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刑法 > 刑法分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030349873
页数:43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首先,本章犯罪都违反国家市场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这是构成本章犯罪成立的共同客观前提。不同的犯罪违反的法律、法规不尽相同。国家关于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种类和数量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等。 其次,本章犯罪的行为可以概括为非法的经济活动。但是,每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其表现形式、方式方法各不相同。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八大类行为表现:①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②走私行为;③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行为;④破坏金融管理秩序行为;⑤金融诈骗行为;⑥危害税收征管行为;⑦侵犯知识产权行为;⑧其他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内容概要

书籍目录

前言1 绪论1.1 公益科研机构1.2 员工激励系统1.3 工作价值观1.4 知识员工激励1.5 本书的章节安排2 工作价值观——员工激励的文化心理基础2.1 价值观2.1.1 从价值到价值观2.1.2 价值观的基本特征2.2 工作价值观的核心内涵2.3 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外延2.4 经济社会变革对知识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影响2.4.1 知识文明时代2.4.2 科学技术发展2.4.3 市场经济体制2.4.4 全球化进程2.4.5 改革开放大潮2.5 公益科研机构员工工作价值观的维度结构2.5.1 调查问卷设计2.5.2 数据统计分析2.5.3 员工工作价值观维度结构分析2.6 本章小结3 公益科研机构员工激励系统的总体结构3.1 系统的对象特点3.1.1 工作价值观结构3.1.2 价值偏好特点3.1.3 人才素质特点3.2 系统的主客体关系3.2.1 传统激励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3.2.2 知识文明时代激励关系的深刻变革3.3 对员工激励的系统思考3.3.1 员工激励的实质和目的3.3.2 员工激励与组织效率3.4 系统的内在力量3.4.1 驱动力3.4.2 调控力3.4.3 互动力3.5 系统的总体结构3.6 本章小结4 公益科研机构员工激励系统的动力机制4.1 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4.2 工作报酬动力4.2.1 工作报酬与职业吸引力4.2.2 物质性报酬的刚性约束4.2.3 精神性报酬偏好4.3 知识进取动力4.3.1 知识进取激励的前效性4.3.2 知识更新4.4 职务晋升动力4.4.1 技术职务晋升4.4.2 管理职务晋升4.5 工作环境动力4.6 人际关系动力4.6.1 对公益科研机构人际关系的再认识4.6.2 管理者的特殊作用4.6.3 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4.7 动力机制结构分析4.7.1 动力机制的功能结构4.7.2 要素灵敏度分析4.7.3 动力机制诸要素的协同优化4.8 本章小结5 公益科研机构员工激励系统的约束机制5.1 约束机制与员工激励5.1.1 约束与激励5.1.2 约束对象5.1.3 约束方式5.2 工作绩效约束5.2.1 员工绩效的约束作用5.2.2 绩效测度的绝对与相对5.2.3 绩效考评的主观与客观5.3 伦理道德约束5.3.1 伦理道德的约束力5.3.2 强化伦理道德约束5.4 制度规范约束5.4.1 制度规范约束的优势5.4.2 制度规范约束软化问题5.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5.5.1 委托-代理模型的一般形式5.5.2 公益科研机构工作绩效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5.5.3 激励模型求解5.5.4 复合动力要素的激励模型5.5.5 整合绩效激励与绩效约束的公益科研机构委托-代理模型5.6 对约束机制的几点讨论5.6.1 约束机制的一般特点5.6.2 约束机制的博弈性5.6.3 约束机制的动态性5.6.4 约束机制的有效性5.7 本章小结6 公益科研机构员工激励系统的博弈机制6.1 博弈与效率6.1.1 员工在博弈中的决定性作用6.1.2 博弈的主要内容6.1.3 博弈的基本样态6.1.4 博弈的连续性6.1.5 博弈的阶段性6.2 博弈与公平6.2.1 公平偏好理论6.2.2 公益科研机构员工的公平偏好6.2.3 公平偏好理论在员工博弈机制中的运用6.3 员工激励中的博弈决策6.3.1 激励博弈过程的特点和简化6.3.2 激励博弈决策模型6.3.3 基于信息的博弈决策学习过程6.4 本章小结7 实例研究7.1 某公益科研机构员工激励系统建设概况7.1.1 机构概况7.1.2 员工激励系统建设概况7.2 伦理道德约束实例分析7.2.1 基本情况7.2.2 几点思考7.3 基于模糊偏序方法的公益科研机构员工激励决策实例7.3.1 基本思路7.3.2 激励因子的提取7.3.3 模糊偏序建模过程7.3.4 实例计算分析7.4 基于ANFIS方法的公益科研机构员工激励决策实例7.4.1 引言7.4.2 ANFIS模型结构7.4.3 建模流程7.4.4 算法步骤7.4.5 实例计算分析7.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附录 公益类科研机构员工工作价值观调查问卷后记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法学系列:刑法分论(第2版)》由陈建清和王学沛主编,《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法学系列:刑法分论(第2版)》包含了现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所有罪名。涵盖了最新的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内容。对于罪名的阐述严格遵循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原意。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罪名认定给予专门论述。针对学界存在的一些争论问题,均以通说为准,确保内容的权威性。为了体现罪名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读者能够系统准确地把握个罪之间的界限。在保持刑法分则体例的前提下。将一些具有可比性的罪名组成“罪群”予以同步介绍。在各章之前列有重点提示或重点罪名。在各章之后附有复习题及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便于读者自学时把握各章节重点和难点。

作者简介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法学系列:刑法分论(第2版)》共11章,第一章为刑法分论概述,主要介绍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基本原理以及罪状、罪名和法定刑等基本概念,其余十章按照刑法分则体例分别阐述十大类犯罪中各个具体罪名的构成、认定和刑事责任。全书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容完整。不仅囊括了现行刑法分则中的所有罪名,而且包含了最新的立法动向和司法解释。②论述准确。对于罪名的阐述严格遵循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原意,针对学界存在的争论问题,均以通说为准,确保教材的权威性。③结构严谨。在保持刑法分则体例的前提下,将一些同类罪名组成“罪群”予以同步介绍,体现了个罪之间的有机联系。④格式新颖。各章之前有“重点提示”或“重点罪名”,章后附有“复习题”及“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便于读者自学时把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法学系列:刑法分论(第2版)》主要适用于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同时也适宜于法学专业专科、成人教育以及自学法学的读者。

图书封面


 刑法分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是分开发货的,我跑了N趟了。还好都到齐了。就是其中一本有点脏,给个四星,检讨一下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