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法律的印迹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律史 > 寻找法律的印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301161838
作者:余定宇
页数:308页页

章节摘录

插图:这一步,比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公开问世,早了足足八十八年!漫步城中,有一个问题突然涌上我的心头,那就是:在春秋战国那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大动乱时代,“铸刑鼎”这种丰功伟绩,为什么会首先在郑国这个小国、弱国发生,而不是在“春秋五霸”之类那些大国、强国中发生?其后不久,当我漫步在新郑的街头,浏览着街道两旁那些招牌林立的店铺,惊讶于这个小城镇的农贸市场墙壁上那些浮夸奢华的罗马柱和遍地的古希腊裸女雕塑时,我忽然发现:刚才那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早就清清楚楚地写在了这些街道两旁。原来,郑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以商立国”。而众所周知,商业经济,天然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效地繁荣经济、增强国力;而另一方面,它又很容易使人们物欲横流、精神萎靡,使城市变成一个奢侈腐败、诈骗盗抢等罪案频生的犯罪渊薮。如果想扬其之长,避其之短,“商业经济”就必然倾向并转化为一种“法治经济”,需要用“法治”来引导和监管。想到这里,我就开始有点儿明白,子产在郑国“铸刑鼎”的意思。说起来,郑国是西周最后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国,其原先的封地在陕西的华山脚下。但早在西周末年,其开国君主郑桓公见国势艰危,便早早地将大部分财产家眷转移到了今日郑州附近的一片荒野之地。不久之后,周幽王果然被乱军杀死于骊山之下。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在护送平王迁都洛阳之时,也顺势把郑国东迁到虎牢关一带,其后,又用武力吞并了郑州邻近的许多小国,并建都新郑。在郑武公的几番巧取豪夺之下,终于成就了郑国的一番模样。但不管怎么说,东迁之后的郑国,仍然只算是~个小国。它西有暴秦,北接强晋,东邻大齐,南面狂楚,在这四大强国的夹缝之中,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郑国,日子一向不大好过。所幸的是:郑国这一片平坦坦的国土,古往今来,都处于中原交通的一个十字路口,属于“万商云集、百货辐凑”的商业宝地。

前言

在市场上可以找到近百本不同封面的中国法制史教科书,在很多情况下将其称作“不同封面”,或许带有溢美的评价,如果仔细观察,有些此类作品甚至连封面的设计也大同小异,只是作者的署名绝不相同,使人能够一望得知这些“专著”的区别。然而内容的相似性也是可以一望而知的,如果你有充分的耐心和足够的克制力,愿意翻检这些彼此雷同的书籍,你一定会赞叹法史学界将生物学的“克隆技术”使用到法学研究中的学术成就。无论是“历史的法律”,还是“法律的历史”,不会因为词语的表面翻新而令人钦服,当然这一做法或者和所谓的“体制”限制有关,据说学术界评定职称,或者荣升硕导、博导之时,都要向评审者提供“专著”,以表示被评定者的学术成果。只可惜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古代法律的历史也只有一个,而需要荣升者多矣,于是除了援引生物学的“克隆技术”之外,确是无他计可施。当然也有少数耐得住寂寞的人,对某一专题有所发挥,但也往往淹没在世风日下的潮流中,连个闪光的机会也没有。如果换一个角度,甚至换一个观点,极容易被批评为非主流、不正宗,用法学的术语大约就是“体制外”的意思。体制内的学者永远是主流,自然应当成绩斐然,所谓内外有别,应当是随着时空不断变化的一种辩证关系。想当年孔丘还未发达的时候,在体制外周游陈蔡之间,饿得连饭都吃不上,及至后来孔丘进了大成殿,其他各家只得下野。体制外的学者有独特的长处,免去了诸如评级别、定职称、分房子的热闹,自然也就省去了体验讲宗派、论亲疏、争短长的幸福。体制外的人要想存活就必须独辟蹊径、甘于寂寞,自然也就多了些走弯路、遭冷眼、受排斥的快乐。余定宇先生不是法学家圈子内的人物,当被划作“体制外”,然而他的系列作品《寻找法律的印迹》,却常使体制内的学者们感到汗颜。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花了数年时间,一路实地考察。从出土文物“彩陶上的鱼”说起,追溯着汾水斜阳、壶口细雨、洛阳旧事、“刑鼎”故地等法律萌芽之地寻根觅迹,又顺着历史之轨一路探访秦国法典的生成、汉代法律的定型、隋唐法律的成熟、宋以后法律的流变,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因各国列强入侵、西法东渐导致的中华法系的解体、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兴废、中国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与演进。中国法律五千年的历史,在作者轻松流畅的语言中,由远至近,慢慢流淌,那么亲切,那么自然。  ——何勤华观复而思今,发思古之幽思;追根而溯源,述历代之法制。作者用文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将艰涩晦暗的法律发展史娓娓道来,犹如小河流水,涓涓滴滴,令读者耳目一新。  ——田涛

