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与记忆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44739993
作者:[英] 西蒙·沙玛
页数:840页

内容概要

西蒙•沙玛(1945— ),英国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BBC纪录片解说,《纽约客》文艺评论员。编写并主持过系列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美国的未来》,曾获诸多嘉誉,包括1977年以《爱国者和解放者》获沃夫森历史奖,1987年以《财富的窘境:黄金时代荷兰文明的一种解释》获“《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1996年以《风景与记忆》获W.H.史密斯文学奖,2006年以《乱世交汇:英国、奴隶与美国革命》(Rough Crossings)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著作还包括《伦勃朗的眼睛》、《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死亡的确定性》等。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路漫漫兮
第一章
立陶宛野牛的国度
第一节
比亚沃韦扎原始森林的皇家野兽
第二节 最后一击
第三节 必朽与不朽
第二章 林中小径:穿越森林的小道
第一节 追寻日耳曼尼亚
第二节 森林之血
第三节 重生的阿尔密尼乌斯
第四节 垂死的森林
第三章 绿林中的自由
第一节 绿林好汉
第二节 居于森林:法律与违法者
第三节 橡树之心,自由的堡垒?
第四节 高卢的栋梁
第五节 危急关头
第四章 青翠的十字架
第一节 灰熊
第二节 植物的复活
第三节 开拓者
第四节 青翠的十字架
第五节 神龛
第六节 墓地里的沃尔沃
第二部分

第五章 意识之流
第一节
神话之流
第二节 循环:动脉—干流和奥秘
第三节 神圣的汇流
第四节 智慧之泉
第五节 尼罗河被引至台伯河
第六节 贝尼尼与四河喷泉
第六章
血流
第一节 迷失方向的沃特•雷利爵士
第二节 棕色纸船中的男人
第三节 权力线
第四节 银鱼政治理论
第五节 水体
第六节 伊西斯之流:泰晤士河和尼罗河
第三部分 石
第七章
狄诺克拉底与道士:至高,至福,至大
第一节 拉什莫尔山的女性
第二节
狄诺克拉底与道士
第三节
高地
第四节
驱邪皮拉多
第五节
便利受难纪念地
第六节 最后的圣山?
第八章
帝国之巅,理智之渊
第一节 愉悦的恐怖
第二节
帝国之巅,理智之渊
第三节
美德之所在
第四节 征服
第五节 伟人艾伯特
第六节 救赎的前景
第四部分 木 水 石
第九章 重塑阿卡狄亚
第一节 我也在阿卡狄亚
第二节 蛮荒和牧歌
第三节 粗糙与混乱
第四节 民享的阿卡狄亚:枫丹白露的森林
第五节 玻璃下的阿卡狄亚
第六节 毛茸茸的野越橘

作者简介

•跨越三个世纪和四大洲的风景之旅、历史和艺术之旅,以自然元素木、水、石分篇,内容丰富而结构恢弘,有光影、有色彩、有气味……生动再现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风景体验。
•作者西蒙•沙玛因多部扛鼎之作和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而蜚声国际。《风景与记忆》曾获W.H.史密斯文学奖,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好书之一。
•彩图32面,黑白图片200多幅,包括许多名画和雕塑,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本书探讨了神圣或神秘的河流、森林和高山等对文化想象力的影响。有力地说明人们被自然所塑造的程度不亚于他们塑造自然的程度。本书不是把风景作为孤立和个别的现象,而是作为连续的全景,视角跨越欧洲和美洲、东方和西方,融合个人记忆和群体经历,涵盖诗歌、传说、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诸多方面,从多样的风景体验中挖掘出深层文化记忆,重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精神纽带。


