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图书 > 文學 > 太平輪1949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8日
ISBN:9789866369544
作者:張典婉
页数:240頁页

内容概要

張典婉
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原生家庭來自江西南昌熊家,在苗栗頭份客家村成長。父親曾為康有為萬木草堂最後門生,曾任職第一屆中華民國外交人員,派駐日本、新加坡等地,光復後,回到台灣故鄉,長期受「相關單位關愛」,後半生務農終老。母親乘坐1948年太平輪到台灣,從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婦,身分證籍貫改為台灣,生前常談及太平輪逃難的往事。2000年母親過世後,發想寫太平輪記事,2004年起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2005紀錄片發表後,開始寫作本書。
個人部落格:blog.chinatimes.com/ways1234

作者简介

他們聽說,台灣四季如春,物產豐隆,於是許多人變賣家產、攜家帶眷,
擠上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尋找一生的太平歲月......
有人帶著期待及仰望的心,卻到不了台灣,
有人因為到了台灣,在這片島嶼活出了精彩人生,
有人因著這艘船,在溫暖的島嶼看見全世界......
大時代中 悲歡離合的真實故事
珍貴史料與照片 重塑歷史現場
橫跨兩岸一甲子 最真實的記憶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從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間,大批新移民踏上台灣的土地,加入了台灣新住民的行列。隨著國共兩黨局勢緊張,原來每週定期往返上海與基隆之間的太平輪,就這樣成為人們從上海到台灣的逃難船。他們只聽說台灣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與鳳梨,於是許多人變賣家產,攜家帶眷想盡辦法,擠上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尋找一生的太平歲月。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正逢農曆小年夜,黃浦江頭擠滿了人等著上船。而這時太平輪已被沉重的鋼條壓得傾斜。直到傍晚這艘船才啟航,夜裡,為了閃躲宵禁,沒有掛信號燈的太平輪與運煤船建元輪迎面撞上,約莫子夜十二點,船沉沒在浙東舟山海域......在海上漂流的生還者只有三十八名,近千名乘客沉入舟山群島附近,一輩子渡不過黑水溝,也踏不上台灣的港岸。
有人出生在太平輪上;有人一家大半皆死於船難,帶著心痛的記憶過了一生;也有人因為到了台灣,在這片島嶼活出了精彩人生。本書作者採訪了船難生還者、遺腹女、船公司員工後代等,受難者家屬如著名球評家張昭雄、國際知名刑案鑑識專家李昌鈺、知名音樂家吳漪曼、回教聞人常子春等,以及因錯過船班而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還有搭著其他班次來台的名人也述說著當年的回憶......
時光荏苒六十年,太平輪牽引的生死別離,有如記憶的拼圖,勾勒出大時代的故事。而他們都是台灣的共同記憶!

图书封面


 太平輪1949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http://www.cseac.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009“太平轮”沉船事件追寻http://www.cseac.com 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2008-9-22 10:19:55  与1912年4月15日,驶向纽约港的英国超级巨轮“泰坦尼克号”因撞到冰山沉于北大西洋、造成了1513人丧生的世纪悲剧一样,37年后的1949年1月27日,即除夕的前一天,一艘自上海开往台湾的中联轮船公司船东蔡天铎的太平轮,在吴淞口外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与一艘载着2700吨煤炭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太平轮倾覆之时,有近千人葬身鱼腹(据《大败退:1949》说有1500人死亡,《大败退:1949》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在台湾基隆码头接船的亲友,只得心碎而返。