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图书 > 文化/學術 >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出版社:左岸
出版日期:2012-3-26
ISBN:9789866723667
作者:Sebastian Haffner
页数:384页

内容概要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  生於柏林,本名Raimund Pretzel,法學博士,1938年與猶太裔未婚妻移居英國擔任記者,為免當時仍在德國的家人受其牽累,取賽巴斯提安.哈夫納為筆名,前者來自巴哈的名字,後者來自莫札特的作品385號《哈夫納交響曲》。1954年以英國《觀察家報》海外特派員的身分重返德國後,自1961年起先後為德國《世界報》及《明星週刊》撰寫政論專欄。著有一系列以歷史為主題的暢銷書,包括《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等,公認為德國二十世紀歷史最重要的時代見證者之一。譯者簡介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o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歷了柏林圍牆倒塌與蘇聯解體,並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述與譯著。譯作有《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金錢的歷史》、《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書中的秘境》、《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不含傳說的普魯士》等。 

书籍目录

譯序 良知即為其心中之尺度 周全第一部 序幕一、啞謎二、歷史事件的不同強度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四、一場國家大戲五、十一月革命與德皇退位六、革命的破壞者與「義勇軍」七、內戰的「戰火洗禮」八、卡普政變九、拉特瑙部長遇刺身亡十、群魔亂舞的一九二三年十一、平淡的史特雷斯曼時代十二、「體育病」十三、史特雷斯曼之猝逝──末日的開端十四、嚴峻的布呂寧時代十五、準備就緒第二部 革命十六、我的父親──普魯士清教徒十七、假革命(一九三三年二月)十八、柏林的嘉年華舞會十九、國會大廈縱火案二十、「第三帝國」的誕生(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一、生活正常如昔二十二、真革命二十三、柏林高等法院的沈淪(一九三三年三月三十一日)二十四、查莉──兩段奇特的插曲二十五、抵制猶太人的行動與法朗克.蘭道之流亡第三部 告別二十六、什麼是真正的歷史事件?二十七、與狼共嗥(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八、舊世界的解體二十九、三種「置身事外」的誘惑三十、一群朋友的分崩離析與「科佩尼克大屠殺」三十一、自己祖國之內的流亡者三十二、異族統治是否勝過納粹統治?三十三、不真實的夏天三十四、泰蒂重返柏林三十五、你怕我,我怕你──「第三帝國」的精髓三十六、抵達裕特堡候補文官營區三十七、裕特堡的「世界觀教育」三十八、「我」而今安在?三十九、被「同志化」的德國人四十、兩個狂歡晚會附錄後記對增訂版的說明年表譯名對照表

作者简介

作者為德國赫赫有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及歷史學家。本書為德國2000年年度暢銷書,並被評為「當年最有價值的出版品」,作者也被譽為德國的「道德良心」。本書從小人物的觀點與生活化的方式,來挖掘德國之所以會成為納粹主義溫床的原因。
哈夫納曾於幼年及青年時期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二三年勢如奔馬的通貨膨脹、各政治黨派的激化以及納粹主義的崛起。縱使其本人未嘗因政治或種族因素而遭受迫害,哈夫納仍自視與「第三帝國」進行決鬥,並於一九三八年流亡英國。
本回憶錄完成於一九三九年,乃作者針對其人生第一個三十年所遺留下來之文稿。年輕的哈夫納於流亡時期得以保持客觀立場,同時基於親身經歷所獲致的印象,以銳利目光預見了即將成形的災難。事實上,凡是不想對這場災難視而不見的人,早在一九三三年以前便得到如此認知。

