多人就会露出自己的本性。他们会做一些非常自私的事情,一些他们绝对不会当着朋友的面(或面对摄像头)做的事情。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用户注册时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网上色情聊天室将会空无一人。如果你每天都会见到邻居们,还要向他们解释你为什么要把那些有毒废物倒进河里,相信哈德逊河就不会那么容易遭到污染。  现在的问题是: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英国著名作家、政治讽刺作家,善于以先知般的笔调勾画人类阴暗的未来。主要作品有《动物庄园》和《1984》。——译者注)的批评者们总在抱怨我们正进入“老大哥”(BigBrother,《1984》中的人物,在乔治·奥威尔的笔下,“老大哥时代”是一个严密监控,个人完全没有任何隐私的时代。——译者注)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营销人员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可在我看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匿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将自己隐藏起来。  那些大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神秘。即便是离它们近在咫尺的邻居可能也搞不清楚它们到底在做什么,因为这些公司可以通过语音电话和各种规章制度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大公司的傲慢对待,或者它们之所以总是无法兑现承诺,主要原因在于那些匿名的服务人员根本不在乎我们的感受。人们可以忍受失望,但他们有权利看到那些让他们失望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帮助人们推卸责任的另外一股力量是互联网。我不知道到底是谁让互联网变成一个匿名的地方,但这个想法确实很糟糕。当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隐身的时候,谁来承担相应的后果呢?让我们看看:  在一些在线拍卖服务网站上,比如说eBay,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虽然eBay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匿名操作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盗窃和欺诈性竞价行为。  电子邮件的受欢迎程度开始大打折扣,而罪魁祸首就是垃圾邮件。我相信,如果通过网络能够追查到所有发件人的真实身份,并同时给他寄上一张账单,所有的匿名垃圾邮件都会在24小时内销声匿迹。  随着匿名谣言日益流传开来,网络的信息交换效果开始大打折扣。当人们不知道信息出自何人之手的时候,几乎所有信息——从线上股票交易到全国新闻到战争动员——都会变得可疑。  由于人们可以随时加入一个新闻组,或者打断一段有用的对话——而我们却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查清这个人是谁,而且他或她也可以随时更换用户名,然后重新返回新闻组——新闻组将变得毫无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稍微停下来,好好想一想,类似的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进行的?或者说,如果所有人在线上活动时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的话,情况将会变得怎样?  你能想象在一个所有人都带着面具的组织中工作吗?人们可以想坐哪儿就坐哪儿,可以随手拿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说完之后就可以立即消失,甚至很可能是永远消失。可以肯定,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人们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有个小建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网络社区,每个人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加入我们的新型线上社区,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  你会选择哪种社区,是匿名的,还是需要用户登记真名实姓,从而可以保证你的安全的?  可如果无法匿名,个人隐私难道不会受到侵害吗?  在我看来,匿名和个人隐私根本不是一回事。许多年以前,我们远不像现在这样容易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也没有这么多的个人隐私。虽然那些大公司建立的互联网大大增强了人们想要的匿名性,但个人隐私并没有因此得到更高水平的保护。而且我还想顺便问一句,难道个人隐私真的如此重要吗?  如果所有人都没有隐私会怎样?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你能挣多少钱,缴多少税,为慈善事业捐多少钱,以及你养多少条狗,情况又会怎样?或者我们可以再加上两条假设。第一,政府不会被那些大脑被控制的蓝盔战士(联合国部队的战士,因头戴蓝盔而得名——译者注)推翻,我们现有的社会制度也不会被新的秩序取代。第二,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透明。你无法匿名,也没有个人隐私——可其他人也同样没有。结果将会怎样?  我并不是说我想建立一个那样的世界——但我觉得这个想法确实值得思考。不知道为什么,在许多人看来,要想在未来继续维持一个文明的社会,最好的方式似乎就是保证人们可以继续匿名,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个人隐私。我想,如果我可以选择的话,我倒是宁愿生活在一个大家都彼此认识的小村庄里。  那样至少人们在开车的时候会更小心一些。  被感染的橡子  你的薪水越来越高,实质性的工作所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小。  一名天才的医生每天真正用来工作的时间平均最多只有10~15分钟。  一名技术高超的网络设计师每天真正用来进行设计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一名一流的律师每个星期真正发挥其天分的机会只有一两次。  对于销售人员、农场主、小说家以及曲棍球运动员来说,情况都是如此。在大多数的职业中,天才级玩家的门槛往往都非常高,而且通常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自己的行业里脱颖而出。  每个人都需要分担巨大的管理成本。医生要填写大量表格,要会见销售人员,要接听电话,要到不同的医院问诊,要管理员工,而且时不时还要接待病人——而大多数病人的问题其实都是实习生可以解决的。  显然,我所谈论的是知识工人。蓝领工人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只要出勤,或者只要把一堆东西从A处搬到B处,就可以领到薪水了。当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薪水很低的工人的劳动效率却往往非常高。