“泰坦尼克号”由于留下了一则美丽的爱情演绎而变得举世皆知,而这艘几乎被人们所遗忘的太平轮和那首被大海吞噬的魂断“黄金”迁徙的悲歌,牵引的生死别离,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往事旧话。在半个世纪后,尘封的记忆又被翻新在历史的追寻之中。 ——作者题跋  从1948年年底开始,蒋氏实施“黄金”迁徙,到解放军进入上海前一刻为止,不知道从大陆运了多少趟黄金到台湾。根据《李宗仁的回忆录》记载,陈诚接任台湾省主席之后,当时国民党“监察院”的秘密报告,显示单黄金部分,有390万盎司被送到台湾,共计美金5亿元。这些黄金,被放置在北台湾山区的金库里。  当“黄金”迁徙的大浪潮就此掀开的同时,在1949年的年初,中国农历过年前的深夜里,在舟山海域的白节山附近发生了一起船难,这起“太平轮事件”,有近千人死亡,只不过,这起船难只是整个时代、整个“黄金”迁徙悲歌里小小的缩影。  壹 一个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噩梦  1949年,经历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般横扫大江南北,国民党军队则溃不成军,节节败退。三大战役摧毁了蒋介石以大城市为重点的防御体系,共歼敌154万余人,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蒋介石为了挽回败局,要求美国增加援助或美苏出面“调解”未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宣告“下野”,退居幕后,而由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出面进行和平谈判,但蒋介石实际上却是想争取喘息时间,部署长江防线,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妄想“划江而治”。4月20日,和平谈判破裂。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百万雄师在23日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而后,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中南、东南、西北、西南各省胜利进军,解决残余敌人。为了逃避战乱,国民党内一些人纷纷携家带口逃往台湾和海外。仅1949年至1950年间,前往台湾的就约有200万人之多。1949年元月28日凌晨3时,一艘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名为“太平号”的客货轮,满载近千名逃难者和2000多吨物品,从上海港出发前往台湾基隆。“太平号”在舟山群岛海域与江苏无锡面粉大王荣氏家族荣鸿元所拥有的一艘货船——装载着煤炭及木材的“建元号”货轮相撞,两船都先后沉没。而太平轮近千人的船客与船员几乎全数罹难,仅36人被一艘路过的美国军舰(一说澳大利亚军舰)救起。  贰 太平轮装载贵重物品  这艘船载重2000多吨,购票上船的有508人,又加上无票的乘客300多人,乘客及船员总共932人。载有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300多箱;还有东南日报社全套印刷设备、纸张及相关资料100多吨,钢材600多吨。还有北平荣宝斋历年珍藏的名贵翠玉和上海小儿科名医徐小圃多年收藏的古人名画。《大公报》登载的沉船消息  本来此船定于27日下午4时出海,后因装运中央银行的一批银元,延到6时启碇。为了赶时间,当时又戒严,故船没开灯,高速驶向基隆,又抄短路。晚上11时三刻,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北纬30.25度、东经122度处的白节山三角航道上与台湾来的运煤船建元轮相撞。