 风景与记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某年月日,西蒙·沙玛(Simon Schama,1945- )教授在哈佛做了个关于画家大卫与雅各宾派的讲座,内容复杂而高深,以致于讲座结束后,一个预科生走上来抱怨说:“我的父母将不会替我付每年两万美元的学费——如果我在讲座之后比在讲座之前更加迷惑的话。”沙玛马上回答说:“那恰是你的父母应该付费的所在。我们把那叫作‘教育’。”我想,我在读完《风景与记忆》之后没有变得更加不迷惑,必定是因为,此书对我大有裨益。一、明星学者时至今日,西蒙·沙玛的大名在大西洋两岸象牙塔中招致的嫉恨一定是罄竹难书。他21岁在剑桥大学以优等生身份毕业,随后在剑桥和牛津教书,32岁出版第一部专著,35岁在哈佛谋得一个教席,48岁“转会”到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他陆续出版了《财富的窘境:黄金时代荷兰文明的一种解释》(1987)、《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1989)和《死亡的确定性》(1991),这三部历史著作获得了一些奖项和大批读者。若是沿此路径发展,学院之路也还中规中矩,尽管有批评者表示,《财富的窘境》“太艺术”,《公民们》“太大胆”,《死亡的确定性》“太前卫”。转折发生在1995年,这一年,50岁的大学教授成了媒体新星,《纽约客》邀请他写作艺术史专栏,BBC以他的著作《风景与记忆》为底本拍摄了5集电视系列片。看中了他的叙事功底和画面意识,BBC不遗余力地邀请他为大型纪录片《英国史》撰稿,毫不在意他其实并非英国史专家。1997年,沙玛向哥大请了长假,举家重返英伦,投身于《英国史》的创作。这部15集的电视片于2000年开播,赢得如潮好评,DVD和书籍的销量都创下纪录。由于沙玛对英国历史的特殊贡献,女王封他为二等勋爵。此后,沙玛频频露面于电视节目和各种访谈(或许有一点点太多了),忙于应付各种媒体约稿(他自嘲说除了不能写DIY、板球和汽车修理,别的都不在话下),更是BBC的金字招牌,他的《艺术的力量》(2006)、《美国的未来》(2008)、《犹太人》(2013)不仅收视率奇高,捆绑推出的大部头书籍也大卖而特卖。以《美国的未来》而言,BBC和出版社签下他的价格是三百万英镑。若论风头之健、稿酬之巨,沙玛唯一的“劲敌”可能是另一位“跨界”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沙玛其人和沙玛的著作,均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他自嘲说:“我在我的文字里实在是太吵了。”事实上,他亦知道别人对他的评价——“鸹噪”。2013年《犹太人》首映时他不无幽默地解释自己何以不用麦克风:“我父亲习惯于站在房间的后部说,大声点儿,西蒙,大声点儿!这就解释了我的一生。”《卫报》对沙玛的报导中强调,“大声、热情、野心勃勃,最重要的是,看得见”,这不仅是沙玛的个性,也是他著作的品格。正如沙玛的诤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所指出的,沙玛著作的缺点是过于关注历史中的个人,沙玛著作的优点则是学识渊博、风格独具、雄辩滔滔。二、“我也在阿卡狄亚”西蒙·沙玛出身于犹太家庭,父母的血脉来自立陶宛、罗马尼亚和土耳其。1945年沙玛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个旅行推销员。在二战后的艰苦岁月,父母带他去了埃塞克斯南部的滨海小镇汉普斯蒂德(Hampstead)。1612年,汉普斯蒂德曾被艺术学者亨利·皮查姆(Henry Peacham)誉为英格兰最优美的三处风景之一。皮查姆的木刻插图提供了英伦田园风光的“原型图像”:平缓的山坡上,羊群安逸地吃着草,和风轻拂,果林成荫,流水潺湲。这种原型可以进一步回溯至1502年,那不勒斯作家桑那扎罗(Sannazaro)创作了深具影响力的田园牧歌式传奇故事《阿卡狄亚》(Arcadia),他以维吉尔的牧歌作为模本,加入了散文体的段落,包含了精致的风景描写。