而另一方面,知识工人却因为能够完成一些别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而得到更多回报。原因在于,积累这些知识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非常昂贵的,这一过程极为耗时,而且相当辛苦。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一名知识工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他用来积累知识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而使用这些知识的时间却会越来越短。  比如说跟你的客户交流,其是通过博客进行沟通的时候,你只要5分钟时间就可以把你的想法传达给你的目标群体。  这种做法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它可以为你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不需要你支付任何管理成本。  即便是遇到一些类似垃圾邮件、弹出广告、CC(邮件抄送)名单、即时信息之类的问题,你也只是需要多付出一些“时间成本”罢了。可如果一切运转正常,所有的创意和想法都能以一种最为直白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可以推动知识发展,还可以推动你的组织以及你本人不断取得进步。  当时间成本和其他障碍被消除之后,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是怎样创造新的管理成本来保持组织的稳定性。稳定会让人感到安全,但它也容易把我们隔离起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偏离那些非常耗神但极为重要的工作。  所以千万不要追求稳定。立即动手,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互动起来吧。  网络的触角  15年前,我和妻子在SoHo(曼哈顿的艺术区)一起沿街观看那些我们根本买不起的艺术品。在其中一家画廊外面,确切地说是在大街上,我们碰到了一位把汽车后备箱当做柜台出售艺术品的艺术家。我们用大约100美元买了一幅油画,并为自己能够“在SoHo购买艺术品”而庆幸不已。那位艺术家非常友好,我们也祝他好运。  这位艺术家名叫纳特·马斯科(Knut Masco),擅长在旧窗户上作画。作画之前,他首先会把木质框架修饰一番,然后在玻璃上作画。他是一位非常专注的艺术家,对艺术非常投入,后来听说他跟其他几位艺术家一起将鲁道夫·朱利亚尼(Rudolph Giuliani,曾任纽约市市长)告上了法庭,罪名是朱利亚尼居然禁止他们在大街上出售自己的作品。(让人奇怪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不记得朱利亚尼市长曾经是一个非常狂妄的家伙。)最终他们赢得了这场官司,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听说过关于纳特的消息了。  两个月以前,我们买来的那件艺术品从墙上掉下来,摔成了碎片,我们心痛万分。“Google或许可以帮忙!”我一边叫着,一边打开Google搜索,却找不到有关他的消息。我继续寻找,一共用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最后只找到了那次诉讼的记录。10年来,没有人见过纳特或者听说过关于他的任何事情。  然后我又打开了Google Answers(answers.Google.com.Google推出的一项服务,用户可以在该网站上发帖,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征集答案。),在上面发了一个问题,并承诺将付给能够提供答案的人75美元,一天之内,有人找到了纳特,并告诉我他住在以色列,而且还改了名字,也不再画画了!  我给纳特(他的新名字叫Boaz)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我们需要一幅新的油画。他很快同意了,即便他根本找不到旧窗框,要知道,他已经很久不画了,而且他甚至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我承诺可以先付款,他说不用。  两个月以后,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上面说他已经完成油画,并且已发货给我了。我按照他的新名字给他寄去了一张支票。一天以后,联邦快递送来了一幅油画,是从以色列寄来的,还有一张手写的发票。  画得棒极了,甚至比以前那幅还要好。可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件事情当中受到的启发。我不知道你能够从中领悟到什么,但我想你或许愿意听听这个故事。  参照=平庸  现在什么东西都可以找剑参照。  我可以为我的晨练记录设定标准。划船器会显示我今天是否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我还可以上网把我的记录跟其他人的记录作一番比较。  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可以检查汽车的耗油情况(我的记录是每升汽油行驶38公里)。到了办公室之后,我可以检查我的书在亚马逊书店的销售状况,把它的销量跟其他同类图书进行对比,然后我还可以打开JungleScan.corn,看看这本书在以往90天内的销售情况。设定标准的作用在于,它可以让你不断改进自己(但很少能实现重大突破)。谁愿意相信自己永远不可能打破现在的记录呢?哪位企业家愿意听到,在自己新的加盟店中,客人每天的等候时间比行业龙头企业长20%,而自己却对此无能为力呢?  我们如今正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越来越便利的世界,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挑剔。有人想找一个“跟那个家伙一样高”、“跟这家伙一样有钱”、“跟我小舅子一样忠诚”的丈夫。有人想找一个对地点、窗外的风景以及租金都感到满意的房间,而当他最终找到之后,却不愿意租了——因为他发现该房间所在的大楼大厅里的地毯没有隔壁大厅的地毯漂亮。Monster.com每天公布500份应聘者简历,让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找到一位“有着这个家伙的教育程度”、“那位女士的职业背景”、“能够像这个人要求的薪水一样低”、“住得跟那个人一样近”的员工。  在以前,搜集资料要比现在困难得多,每个人都不清楚别人在干什么,我们不可能同时面对那么多选择,没有像Froogle.com和Epinions.com这样的网站来帮我们整理和对比信息,也没有电视真人秀来教我们如何评价一位歌手的表现,或者是通过对比来找到最合适的新娘。  是的,参照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有了标准可供参照,所以汽车的质量才会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有如此巨大的改进。正是因为有标准可以参照,我们才会有动力不断进步,不断创造新的记录。  然而参照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试想一下,当有人将你的服务或产品跟别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你很难做到绝对第一,而且参照群体的规模越大,你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就会越大。