当时天气很好,无风无雾。建元轮被拦腰一撞,五分钟后即沉没,消失在黑暗深沉的海底。船上70多人死亡,救起了30人。太平轮本还以为没事,乘客也回舱睡觉,但不久前舱大进水,太平轮想赶到附近的沙洲求救,但船已前右倾,12时一刻沉没,死了932人,救起了36人(也有说救起了38人)。珠宝首饰、佛像牌位随波散落。  叁 太平轮上一些国民党要员也遭了不幸  国民党一些要员,上了船,遭了不幸。如曾在海南岛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海南岛司令王毅将军、辽宁省主席徐箴夫妇、机要室主任毛庆祥的两个儿子等,还有著名音乐家吴伯超、现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的父亲李广南(上海南通商人)等知名人士,还有国民党山西省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及其家属也上了太平轮,蒋经国留俄的好友俞季虞也在船上,后蒋经国写了篇文章怀念他。  王毅将军,中国抗战爱国将领,海南澄迈县人,早年黄埔军校毕业,曾参加过北伐,担任过蒋介石的侍卫长,又去日本士官学校培训。后任“琼崖守备司令部”中将司令官。1945年8月15日,侵琼的日本三军司令部正式向琼崖守备司令部投降。授降仪式在海口广场举行。王毅将军代表海南岛全体军民接受了日军的投降书。出生于江苏武进县的吴伯超先生,曾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他青年时期留学比利时,回国后于1943年担任重庆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1949年1月27日,他搭乘“太平号”去台湾为国立音乐学院迁台选择新校址时,不幸在海难中丧生,年仅45岁。太平轮是由上海“中联轮船公司”经营,老板是蔡天铎,蔡天铎后做大国际律师事务所。他的儿子是蔡康永,台湾的名作家及主持人。  肆 寻找太平轮  台湾曾拍了一部《寻找太平轮》的纪录片,其中诉说了太平轮故事。《寻找太平轮》翻新了被遗忘五十多年的悲剧真相。当时因登船混乱,太平轮乘客人数难以统计,仅知约一千人,船难后仅有36人被美国军舰(一说澳大利亚军舰)救起。沉船前,太平轮另载有沉重货物,包括六百吨钢条、东南日报百吨印刷器材、中央银行与国民党档案、迪化街订购的南北货等。  太平轮船东是作家兼电视主持人蔡康永的父亲蔡天铎 (1912年~2000年),船难后保险公司迅即倒闭。蔡天铎是台湾有名的大律师,193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第一届,1935年起在宁波执行律师职务,1949年前曾在上海经营过轮船公司,1949年去往台湾,是台湾资历最久且最有名望的大律师之一。蔡天铎当时在上海经营中联船舶公司。中联船舶公司曾显赫一时,经常为蒋介石提供专轮。“太平号”上设有甲乙丙三种舱位,可容纳1000多人,船上配有餐厅、酒吧和娱乐室。此前“太平号”一直往返于大陆与台湾之间,是上海至基隆的重要海上交通工具。当时局势混乱,为避免船只在黑夜被解放军拦截检查,国民党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发布海上戒严令,要求所有船只不得夜间航行。但许多轮船公司仍照常在黑夜开船,只是航行过程中都不开灯。“太平号”出港后也没有开灯,在海上摸黑航行,与同样摸黑航行的“建元号”货轮相撞。“太平号”的船头直接切入“建元号”轮腰部第二货舱后,承载了2700吨煤炭和木材的“建元号”轮立刻沉没,除三位管轮和一名水手被“太平号”救起外,包括船长在内的72名船员都落水身亡。“太平号”也因此严重受损,原以为还可以支持下去,于是竭尽全力往就近沙滩靠近,以减少伤亡。在艰难支撑了短短15分钟后,“太平号”沉入水中,船上近千人全部落水。直到数小时以后,一艘美国军舰(一说澳大利亚军舰)经过,才救起了包括6名船员在内的36人,其余船员、乘客等近千人全部冻溺而死。  伍 与太平轮有关的影视文学作品  60年前,太平轮载着千余人驶向台湾,挤搭上这条豪华轮的大多是当时上海的有钱人和国民党高官,当晚船沉没,只有36人生还,那一天是小年夜。后来,国民党名将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创作了小说《谪仙记》。