内容概要

余定宇,广州人。1968年赴海南岛的知青,1982年广州师院政史系毕业,曾任职新闻记者,现为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
1993年开始,致力于“法治理论”和“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十多年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率先从“法律”的视角来观察“历史”。作者写作的几本法理学、法史学普及著作,都采用了一种“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游记体裁来讲述艰深枯涩的法律史”的方式。其中,《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一书,自2004年出版之后,即以其深厚的史学底蕴、深刻的法学见解和简明优美的文笔,而在全社会广大的普通公民读者中引起热烈的反响。该书被多次重印,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向全中国青少年学生推荐的100本好书之一,及位居中宣部、文化部“第四届知识工程”推举的普法类书籍榜首。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世界著名的法学泰斗陈光中教授称作者为:“一位在法学的激流中,为中国的现实和改革出力的纤夫。”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法律,是一门活生生的历史推荐序二:寻找与发现导言:历史的内幕楔子:彩陶上的鱼第一章  大河上下——法律的萌芽  1-1  汾水斜阳:寻找“独角神兽”的故乡  1-2  壶口细雨:大禹的呐喊——“让大河自由地流淌”  1-3  洛阳旧事:周公的遗训——“求天地之正中”  1-4  “刑鼎”故地:子产和邓析的传奇  1-5  函谷关远望:青牛不知何处去?  1-6  孔庙徘徊:中国法学的十字街头第二章  西望长安——法典的生成  2-1  消失的古城墙:此地无人识商鞅?  2-2  坑儒谷吊古:韩非和李斯的下场  2-3  法家的失败:与秦始皇的一场虚拟对话  2-4  灞桥折柳:汉高祖的“约法三章”  2-5  霸陵夕照:“文景之治”与道家的法律文化  2-6  未央宫回首:“独尊儒术”——我们是怎样失去了思想的自由?第三章  长城内外一法制的流变  3-1  大漠孤烟:烽火台下的《居延汉简》  3-2  酒采落日:“赵娥复仇案”的拍案惊奇  3-3  大明宫漫笔:“中华法系”为何行之不远?  3-4  合肥传说:蜚声世界的“包青天”  3-5  武夷山中:三月桐花开满路  3-6  白鹿洞书院:中国法学的衰微第四章  珠江风云——西法的东来  4-1  十三行聆听: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激烈冲突  4-2  香江走马:立法会大楼上的“正义女神”  4-3  澳门西望:一本书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4-4  越秀山头:中国法学的沉重转身第五章  紫禁斜阳——旧律的崩溃  5-1  城南旧树:“沈家本修律”的昨夜西风  5-2  落日楼头:光绪帝临终的灵魂跃动  5-3  街角的铜像:严复对“自由”二字的深刻解读  5-4  总统府游记:《临时约法》和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5-5  金陵风雨:《六法全书》因何会全军覆灭?  5-6  珞枷山下:中国宪法学的一地落花尾声:开封夜雨——中国法学的黎明时分结束语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游记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
继本书的姊妹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环球法旅”之后,作者三年前又再次孤身上路,去展开了另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法律之旅”——从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到长城内外的万里戈壁,从“铁马秋风”的塞北,到“杏花春雨”的江南,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找着5000年来中国法律的遥远故事,聆听着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依稀足音。翻开这一部文笔生动而思想深沉的法学游记,你可以看到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一幕幕悠长的《月光》和《悲怆》,读出了中国文明进化史上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命运》与《英雄》……而读完本书之后,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特色”,和“今日中国立法改革和司法改革的道路方向”等现实问题,读者或许可以产生出许多更明晰或更深刻的感悟。