内容概要

赛斯·高汀(Seth Godin):雅虎前副总裁、高产的国际畅销书作者、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快速企业》(Fast Company)杂志专栏作家拥有当今世界上点击率和链接率最高的商业博客荣获“全球最受欢迎的100个博客之一” 1982年秋季,赛斯·高汀毕业于塔夫斯学院(Tufts University),获计算机科学和哲学学位,并获得斯坦福商学院MBA证书; 1983年-1986年,他担任SpinnaKer软件公司品牌经理; 1995年,高汀创办了Yoyodyne(最早的在线营销公司之一); 1998年,他把这家公司卖给了雅虎,并担任雅虎特许营销副总裁; 2005年下半年,高汀开办了一个聚合推荐的网站Squidoo。 他写过的7本国际畅销书分别是:《许可营销》、《喷嚏营销》、《大红毡帽》、《公司进化》、《紫牛》、《免费力量大》、《行销人是大骗子》。

书籍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作者序
前言
AAA汽车配件公司
网络与责任
被感染的橡子
网络的触角
参照=平庸
富于变化的公告牌
打造品牌
品牌的车,品牌的我
敢于承担风险=美好的未来
你与众不同吗
卡莉根本没有赢的机会
CEO写博客
变革扩展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中国需要的改变
干净的消防车
攀岩型企业
头衔真的很重要
你是个小丑吗
因小失大
新规则的制定者
收取佣金,你也可以不一样
能力与变革
关于Cookies
包装与品质
面对批评,你坦然吗?
批评中的公司
链扣
客户服务就是营销
新的鸿沟
从Google的回复邮件中获得的启示
让客户觉得被尊重
学会放弃
千万别读商学院
偷和抢的战略
怎样获得反馈
如何提出自己的建议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博客这东西
翻转漏斗
雾城巧克力
品牌给你的意外收获
新功能、新营销
重新幻想未来
GMAIL
如今就连老奶奶们都懂得网络了
断头台还是绞刑架
好时游乐园
一块幸运饼干
就在昨天,我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
JetBlue新体验
适合紫牛的工作
一种会让你失败的求职策略
“以后再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何避免个人临界点
在新的营销环境里改变临界点
麦当劳的鸡尾酒会
传统的谎言
怎样让对方不再说“或许吧”
怎样让你的组织不再说“或许吧”
尺度决定速度
降低成本真的有效吧?
使命
垄断和稀缺的终结
传说
为公司取个好名字
完美的域名
针尖、钳子、摇铃式的营销策略
做一些别人永远都不会做的事
所有的推销者皆撒谎
成为唯一
一蹴而就
你愿意花多少钱上一次奥普拉的脱口秀节目?
鴕鸟泡沫
简单却痛苦着
欧芹
许可
迷信的鸽子
安慰剂效应
两种赶飞机的方式
简约之美
为什么我没用播客
进步?
嫖妓式营销
普罗温斯敦头盔的启示
紫色
有问题的问题
营销高手们早己知道的东西
将时间用在刀刃上
推销员的典范
寻找市场裂缝
RSS
按规则出牌
安全就是冒险
真诚的骗子
关于稀缺性
成功的秘密
WiFi风险?
有关针尖的打磨
捷径
小就是大
小就是新的大
SOY好运俱乐部
一成不变
赶快开始吧
订阅不能成为欺骗
笑话还是真相
不关心,也没必要
远大的志向
火炬传递
信任与尊重
所有服务性企业的两个秘诀
“泛滥”成灾
徒劳的品牌建设
把名词变成动词
如果一切都被录像,你的表现是否会
有所不同?
一个创意是怎样变成病毒的?
涣换角度,也许就不同了
关键的那面墙
网络设计帮你直销
动起来
谁是谁?
新型关系网
你的“包装”理念该换了
现在就动手
你是自己的推荐人
传媒业的巨变
你是紫牛还是疯牛?
思想的力量
工作就是一场表演
奇怪的对话框
首席营销官的苦恼
疯狂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记者
乐观精神
“取消”是一种错误
关于逆喻
相近性效应
质量
做正确的事
塞林格更了解这一点
CD Baby的确认信
人们喜欢短句子
袜子也可以成“紫牛”
需要,不需要?
比较
频道和版权
窃听
媒体己经成为常态
向传统发起挑战
丑陋的网络
机械服务的时代该结束了
回答才会赢
仅此一件
词汇的力量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编辑推荐

  荣登亚马逊,《纽约时报》商业类畅销书排行榜,雅虎前副总裁,顶级国际畅销书作者的最新力作。154条改变你事业和人生的商业妙想。  毫无疑问,本书当中任何一条商业妙想都足以改变你的事业和人生!站在美国商业界著名思想家、领导力研究权威赛斯·高汀的肩膀上,读懂并运用这些妙想,你就能革新思维方式,洞悉一切商业表象下的奥秘,把握各种潜在的商机,并获得许多最前沿、最具价值的发现!  一味寻求安全就是最大的冒险,能制造新规则的人是真正的人才。只有那些引起争议的产品和服务,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小就是新的大,因为大已经从一种巨大的优势转变为一种劣势。真实、值得依赖的故事容易流传开来,但谎言的散布往往更快。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来说,迅速改变的能力都是一项最为重要的资产。新经济的一个最大谎言就是,哪怕你并不拥有一家企业,也可以过上企业家的生活。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Small Is the New Big

作者简介

在《小就是大:154条改变你事业和人生的商业妙想》的每一页,你都能找到发人深省的观点和故事,它们足以改变你的工作方式、购买行为及观察世界的角度。简单梳理一下,你会发现高汀的这些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群落: 第一个群落:网络。高汀对于网络的思考早在15年前就已经开始!他在2003年关于网络发展的诸多预言如今正在一一变成现实。
第二个群落:营销。高汀相信,未来最有力的营销途径是口碑,而在网络世界里建立口碑的方式将与传统社会截然不同。
第三个群落:未来。高汀把我们拉上了时光的快车道,用最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和我们分享了他眼中的未来。
第四个群落:中国。这部分无疑会对中国读者具有特殊的意义。高汀从独特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机遇。