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父亲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广西临桂人,回族。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是新桂系军阀首领之一。与“太平轮”同时代、外形相似的“江亚轮”  太平轮事件30年后,1988年,谢晋导演把白先勇小说《谪仙记》改编成电影《最后的贵族》(1989年出品),并获第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荣誉奖。《最后的贵族》剧情是:1948年暮春,上海法租界一所豪华的西式洋房,曾出任过法国、英国、意大利的李大使,正在为爱女李彤做二十岁的生日。李府客厅灯火辉煌,高朋满座,而人群中最活跃、兴奋的要算即将与李彤一道赴美留学的三个女友:黄慧芬、雷芷苓、张嘉行。李彤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自然也深深地印入她的好友、刚刚从美国归来的陈寅的心中。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李彤吹灭了一支支蜡烛,并许下了以后到联合国做外交官的夙愿,也就是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母亲把传家宝“祖母绿”戒指戴在了从小跟着他们走遍全世界而从未分开的女儿手上,期望这个戒指赋予她一个幸运的故事。四个姑娘兴高采烈地来到美国,并自封为中、美、英、俄“四强”,她们过着忙碌、紧张又相当充实的生活,然而,她们都无法排遣对自己亲人的眷恋。1949年的新年联欢会上,“中、美、英、俄”四个姑娘在新年钟声里,欢呼雀跃,突然传来了李彤父母所乘的“太平轮”在驶向台湾的途中不幸遇难的噩耗!李彤的精神之“船”沉没了。她无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无力弥合心灵上的创伤,环境也已不允许她继续求学,尽管陈寅和三个女友给了她最大的关心和安慰,她还是不辞而别,到一个自己也不能确定的地方去了……  李彤走了,走了很久,走得无影无踪,走得那么神秘。后来陈寅与慧芬相恋,张嘉行也要嫁给一个小儿科医生,只有雷芷苓仍守着那再也收不回来的初恋。在两对新人的婚宴上,李彤突然出现在大厅!她回来了,众人一阵骚动,一双双愕然的眼睛注视着她!她又走了,风姿绰约的贵族小姐李彤蓦然变成了失足、失落、四处浪迹的游子,最终魂断威尼斯……  2006年,由白先勇的《谪仙记》改编成的电视剧《最后的贵族》搬上电视荧屏。作为此剧的原创作者,白先勇在此剧中重新解读了当时漂泊美国的国民党后裔。  
  •     他们听说,台湾岛上,四季如春,物产丰饶,于是,他们梦想着坐上远去的轮船,躲开纷飞的战火,到那宝岛上去安享太平。可惜,除了获救的仅仅三十六人之外,他们大多数人,既未到彼岸,又未归故乡,太平洋冰冷的海水浸泡着他们,一晃,六十几年过去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连多一点关注的目光都是侈望。太平轮遇难五天后,共军占领北平。局势更加复杂,理赔与诉讼也更加艰难。随着国民政府去往台湾,大量案宗留在上海,理赔进度缓慢,逐渐不了了之,这一过,就是五六十年。感动的是六十多年后还有人记起,同胞和亲人在若干年前的小年夜是怎样怀着喜悦的盼望沉入太平洋冰冷的海水中,有纪录片,有书,于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太平轮,这三个字本就足够潸然泪下。就这本书而言,由于是作者采访所得,不是第一人称经历,少了许多小细节。对人物的叙述,少了情景的还原,大多是雷同的落水之后的经历,使得人物缺少立体感,这是我觉得本书比较遗憾的地方。而齐邦媛的《巨流河》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就做得非常鲜活。叶明伦是人物篇的开篇人物,也是唯一采访到的太平轮的亲历者,他的故事是万幸中的不幸。趴在木桶上被澳洲军舰所救,回到大陆后历经文革,辗转到香港打听当年先去台湾的妻子的讯息,无奈得知妻子已在太平轮遇难后的第二年改嫁他人。他虽不愿多谈,但悲伤早已透过薄薄一层纸传到我们心间。该怪他的原配妻子吗?她没错。多少人因太平轮遇难妻离子散。失去家庭顶梁柱的无助妻儿在台湾岛上人生地不熟,赔偿金微薄,或者根本遥遥无期。改嫁对他的妻子而言,对那个以为自己的丈夫遇难的无助女人而言,对那个与大陆隔断了音讯的小岛而言,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至少小儿能得到照顾,能健康无忧地长大。怪叶明伦吗?不,他是最大的受害者。怪只怪,时间过得太快,一年过去了,六十几年过去了,竟没有给他们夫妻团聚的机遇。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只能怪时间,你为何不慢一点。