图书封面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原书试阅之二:双面普鲁士人,或公务员如何保持人性
    ------------------------------------------------------------------
    就个人观点而言,家父是一位自由主义者;若从行事风格及生活方式观之,他则是一位普鲁士清教徒。
    清教主义之中有一个特别的普鲁士变种形式。它在1933年以前,曾为主宰德国的首要精神力量之一,甚至在今日的表象背后仍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它与英国的古典清教主义具有同质性,不过也有着相异的特征。其先知是康德而非加尔文;其标杆人物为腓特烈大帝而非克伦威尔。与英国清教主义相同之处则为,普鲁士清教主义也强调严谨、尊严、节欲、责任与忠诚。它同时还强调献身,因而具有忘我的作风;它要求看轻尘世间的事物,以至于具有阴郁的倾向。普鲁士和英国的清教徒,都基于同样的原则而不给儿子太多的零用钱。
    他们看见年轻人进行爱情实验时都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不过普鲁士清教主义具有世俗化的色彩。其服侍及献身的对象并非耶和华,而是普鲁士国王。其褒扬及奖励的方式并非个人的财富,而是官方之荣衔。其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普鲁士清教主义拥有一扇后门,可通向自由而不受羁绊的“私底下”生活。
    例如大家都晓得,腓特烈大帝这位深沉的禁欲主义者——以及普鲁士清教主义的偶像,“私底下”是长笛演奏着、横槊赋诗者、自由思想者及伏尔泰的朋友。几乎其所有的门徒,也就是两个世纪以来的普鲁士高级官员和军方人士,在正经八百的脸孔后面,“私底下”都具有类似的特质。普鲁士清教主义喜好具有“坚韧的外壳、柔软的心肠”之人物。普鲁士清教主义发明了那种奇怪的德国式表达方法:“就个人立场而言,我的意思是……不过身为公务员,我的说法则为……”
    这也使得许多外国人迄今始终无法认清一个事实:普鲁士(以及受普鲁士影响的德国)整体看来虽然总是像一架没有人性、既残酷又贪婪的机器。可是若把它拆开来看,也就是实地过去拜访,并与普鲁士人和德国人个别“私底下”进行接触的话,却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印象。他们会让人产生好感,显得相当人性化、不具伤害性,并且乐于助人。德国这个国家具有双重性格,正是因为几乎每个单独的德国人都过着双重生活的缘故。
    家父“私底下”是一位狂热的文学鉴赏家和爱好者。其收藏的书籍多达数万册,而且直到去世为止,书籍的数目都不断增加。他不光是“拥有”那些书籍而已,还真正阅读过。欧洲19世纪的文学巨擘,诸如狄更斯与萨克雷、巴尔扎克和雨果、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拉贝和凯勒等人,对他来说都不仅仅是姓名而已(以上只列出了他最心爱的几位作家)。他们都是可以长时间在沉默之中进行对话的朋友。每当他遇见有人可以发出声音,和他一起把这种对话继续下去的时候,他更是兴奋得无以复加。
    不过文学到底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嗜好。一个人可以“私底下”放心当收藏家,或是不受干扰地莳弄花草,甚至还可以身兼绘画及音乐鉴赏家。然而他不可能每天都只是“私底下”和活人打交道。我们不难想象,一个长年“私底下”沉浸于欧洲文学界和思想界的精华与糟粕之间的人物,有朝一日将无法再成为目光局限一隅、严格、迂腐和尽忠职守的普鲁士官员。可是家父却不会如此,他有办法继续出任普鲁士的公职。他虽不与普鲁士清教主义的外在形式脱节,却又能培养自己心中怀疑色彩浓厚的自由主义。这使得他的官员面孔越来越成为纯粹的面具。
    使二者得以并行不悖的工具,就是一种非常微妙、从未大声说出的秘密反讽。在我看来,这是唯一一种可以使公务员这种极具争议性的职业,能够变得高尚和站得住脚的工具。其中的诀窍就是必须心中长存一念:无论是高高在上者还是任其摆布的弱者,二者都只不过是人而已,而且都是同一部戏码之中的角色。官员的角色固然需要以严厉与冷漠的姿态来扮演,可是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谨慎、善意与关怀。使用最冷冰冰的官式德文(Amtsdeutsch)来撰写规章时,若遇见了棘手问题,往往比写抒情诗还需要投入更多细腻的感情,比破解小说情节当中的悬疑还需要更多的智慧与敏感。
  •     试阅之四:稳定的日常生活是通往奴役之路
    -----------------------------------------------------------
    (1933年纳粹掌权之前人民没有出现反抗行为的原因),正是继续照常运转下去的日常生活体制。倘若今天的人仍然是自给自足并着眼于大局的个体——例如像古代雅典人的样子——那么各式各样的革命,乃至整部历史的进程都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发展。然而时人已经被自己的职业套牢,困处于每日的工作计划之中而无法自拔,更对成千上万个令人摸不透的因素产生了依赖性。他们就像是附属于一架时空机械装置的部件,纷纷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运行,如果出了轨的话,他们就会不知所措!唯有每日的例行公事才可带来安全感与生命的延续,因为常规之外就是深不可测的丛林。每一个20实际的欧洲人皆对此惶恐不安,因此在出现任何“出轨”行动之前,都会考虑再三,不敢轻举妄动做出勇敢、不寻常或自发自动的表现。正因为如此,类似德国纳粹政权这种文明的灾难才有可能出现。
    虽然我在1933年3月曾经因为激愤而暴跳如雷,虽然我曾做出狂野的建议令家人深感震惊,例如脱离公职、移居国外,或皈依犹太教以示抗议。但这些念头每次一说出来便不了了之。家父则依据其丰富的人生经验——来自1870至1933年的生活,因而已无法涵盖当前的变局——劝我打消念头。他设法让一切都显得不那么戏剧化,并以温和语调奚落我的慷慨激昂。我听了他的话。因为无论如何,我已经习惯他的威信,况且我对自己还不怎么有把握。此外,冷静的怀疑主义在我身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于是把激情压抑下去。直到过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我才终于体会出来,在当时的局面下,我那种年轻人的直觉反而比家父的人生智慧还要正确,而且有些事情是无法用冷静的怀疑主义来应付的。只不过那时我还过于羞怯,无法更进一步把感觉提升为积极的行动。
  •     试阅之五:祖国=自我
    --------------------------------------------------
    我并不“爱”德国,那就好像我并不怎么“爱”我自己一样。如果真有教我喜爱的国家,那就是法国。但无论如何,即使没有纳粹存在,我对其他国家的好感,仍可能超过我对自己国家的爱意。然而自己的祖国具有独特的地位,这并非我所喜爱的任何外国所能够取代的,因为它正是我自己的国家。如果失去了它,就失去了喜爱其他国家的资格,就会失去一切攸关国与国友好互动的先决条件——民族交流、异国间的情谊、彼此了解与学习、相互向对方展现自己的国度。
  •     不要插楼!
    试阅之三:德意志民族的真正弱点?
    ---------------------------------------------------
    到处都没有出现自卫反应、男子气概与坚定立场。看得见的只有慌乱、逃窜和投奔敌营。1933年3月的时候,本来还有数百万人不惜一战,可是他们一夜之间发现自己失去了领导人、没有了武器,还遭到了背叛。正因为其他党派都不想战斗,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得投奔“钢盔团”和“德意志国家民族党”。二者的人数暴增了好几个星期,然后它们也被解散了,而且同样是不战而降。
    1933年3月“革命”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对方领导者的斗志涣散。这使得纳粹的胜利得来全不费工夫。不过,这同时也使人怀疑此胜利的价值,以及它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当纳粹把万字符号压印到德国群众当中的时候,并没有遭遇阻力,也就是说它压印的对象并非有形状的固体,而是缺乏固定形状的软面团。只要适当的时机一到,那个“面团”会同样不加抵抗,轻易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形状。当然,1933年3月以后还存在着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到底还值不值得把那个“面团”重新塑造一个形状出来。这是因为德国当初所显露的本质上之道德弱点实在过于可怕,所以有朝一日历史不可能不对其追究责任。
    发生于其他民族的任何革命,不论它造成了多少流血牺牲,也不论它一时之间如何使人疲弱,到头来总是能极度强化敌对双方的斗志。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将意味着民族力量的急剧提升。我们只需要看看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党和保皇党,或今日西班牙内战的佛朗哥派与共和派,便可大量发现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伟人特质。虽然其中也伴随着骚乱和残酷的暴行,但不论其结局如何,双方争斗时所施展出来的英勇行为,已在百姓的潜意识里面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今天的德国人却在“力量源泉”应当涌现的地方,仅仅对耻辱、怯懦和软弱留下了回忆。这总有一天必将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很可能会导致德意志民族及其国家形式的解体。
  •     文筆不錯,龍龍。
  •       2005 / 03 / 09
      