图书封面


 寻找法律的印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是来吐槽的。最初得知这本书,是来自我敬重的@柳如婳 同学的推荐,她说这本新书会探讨先秦的法学。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这段历史的爱好,于是兴奋。这书在字节社上线时,我第一时间下载了。开始读时还饶有兴味,但越是继续越感觉不是滋味。勉强看完,本想丢掉了事,但毕竟朋友推荐不该轻忽,想想还是决定写篇文章记下来。还是从头慢慢来吧。第一章从这个不伦不类的“独角神兽”开始,我就隐隐觉得味道不对。我并不挑剔名字,獬豸也好,觟也罢,甚至“独角神兽”,都是可以的,但我不解的是后来大禹治水一章的虚拟对话。这段对自由和权利的描述在我看来太过于超前,远不像大禹治水那个年代应该的讨论。好吧,考虑到如今这个话题的流行性,我忍了。不过说实话,我开始有了些许不祥的预感。第二章主要讲秦汉时的法律。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章节,却也是我最失望的章节。读罢整章,“残暴”、“谬论”、“专制”不绝于耳,却看不到哪怕是一段关于秦律的引用。作者引用《汉书·刑法志》怒斥商鞅让咸阳“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却忘记了这句话其实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事情,请看原文:>>>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关于肉刑,作者再次义正辞严地发难:“按商鞅制定的《秦律》,这些恶狠狠的‘刑’,不是斩首就是刖足,不是膑刑(剜膝盖骨)就是黥刑(面上刺字),全都是一些非常残忍,非常野蛮的血淋淋的‘肉刑’”。可《秦律杂抄》中也有“游士在,亡符,居縣貲一甲;卒歲,責之。‧有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為鬼薪,公士以下刑為城旦。”请问,这里哪里有肉刑?何况根据《剑桥中国史秦汉篇》的考证,战国时肉刑是普遍现象,并非秦国独有。当然,作者似乎已经用一张《睡虎地秦简》的插图为秦律定了性,我想他恐怕也不再愿意为这个盖棺论定的朝代多费笔墨了。顺便说一句,作者似乎“忽略”了“因为在这同一个时期里,按照英国的法律,不必说是偷羊盗马,就算是盗窃价值超过十二便士的财务,都要被判处残酷的死刑⋯⋯”。看来,被作者赞美为更进步的英国,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在这里用了引号,是因为这一段是作者自己第四章对清朝制度评价的引文。不为讽刺,博君一笑耳。谈到汉律时,作者很是用了不少笔墨赞扬汉文帝的废除肉刑的慈悲为怀。这一点我赞同。但如果将这位皇帝个人的慈悲等同于文明的进步,我却是要反对的。随后张释之的“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固然是振聋发聩,不过我也想提醒一句,这种廷尉法官的职权设计和对法令的尊重风气,却是成型于被作者唾弃的秦国,而非这位英明无双的汉文帝。接下来就是那个汉武帝领导下全民奋发对抗匈奴的朝代了。我承认书中第二章对董仲舒的评判和我对这个人的评判相同,但问题不在于结论而在手段。看完第二章第六节关于“天人三策”的描述中,我甚至没有看到一条关于董仲舒的论断的完整引用。只是在最后谈“独尊儒术”的才有一段短短的引用。这不是我喜欢的论述风格。只有被自己解析的对手的言论,和不让对方开口是一样的。说句不客气的,这种讨论氛围里,搓圆捏扁全看作者自己,与其说是论述,倒不如说是对被告的缺席审判。我所憧憬的严肃的法律人,当不会如此作为。第三章到第四章是颇让我错愕的部分。错愕之处有两点:时间点的快速跳动和传说加史实的混杂。第三章从东汉开始,到宋朝结束,而篇幅几乎和第二章相当。其中唯一真正提到的法典,只有《唐律疏议》,而之后的包拯的故事,则基本上是演义传说的内容;而谈到宋朝,作者搬出来的却是一本《洗冤集录》。据我所知,这不是法学著作,而是一本专注于法医学的著作。如果说《洗冤集录》还算是能搭得上边,而包拯的传说在这一章的上下文里就有那么点八杆子打不着的味道了。第三章的最后作者说了朱熹,但我却看不出朱熹的理学和律学博士这个职位的衰微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更奇怪的是,在说完宋朝之后,作者在第四章直接跳进了清末。我们那本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大明律》哪儿去了?这本如此重要的法典,在中国的法学历史上,是否真的甚至还没有包拯和《洗冤集录》重要,以至于可以一字不提?第四章所谈的清末至民国,并非我熟悉的历史阶段,故不便置评。只是作者将香港的繁荣归结于西方法治的成果,让我有些许不服。根据Wikipedia的记载,香港著名的廉政公署始于1974年,当时直接的目的就是刹住香港愈演愈烈的腐败之风。可在那之前,香港接受英国统治多年,为何却是贪污横行?作者给出了个一个解释:英国对港人和英人适用不同的法律,但这却并没有解释关键的问题:如果英国人有意制造港人和英人的隔阂,廉政公署却又如何能从夹缝中生存下来,并且最终将葛柏绳之以法?这背后港人的公民意识又是如何在人为制造的法律隔膜下成长起来的?这其中几十年背后的变化,岂是区区“认同法治”这么简单的四个字足以涵盖?当然,我得再次说明我不了解这段历史,但作者的文字无法让我信服。