  •     前些日子在回家的路上看了這本書的一半,當時在車上的心情很沉重。猶如開篇“獻給一個時代”,而推薦序的標題《寄去歷史,感懷情誼,珍惜所有》,我很喜歡。回來時候在飛機上看完了整本。總覺得這是時代給這些人的悲劇。其實,整本書都在講小市民的痛苦。也是書中所講:“(舒佑說)我常想,誰能寫出那段故事呢?”的確如張老師所寫,再回首六十一年前往事,有些殘忍。原本期待的歡樂,化為一生的悲慟。回首六十年前,來不及到達台灣葬身海底的魂魄,早已隨巨浪舞動向天;洶湧潮水,將陳年往事滾向遠方。天,望不見盡頭;海,看不見彼岸。所有的幽怨化為沉香,期待著下一輪太平盛世!書中展示了很多細節,例如:有人為了上船,把金條全扔在海裡;而謠傳太平輪是與一艘運橘子的船迎面對撞而沉沒的。更有甚者,被難家屬遺孤寡婦,生活失其所依,其淒泣呼號、籲叫求援悲慘。我標記了一下時間:1949年還有所感觸的就是書中的《生還者,長跑的紀念》寫道葉倫明先生也是經歷過文革,運氣好在他安然度過那個癲狂的年代。在他的妻子改嫁后,他沒有再娶,也沒有再續前緣,他說:“不要了,她沒等我,一個人習慣了。”不知為何,看到這一段,我莫名的心酸。書中還有這種人情冷暖的細節。“入冬的海水,越來越冷,許多人熬不住冰冷,逐漸失去體溫而鬆手、沉默。葛克在黑夜中看不見妻子,也看不見孩子,他焦急地四處尋找,順手拉起穿軍服的陌生人,兩個人搭著一張破落甲板,在黑夜中對望。”還是葛克,還是這位軍人。後來他的孩子在回憶時候說:“小時候,每個週末,都有位穿軍服的伯伯回到我們家喝茶,他與我父親,很少說話,兩個人坐在客廳一整天,喝茶、看報,長大了我才知道他們是太平輪被救起的生死之交。”而他的孩子印象深刻的還是:兩位經過生命風浪的男人,在客廳坐了二十年卻從來不說話的畫面。看到這一段話,想像著這一場景,突然間我明白了男人之間的生死情誼。書中也描述了另外一位軍人陳金星。“不過沉靜的陳金星並不願意陳述太多當年往事,去年他離開人世,他的家屬絕口不提前塵往事、這兩位生死共患難的朋友,也帶著上個世紀的船難,走入歷史” 。書中有講到一位女士“風華正茂的歲月碰上了‘文革’,從來不知道美麗是什麽!”,突然間我又想憤青了。俺爹娘都是經歷過文革的,可他們很少提。他們頂多會拿文革來教訓我說:“這要是在文革時代……”書中多次提到要設立一個紀念碑。“‘那是個災難,誰也不想回憶,可是我總希望有個地方可以紀念他!’望著窗外,她一直留在哥哥來不及到達的彼岸,沒有停止過思念。”關於太平輪的故事,書中記載“這幾年太平輪之友聚會中,只要時間允許,她(吳漪曼)都會參加,不過她最大心願是重建基隆太平輪紀念碑。一甲子過去,他認為應該有更尊重的做法!今年太平輪事件六十周年,她無法趕回基隆,還惦記著這件大事。看到新聞,有人要把太平輪拍成愛情故事,她更是著急:‘太平輪是生離死別,是時代的悲劇,怎麼是只有愛情呢?真實的故事,超越了愛情許多!’”書中也有一些大人物,例如楊太平。他們這些是太平輪之子。書中如此寫道:“但是他從未忘記父母親告訴他,在船上驚險出生的經過。‘回首過去,我的人生總是一路往前跨步,沒有機會回頭看,這次才有機會停下腳步,想想從前。’從父母親的流亡、跨海、移居,自己在異鄉的打拼,從四季如春的台灣到美國南方,一住將近三十年,院子里有親手栽下的竹林、枇杷、橘子和三月裡花開滿枝的李花。‘想念台灣吧!這裡氣候適宜,維度、空氣與濕度都和台灣相似,我就種些記憶中的台灣果樹!”書中說楊太平已經移居美國了。但是他的思鄉之情難以發洩。再次借用書中的一句話:“張祖華說:‘一艘船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也改變了一個家庭的際遇。’”“試想,在流離倉皇的歲月,人人夢想著要到一個溫暖的島嶼安身立命,小年夜原本是歡欣的期待,卻等來無情的傷慟。六十年過去,有多少個破碎家庭經歷了哀傷的黑夜。”“一本遲到的書,一個遲來的海祭。悲傷過去,大家一路無語,船緩緩自白節燈塔繞行回返,沒有音樂,沒有儀式,大家用最簡單的方式紀念親愛的家人與逝去的年代。