此书红极一时,引发了持续数个世纪的欧洲“阿卡狄亚热”。在小西蒙的世界里,一直存在着两类阿卡狄亚,粗糙与光滑,黑暗与光明,一类充满牧歌式般的闲适,一类充满原始性的恐慌——都在离家两英里不到的地方。前者的代表是整饬优雅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后者的代表则是荒凉倾颓的威尔德伍德花园。也正是如此,当他日后在伊夫林·沃的小说《旧地重游》里邂逅那著名的拉丁铭文——“我也在阿卡狄亚”,顿生共鸣。值得说明的是,“我也在阿卡狄亚”先是分别出现于17世纪巴洛克画家圭尔奇诺和普桑的笔下,之后成为一个重要的文艺母题,亦是学界一大公案。此中之“我”是坟冢里的逝者还是死神?此语是对阿卡狄亚的乡愁还是对阿卡狄亚的拆穿?言人人殊,莫衷一是。1955年,艺术史巨擘欧文·潘诺夫斯基发表专论,指出铭文中的双重含义,争议告一段落。与潘诺夫斯基的阐释遥相呼应,沙玛认为:“两种阿卡狄亚景观,牧歌般的和原始的,都是城市想象中的景观,尽管它们显然是要满足不同的需要。”迄今为止,两种阿卡狄亚总是被对立地定义,并在环保运动的论战中争执不下,似乎永远不可调和。“但事实上,它们漫长的历史告诉我们,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沙玛不无调侃地指出:“毫无疑问,梭罗对‘世界存乎荒野’这一观点的坚持是非常正确的。同时,他将自己的激情投向热忱的学园和尖桩围栏里的新英格兰那些严肃的学校,也是正确的。”如果说汗漫无边的《风景与记忆》有所谓“核心观点”的话,应当是这样一句话:“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射于木、水、石之上的想象建构。”沙玛指出,风景这个词是荷兰人的发明,产生于荷兰防洪领域,正如它的德国词根Landschaft一样,Landschap意味着人类占有。和那些“对自然怀着悔罪之心”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们甚至要忏悔铧式犁的发明、只因它开启了农耕文化,沙玛依然持有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他认为即使那些我们认为完全独立于文明的风景,只要详加考察,也同样是文明的产物,这一事实不应引起愧疚和悲伤,而值得欢欣雀跃。三、森林、水流和岩石《风景与记忆》关照的是“风景”,而通往“风景”的途径是“记忆”。在“记忆”的理论层面,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爵士的《金枝》和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固然有所启发,法国社会学家霍布瓦克(Maurice Halbwachs)的“集体记忆”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沙玛尤其服膺于艺术史大家阿比·瓦尔堡的“记忆档案”。瓦尔堡从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塞蒙那里借鉴了“记忆痕迹”的概念,在他看来,文化层面的“记忆痕迹”就是符号,也就是将古代的本能反应浓缩于一个视觉概略图之中的机制。沙玛承认瓦尔堡是他最好的向导,瓦尔堡方法的妙处在于:“沿着时间之流,从古代源头追索这些主题发生的形式和意义上的突变和置换,这不仅可揭示过去与现在的内在深层联系,与此同时,它也将在某时某地展示这些符号对于人类疑虑的文化和认知意义。”瓦尔堡是一个狂热的集邮者,他的“记忆档案”类似于集邮册。在沙玛看来,瓦尔堡的绝笔之作《摩涅莫辛涅》(意为“记忆女神”)便是一本庞大的按时间纵深排列的集邮册或图集。这里有各种各样按照主题排序的照片、旅游宣传海报、绘画版画和图画的复制品、广告汇编、以及触动他的古代传说记忆的新闻图片。《风景与记忆》的读者看到此处大概要会心一笑,因为沙玛这部洋洋70余万字的大作,亦可以视为这样一部“主题图文集”。《风景与记忆》一共九章,沙玛聪明,将构成“风景”的主要物理元素分割出来,以“木”、“水”、“石”和“木、水、石”四部分为全书框架,每一部分包含主题近似而内容相对独立的一组文章。