图书封面


 小就是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1 社会变革 传统的工业是 勤奋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 现在的新产业是有优秀的学习能力 不断突破自身的极限 而非一味加班 不再做齿轮劳动,见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要有创意,比如发明一些东西,见刘一个新系统,提供新的服务。。比如点评网,团购网,猪八戒网 微博 呵呵不当小丑,正视逻辑,提前计划,对事物发展又一个正确的态度2 每个人都对变化恐惧,但是要做的是迎接变化 大的机遇总是带来大的变化 ,变革 基本上都是痛苦的 而人们真正害怕的并不是失败 而是责备和评价 对批评和恐惧是许多人安于现状的原因 要做到变革 可以从自己身上做点小小改变开始 3 打破常规 客户增加方式 从竞争对手偷用户 或者扩大现有市场4 一味努力工作并不让你outstanding,真正源于你的杰出,了令人惊异 个性化风格 简称品牌5 网络社会 尤其注重口碑, 比如facebook和朋友间的互动,还有like 按钮 或者点评网这样的 如果你喜欢的人用某个产品 你也想用某个产品 如果你的好朋友 喜欢什么书 或许你也喜欢6 快速接受和采纳新鲜事物 做与众不同的产品7 思考自己两年以后 真正改变公司和你自己的命运的决定8 时代的变更有很多机会 比如互联网时代,微博时代, taobao时代 也能创造很多富豪 外国的有 星巴克 迪斯尼 9 稀缺产生价值 但是互联网时代并不会稀缺 所以要做到更好的服务 超前 有所不为 人和人互动 有一些意外的收获10 尊重客户11网页设计要简单 易于客户操作 12 客户投诉是最好改善的方式 要珍惜13 另外在这个时代 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同样重要,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写博客,提供优秀的信息来源,主动订阅博客的人越来越多,博客主人收集了有效的客户源。比如化妆品博客,或者感情咨询博客。
  •     感觉像是作者一些零散的想法,关于营销和互联网,很多观点会给你启发的,建议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读一下。阅读中途陆陆续续做了一些笔记,有很多可以产生共鸣的想法,很多时候发现自己也有同感,只是没有形成作者那样的文字化。
  •     博客结集,不是柴禾,而是火花;以小见大=====做好手头的事,尝试真正出色的事-努力工作->学会接受风险,敢于承担-与众不同->学会创造一些值得人们讨论的东西最吸引人的故事总是那些不断变化的故事市场需要对话,而如今大多数品牌都是在自言自语@How?真正的品牌往往是一种独特表达的方式,一个品牌的价值要远远超出该商品的实际用途@好&贵要么与众不同,要么降低价格扩展:在不危及现状的情况下放大极限“头脑风暴” 如果让你来重新设计这个行业,应该怎样做?当一个人做一份由别人来规定或评价的工作时,他很难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创造新规则好产品=品质过硬+情感诉求能干:能用稳定可靠的方式解决特殊问题@不等于能力要想有效地反聩需要牢记:1.没有人在乎你的看法 2.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3.表示赞赏时直说无妨最有效的关系的转化陌生人->朋友->客户->推销员营销行为的分类:针尖-钳子-摇铃铛1 针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当你把压力施加到一个面积极小,而且经过精心选择的平面点的时候,你就能穿透该平面。许可营销就像是那些针头。关键是选好适当的人,找到适当的时间,传达出适当的信息。营销者需要拟订出能够引发人的参与感且非常私人化的信息,并将其传达给你所想要传达的人。针尖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集合各种必备的条件:你必须要有良好的声誉,适当的产品,并且要找到潜在客户。2 而钳子的工作原理则截然不同,不过同样有效。钳子是对整个受力区域施加巨大的压力。根据杠杆原理,你可以很轻松地在较短的时间里对某个区域施加较大的压力—只要用手用力握一下钳子的把手,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针尖与钳子的原理都可以被运用到商业实践当中。比如说星巴克,或者是本地的医生诊所,或者是在草根政治领域,都是在用钳子原理工作。他们会保持足够高的曝光率,拜访尽可能多的地方,逐个劝说服务对象,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于是迟早有一天,你的投资会形成一定的口碑,你所付出的所有努力也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3 那哪些方法是无效的呢?婴儿摇铃就是一个例子。在很多时候,婴儿们会通过用力摇动摇铃来吸引大人们的注意。一旦对这种方法感到厌倦,他们就会转而采用其他方法。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其他方法并不奏效,于是只好再次拿起摇铃。大多数市场营销人员,几乎所有那些不成功的营销人员,都是在使用摇铃策略。他们只是盲目地尝试某些方法、技巧或产品,却不懂得在任何一种方法或产品上投入更多精力,他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肤浅地尝试一下,然后便很快对其失去了兴趣,转而采用其他方法或产品。没过多长时间,由于其他方法也没有奏效,于是他们只好再次尝试那些曾经使用过的方法。你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意外收获”?营销=制造变化(承诺/恐吓) ->承担责任+关注细节避免剪牦牛“剪牦牛”是指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所经过的一系列步骤当中的最后一步。比如说:今天你想给汽车上蜡,可水管被冻爆了,还没修,就要先去建材超市买条新水管。可超市在大桥的另一头,因为要收过路费,所以必须先回公司取电子通行证,但那样会更麻烦。你可以先向邻居借用一下电子通行证,但是你以前向他借的枕头还没有还他,可那个枕头已经坏了,必须找牦牛毛塞进去。接下来,你就来到牧场,开始剪牦牛,一切只为了给你的车子上蜡。这种“剪牦牛”的现象在每个人身上经常发生。

精彩短评 (总计76条)

