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律史 >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

出版社:江苏人民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214057112
作者:韩森
页数:241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契约  说起契约,大多数现代读者会联想到那些远离日常生活、枯燥乏味而且连篇累牍的文书。幸运的是,传统中国的契约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社会阶层的人们都使用契约,他们向起草契约的书券人支付报酬,大声朗读契约。如果委托订立契约的人识文解字地会在上面签上大名;如果他不识字,则会画指为信,或钤上自己的印信标志。使用契约的人对法律术语相当熟悉,可以将现成的文本加以变通,以适应具体情况,并插入一些“点睛”之笔,使人对其关注的内容一目了然。  本书所讨论的大部分契约都简单明了,有的非常生动鲜活,内容大多与交易有关——买、卖或租赁房屋、土地、役畜、奴仆、妾,甚至是孩子。因为契约的使用非常普遍,从而使我们得以窥知.在600—1400年间中国中世纪变革期的漫长岁月里,普通百姓经历了怎样的巨大变化。本书试图追踪契约法律地位逐步改变的过程。公元600年时,官府还不承认契约,只是使用官方登记簿书记录土地所有权;而到了1400年,登记簿书已废弃不用,契约乃成为所有权的唯一凭证。  在本书考察的时段之初,中央政府对乡村与城市的控制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芮乐伟·汉森(Valerie Hansen)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除本书外,还著有《中世纪中国天帝观念的嬗变》、《开放的帝国》等。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致谢
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契约
一 踏入契约研究之门
二 研究界定
三 契约反映了什么
第一部分 现世契约
第二章 官府勉强承认私契
一 唐律
二 吐鲁番文书
三 地契
四 放高利贷者左憧熹的墓
五 商业契约
六 官府干预民间纠纷
七 结语
第三章 官府承认契约
一 文学作品中的契约
二 吐蕃统治下的敦煌
三 敦煌以外的地契
四 遇赦不除
.五 放妻文书
六 习书中的契约
七 契约和地方官府
八 契税制度
九 过渡中的契约
第四章 官府征收契税时期
一 官府努力征收契税
二 知县黄与谢知府家族的斗争
三 《名公书判清明集》
四 平民百姓的法律知识
五 有争议的婚约
六 离婚纠纷
七 推翻不正当交易所使用的契约
八 徽州土地契约
九 结语
第五章 蒙古统治时期及其以后的契约
一 郑胜一之死
二 类书里的契约样式
三 元剧中的契约
四 非汉文文献中的契约
第二部分 冥世契约
第六章 买地券
一 最早的买地券
二 组织性道教的兴起
三 掘地之险
四 最常见的买地券
五 《地理新书》
六 随葬品
七 盗葬
八 丧葬如仪
第七章 阴间的法司
一 早期道教的观点
二 佛教的看法
三 其他记载
四 柏人
五 道教的《鬼律》
六 俗世的看法
七 为阴司准备的文书
八 元剧中的阴司
九 再看道教《鬼律》
十 结语
第八章 阴阳两界的法司
附录一 已知买地券
附录二 买地券中的卖主——神衹
征引文献

作者简介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抓住中国古代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与契约”这一中心主题,揭示了中国中古时代官府、百姓、鬼神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三者相互协商、讨价还价并在这种角力中共存的社会过程,展现了中古时代社会变革的某些侧面:老百姓互相协商并订立契约,是为“现世契约”;老百姓与神鬼之间的协商与契约(买地券),是为“冥世契约”,即“幽契”或“阴契”。官府对待老百姓所使用之现世契约的态度与政策前后历有变化,反映了所谓朝廷“政法”与民间“私契”从对立、并存到契合的演变过程;而冥世契约则不仅反映出老百姓对死后世界的看法,折射出冥府、鬼律与阳世官府、官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书封面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才知道,敢情咱们中国官府早先是不承认契约的合法性的。公元600年(隋朝)时,在土地所有权方面还只使用官方登记簿书记录,私自转让一律非法。从“必须得到官方许可”到“只承认私人契约为唯一凭证”,那已是公元1400年(明朝)了。这个过程走了整整八百年之久!唐朝时,虽然官府方面不愿意承认契约的合法性,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私自转让土地的行为依旧越来越频繁地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出政府面对民间行为的那种暧昧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希望在官府不干预的情况下让私人立契;另一方面,如果发生了某些此前未曾见过的情况,官府又要保留干预之权。”说白了,这是中国亘古以来的真理:很多事做得说不得。公元648年就发生这么一次纠纷。桓某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向张、索二人借款,三个月未能还清,结果被告到官府,官府判决桓某卖掉房子还债,而这个事例的重点在于:判决严格遵从了唐朝的律法,反映了当时官府对民间契约的态度。当然,契约不仅限于土地转让,还有休妻文书。唐律中有所谓允许丈夫休掉妻子的七种情况:“妻子不敬舅姑、不育子女、淫泆、妒忌、恶疾、口舌或盗窃。”