第五章却是让我有些神往的一章。我很喜欢作者对于王世杰先生的评论,也喜欢他对文革冤案和我们法治精神淡漠的反思。也许是因为自己童年曾经有过的一些很不愉快的经历,我想我很能理解老一辈人对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的恐惧。以恐惧为结束,虽然不能说是一种好的结局,但没有对不堪回首的过去的恐惧,就不会有希望。那么对这本书,我能说什么呢?首先,我很难对这本书说什么好话。或许作者对法的理解和本意是好的,但正所谓法律不能为结果正义毁弃程序正义,布道的人也不能为了支持正确的观点而采用错误的论据,遑论糟糕的论述。在我看来,疏于考证和断章取义是本书的两大硬伤,而随处可见的硬伤消弭了我对这本书几乎所有的好感。其次,作者对西方法治和文明的过分渲染也有粉饰之嫌。罗马法真的就如作者所说的那么强调公民权利么?那么《安东尼敕令》授予罗马全境男性公民以公民权是怎么回事?所谓适用于被征服地区的拉丁公民和罗马公民权的区别又是怎么回事?同样地,作者在第四章痛快淋漓地申斥清政府对外国的商人不公正的对待,赞美美国人对英国这个宗主国的在茶叶税上的反抗,却也忘记了这帮倒霉的英国人在对待美国这个殖民地时也谈不上什么公正。我们可以承认西方在法的认识的先进,但也用不着用选择性失明的手法来表现。第三,我期待的一些开放性话题在文中没有提及。作者对罗马法中私法的赞美颇多,却忽略了中国自古以来以以家族祠堂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私法传统。官府不涉祠堂判决,这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欧洲历史上很少能看到能和祠堂等价的基层组织机构。教堂可能算一个,但教堂较少涉及世俗事务,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教会势力衰退的大背景下。我本是很希望能看到一些这方面的著述的,残念。套用一句德国谚语:“当你手里拿着一只锤子,全世界就都是钉子”。现代法学理念里的自由和权利都是很好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拿着这只锤子把我们的历史砸来砸去。好吧,也许我真的要求太多了。这毕竟是一本随笔集,不是严肃的法律史著作。 但作为一本以《寻找法律的印迹》这种宏大叙事为题的作品,只有这样的表现,让我很有些失望。抱歉。
  •     作为一名学习法律人,看完这本书应是有些许感慨的。我没有去过那么多的地方,但跟随着本书的作者,我从黄河游历到江南,由现实又穿越了远古。在黄河边,在远古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古之刑律的演变;在江南,在珠江,我能体会西法东来给整个中华大地所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     中国也有法的传统吗?拜读余定宇先生的《寻找法律的印迹(2):中国卷--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的过程,我一直怀着这样的质疑和追问。余定宇先生不是法律学者,他从自己习惯的历史角度俯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法律思想史,别有况味。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幕幕历史画卷的瞬间,用游记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他从中华民族的起源黄河出发,在汾水斜阳下,寻找獬豸神兽的依稀足印;在壶口细雨中,聆听洛阳旧事,感慨郑国子产"铸刑鼎"的传奇;在齐鲁晓风里,徜徉徘徊,静观"百家争鸣"的雄奇壮阔;踏上八百里秦川,与秦始皇虚拟对话,看法家的潮起潮落;回首未央宫,再阅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磅礴大气。这一路的追寻中,余先生为我们勾勒出中国古代法学跌宕起伏的印迹,并最终指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中的诟病,只有与时俱进才是根本出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世界著名的法学泰斗陈光中教授称赞余定宇先生:"一位在法学的激流中,为中国的现实和改革出力的纤夫。"我想,所谓纤夫,就是在一路奔波中,不流连胜景而负重前行的践行者。细细品味,其实春秋之前,我国古代法学与西方"古典自然法学"的道路是不谋而合的,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中国"自然法学"的典型。可是,战国以后,在《法经》所代表的以"刑"为核心的法律文化推动下,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中华法系"。这种重刑轻民、法德结合的法系与以民法为核心的西方"大陆法系",在核心渊源、法律结构、诉讼程序等方面都大相径庭。到了隋唐宋,中国古代法学可谓到达鼎盛时期。唐高宗主持制定的《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也标志"中华法系"最终形成。此后,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印度法系和伊斯兰法系一起,并称为世界的五大法系。