一個久藏的心願,風吹過,霧開雲散,晴空好日,也為第一次海祭劃下圓滿的句點。”作者張典婉老師說:“在寫書到參與紀錄片製作,在幾個月時間中加進腳步,殘忍地推動了塵封一甲子的往事。……歷經五十多年的生離死別、苦難傷痛,這趟尋找之旅,一如尋找四散的拼圖。我們努力打開記憶的盒子,在每位受訪者塵封的淚水與回憶里,逐次拼貼碎片。……一段段生離死別的故事、被刻意遺忘的記憶出土,太平輪與其他船隊帶來的逃亡人潮,國共分裂前的沉船災難,與戰後台灣人的殖民傷痕相遇,那個年代的空白再度接軌,化為安靜的分享與聆聽。”書末尾寫道:“中國行政當局有個老毛病,凡事不去事先預防,及出了事,方講深為驚訝,接著便追查責任。”好了,感觸完了這本書。我想會跟那天同事們說聽完張老師的專訪一樣,想開口罵處理“7·23”溫州動車“吻肛”事件的某些人。時至今日,我也沒有聽到賠償事務如何,關於網民提倡建立的紀念碑之事如何?如果說太平輪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那麼溫州事件是誰的悲劇?我認為那是國家欠被難者的。一個國家的政府不能正視歷史,不能正視自己的公民在災難中所受的痛苦,而只是一味地逃避責任,一味的推卸責任。免職、官員交替、封口媒體,維穩被難者,最後不了了之。猶如部份被難者家屬說的:“我們要的只是一個說法!”近兩天看到關於玉樹震後重建點的消息,我不禁想起07年的汶川。誰在重建家園,全世界人的捐款在哪兒體現?能查嗎?不能體現,極少被知。不能查。為什麽?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就去問了。這個國家到底是誰的?童時,因恩來的一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而敬佩!昔時,因逸仙的:“天下為公”而起敬!青時,因馬恩的:“為人民而服務”而發奮。今日,只爲民之疾、民之樂而樂此不疲。我經不住考驗啊!我只希望我能夠穩穩妥妥的活著,多說幾句人話,多履行公民義務,免得我讀了多年的書全化為一攤屎,淹沒在臭哄哄的下水道中。(写于2011-09-05)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太平轮,知晓是因为吴宇森,感动是因为张典婉!昨晚看了原著,才发觉是部回忆录,在那个动乱年代,太平轮的波澜命运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可以说是战争的悲剧,时代的挽歌!太平轮,满载的是对太平的向往,却无法靠岸,沉下了希望和梦想。我们只能远观,同情再同情,祝福再祝福,因为每条生命都是一个传奇!
  •     这本书仿佛就是一个时代
  •     大时代的离散曲,悲伤歌,新时期的回忆录,憧憬乐。一艘和平年代的再普通不多的改装船,在战乱时代成为了太多人的未来所系,心之向往。可是,船不是都可靠的,因为人,因为时局。难以言说清楚的思绪,愁苦与哀伤,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化作了了无声音的一页页纸张与墨迹。太平轮,一个旧时代的生存载体,一个新时代憧憬之机。
  •     算是我第一本认真且看完的竖版繁体书吧。也许没有真正经历过,所以冲击没有想像的大。但看完对这段历史还是认识了很多。
  •     那個時候的人們多有強調呀。
  •     撼人心魄,思考人生
  •     悲。
  •     既然是纪实,就做好不文艺的准备
  •     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在舟山群島海面撞上建元輪. 建元輪隨即沉沒,不多時,太平輪也沉沒. 據說這場海難死亡人數有1000多人,獲救者僅36人(兩人為建元輪船員). 每翻一頁就是一段辛酸,每看一節就是生離死別,每看一章都是一個大時代的故事. 傳說中的黃金船或是東方鐵達尼號...不管如何,都是所有死難者家屬永遠的慟.
  •     一边哭一边读…读到后面都不敢读下去了…TT
  •     很早以前和朋友闲聊时她提起李昌珏在她们大学做过演讲,还把照片给我看。今天看到这本书发现李的父亲正是罹难者,有种遥远的历史突然近的触手可及的感觉。太平轮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它影响了一代海峡两岸的人。
  •     在誠品看完 3小時
  •     看过电影,其实比起在大银幕上,我更期待她的书里讲了什么故事…
  •     文筆真爛!