  •        对于名字,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噱头而已。不过里面的内容也确实值得随意的看看。
       这本书适合买回家里,无聊的时候就读一到两篇,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这本就是由作者这么多时间来写的博客所拼成的。
       作者的眼光和想法确实比较特别,也比较有另一个角度的新鲜感。不过有些是非要了解作者的一些当时经历环境才能看的懂的,所以看此书时无需太多斟酌每一篇的意思,看得懂,有启发,多思考就好,如果看不懂也就放过即可。
       以一种轻松娱乐的心情来对待,我们应该会有更加美妙的享受。
  •     刚读完 没有想象中的好看 可能思维问题 不一样
  •     这是本多么“碎片化”的书啊!!不建议阅读,首先读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其次文章的质量层次不齐;第三,看的我很容易情绪不稳定~不准备整理笔记了~
  •     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想法,路会因此不同。书不错,值得一读。
  •     张泽涛赠 2009-7-20
  •     信息量很多
  •     有些章节还是相当不错的啦~~
  •     在大洋文化买到的一本书,只读过一遍
  •     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因为工作了更长时间而取得成功的。 提出自己的建议:1、没有人在乎你的想法。他们感兴趣的,是你的分析。2、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实际上,在提供反馈之前,你应该首先考虑到你的意见和建议对最终的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发表意见。3、如果你想标示赞赏,不妨立即直说。夸奖要比甜言蜜语重要的多。    网上的自然传播所形成的雪球效应要比传统的营销方式威力大得多。启发:1、去生产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2、销售一些会形成口碑的产品。3、要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因为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有人注意到你。4、不要被那些最初的反馈者所影响。5、不要放弃,至少不要在遇到挫折时就马上放弃。
  •     虽然是Seth Godin十年前的博客作品,可能里面某些技术已经过时,但很有启发性,很精彩。
  •     把什么东西都浅谈一下跟什么都没说根本没有区别
  •       博客结集,不是柴禾,而是火花;以小见大
      =====
      做好手头的事,尝试真正出色的事
      -努力工作->学会接受风险,敢于承担
      -与众不同->学会创造一些值得人们讨论的东西
      
      最吸引人的故事总是那些不断变化的故事
      
      市场需要对话,而如今大多数品牌都是在自言自语
      @How?
      
      真正的品牌往往是一种独特表达的方式,一个品牌的价值要远远超出该商品的实际用途
      @好&贵
      
      要么与众不同,要么降低价格
      
      扩展:在不危及现状的情况下放大极限
      
      “头脑风暴” 如果让你来重新设计这个行业,应该怎样做?
      
      当一个人做一份由别人来规定或评价的工作时,他很难会取得真正的成功
      @创造新规则
      
      好产品=品质过硬+情感诉求
      
      能干:能用稳定可靠的方式解决特殊问题
      @不等于能力
      
      要想有效地反聩需要牢记:1.没有人在乎你的看法 2.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3.表示赞赏时直说无妨
      
      最有效的关系的转化
      陌生人->朋友->客户->推销员
      
      营销行为的分类:针尖-钳子-摇铃铛
      1 针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当你把压力施加到一个面积极小,而且经过精心选择的平面点的时候,你就能穿透该平面。许可营销就像是那些针头。关键是选好适当的人,找到适当的时间,传达出适当的信息。营销者需要拟订出能够引发人的参与感且非常私人化的信息,并将其传达给你所想要传达的人。
      针尖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集合各种必备的条件:你必须要有良好的声誉,适当的产品,并且要找到潜在客户。
      2 而钳子的工作原理则截然不同,不过同样有效。钳子是对整个受力区域施加巨大的压力。根据杠杆原理,你可以很轻松地在较短的时间里对某个区域施加较大的压力—只要用手用力握一下钳子的把手,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针尖与钳子的原理都可以被运用到商业实践当中。比如说星巴克,或者是本地的医生诊所,或者是在草根政治领域,都是在用钳子原理工作。他们会保持足够高的曝光率,拜访尽可能多的地方,逐个劝说服务对象,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于是迟早有一天,你的投资会形成一定的口碑,你所付出的所有努力也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3 那哪些方法是无效的呢?婴儿摇铃就是一个例子。
      在很多时候,婴儿们会通过用力摇动摇铃来吸引大人们的注意。一旦对这种方法感到厌倦,他们就会转而采用其他方法。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其他方法并不奏效,于是只好再次拿起摇铃。
      大多数市场营销人员,几乎所有那些不成功的营销人员,都是在使用摇铃策略。他们只是盲目地尝试某些方法、技巧或产品,却不懂得在任何一种方法或产品上投入更多精力,他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肤浅地尝试一下,然后便很快对其失去了兴趣,转而采用其他方法或产品。没过多长时间,由于其他方法也没有奏效,于是他们只好再次尝试那些曾经使用过的方法。
      
      你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意外收获”?
      
      营销=制造变化(承诺/恐吓) ->承担责任+关注细节
      
      避免剪牦牛
      “剪牦牛”是指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所经过的一系列步骤当中的最后一步。比如说:今天你想给汽车上蜡,可水管被冻爆了,还没修,就要先去建材超市买条新水管。可超市在大桥的另一头,因为要收过路费,所以必须先回公司取电子通行证,但那样会更麻烦。你可以先向邻居借用一下电子通行证,但是你以前向他借的枕头还没有还他,可那个枕头已经坏了,必须找牦牛毛塞进去。接下来,你就来到牧场,开始剪牦牛,一切只为了给你的车子上蜡。这种“剪牦牛”的现象在每个人身上经常发生。
      
      
      
      
      
      
      
      
      
