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112118014
作者:李志刚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李志刚,男,清华大学博士,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师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地区人居环境与城乡空间发展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其中部级奖1项(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关于干旱区水资源研究  2.2  关于干旱荒漠绿洲地区资源环境研究  2.3  关于河西走廊发展历史的研究  2.4  关于城市化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2.5  关于承载力研究  2.6  关于空间地域功能类型区研究  2.7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  2.8  关于自然、文化、区域等的保护与发展及其模式研究  2.9  相关研究的主要启示与存在的问题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本书的主要视角和研究框架第4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现状、历史与问题  4.1  河西走廊区域人居环境现状  4.2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演变历史  4.3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第5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机制分析  5.1  水资源制约下人居环境的演进机制  5.2  可持续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  第6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的基础:承载力分布  6.1  本研究对干旱区承载力评价问题的基本见解    6.2  地级空间单元承载力评价  6.3  县级空间单元承载力评价第7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  7.1  理论认识与划分依据  7.2  资源环境承载力  7.3  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  7.4  基于县级单元的保护与发展地域类型划分第8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准则和模式    8.1  以水资源水生态为约束、保护与发展相统筹的基本准则  8.2  因地制宜、整体协调的空间调控与管制模式  8.3  以节水为核心、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成长模式  8.4  适速适度、城乡区域统筹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建设模式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不足及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本书通过对河西走廊开发历史与人居环境变迁关系的分析,概括出人居环境存在问题的实质,探讨了人居环境演变机制、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研究了河西走廊承载力的空间分布与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本书还对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准则和模式进行了探索。

作者简介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条件下,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为双重导向,以统筹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目的,开展下列问题的研究:(1)通过河西走廊开发历史与人居环境变迁关系的分析,概括出人居环境问题的实质;(2)探讨两种相关机制:人居环境演变机制,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3)河西走廊承载力的空间分布;(4)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5)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准则和模式。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空间开发模式叠加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之上,使得该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内陆河流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当地和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封面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李志刚老师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写的书很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