例如气势最恢宏的第一部分“木”,分成四个章节,《立陶宛野牛的国度》写立陶宛、波兰、俄罗斯、德国、以及犹太人之间复杂的历史纠葛,《林中小径》写日耳曼人的民族认同和当代反思,《绿林中的自由》写英国独特的绿林想象和木材经济,《青翠的十字架》则以美国为中心写树木崇拜。在书中,作为社会与文化记忆的媒介,主要是文本、图像和仪式。野心勃勃的沙玛将诗歌、神话、绘画、雕塑、建筑、园林信手拈来,又穿插了大量的名人轶事、典故传说、重大历史事件、戏剧性的故事,时而作离题漫游,终归如山阴道上。从学理上说,沙玛将艺术史、人类学和文化史融为一体,又特别注重个案和细节,他对瓦尔堡的评价正可以形容他本人的风格:“这一探索不仅仅是艺术史,也不只是文化史。这是对真理的追求,但它的展现形式不是什么柏拉图式的恢宏的形而上学构想,而是由自然本性碎片构成的斑驳的马赛克图案。”与一般尽量隐藏自身、标举客观性的历史学家不同,沙玛追求“现场感”和“存在感”,《导言》部分大谈少年时代泰晤士河畔的生活,全书正文由立陶宛开始显然也是由于作者本身的血缘谱系,还有行文中时时出现的“我”字,皆显示出作者掩饰不住的个性。好在,沙玛是英伦式幽默的行家,也是犹太式幽默的里手,他的自嘲和风趣化解了锋芒,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治学之道,无外两类,专精或通贯,沙玛显然是属于后者。《风景与记忆》虽然未有大的创见,但是颇给人以大山堂堂、大河汤汤之感。《纽约书评》评价为“非凡之作。任何概述都无法传达这本书丰富的内容。它会让人沉浸其中,给人滋养,令人着迷。”信然。此文已发表于新京报书评版,标题和文字略有出入。请勿转载。
  •     在圣经中,上帝经常在山顶出现,隐身在雷电和云雾中。因此在早期对山的想象中,山总是富有神性。在中国也是如此。云遮雾绕的山峰总是被定义为神仙居所。这里面有一种因未知而产生的对山的敬意。后来,中国山开始进入帝王封禅和文人山水画审美,而天主教顺势把群山当作宗教圣景加以利用。瓦莱里山作为圣山出现的时候,变得像是巴黎上流社会一个形式奇特的心灵沙龙。鞭打、抬十字架等苦修成了炫耀性的信仰表演。在信仰的岩石下,人的自我是粉碎的,人们借助粉碎后的混同获得安宁。但很快,中世纪过去,人的自信使个体产生一种从群体中分离的欲望,于是对山体有了另一种跃跃欲试的渴望——攀登使山峰成了一种个人能力和意志的测试对象。旗子插上珠穆朗玛峰演变到旗子插上月球和火星,都是这一码事。但像拉什莫尔山那样把山体雕成巨型的美国总统头像,则完全是化挑战为驯服的节奏了。它让我想起《火影忍者》中的木叶村,火影们被山体塑造。而人的能力升格成一种土系忍术,可以自由控制山石。同一个时代,拜伦写唐璜,书里的大海把一船人给打散淹死了,到了华兹华斯、雪莱,自然已经不再面目狰狞,而完全是“采菊东篱下”的格调了。这是18世纪关于自然认知一个有趣的分野。显然,这种分野在今天已经全面失衡了。当下,历史和怀旧常被混为一谈,自然与人文往往又被截然分开。读《风景与记忆》能受益的一点就在于能解开这些误解。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我居然读过这本超厚的书了。其实,也只是翻过啦,没想到那么厚,太难背了,只能一下子啃完。里面好多东西方的插图,尤其是一些风景建筑照片、油画,附带着解说,如果这样的内容能够拍成纪录片就好了。
  •     2016-11-21
  •     除去不时出现的诸如“现代性”等与全书很不搭调的一些词语,此书堪称杰作。作者腹黑的吐槽也很好玩,基本没什么深度,适合挖掘史料和猎奇八卦。
  •     对英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了解,但是我常想,如果是中国的一定更好看的。
  •     有一种读纪录片旁白的感觉,画面感很强,读起来没法专注,因为莫名其妙的联想控制不出地飞出来……三天才看完三分之一^.^
  •     野心之作。SS此君真是华丽丽低调中高调的标杆代表人物。
  •     李健推荐
  •     极为浪漫漂亮、但又难免冗长难读的英式论述腔……木、水、石这些自然风景中的文化烙印,民族性格、神学、国家史
  •     不算注释约共700页,每天一点点,看得比预期的快呀~信息量相当大的文化研究。
  •     其实书写的有点碎。西蒙巨巨知识量庞博,我宛如一个文盲。
  •     景观历史。篇幅所限吧,本来可以更丰沛更广博一些的,第一部分最好,水、石部分明显展开不足,最后的重塑阿卡迪亚有点莫名其妙,算是“番外篇”吗?