      
  •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htm?item_num_id=8051183521
  •     这本书比起作者的《部落》,《紫牛》都要好。虽然整体杂乱了些,但是还是有很多思想火花的。比如,工作就是一场表演,营销就是交谈与聆听,变革包含着痛苦,作者甚至举例自己因此错失的良机,让读者不要完全相信专家,不然他早就成功了。
  •     谢谢你的好评,
  •     pdf
  •       这是一本及时的书,让我下了决心去变化,去迎接挑战;而不是呆在一个迂腐的养老的公司。可能有人不相信,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大概领悟了浪漫,虽然这本书没有提,那就是给心爱的人新喜。
      希望有在做艰难决定,是否要做改变的朋友读一读。
      我决定了
      1 降薪去一家小公司,离开呆了6年多,薪水不错,签了无限期合同的大公司,
      
      2 实现一个想法,把网上的东西带入周围的人的生活,虽然买不起摊位,但我可以摆地摊,左边摆上让人方便的产品,右边摆上让人快乐的产品,并把祝福带给顾客:)
      
      动手干吧
  •     日本人的书,看不懂啊
  •     今天在博库看到这本书,刚开始是被封面吸引了,然后随便翻了下,看到有一节讲关于商学院的东东,颠覆了我对商学院的一些想法。
  •     放了很久没读的书,争取下周读完。
  •     不好吐槽啊.
  •     读起来一般。
  •       属于杂脍类书,没事拿出来翻翻还行,想要从中得到多少营养就算了,满街都有更不错的书,我是冲着作者买了这本书,结果发现很是无聊:(
  •     在美国律师界,犹太民族有“律法民族”之称,华盛顿与纽约最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中40%的合伙人是犹太人,犹太人是美国所有族群中第一个完全摆脱体力劳动的种族。
  •       1 社会变革 传统的工业是 勤奋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 现在的新产业是有优秀的学习能力 不断突破自身的极限 而非一味加班 不再做齿轮劳动,见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要有创意,比如发明一些东西,见刘一个新系统,提供新的服务。。比如点评网,团购网,猪八戒网 微博 呵呵
      不当小丑,正视逻辑,提前计划,对事物发展又一个正确的态度
      
      2 每个人都对变化恐惧,但是要做的是迎接变化 大的机遇总是带来大的变化 ,变革 基本上都是痛苦的 而人们真正害怕的并不是失败 而是责备和评价 对批评和恐惧是许多人安于现状的原因
      
      要做到变革 可以从自己身上做点小小改变开始
      
      
      3 打破常规 客户增加方式 从竞争对手偷用户 或者扩大现有市场
      
      4 一味努力工作并不让你outstanding,真正源于你的杰出,了令人惊异 个性化风格 简称品牌
      
      5 网络社会 尤其注重口碑, 比如facebook和朋友间的互动,还有like 按钮 或者点评网这样的
      如果你喜欢的人用某个产品 你也想用某个产品 如果你的好朋友 喜欢什么书 或许你也喜欢
      
      6 快速接受和采纳新鲜事物 做与众不同的产品
      
      7 思考自己两年以后 真正改变公司和你自己的命运的决定
      
      8 时代的变更有很多机会 比如互联网时代,微博时代, taobao时代 也能创造很多富豪 外国的有 星巴克 迪斯尼
      
      9 稀缺产生价值 但是互联网时代并不会稀缺 所以要做到更好的服务 超前 有所不为 人和人互动 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10 尊重客户
      
      11网页设计要简单 易于客户操作
      
      12 客户投诉是最好改善的方式 要珍惜
      
      13 另外在这个时代 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同样重要,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写博客,提供优秀的信息来源,主动订阅博客的人越来越多,博客主人收集了有效的客户源。比如化妆品博客,或者感情咨询博客。
      
      
      
      
  •       我读的Seth Godin的第二本书了,小思想大道理,从一些小事中,思考问题。从细节中找到大学问。书比较厚,每个都是一个个的小短文。值的一读。推荐下。
  •     强调小但灵活求变的组织是当今网络时代的营销的生力军。
  •     确立了我今后奋斗的方向,为我建设性思维奠定基础。
  •     作者肯定是一个非常善于发现生活和思考生活的人。
  •     初阅于2010.12.29
  •     只能说明你没有用心看,这是一本很启发人的书,文字后面的东西才是精华!
  •       作为六年博客文章的汇总,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但不妨碍细读下来所带来的思想上的震动。
      
      作者本事是营销人员出身,即在传统行业呆过,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期间的Yahoo呆过,更是后来自己创业,那么他对营销世界的变化,未来的趋势的把握和分析上值得体会。
      
      高汀说了一些大家似乎都已经知道的道理,问题是,很多人知道这些道理,却未必能让自己真正接受这些道理去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关注客户,对客户诚实,并且尊重客户。在以前的商业社会中,采用技巧和手段也许能获得成功,那么在未来的商业社会中,违背这些道理,将会更快地得到惩罚。
      
      高汀还给一些博客作者提供了一些思路。他未必要当什么权威,他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表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他只是坚持,只是要“与众不同”,结果就造就了他独特的价值。
      
