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问题对谈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刑法 > 刑法问题对谈录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301124703
作者:赵秉志等
页数:509页

内容概要

赵秉志,河南南阳人,新中国首届刑法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困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法学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洶员等多种全国性学术职务。

书籍目录

于细微处体味刑事法治的真谛(代序)上编 总论问题 一、宏观问题  1.借鉴与创造——中国刑法现代化之路探索  2.刑法改革与人权保障(上)  3.刑法改革与人权保障(中)  4.刑法改革与人权保障(下)  5.深入领会修宪精神,推动刑事法治进步  6.关于“严打”的若干思考  7.刑法调控范围宜适度扩大——解析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争  8.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刑事管辖权冲突的解决(上)  9.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刑事管辖权冲突的解决(中)  10.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刑事管辖权冲突的解决(下) 二、刑法基本原则与刑法解释  11.理念与现实的冲突——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司法化  12.走出贯彻罪刑法定的误区  13.莫让越权解释动摇罪刑法定根基  14.刑事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上)  15.刑事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下) 三、犯罪构成  16.犯罪构成理论不宜动摇——解析犯罪构成体系及其要素之争  17.合理构筑查明犯罪的刑法适用规程——解析犯罪构成四要件排列顺序之争 四、犯罪主体  18.如何正确处理跨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19.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杀人如何定性  20.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相互关系之争  21.对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之规定的理解及适用  22.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23.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的实务判定问题  24.单位犯罪主体范围的确定  25.单位犯罪中单位意志的认定 五、犯罪主观方面  26.故意类型的划分和实践意义(上)  27.故意类型的划分和实践意义(下)  28.如何理解犯罪故意的“明知”(上)  29.如何理解犯罪故意的“明知”(下)  30.应合理界定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解析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犯罪故意内容之争  31.无认识过失中“应当预见”的判断 六、犯罪客观方面  32.应坚持犯罪行为评价的双重标准——解析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标准之争  33.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上)  34.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下)  35.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应采四来源说——解析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根据之争  36.如何确定隔地犯的行为和结果 七、正当防卫  37.正当防卫立法的进展与缺憾  38.正当防卫的适用之一——防卫的必要限度问题  39.正当防卫的适用之二——特殊防卫权问题  40.“无限防卫权”还是“特殊防卫权”——解析特殊防卫权和无限防卫权称谓之争 八、犯罪停止形态 九、共同犯罪 十、刑罚及其运用下编 各论问题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 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四、侵犯财产罪 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六、贪污贿赂罪 七、渎职罪

作者简介

《刑法问题对谈录》主要内容:对已经制定的刑事法律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对已经发生的刑事法律事实如何适用法律作出符合法理与情理的判断,对已经形成的刑法理论是否妥当进行反思和拷问,便成为赋予刑事法律以生命,实现刑事法律之价值,进而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

图书封面


 刑法问题对谈录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话题倒是挺吸引人的,但书中未能提供特别深入的答案。点到为止、不作深究、论证乏力,这似乎是目前主流刑法学的普遍作风。但这本书也还是有一些价值的,它至少提供了占据通说地位的观点,即对于这些问题,通说是如何如何认为的,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信息。而且,作为“对谈”类的书,行文是口语化的,可读性也还不错。在这一意义上,这本书仍有其值得一读的价值。当然,如果还想做进一步的深究,这本书就无能为力了。我对对谈类的书一向是比较看好的,至少这个形式是好的,但内容需要更充实一些才好。希望以后能看到更有学术深度的对谈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