不过,自南宋以后直至明清,当"西学东渐"、"西法东来"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过,落后的法律制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中华法系"渐渐动摇。直至清朝末年,随着宣统下台,传承千年的"中华法系"最终被历史的尘埃埋没。"中华法系"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化在法学领域的集中体现,可为何行至清末就举步维艰了呢?清朝末年,世界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已是"车轮"前行的主流,但清朝统治者固守君主至上等一系列"祖宗家法",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统治。后来迫不得已变法修律,只是生硬地东拆西补直至完全穿上西方法系的"大鞋",始终都没有意识到以法律为代表的上层建筑应由经济基础决定,徒有其表的改变只会南辕北辙。之后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是中国第一部提出"主权在民"的宪法性文献,但同样没有为"车轮"加上合适的"链条",变成一纸空文,很快被淹没。 掩卷而思,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印迹,指的是前人脚踏的地方,也暗示了未来的方向。如果选择一味传承,清末统治者墨守成规的败北,意味着历史早已将道路堵死;如果选择一味照搬,建国后硬套前苏联法学造成的"寒流",已让闻者不寒而栗。那追寻的意义何在?我想,书中给出了答案。新一轮的社会主义司法改革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虽然经过三十年建设,中国社会大踏步地走向"依法治国",走向"民主法治";但是在"车轮"的前行中,法律制度仍有滞后与不完善。只有顺应"车轮"前进的方向,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通向文明、走向进步。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历史,其实就是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和对自身的一连串探索、发现、理解和把握的过程”,法律就是其中的一个展现。该书立意高远,目光深邃,喜欢法律的和初学者很适合。不过,如果该书的文字功底略显不足,再好一点就好了。
  •     价廉物美,物有所值!赞
  •     作者不是位法律人,但从文化、历史、信仰的角度看中国法制几千年来的变迁,颇有一番意味。这本比第一部写的好,或许是自己写自己国家的东西更顺手写吧
  •     老师推荐的 很失望 写得没有多少严肃性 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下去了
  •     浅显易懂,用另一种思维来阐述法学
  •     书的装潢十分精美,十分喜欢,其实内容就马马虎虎,也许是因为作者并非专业法学,读起来觉得知识虽广但不精,但对于一般民众但读无妨,法学科班出身还是算了吧。
  •     虽然没有作者开山之作那么惊世骇俗,但其对中国法史的解读还是很有意思的!
  •     还行 还没看 先做好评吧 以后觉得不好再骂
  •     我带着这本书去了沙面,还到了623路,如此强烈的对比,我在粤海楼下,在珠江边,石凳上,感受这一刻的震撼.
  •     好大一个坑。高中生水平。有些词的重复率很高,真替作者的词汇量拙计啊。
  •     国内版更好
  •     作为法学入门的新生读这本书是很好的,作者用很文学的手法讲述了在时间长河中发生过的那些法律事件,读来很有历史的沧桑感。可能我看第一本(从古埃及到美利坚)时是大一,这种浅显易懂且抒情带感的叙事手法比较喜欢,容易看懂,读这本书时大四将毕业,就觉得略浅显了,里面的观点也都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总之不管新生老生都还是值得一读的。
  •     适合所有感兴趣的人看,故事很吸引人
  •     很多年前买过另一本,很大众地普及了许多法律文化,是一本好读物。
  •     送货速度还可以,书比较新
  •     : D909.9/1532#2
  •     不错的书呀,可以增加对法律发展史的认知,为了和西方法制史配套买了这本
  •     希望以后我也能写这么一本法律游记
  •     另一种风格的法律书籍。
  •     当成法律史来看的结果就是——绝对会伤心的,以及还有一种看染黄色头发的古装剧既视感。
  •     即使是原作者,续貂之作又一次不很让人满意。作者试图探寻证明法学思维在中国的源远流长,但是有两个矛盾始终没有很好解决。其一,对一些历史故事,过分牵强地往法学思维上去靠,当然基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再怎么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也有联系。其二,对于儒家、法家的观点,用现今法学观点加以驳斥地有些强人所难,而对道家的思想又推崇的过于简单。其实,道家思想与自然法学派的联系与区别,一直是法哲学领域一个话题,从我本人来说,道家玄妙确实值得当今法学发展参考,但是作者的论证过程或者说类比援引的路线不能让人信服。这本书还是能起到一些普及作用的,里面一些小故事以及感想也有些法学版“文化苦旅”的意味,但作者以其在第一本书中所展现的思维与叙述手法,本应做得更好一些。书评中2星的那篇观点与我比较类似。