      政治學者曾描述:民意是一個走在街上的巨人,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引發巨大的影響,即使他不是有意如此。民意的確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在現代化的民主社會裡,民意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是,民意是什麼?民意所導向的結果,一定是好的嗎?
      
      一次大戰是擦槍走火的戰爭,今天我們看《八月砲火》,多少可以明白當年的國際困境。戰爭失敗後,德國在物質與精神上均嚴重受創,政權的更替和瘋狂的貨幣貶值,使當時的德國人彷彿「被摘除了心靈上的器官」,許多掛著「救世主」牌子的人,在各個地方冒了出來,他們說著各自的「救國論」,希特勒也是其中之一。
      
      在此時,信服希特勒的人只是群眾中的少數罷了,為何這些少數人,竟然能造就歷史上慘重的屠殺?
      
      為何少數人的信念會成為多數人的信仰?那些反對希特勒的其它人到哪裡去了?大多數的群眾習於安逸,當他們面臨死亡與順從的抉擇,他們是會選擇冷眼旁觀式的服從。當真正起而抵抗希特勒的人都被消滅,多數群眾又選擇對自我最有保障的方式,而心灰意冷的異議者卻遠走它鄉──希特勒,於是成就了它的暴行。
      
      回觀台灣,我們創造了什麼樣的民意?是聲音大的人組成民意,還是媒體組成民意?我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是否能夠考量到這塊土地與人民的未來?歷史的一切紀錄都在向我們宣示,不管是盲從或漠視,我們在每個當下所做的決定,均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作者哈夫納,親身經歷這發生在德國的悲劇。他是選擇流亡它鄉的其中一人,但他在二次戰後回到德國,支持任何一個社會上的反對聲音,「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藉由閱讀他人的經驗,我們創造自我的智慧,或許,每一位讀過本書的人,都應細思我們身處的世界。
      