不过,在敦煌出土的契约中,只有一份实用的休妻文书,其余都是练习;而且这份文书辞藻非常华丽:“苏乳之合,尚恐异流;猫鼠同窠,安得见久?”休妻文书数量之少和行文的华丽,让人不得不怀疑休妻文书实际上使用得很少,也就是说,民间很少动用契约来完成离婚程序,大部分的丈夫休妻都是私底下进行的。“盗不过五女之门”,汉朝就立下的歧视妇女的规矩,像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走法律程序。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还不是以上所说的“现世契约”,而是“冥世契约”。中古时期流行在入土时附加一张叫做“买地券”的东西,这张“买地券”是死者向神灵购买坟墓的“地契”。这种“买地券”是怎么出现的?根据作者韩森的考证,这和道教的兴起有关。传说老子和张道陵曾经刑白马为誓,这是人和神的第一次交往。从此之后,人和神之间是有联系的观念也就渐渐深植到中国人的心中,慢慢地,越来越多人使用这种“买地券”。另外,中古时候人们还相信阴间也有和阳间一样的司法体系。道教有一本《鬼律》,向人们描述了阴间的样子,吓唬人们在阳间不做好事,或者如果阳间的人不按照阴间的规矩办事,那么他们死去的家人就会受到阴间司法的惩罚。有一本《地理新书》告诫读者,“不立名堂、不斩草及不随葬买地券”,就是“盗葬”。“盗”即是偷,是违背法律基本原则的行为,中古时期的人们坚信,这样的行为是会受到阴间司法的惩罚的。我们看《水浒传》会留意到,人们订立契约之后,常常会拿起来大声朗读一遍。为什么这样呢?一方面,由于古代大部分人都不识字,所以拟订契约的人必须读给大家听;另一方面,古代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定契约的双方虽然私下立了约,但是还必须使上天知道这件事,知道了便是“天作证”,不准反悔。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要不说古代人比现代人单纯呢!古代人定了契约,指天问地一下就好了,上天为证。而现代人呢?合同上签了名还不够,要按手印;按手印还不够,要贴照片;贴照片还不够,要做公证;做公证还不够,无论如何都互不相信,处处提防。我们迈向现代化的过程,科学固然是必要的,但是传统亦不可丢,它起码是一种保障。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不是很严谨的研究,不过在这个系列里算是不错的。
  •     很值得国内学界借鉴的著作。
  •     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生活与交往有一个好的了解,是一部了解中国古代生活的好书。
  •     研究文书之比看书
  •     整本书非常扎实,用大量的资料还原了一个古代社会的原貌,但是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背景
  •     本书对于中国法律文化和政治文化的研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社会史的研究,生发出如此富于内涵的成果,这值得我们的学者学习
  •     读了这本书你可能会更加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民间生活有一些了解
  •     還是蠻有意思的,尤其是作者更為擅場的民間信仰的部份。個人比較在意從吐魯番文書到敦煌文書,再到宋以及元朝的各種變化,或許可以挖掘更深層而多面的原因?還有現世與陰間的對照,譬如“盜賣”和“盜葬”兩個概念,也很有趣。以此而言,第八章就感覺深化得還不夠哇?總體來說,也是西人“比較論文”的寫法,包括每章後的總結,同樣多是局限於總結上文。又,寫法畢竟有異於我們所習慣者(大概自己理解力有限,部份海外漢學的著作讀下來,真感覺吃了整個西瓜就那幾顆籽兒尚有印象…),一些敘述或屬枝蔓,例如頁166有一段提及墓葬中的絲織品,不曉得跟其中出土的“《地理新書》式買地券”有何關聯?至少文中是沒有說明清楚的。第四章宋朝的內容對論文應該說還是有用的,待將所引文獻一一找出重新閱讀、整理。
  •     书很好,很有启发。
  •     韩森先生的书很好,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视角独特,值得借鉴。
  •     研一第二学期读过,当时对买地券中的张坚固、李定度神马的感兴趣。。。
  •     翻爬一过。阴间的契约部分,如果内容再充实点就好玩了。对于吐鲁番文书的释读,貌似挺费劲的,冒昧揣测,觉得有一二字还调查。作者引用的小说、元曲例证,也都很常见,可见渊博呀。。。
  •     各种文字资料的爬梳,从墓志到笔记小说,功课做得很细。但韩森读中文,看得出还是有点吃力,硬要把"X氏之神"读作"地府之神",大概在老外眼里"氏"和"府"的"图形"的确很接近,但中国人看一眼拓片就不可能搞混,这种事情上韩老师还是不要挑战端方了吧,人家金石大家,这么简单的中国字不会认错的。。。
  •     海外很多中国学的研究,很注重细节问题的研究,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我们的历史研究往往比较喜欢大问题大事件的研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研究反而不够深入。
    确实很值得我们的注意的。
    契约研究对于中古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看似是个小问题,其实是个大问题。
    研究大问题不能解决大问题,小问题研究透了反而更能说明许多大问题。
  •     契约是中国历史上很习见的东西,不为学者所注意,近代以来这种风气才得以转变,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资料来源。作为一个外国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为中国学者提供另外的看法,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