  •     很好,将中国的法律发展历程婉婉道来,让人在品读故事的同时也领略了中国文化。
  •     我是一名法科的学生,看完这本书后,真的对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法史启蒙级读物,很喜欢作者边走边聊边讲的写作风格。
  •     寻找法律的印迹(2)好。
  •     人家推荐的书,我看了也觉得不错
  •     还没看,翻阅了一下文风,是深入浅出的,不会沉重,但也很有专业水准,是最有可读性的以类书籍
  •     很有法感情的一本书
  •     很喜欢,买过1,这次看到2,就买了
  •     这本书的特点就是用游记的形式探寻法律传统
  •     买了就放着了 没怎么看
  •     作者花了数年时间,一路实地考察,追寻中国法律自古至今的演进历程。从出土文物“彩陶上的鱼”说起,追溯着汾水斜阳、壶口细雨、洛阳旧事、“刑鼎”故地等法律萌芽之地寻根觅迹,又顺着历史之轨一路探访秦国法典的生成(商鞅变法)、汉代法律的定型、隋唐法律的成熟、宋以后法律的流变,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入侵、西法东渐导致的中华法系的解体、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兴废、中国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与演进。中国法律五千年的历史,在作者轻松流畅的语言中,由远而近,慢慢流淌,那么亲切,那么自然。
  •     学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适合法律初学者 当课外读物
  •     跟随着余定宇先生,在中国大地上踏着他的足迹,进行了一趟中国法制史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不时发出啧啧称奇与感叹,随着中国历史发展,与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感同身受,能强烈的、设身处地的感受到那种法律的气息。不错的书!
  •     还算通俗的法律史学著作。
  •     帮同事买的 同事很满意~
  •     好书,很值得一读,慢慢看吧。
  •     好书要大家看!整整一本精华所在啊!
  •     与图片上的不一样
  •     一定要看一定要看。。。。
  •     通俗易懂的普法读物
  •     没有专业的大部头和晦涩难懂,适合关注法律,对法律感兴趣的读者,初始了解法律,
  •     确实没有比第一部写的好或许是因为视野和立场的不同很喜欢该作者写的第一部写的相当的好,开阔眼界此本感觉一般,有点狗尾续貂吧个别部分感觉有些牵强附会不是很客观
  •     没有第一本讲的好
  •     速度真的很快,封面设计还可以,但愿内容不失望。
  •     当当,感觉很放心。送货速度也很快。不错
  •     看到几处以前不知道的资料。
  •     读这本书不算是浪费时间,但绝对不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作者的立意是善意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在历史论述时随处可见的硬伤和断章取义的论述在一周之内消弭了我对这本书所有好感。两星评给立意,两星评给第五章,而糟糕的论述我评了负二星。很抱歉给了个差评。
  •     坦白说,作者虽然一腔热血,却让我感觉这本书写得很不专业,毕竟是去“圈外人”,不过当成历史闲书读读,还行吧
  •     寻找法律的印记...法律的发展历程!值得看!
  •     这个商品不错,很适合一开始接触法学的学生
  •     这本书是《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姊妹篇,在 我个人看来,有些内容有点牵强附会的嫌疑,而且本书个别内容有错误,总体上没有上一本好。
  •     看了第一本觉得很好,但是第二本看了几页看不下去,觉得是为写续集而写续集,很失望。
  •     中国卷的书塑套已拆掉,而且还略有损毁!
  •     如同欣赏游记一般,跟随作者的足迹,我们也走过千年,既有对人文风景的观览,也有对法律历史的学习。对以往法制史的学习的确是个补充,读起来相当轻松。
  •     中国5000年的法律文化史作一次认认真真的正本清源,及努力去发掘出我们民族在历史上许许多多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法学思想和法律成就,让这些法律文化的精华去重放光辉,并期望它们能重新照亮我们未来的道路。
  •     回过去看1
  •     不错!基础法律知识,看了第一本才决定都买下来的。
  •     和第一本比起来有点差距 但也不失一本好书
  •     2010年4月,师兄推荐,读史少年的法律启蒙书,搭配“中国法制史”课程极好
  •       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
      