      在我读这本书的两天中,有几次,我都对某些章节大为倾心,甚至动了马上要写读后感的念头。一些念头滑过去,就很难捕捉回来。最后,我写读后感基本上都是概要性的介绍,很少有细节的描述。
  •     seth gordin是鼓吹变革者,因此颠覆和细节把握是他的主要切入点,更重要的是他非常主观看待问题
  •     高汀
  •       这本书,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读完,不是因为内容很多,也不是自己没时间去读,因为这本书实在太棒了,非常值得细细品味,一边看一边新的电子、想法、思考不段的跑出来,实在太棒了,那感觉。 跑得有点失控了都。
       这本书值得第二次再慢慢品味哈!
  •     同意楼主的观点,我也在看。
  •     圖書館。
  •     比较经典
  •     1/4有点用
  •     小品,软件开发的感悟,翻译的一般就是
  •     我觉得我得看看高汀的其他书,不然我接受不了这种营销口吻的博客文章
  •       这是seth'blog 的精选,都是很有启发性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是浓缩的精华,可以引发无限的思考!适合善于思考的人看,非常棒!
      他的博客也经常更新:http://sethgodin.typepad.com/
      不过是英文的
  •       书名叫small is the new big ,seth godin写的
      中文翻译成小就是大,不恰当~ 我推荐小而强^_^kk
      
      作者是互联网时代的积极用户者,企业创新,企业家精神的鼓吹者
      核心观点就是要积极变革,改进,整治现有企业制度,流程或者颠覆旧的帝国
      创建新的小规模但是灵活,敏捷,有生命力的企业
      
      书里面分析了大企业臃肿的制度条例和人事制度,由于种种羁绊造成决策者不敢冒风险,负责任
      他们只是求稳,结果慢慢衰落(比如yahoo错过google,facebook。。。)
      
      大公司有了创新的商业模式也不敢大力推广,这往往刺激到现有的利益结构~管理层很少有这个
      胆量和地位来进行有风险的变革(也就是维持现有利益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带来的潜在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
      
      所以书里面倡导小而强的公司,倡导那些经理们投入到新的积极变革的环境里面
      比如兼职搞小公司或者网站啦,比如自己创业啦~
      
      作者倡导努力工作并不是说工作时间长,好的优秀的员工应该是能够引入新的体制,提出新的观点
      改进流程,发明新的系统等,这些才是未来的努力工作的表现形式,未来的利润就在于不断的变革,挑战,攫取
      旧有帝国的利益^_^。。。未来的商业是不稳定的,稳定的岗位,公司是慢慢坠落的
      
      里面也讲了很多新的体系下对待客户的态度,口碑效应,承认错误,表示感谢,不欺瞒,兑现承诺等
      要在一个小的领域里面做到最好,做成口碑效益,自然会有海量的客户立马上来(因为这个世界,信息传递的成本太低了)
      比如学校里面开个sns网站3天不到就几千用户了,还没做任何宣传,说明只要这个东西是真的有人喜欢用,马上会
      传递到大量群众中去)
      
      然后是怎么和人沟通,怎样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怎样选工作,挑人,鼓励团队,推销产品
      
      摘录一点书中描述成功互联网公司的秘诀:
      1.执行
      2.拒绝妥协
      3.有所不为
      4.超前三步
      5.做真正值得做的事
      6.联结人和人
      7.要一开始就有盈利能力
      8.不依赖于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9.不要太在意专家的意见
      10.一定要信守承诺
      
      最后,我想去看看作者的blog,发现被GFW屏蔽,太可惜了。。。
  •     料足,不过需要挑选
  •     2008 08 14
  •     不管我们的实际年龄是多少,让我们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吧!    作者正是这样一个喜欢尝试、对新事物敏感而好奇并且不断突破过去的永远25岁的年轻人!
  •     封面怪怪的,Seth Godin的博文集,主要的话题是关于营销(作者的本行),尤其是网络营销。最近在听他的创业课程podcast。这本书很适合坐地铁的时候读。
  •     不用深度阅读,翻翻即可。
  •     请问,这是书中的原谅摘要吗?
  •       这本书比起作者的《部落》,《紫牛》都要好。虽然整体杂乱了些,但是还是有很多思想火花的。比如,工作就是一场表演,营销就是交谈与聆听,变革包含着痛苦,作者甚至举例自己因此错失的良机,让读者不要完全相信专家,不然他早就成功了。
  •     读了三年了,还没读完。终于读完了啊.
  •       作者著名的光头blog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在营销领域也的确有其独到的想法,尤其是持之以恒的不断blog,本身也是很令人尊敬的,但就此书而言,不乏精彩的文章,但总体还是稍显口水了点,不过根据blog而来的书能成这样已属不易。
  •        不管我们的实际年龄是多少,让我们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吧!
       作者正是这样一个喜欢尝试、对新事物敏感而好奇并且不断突破过去的永远25岁的年轻人!
       是的,让那些只图安稳、安逸的想法去见鬼吧,反正“闭眼睁开是一天,闭眼不再睁眼就是一辈子”那为什么不去在这睁闭的瞬间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哪有那么多的应该、不应该,哪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打破机械与僵化,为自己寻找新的空间吧。
       尽最大的能量让自己活得新鲜,记录并实践自己新鲜的灵感,结交新鲜的朋友,碰撞新鲜的思维,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脚踏实地地前行吧。
      
  •       正在看这本书,由于是作者许多博客文章的集合,所以看起来不太成体系。基本还不错,可以从里面发掘出些有益的启示和思想。
      
      这本书比较适合跳跃式思维的人去读,譬如本人 ^_^
  •     营销散文集,有些观点值得学习
  •       感觉像是作者一些零散的想法,关于营销和互联网,很多观点会给你启发的,建议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读一下。
      阅读中途陆陆续续做了一些笔记,有很多可以产生共鸣的想法,很多时候发现自己也有同感,只是没有形成作者那样的文字化。
  •     一个博客有关互联网、品牌的片片日常思索,可以用零敲碎打的时间随便关注一下
  •     归类:营销。作为一个对营销毫无概念的人看到都觉得对。可惜的是自己没有使用的场合以及及时有了其实也不一定临场就会这么做。很多很好的观念,属于没事就要拿出来翻翻给自己警示的书
  •     作者洞察力的确不一般。可他只是阐述了现象,却不能更深入的说明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多是启发读者自己去进行后续的思考。
  •     确实是不一样的思考方式
  •     有些点子还是不错的。写的零碎但作者不是说了吗:你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但作者也说了关键不在于你是谁,而是你说了什么。
  •       用一些小故事,类似于日记的形式,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奇思妙想,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其实我们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       http://www.docin.com/p-25151325.html
      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因为工作了更长时间而取得成功的。
      