  •     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     人物采访辑录,有编凑之嫌
  •     平实的语言叙述着人生的悲欢离合。每个人都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沙,政治变革是不可抗力,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改变而且微不足道。
  •     在歷史的洪流與時代的巨浪中 人類的宿命又是多麼的渺小 一曲海上悲歌 太平輪牽動的幕幕生離死別 令人不忍卒讀 如今的我們唯有記取歷史 感懷情誼 珍惜所有
  •     大时代的悲剧,愿人类不再有战争。
  •     很快读完,就觉得命运无常,一念之差阴差阳错就改变人一生的轨迹。电影太平轮很做作的浪费掉了这个故事。
  •     文笔是好的。立意也是好的。太碎。其实有三五篇就足够了,攒了这么一厚本,真心累。三星,不能再多了。
  •     一九四九,一个不平静的年份
  •     大时代下每个人都变成了洪流中的沙子 读的是简体版 灾难之后所有人都向着希望生活 满满的向上
  •     催泪之作
  •     命运之事,你说是冥冥中注定,有些事就是躲不过,多少次,我们想假设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如果...就...”,小学就会的造句,却造不出历史的扭转,徒留内心无限想象。今年刚回国时,韩国的沉船事件让全世界惋惜震惊,让韩国的副总理引咎辞职,可是60多年前的太平轮呢?除了家人朋友的悲痛,在那纷乱的年代,谁记得或者知道那些没有到达彼岸的冤魂?这是人间悲剧?抑或是时代悲剧!斯人已逝,生者坚强。活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向前看是路,向上看是天。”
  •     驚心動魄的歷史背景,但書中重複敘事的部份太多。
  •     2016.4 每个人的故事对于他们自己都别具意义,但对于读者,却被铺排成了一个又一个或悲伤或励志的故事。关于当时的局势、相关人物及其背景、原因与结果,本有太多可诉说,到最后却成了堆砌。说句没良心的话,只有前十几页吸引我。
  •     题材是好的,但是书读来没有那种震撼的感觉……本以为是能够像人类群星闪耀时第二章那样直触心灵的作品啊………比较像普通的记录稿和报道而已
  •     看完太平轮的电影后,就发现南周有写过张典婉女士的这本书,遂想买入,但当时还没有大陆版。托朋友去台湾找寻,结果买错了,买了丁雯静女士写的那本。最后等到了大陆版终于读完,刚好碰上东方之星的沉船事件,感慨良多。
  •     時光荏苒六十年,太平輪牽引的生死別離,有如記憶的拼圖,勾勒出大時代的故事。而他們都是台灣的共同記憶!
  •     纪实的一本书,就是心痛!
  •     纪录片应该不错,但是书的话,没读出那种震撼的感觉,太一般了。又是浪费了好题材的书。
  •     靠不了岸的船,大时代的离散曲……
  •     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更多了分历史的无奈!
  •     精神和劳动可嘉,文笔及思考较大江大河弱些。
  •     托太平轮电影的福,知道了有这么一艘船,但看完后也感叹,那么多的生离死别,电影怎么只拍爱情呢。。。可惜。很悲的一本书,陆续看了很久。P.S. 看的台版,繁体竖版,眼睛也花了~~~
  •     一艘没有归期的巨轮!
  •     角度全面,距离好。
  •     用一个一个小故事穿起当年的事故,大时代下无能为力的命运
  •     一艘太平轮,千余条亡魂。时代牵着命运,造就了多少生离死别,鳏寡孤独。一个个故事看得心酸不已,惟愿世间太平,便是最美风景。
  •     人在时代面前总是那么卑微、渺小!作为旁观者,读着文字会觉得没有力量;但是作为亲历者,却是一生无法忘却的苦难记忆,或者说不愿提及的悲痛。感谢作者的努力,使我了解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     略带有浅浅的政治色彩。。六十年该可以泯恩仇了吧。。愿各自安好
  •     世事无常。
  •     蛮好的,采访文集,不是想象中的整册传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