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面孔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33669713
作者:杜平
页数:264页

前言

  序  我与杜平有缘  仓立德  “缘份”这个词,过去在北京不大听得到,内心里也不大相信有这回事。自从在新加坡与杜平相识相知,才知道“有缘千里来相会”确非虚妄,虽然我这里讲的不是儿女私情。  那是十多年前了,我刚刚结束在英国利兹大学的国际关系学位课程,应聘到新加坡联合早报担任外电编译,不久就听说北京的一位记者也即将来工作。我当时是该部门唯一的中国人,自然对这位新同事心生期待。  彼此相识,都有一见如故之感。我们有着太多的相似甚至相同。  我们都来自北京的中央级新闻媒体--杜平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曾在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多年。  我们都从事国际新闻报道--杜平曾派驻欧盟和北约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我则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做过常驻记者,时间大约都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因而也都报道过当时中国和世界一系列大事变。  我们都采访过中央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我在1980年代中期报道过邓小平等领导人与外国政要的会见,杜平则在1990年代采访过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的国事访问。  我们的教育背景也差不多--杜平毕业于名牌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先后主修英语和国际新闻专业,苦读了六年;我是三年“工农兵学员”,三年国际新闻研究生,前后也是六年。  我们两个都属虎,我长他一轮,比他多经历了“文革”的蹉跎岁月(我曾在内蒙古下乡、上学、工作十一年)。  我的原籍是北京,杜平虽老家在安徽,但也是我们“北京女婿”--他娶了北京姑娘力力作终身伴侣。还有一个小秘密:杜平竟和我的一个表弟同名同姓!  如果说我们在异国他乡初遇还属偶然,那么,此后在新加坡的共同事业、共同命运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终于使我们结为心灵相通的挚友。  在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除了同个屋檐下伏案奋斗,记不清我们有多少次在海滨、餐桌、花园、球场一起海阔天空,畅叙心曲。烦恼忧思快乐,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包,无事不谈。从素昧平生到结为知心的十几年,我最看重的就是我和杜平这种坦诚相待、推心置腹。  我们为何不约而同前往新加坡?这是个我们问过自己无数遍而难有满意答案的问题。应该说,自从踏上这个岛国的第一刻,我们就抛弃了过去的全部--相对稳定的工作,相对安逸的生活,相对确定的前途,一切“白手起家”,一切从头开始,前程漫漫,后无退路,开始几年,苦闷和失落感常常袭来,又不足与外人道。这时候,我们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鼓励,对彼此都是雪中送炭,至今忆及,犹觉弥足珍贵。  说到底,我们不过是中国改革大潮中涌起的小小浪花。以我来说,新加坡真正进入视野是邓小平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其中提到中国要借鉴新加坡的发展模式,由此开始注意《联合早报》。杜平则比我“捷足先登”--1994年随团采访江泽民主席的新加坡之行时,对这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已有了第一手观察和深入了解。此后这些年,我们都深深感到,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仍时时影响着我们的命运,祖国的一举一动都时时牵动着我们的心。  《联合早报》为杜平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杜平也以笔墨和心血为早报增添了光彩。在国际部,杜平除编译外电,也常撰写述评或分析类的深度报道;在邓小平逝世时,他专程到北京做实地采访。我不久后调到编辑部,也时常编排到杜平的文章。短短三年间,杜平以出色的表现连升三级,职务由中级而高级而执行级。他的作品多次获华文报的最佳评论奖。  后来十多年,杜平一直担任评论员。除起草代表报社立场的社论,读者更熟悉的应是他的署名国际评论。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文章是《联合早报》的一个招牌,其影响已远超新加坡本地,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欧美华人世界有广大读者。杜平更被郑州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应邀前往讲学,赢得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杜平的每篇作品我都是仔细阅读、认真品味的。