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图书 > 文學 > 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出版社:網路與書
出版日期:2010-07
ISBN:9789862131664
作者:蔣勳
页数:136页

用新颖别致的方法欣赏经典

解读经典的书不在少数,解读苏轼《黄州寒食诗贴》(以下简称《寒食帖》)的书籍更是一直未断,人们对于《寒食帖》的高度评价我不再赘述。不久前接到天津华文天下图书公司推出的“经典3.0”系列中《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一书,这也是一部关于《寒食帖》的导读性著作。说起这部关于《寒食帖》的导读则必然要提起作者蒋勋。蒋勋先生祖籍福建长乐。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及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普遍认同的对他的评价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那么既然蒋勋先生自己就是个艺术家拥有很高深的美学造诣并且又有实践和执教经验且多有创作文学作品,则他的导读就决不同于普通的评论家。一般对于《寒食帖》的导读和解释会从帖子本身入手,自然会谈及作者苏轼的经历和心情,这是帖子带给人们最直观的表象,也是最好接触的一个方面。不过当这个帖子在一位美学造诣很深的艺术学者面前时,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帖子本身那些字或者是诗词本身所传达出来的讯息了。因为作者蒋勋本身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对于《寒食帖》的导读和解释也是具有多重视角的,在他的眼里,《寒食帖》不仅仅是一部包含苏轼心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在我看来,从艺术品的角度剖析《寒食帖》并不比从文学角度剖析而少接近于苏轼的内心世界,反而这种解析或导读更新颖,更利于发现新的美之享受。这是一本优美的书,首先从右往左翻阅的方式就遵从了我们古老祖先的习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美的东西就要用古人的阅读习惯来赏析,独特的方式首先就让读者找到一种与现代快节奏决然不同的感觉——从右往左翻地阅读总是要放慢速度,在客观上必然会导致细致地阅读书中内容。而且这本书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是围绕着苏轼的生平和经历,从整体来介绍《寒食帖》,包括苏轼经历过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化境。作者蒋勋认为《寒食帖》不能单独看某个字,要整个篇章一起看,看整个布局,这样才能感受得到交响曲乐般庞大壮阔的配置,感受到创作者行走于文学与书法之间的惊人丰富的魅力。所以在整本的《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中,读者感受到的都是整体的波澜壮阔,而没有抠字解词或揣摩的行为,往往这种局限的思维模式正是一直以来我们对待古诗词或古文的方式,所以当蒋勋带给我们一种宏观欣赏艺术的模式时,我想绝大多数人是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寒食帖》,也换一种角度了解了苏轼在那时那地的别样感觉,这恐怕与我们以前的一些猜想有出入——一个有血有肉、有普通人情感的苏轼逐渐清晰起来。这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在讲述苏轼和《寒食帖》的关系时,不忘列举那些有关的人、有关的景、有关的画作……以至于书中给出和《寒食帖》关的很多名胜古迹的照片——下回再去参观这些景点便不会如此盲目了吧?那些画作、书法、诗词之卷在蒋勋先生的讲解下也变得栩栩如生起来,于如此烦闷燥热的夏季阅读,仿佛苏轼当时经历着的数月不停的冷雨忽然降落,于是从书中感受到丝丝清爽的凉意,或许和词人的心能够在一瞬间相通。当然,蒋勋先生导读得是否符合您心中对《寒食帖》的理解不得而知,毕竟每个人对这部名帖都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在如此功利的现实社会里,多读些古人落魄时的著述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一种修行,它能够唤起您久藏心底的梦想。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每次读繁体字版本的书对于自己就像一种修行。每一页几乎都有字不识,速度只得放慢,必须查字典。APP应用程序用的最多的就是“新华字典HD”。读得慢,相应地就读得透一点。《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是在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结中读完的。