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交通运输 > 港口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08493435
页数:277页

章节摘录

  第1章港口概述  1.1港口形成与发展  1.1.1港口形成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是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是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护的海湾、水湾、河口等场所供船舶停泊。随着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须兴建具有码头、防波堤和装卸机具设备的人工港口,这是港口工程建设的开端。19世纪初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于是船舶的吨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进港航道需要采用挖泥机具,于是现代港口工程建设迅速发展起来。陆上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将大量货物运抵和运离港口,大大促进了港口建设的发展。  1.1.2港口发展演变历程  现代港口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工业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工业化后期,进入21世纪后的后工业化时期。  1.第一代港口: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社会经济主要处在自给自足、较为封闭时期,港口主要满足基本功能,即:进行货物的装卸和储存并完成货物在海上运输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或江河等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港口作业和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码头及相关水陆域范围内,与用户之间只是非正式、临时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港口生产的特点主要是货物流动、简单的个别服务和很少的增值服务。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劳动力和资本。  2.第二代港口: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工业化时期  经济的对外扩张,大批依赖水运的工业向港口城区集聚,港口的功能得到提升。货物运输方式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集装箱的出现使件杂货的运输发生了革命;另一个是固体散货和液体散货从件杂货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散货运输装运方式,大型散货运输船替代了传统的杂货船。港口经营上采取逐步扩张的发展态势。港口业务范围既包括货物装卸、储存与船舶靠泊服务,也有货物加工、换装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港口活动已不再仅限于码头本身,而是扩展到了周边地区。港口与用户之间有了较密切的关系,港内各种活动逐渐走向统一和协调,但港口与所在城市问只有非正式关系。港口的生产特点主要是货物流动、货物加工换装、提供联合服务行装。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资本与技术。  ……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基础篇第1章 港口概述1.1港口形成与发展1.2 港口组成1.3 港口功能1.4 港口分类1.5 国内外典型港口概况第2章 现代港口发展趋势2.1 港口大型化趋势2.2 港口集团化趋势2.3 港口集装箱化趋势2.4 港口物流一体化趋势2.5 港口可持续发展趋势第3章 港口研究相关理论3.1 港口物流理论3.2 港航经济发展理论3.3 港城互动关系理论3.4 港口战略联盟理论3.5 港口群发展理论3.6 绿色低碳港口理论第4章 港口系统决策问题4.1 港口建设投融资决策4.2 港口集疏运系统决策4.3 港口腹地开发决策4.4 港口营销策略决策4.5 港口扩张决策本篇小结第二篇 港口集疏运方式决策模型第5章 港口集疏运系统5.1 港口集疏运系统概述5.2 港口集疏运基本方式5.3 国内外港口集疏运发展状况5.4 港口集疏运系统相关研究第6章 集疏运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原则6.1 港口集疏运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6.2 港口集疏运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第7章 港口集疏运方式决策模型7.1 模型的总体构思7.2 港口吞吐量预测7.3 各货种对港口发展的贡献度分析7.4 港口集疏运方式选择模型……第三篇 港口腹地细分模型第四篇 港口群系统布局规划模型第五篇 展望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港口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共分5篇,计有19章,系统研究港口集疏运方式决策和港口腹地细分问题,进而扩展研究港口群系统的布局规划问题。《港口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以市场经济、货主需求为主导,资源整合优化为核心,建立港口系统的有关决策模型,提出更符合港口实际发展的港口系统规划建议。
《港口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可供港口及航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相关科研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参考;同时亦可作为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师生研究港口决策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封面


 港口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