国际评论的对象是国际关系,而谈论当今国际关系当然离不开举足轻重的中国。从本质上说,国际关系就是国际体系中主权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动,其要害是国家安全;而各国软硬实力的消长和发展趋势,又时时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安全。杜平常常论及的中国问题之所以全球瞩目,就在于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路向不断改变着亚洲乃至世界的力量平衡。杜平国际评论的魅力,就是在纷纭复杂的国际事件中,见微知著,由表及里,寻找其中变化的推力,梳理内外原因,指明未来大势。  中国背景和国际视野兼具,杜平的优势就在这里。对中国问题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关注,在欧洲几年与西方政要的广泛接触和对西方世界的亲身观察,对当代国际问题长达二十多年的深厚积累和深入研究,使他的评论理论和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言过去所未言,视他人所未视,既能由中国大陆而及台海、东南亚、欧美,又能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中国和世界、世界和中国的互相观照,不仅加强了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也令身居中国内外的读者都能从他的真知灼见中获益。  文如其人。从我们的多年交往中,我感到杜平是个性情中人,嫉恶如仇,敢爱敢恨,男子汉的爽朗笑声尤其富有感染力。他的政论文章既渗透理性思考,又“笔端常带感情”,讴歌赞颂进步和光明,讽刺揭露丑恶和阴暗,蕴含一种善恶分明、崇尚正气的力量,这很大程度是他的个性和人品使然。  我印象尤深的是,杜平勤于思考。不管是中国还是国际问题,他从不得意于一知半解,常常追根问底,以求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得益于地利之便,他时常寻找各国原版好书,或历史,或社会,或外交,或文化,每每一书在手便通宵达旦阅读。有幸的是,他每有心得,常与我讨论。这种令人愉悦的交流探讨,有时会撞出思想火花,有时会增加观察角度,有时也会有助于激发他的写作灵感。  可以说,我对杜平的敬重,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他的文采,他的力透纸背的洞察力,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国内外所取得的专业成就,更多的来自日常生活中交流,来自共同的精神追求,来自他对中国发展变化那份感同身受的深沉的情怀,他对各种国际问题的不懈探讨。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沟通,一种心灵上的惺惺相惜。所谓“同声相求,同气相投”,也不过如此吧。  演艺界有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写国际评论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每个词每个字,无一不是作者学识、经历、感情、思想、见解的写照。我的这篇文字意在从我和杜平交往的侧面,描绘本书作者的心路历程,可让读者在掩卷之余,窥见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人品、气质乃至内心世界。  2010年初,杜平职业评论的生涯进入一个崭新的起点,他加盟香港凤凰卫视,成为该台评论员队伍中的生力军,从而让亿万海内外观众得以从屏幕上领略其温文尔雅、敏锐深刻、宏观大气、高屋建瓴的观点和风格。从电台到报纸再到电视,杜平历经传统媒体的三大平台,始终不懈地自我更新,自我进取,自我超越,难怪被广大读者和观众誉为“超级媒体人”。而我本人后来也重返北京,被英文《中国日报》聘为评论部顾问。虽然相距千里,但我们如同往日,依然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愿借此机会,盼望作者与我的缘份历久弥新。  身归故里,心系天下。处在历史巨变中的中国,处在世界大潮中的中国,你从何处来?你往何处去?我相信,杜平将一如既往地上下求索,在新的平台上源源不断地奉献出他的真知灼见。  2012年5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杜平,1962年生于安徽。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先后攻读英语语言文学和国际新闻专业。现任凤凰卫视评论员,擅长于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评论。
曾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时政采访部主任、驻欧盟和北约首任记者;在加盟凤凰卫视之 前,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担任社论主笔、评论版主编达十四年。
曾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首届“中国广播奖”特等奖、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等。著有评论文集《现代中国的面孔》及译著数种。