      一本不是法学“圈内人”写的书,但是却是一本震动法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著作。
      
      中国文化中具有“法”的精神么?
      为什么中国长期以来不能形成“法制”的社会制度呢?
      面对公平与正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那么缺乏血性和良知吗?
      泱泱大国,漫漫岁月,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另我们惊叹的“法”的思想光辉呢?
      当今的我们,能从过去学传承到一些怎样的东西呢?又应该改变什么
      ?
      
      所有的这些,都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希望这本简易却深厚的法学历史读本,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     ~~感觉这本书帮我把上学期刚学的法制史又复习了一遍hahah而且是以地理坐标的形式呐~文人多情本书的作者也一样 即将去到 西安旅游 也不知道看见书中出现的那些景点时 会不会有类似或相同感受呐
  •       我是来吐槽的。
      
      最初得知这本书,是来自我敬重的@柳如婳 同学的推荐,她说这本新书会探讨先秦的法学。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这段历史的爱好,于是兴奋。这书在字节社上线时,我第一时间下载了。开始读时还饶有兴味,但越是继续越感觉不是滋味。勉强看完,本想丢掉了事,但毕竟朋友推荐不该轻忽,想想还是决定写篇文章记下来。
      
      还是从头慢慢来吧。
      
      第一章从这个不伦不类的“独角神兽”开始,我就隐隐觉得味道不对。我并不挑剔名字,獬豸也好,觟也罢,甚至“独角神兽”,都是可以的,但我不解的是后来大禹治水一章的虚拟对话。这段对自由和权利的描述在我看来太过于超前,远不像大禹治水那个年代应该的讨论。好吧,考虑到如今这个话题的流行性,我忍了。不过说实话,我开始有了些许不祥的预感。
      
      第二章主要讲秦汉时的法律。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章节,却也是我最失望的章节。读罢整章,“残暴”、“谬论”、“专制”不绝于耳,却看不到哪怕是一段关于秦律的引用。作者引用《汉书·刑法志》怒斥商鞅让咸阳“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却忘记了这句话其实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事情,请看原文:
      
      >>>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
      
      关于肉刑,作者再次义正辞严地发难:“按商鞅制定的《秦律》,这些恶狠狠的‘刑’,不是斩首就是刖足,不是膑刑(剜膝盖骨)就是黥刑(面上刺字),全都是一些非常残忍,非常野蛮的血淋淋的‘肉刑’”。可《秦律杂抄》中也有“游士在,亡符,居縣貲一甲;卒歲,責之。‧有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為鬼薪,公士以下刑為城旦。”请问,这里哪里有肉刑?何况根据《剑桥中国史秦汉篇》的考证,战国时肉刑是普遍现象,并非秦国独有。当然,作者似乎已经用一张《睡虎地秦简》的插图为秦律定了性,我想他恐怕也不再愿意为这个盖棺论定的朝代多费笔墨了。
      
      顺便说一句,作者似乎“忽略”了“因为在这同一个时期里,按照英国的法律,不必说是偷羊盗马,就算是盗窃价值超过十二便士的财务,都要被判处残酷的死刑⋯⋯”。看来,被作者赞美为更进步的英国,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在这里用了引号,是因为这一段是作者自己第四章对清朝制度评价的引文。不为讽刺,博君一笑耳。
      
      谈到汉律时,作者很是用了不少笔墨赞扬汉文帝的废除肉刑的慈悲为怀。这一点我赞同。但如果将这位皇帝个人的慈悲等同于文明的进步,我却是要反对的。随后张释之的“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固然是振聋发聩,不过我也想提醒一句,这种廷尉法官的职权设计和对法令的尊重风气,却是成型于被作者唾弃的秦国,而非这位英明无双的汉文帝。
      
      接下来就是那个汉武帝领导下全民奋发对抗匈奴的朝代了。我承认书中第二章对董仲舒的评判和我对这个人的评判相同,但问题不在于结论而在手段。看完第二章第六节关于“天人三策”的描述中,我甚至没有看到一条关于董仲舒的论断的完整引用。只是在最后谈“独尊儒术”的才有一段短短的引用。这不是我喜欢的论述风格。只有被自己解析的对手的言论,和不让对方开口是一样的。说句不客气的,这种讨论氛围里,搓圆捏扁全看作者自己,与其说是论述,倒不如说是对被告的缺席审判。我所憧憬的严肃的法律人,当不会如此作为。
      
      第三章到第四章是颇让我错愕的部分。错愕之处有两点:时间点的快速跳动和传说加史实的混杂。第三章从东汉开始,到宋朝结束,而篇幅几乎和第二章相当。其中唯一真正提到的法典,只有《唐律疏议》,而之后的包拯的故事,则基本上是演义传说的内容;而谈到宋朝,作者搬出来的却是一本《洗冤集录》。据我所知,这不是法学著作,而是一本专注于法医学的著作。如果说《洗冤集录》还算是能搭得上边,而包拯的传说在这一章的上下文里就有那么点八杆子打不着的味道了。第三章的最后作者说了朱熹,但我却看不出朱熹的理学和律学博士这个职位的衰微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更奇怪的是,在说完宋朝之后,作者在第四章直接跳进了清末。我们那本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大明律》哪儿去了?这本如此重要的法典,在中国的法学历史上,是否真的甚至还没有包拯和《洗冤集录》重要,以至于可以一字不提?
      