  •       每节小标题为录入者所加。
      
      原书试阅之一:一个人与他的国家的决斗
      -----------------------------------------------------
      
      第一章 序幕
      
      即将在此讲述的故事,具有一种“决斗”的性质。
      那是介于两个实力悬殊对手之间的决斗,一方是强而有力且肆无忌惮的国家,另一方则是一个既渺小又名不见经传的平民。这场决斗未曾在习称的“政治角力场”上进行,而且那位平民既未投身政治,更绝非“谋反者”或“国家公敌”之流的人物。他始终居于绝对的守势,除了捍卫其敝帚自珍的己身人格、生命与荣誉之外,别无所求。可是他必须与之朝夕为伍的国家却用尽极端粗暴,甚至有些笨拙的手段,不断对这一切进行攻击。
      那个国家运用恐怖的威胁,勒令该平民舍弃自己的男女朋友、抛开自己的想法来采纳官方的论点。并要求他以自己不习惯的方法来行礼、按照自己不喜欢的模式来吃喝、把闲暇时间用于令自己深恶痛绝的活动、献身于自己所抗拒的冒险行为,更进而逼迫他否定过去与自我。尤有甚者,他必须不断为上述事项公开表达狂热的兴奋与感激之意。
      这一切都是那位平民所完全无法接受的。他虽然身为受害者,却没有做好太多反击的准备。他绝非天生的英雄或殉道者,而只是一个具有许多弱点的普通人,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危险时代的产物。但他不愿如此忍气吞声下去,于是走上了决斗之路——心中既无激情,甚至带着几分无奈,却默默有着绝不退让的决心。
      他的实力当然遥遥落于对手之后,但在行动上可以比较灵活。人们将会看见,他如何采取迂回运动,时而闪避、时而蓦然重返;以及他如何稳住身子,在千钧一发之际拨开重击。人们将会承认,对于一个不具特别英雄色彩或殉道者风格的普通人而言,他的表现可谓非常顽强。可是人们也将看见,最后他无论如何还是必须终止战斗。如果有人愿意的话,也可以换个说法来表示,那就是他必须把战斗转移到另外一个层次。
      那个国家是第三帝国,那位平民正是在下。……
  •        德国原本无足挂齿,每个单独的德国人却意义重大。 ——歌德,1808。
      
       这一行字写于书的扉页,当我翻开此书阅读的时候,我就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句话。其实并不那么醒目,但初映眼帘的那一刻突然有好多词汇疯狂地卷入我的脑海。柏林党、第三帝国、十一月革命、犹太人...... 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基于德国历史给我留下的一些不痛不痒的印象,但实话是我觉得这样的句子写在书的“第零页”并不能够代表着它有多么值得一读。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为德意志做广告的纪念册的标语或是其它什么杂七杂八的什西。虽然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德意志的推崇者,但这并不表示我可以无条件地认可所有涉及到该方面的东西,不论它是以何种形式。
      
       实际上,我用了近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样的速度用来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传奇文学可说实在是有些鲁莽了。但正如德国在急速的时间内滋生为法西斯纳粹主义温床的原理一样,我不想花过多的时间去解读整个这一事件的序幕、革命还有告别。
      
       正如书中说的那样,“我们很难用言语来描绘那些胎死腹中的发展”,在这样的裂缝中我看到了德国人的一种时代精神。当时的德国在无休无止的灾难和饱受诟病的邪恶之巢中,却有很多宽广成熟的东西呼之欲出。或许在那个阶段的德国,你听得到谎言,这也并非偶然。但是这样说吧,那些已不再是传统的谎言,人们避免了种种刚性的危险,摆脱了犬儒主义,最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无惧成为一个像帕尔奇法尔那样的梦想家。战斗,也可以充满同情。
      
       此书中有这么一个章节,令我产生了些许兴趣去作进一步探讨。“异族统治是否胜过纳粹统治?”这样看似合情合理的愿景其实是找不到任何支撑点。 当一个国家的人所期待的一切都沦为泡影,那么还有什么事实可以令他们感到更为沮丧?在德国,或者是在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执政,都无法恒久地持有耐心。阶级只能保证动用武力去消灭那些阻挡在他们政治道路上的妖魔鬼怪,这岂不是非常可悲?这也是我从不反纳粹的原因,我希望人们明白我不是残忍的,我本身也只是一个太想让真正的孩子打上水枪的孩子。
      
       不论战士们是否有机会可以重返柏林,战争显然已经结束了。不论是前瞻还是后顾,我们的愿望永远都不要消失,就这样静静地任它随波逐浪。
      
      
      
  •     好一台美丽而勤劳的人肉打字机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