  •     重点读了五章,剩下略读,论述的方法蛮有意思,就是细节太隔太琐碎,很容易走神,而且方法从头到尾也没有变化,所以挑着看就行。
  •     整本书仿佛都在表达”嘿嘿~你看我懂这个哦~你看我还懂这个哦~还有这个我也懂哦~“
  •     个人风格强烈,所涉内容驳杂,在艺术史人类学和文化史之间穿梭自如融会贯通。
  •     被文化重构的风景。
  •     真是部伟大的书,纵横捭阖,博古通今
  •     过长,跳读。
  •     Simon Schama
  •     “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是文化史或记忆研究的重要媒介,水、木与石如何具有“自然”之名,或被利用,皆是例证。对敝人言,更重要者是厘清“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背后的政治性逻辑。
  •     很厚
  •     很坦诚的说,看不懂。很直白的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没有相应的知识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睡前读物,看到困到骨子里了。
  •     从“风景是投射于木、水、石之上的想象”这一论点出发,全书的四个部分杂糅了大量历史、文化、艺术典故与趣旨,又带有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令人叹服。译笔甚佳。(上月在火车上读了一点,近日又拿起来读,厚虽厚矣,可读性丝毫不打折扣。)
  •     文風猶見BBC解說體——抒情之餘帶三分詩意——雖則明知這類肆意流暢的寫作非我等後輩所能模仿,然此等絕世“風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他当然是顺风顺水的,他当然是惹人妒忌的。他也曾才子般浪荡过,在太太过世之后。传说中他很爱她,同时他也很放纵,直到娶了一个画画的女生,气质很好仙女一样的人儿。但你要知道,他本身是一个有才气的人,所以才会真正喜欢欣赏一个有灵气的太太,人最后的选择总是很真实……
  •     840页…………看完是要吐血的节奏哇
  •     BBC以他的著作《风景与记忆》为底本拍摄了5集电视系列片……晦涩难懂
  •     欧洲人脑子里时常用神话检验现代性的走向,“风景”的观看中其实也有历史的起源
  •     有趣,严谨,生动,广泛又有深度。真爱!!!
  •     此君多才又多产,难为他把历史书写得如此鲜活好看。840页,鸿篇巨制!分为树、水、石、阿卡狄亚四个部分,融汇群体记忆和个人体悟,穿行于诗歌、传说、绘画、雕塑、建筑和园林之间。雄心之作,语言也颇有二十世纪早期那种浩浩汤汤的气质。
  •     20160227夜23:29读完,76.4万字,846页。
  •     大赞,本科毕业论文参考书
  •     这本书写得比《风景与认同》漂亮,但其实比《风景与认同》“轻”一些,略有一种过时的“总体史观”
  •     三个多月,终于看完……绝对是今年看过内容最丰厚一本书了。Simon Schama脑残粉养成。
  •     所有的风景都首先是文化,然后才是自然。这或许是作者写作的初衷。他把这本书分成木、水、石三个部分,讨论了立陶宛与波兰、德国、俄罗斯的历史纷争,日耳曼民族的认同等问题。既有人类学,又有艺术史,还有文化学,丰富。
  •     很厚又很好读的一本书,就内容而言,显然是写多了,但是足够有趣又不烦琐。书同时被拍成了纪录片,也想看看,毕竟对提到的地理位置太不熟悉。
  •     全书如果不用大量的修辞术,篇幅能减少一半。注释放到书后,看着费劲。
  •     迷人的作品。“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它是投射于木、水、石之上的想象建构。”融合文化、历史、自然文学,优美且富含知识量。“木”的部分让我想起《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石”写的是高山,和麦克法伦的《心事如山》写法非常接近;“水”,说埃及、说印度,说“生命之源”,它也是《瓦尔登湖》,《听客溪的朝圣》……
  •     艺术史嘛……虽然内容很丰富,但是太复杂,可能是这种写作的习惯不太习惯吧……
  •     其实最开始想看对风景与个人记忆的阐释,读下来发现内容要更多更有趣,也更吃力。
  •     我想说内容与题目完全契合,但是这些对风景的阐释不是我需要的。
  •     完全不着调,什么徒步,什么地权,说的都是啥啊
  •     翻译先生们辛苦了。自然一直存在与人类历史之中。
  •     这个系列的丛书都偏学术,但是这本书真是非常好看,杂糅了历史地理政治……当然需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不然读起来肯定是索然无味的,这本书我从一开始看就放不下来。
  •     文笔特别优美,立意特别庞大,内容特别冗长。暂时没耐心了得找个心里特别安静的大块时间来读完。
  •     补标,赞誉参见Sarcophagus先生的短评。
  •     补标
  •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次优胜美地(Yosemite)国家公园,太美了...
  •     写艺术史好于民族志。
  •     1996年W.H.史密斯文学奖。内容涵盖文化、环保、民俗、艺术、历史、宗教、心理学------文字易读,但故事讲的不算精彩。可能是因为作者要表达的太多,导致内容有些泛泛。虽然不乏生动的故事,但缺乏丹纳《艺术哲学》中对时代风尚细腻刻画,也没有J布尔斯廷作品简练而不失震撼的风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