      第四章所谈的清末至民国,并非我熟悉的历史阶段,故不便置评。只是作者将香港的繁荣归结于西方法治的成果,让我有些许不服。根据Wikipedia的记载,香港著名的廉政公署始于1974年,当时直接的目的就是刹住香港愈演愈烈的腐败之风。可在那之前,香港接受英国统治多年,为何却是贪污横行?作者给出了个一个解释:英国对港人和英人适用不同的法律,但这却并没有解释关键的问题:如果英国人有意制造港人和英人的隔阂,廉政公署却又如何能从夹缝中生存下来,并且最终将葛柏绳之以法?这背后港人的公民意识又是如何在人为制造的法律隔膜下成长起来的?这其中几十年背后的变化,岂是区区“认同法治”这么简单的四个字足以涵盖?当然,我得再次说明我不了解这段历史,但作者的文字无法让我信服。
      
      第五章却是让我有些神往的一章。我很喜欢作者对于王世杰先生的评论,也喜欢他对文革冤案和我们法治精神淡漠的反思。也许是因为自己童年曾经有过的一些很不愉快的经历,我想我很能理解老一辈人对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的恐惧。以恐惧为结束,虽然不能说是一种好的结局,但没有对不堪回首的过去的恐惧,就不会有希望。
      
      
      那么对这本书,我能说什么呢?
      
      首先,我很难对这本书说什么好话。或许作者对法的理解和本意是好的,但正所谓法律不能为结果正义毁弃程序正义,布道的人也不能为了支持正确的观点而采用错误的论据,遑论糟糕的论述。在我看来,疏于考证和断章取义是本书的两大硬伤,而随处可见的硬伤消弭了我对这本书几乎所有的好感。
      
      其次,作者对西方法治和文明的过分渲染也有粉饰之嫌。罗马法真的就如作者所说的那么强调公民权利么?那么《安东尼敕令》授予罗马全境男性公民以公民权是怎么回事?所谓适用于被征服地区的拉丁公民和罗马公民权的区别又是怎么回事?同样地,作者在第四章痛快淋漓地申斥清政府对外国的商人不公正的对待,赞美美国人对英国这个宗主国的在茶叶税上的反抗,却也忘记了这帮倒霉的英国人在对待美国这个殖民地时也谈不上什么公正。我们可以承认西方在法的认识的先进,但也用不着用选择性失明的手法来表现。
      
      第三,我期待的一些开放性话题在文中没有提及。作者对罗马法中私法的赞美颇多,却忽略了中国自古以来以以家族祠堂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私法传统。官府不涉祠堂判决,这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欧洲历史上很少能看到能和祠堂等价的基层组织机构。教堂可能算一个,但教堂较少涉及世俗事务,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教会势力衰退的大背景下。我本是很希望能看到一些这方面的著述的,残念。
      
      套用一句德国谚语:“当你手里拿着一只锤子,全世界就都是钉子”。现代法学理念里的自由和权利都是很好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拿着这只锤子把我们的历史砸来砸去。
      
      好吧,也许我真的要求太多了。这毕竟是一本随笔集,不是严肃的法律史著作。 但作为一本以《寻找法律的印迹》这种宏大叙事为题的作品,只有这样的表现,让我很有些失望。
      
      抱歉。
  •     书的内容非常好!但是书的封面与网上不一致为什么了!
  •     感觉作者的史学功底不错,但是有些跟法律联系起来,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不过作为一个入门级的读物,还是蛮有意思的
  •     看得很快 不过不太喜欢作者不帅的样子
  •        作为一名学习法律人,看完这本书应是有些许感慨的。我没有去过那么多的地方,但跟随着本书的作者,我从黄河游历到江南,由现实又穿越了远古。在黄河边,在远古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古之刑律的演变;在江南,在珠江,我能体会西法东来给整个中华大地所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     基本上属于法制史+游记+历史故事,我很喜欢
  •     好,值得一看。增加见识
  •     很适合初学法律的看~有趣易懂~
  •     很像高中历史教材,大学生就不用看了,太浅了
  •     了解下法律的踪迹,不错的书,建议一读
  •     恩,了解一下还好,我不喜欢那种写作风格,太有我朝的风格了
  •     一写的不错 想必2也可以期待中
  •     跟着作者的足迹走寻,从人类起源开始顺着漫漫历史长河,寻找中国法律的发源和演变,是种不错的体验。在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两千年的大背景下,每个朝代都有法律精英,但仍势单力薄,中国的法制与法学的每一步向前,都伴随着牺牲。
  •     经典中的经典 法律专业入门必读
  •     感觉不错,可惜网站邮寄时对书未包装好,有卷角和污损的地方,希望当当网改进
  •     一般,感觉作者有想写好这些东西的激情和豪气,但感觉其功力不足呀。
  •     不错,沿袭了第一本的风格和优点,这本在中国大陆上寻找法律的足迹,让我不仅有关于知识的感慨,还很有旅游的冲动。。。
  •     个人感觉,这是本很通俗很通俗的书。学术控建议就不要买 了。
  •     买书比较实惠 运输也快
  •     形式新奇
  •     这是老师上课时推荐的书,说很值得每一个法学院的学生一读,在这里,你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法律。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