这已是近期看的第8本蒋勋作品,加之每天已成为上下班途中、临睡前“功课”的听“蒋勋讲红楼梦”,自己已完完全全沉迷于蒋勋老师的文学世界中了。人,一生能遇见几个生命中的“贵人”?通常意义上的“贵人”是事业上、仕途上拉你一把的人,精神层面上往往会被忽略。我在阅读了几部蒋勋作品后,深深地感到遇见了又一个“贵人”、一个“领路人”。小时候父母买了“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并告诫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好好看吧。然后我就开始好好看了。“三国”、“水浒”因为自己的兴趣所至而得以无障碍的通读。“西游记”就差了点,而“红楼梦”这部有着众多隐喻,典故,博大精深的作品,以我当时的年龄、知识结构完全通读是不可想象的,光是看几句判词都感觉到了云里雾里。到新华书店里看看“红学”研究的书,几乎全是贾宝玉是不是曹雪芹之类的考证,少有的几本注解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完全是阶级斗争的意思在里面,毫无意义。直到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极其偶然的接触到了蒋勋的作品,跟随老师的脚步,终于回归到作品本身,逐字逐句的解读,并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在里面,感觉自己如焕然新生一般,极大地拓宽了眼界和心胸。同样,《寒食帖》没有蒋勋的导读,光凭自己很难领会苏轼当时的心情,和处处透露出的种种深情。《寒食帖》导读里列举的苏轼名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从二十岁殿试的一举成名,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到因为反对变法,一路被贬,直至被贬到海南岛这样的“海角天涯”。从古至今“独善其身”,不去随波逐流都是非常困难的选择,人生充满着太多无奈。正因为很难,所以更感动于那种生命的豁达。在“乌台诗案”中苏轼几欲至死,已给兄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后因朋友多方奔走相救,太后出面求情,甚至连其“政敌”当时已罢相的王安石也上书为苏轼求情,神宗皇帝终于下定决心,顶住了清议压力,赦其不死,贬到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3年后所写的2首《寒食诗》的草稿。非常有趣,传世的3大行书都不是在书房里正襟危坐写出来的,是有感而发,随性所至。在黄州的几年里苏轼生活很不如意,因朋友的资助,在东边的山坡上结庐耕种,苏轼已“死”,而东坡则“新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皆是在黄州时期创作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直是我最为欣赏的词句。在书写《寒食帖》中,有多笔写到笔秃(笔根),心中积郁的愁闷在书写中不知不觉都挥洒出来,这是看原稿才能体会到的。蒋勋的导读语字浅白,文笔清丽,结合“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一起讲来,很是动人。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的楷书是“横平竖直”极有规矩。楷书是临摹的范本,本身具有“楷模”的意思。而“行书手帖”更加自由,每一笔都充满着书写者心中未知的情感变数。非常喜欢黄山谷在《寒食帖》后面的跋文,写得极其自然洒脱,特别是最后一句“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他与东坡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这句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估计他本人也是含笑写就,如我这样千年之后的观者也是如痴如醉。宋代四大家的前二位同时在《寒食帖》中登场,书写的作品也都是本人的最高水准,极其难得。斯人以逝,而青山依旧。此帖在近千年的岁月里经历过无数天灾、人祸的劫难,如今依然完好,个中因缘殊不可解。感叹之余,也为《寒食帖》如今能在台北故宫继续传递着中华文明的迷人魅力而欣喜不已。

君门九重,坟墓万里

刚开始在三联书店看见这本书,粗翻了下觉得除了装帧是优点,无非是挂子瞻的名字,文字少的图本,而且后面干脆大篇幅都成了诗词摘选。算了算二十多的价格,着实贵了。后来在卓越看见便宜,十几块收了一本。细读起来觉得没刚开始那么单薄,文字虽是少了,不过蒋勋讲的深入浅出,虽然也未必详细,但是对于喜欢苏东坡的人,尤其是喜欢苏东坡在黄州那段心理历程的人,黄州诗贴本来就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加上这本书装帧不错,印刷也算清晰,碰上十几块的价格,的确很值得收藏。


 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