      齿轮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最低级、最普通的劳动形式。一旦齿轮们要求提高待遇,公司就会用自动化工具来取代他们。结果:当一个人做一份有别人来规定或评定的工作时,他很难会取得真正的成功。
      
      要想避免你的行业陷入零利润状态,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抬高行业的进入门槛。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提供一些你的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资本或技能。
      
      提出自己的建议:1、没有人在乎你的想法。他们感兴趣的,是你的分析。2、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实际上,在提供反馈之前,你应该首先考虑到你的意见和建议对最终的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发表意见。3、如果你想标示赞赏,不妨立即直说。夸奖要比甜言蜜语重要的多。
      
      跟客户保持互动。互动要比垃圾邮件有效100万倍。
      
      为什么许多公司在犯下错误之后却从未想到去采取措施补救:1、那些制定公司制度的人通常没有参加实际工作。2、负责实际工作的人往往没有能力去影响管理层-事实上,管理层总会把那些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员工看成是“找麻烦的人”。3、管理层并不鼓励客户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客户的建议也常常被忽略。4、制定一项制度容易,但要取消一项制度比较困难。5、商业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除非你能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来衡量一项决定的实际效果,否则你很难判断某个决定到底是正确还是不是。
      
      可不幸的是,如今“成为唯一”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在当今这个时代,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组织,你必须学会足够迅速、足够大胆地去接受那些新鲜事物,而不是一味地梦想着“成为唯一”。
      
      网上的自然传播所形成的雪球效应要比传统的营销方式威力大得多。启发:1、去生产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2、销售一些会形成口碑的产品。3、要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因为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有人注意到你。4、不要被那些最初的反馈者所影响。5、不要放弃,至少不要在遇到挫折时就马上放弃。
  •     这是一本从去年读到现在的一本书,感觉读一遍是浪费,虽然我读的是电子版
  •       Seth Godin曾经是Yahoo的副总裁,也曾经创立过很多属于自己的公司,而你能在Google中很容易的找到他的Blog,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营销人,往往把颠覆作为创新的开始。其实很多有志向的营销人都愿意去创造改变,制造变化达到传播的效果,但是往往到头来,都归于最安全的,或者说最传统的做法。
      
      曾经我也在一家世界著名的4A广告公司任职,尽管不是身居要职,但是也管理了一个团队,完成每年1个亿人民币的媒体投放业务,但是我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安全 ”的机会,去一个很小的互联网互动公司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当然了,这些发生在我还没有看过Seth的《小就是大》之前。不过这些不是心血来潮或者说只是因为互联网是更伟大的远景,而是我阅读了《世界是平的》《长尾理论》《引爆点》之后的考虑。世界已经不再是一个大工厂控制的局面,更多的个人的声音现在越发显得重要,当《TIME》把2006年的年度人物定义为“YOU”的时候,我想你不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的快速发生。
      
      回到书的本身,Seth以一个Blogger的身份完成这本著作,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本看完就搁置一边的打发时间的书,而是能够让你贯穿一生,好好去阅读和体会的书。你的价值观和一些意识形态都会跟着Seth的思路转移,不得不承认Seth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鼓舞力。小就是大,这是Seth眼中世界发展的趋势,只要你能坚持创新的思路,并持之以恒,就能把小小的idea变成伟大的产业,Steve Jobs做到了,我相信只要符合上述的两点,更多的人能做到,关键是:
      
      1. 去打破你原来对于事物的认识
      
      2. 坚持去完成它
      
      其实上面的两个观点和《引爆点》也有小小的重合度,当然了,今天我已经发了邮件给公司的同事,征求你所谓的“理所应当”的事情,目的是找到可以改变原有观念的机会i,大家的回复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我已经买了Seth最著名的那本书《Purple Cow》 ,看完之后再和大家分享。
  •     关于营销的通俗读本
  •     现在看是有些陈旧了,而且的确有点杂乱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05511/
  •     很明显这是作者发在博客的内容,这个译者也不作整理,粗制滥造!书里的内容感兴趣的部分读读就好,佩服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总结能力,这就是差距。
  •     没啥意思,小短片,感觉太散了
  •       1 书名为什么叫做《Small is the new big》?
      
      2 书中作者多次提高紫牛,不知译者为何不多解释一下?
      
      3 书衣上写了作者的这些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个群落,中国作为一个群落,可以书中提供中国的地方不多,明确记着得就一条,而且还是无关紧要的。
      
  •       作者是雅虎的前销售总监,内容均选自作者的博文。看勒口,貌似作者的博客点击率超高,很受欢迎。内容多涉及营销及互联网,但不成系统。
      
      个人感觉,没什么意思。封面挺好玩,仅此而已。
      
      8.9.22晚写于402
  •     虽然是几年前的书,依然让人深思 加油
  •     老板推荐的,觉得不错
  •     智慧的碎片,是点亮伟大产品的钥匙
  •      全书都是坐着随机迸发出来的idea,有些还是比较有启发性的,但是作为一本书,没有一个体系,感觉支离破碎的~ 看了一半,扔下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