书籍目录

辑一
未来中国五十年
国宝、面子和实力
中国亮出“信誉牌”
国家大剧院的传统包袱
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
洋教材里的新中国
期待一幅水墨奥运图
在北京感受“911”
为何留不住一座四合院
世博会、选美赛与势利眼
从英雄赞歌到宇宙飞船
现代中国的洋面孔
变革的媒体
球迷的越位现象
文化之美在艺术节之外
别慌,韩流没那么可怕
世界杯颠倒国际秩序
任何外来的都能变成中国的
浮躁表象下的沉静灵魂
中产阶级和布尔乔亚
成功的香港模式应该走出实验室
变与不变
学会与未来的中国打交道
回家过年:中华文明的神奇力量
停滞与流动
如何看当下的躁动心态
重塑民族性格的集体记忆
关于爱国主义
皇城根下的新式聚会
百年机遇与百年教训
感受世界重心的移动
也谈“民主”和“科学”
自信和不自信
所谓社会诚信
辑二
八国集团更需要中国
从朝鲜半岛看台湾海峡
中国和世界:究竟谁在变
妖魔化中国的季节
中国国际角色的划时代转变
世界新格局将始自欧亚大陆
中国影子下的七国集团
伊朗问题与中国和平崛起
“改变中国”与改变自己
柔性力量在崛起
中国外交新视野
全球视野里的能源安全
中日关系的症结何在
美国学生亚洲学生
能否找到自己的模式
中国崛起是一种文化现象
崛起与外部挑战
只有现实主义者才能走到中国
要持续崛起还缺什么
传统外交受到非传统挑战
学新加坡该学什么
中国本身就是世界大舞台
中国成为国际秩序的支撑点
跻身“世界领导层”之后
尚未告别“靠天吃饭”
“中国特色”到了关键时刻
中国全球战略崭露头角
重返世界舞台的六十年
中美之间的操控与反操控
中美“共治世界”新诠释
辑三
谁来为记者掏粪
欧洲当代政治的书签
带你走一趟北约总部
库尔斯克号的沉没
澳洲这个马前卒
多一份公报又有何益
悲壮的太空之旅
可怜的看客
那美妙的“骑士之吻”
战争的意义在战场之外
鲍威尔外交的最后印记
美国百年外交新课题
美国姗姗来迟的“颜色革命”
法国:重新寻找国际角色的时代
新加坡: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
美国有三亿人口了都
你为什么不讲法语
古巴对美国,向左走向右走
国际秩序进入“后西方时代”
美国政治风景的历史性增色
从罗斯福到奥巴马
世界新秩序从伦敦峰会开始
面对“拉美开裂的血管”

编辑推荐

  凤凰卫视评论员杜平中国观察笔记  在这里,阅读:  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

作者简介

本书致力探讨的主题是“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作者拥有独特的切入点对中国社会、变革、世象等给予多层面的阐释。作者兼具中国背景和国际视野,对中国问题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关注,与西方政要的广泛接触和对西方世界的亲身观察,对当代国际问题长达二十多年的深厚积累和深入研究,使他的评论理论和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言过去所未言,视他人所未视,既能由中国大陆而及台海、东南亚、欧美,又能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中国和世界、世界和中国的互相观照,不仅加强了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也令身居中国内外的读者都能从他的真知灼见中获益。同时,这些评论和分析字,都糅合了作者浓厚而又宽容的中华情结。

图书封面


 中国新面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仓立德《中国新面孔》序言“缘份”这个词,过去在北京不大听得到,内心里也不大相信有这回事。自从在新加坡与杜平相识相知,才知道“有缘千里来相会”确非虚妄,虽然我这里讲的不是儿女私情。  那是十多年前了,我刚刚结束在英国利兹大学的国际关系学位课程,应聘到新加坡联合早报担任外电编译,不久就听说北京的一位记者也即将来工作。我当时是该部门唯一的中国人,自然对这位新同事心生期待。  彼此相识,都有一见如故之感。我们有着太多的相似甚至相同。  我们都来自北京的中央级新闻媒体--杜平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曾在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多年。  我们都从事国际新闻报道--杜平曾派驻欧盟和北约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我则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做过常驻记者,时间大约都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因而也都报道过当时中国和世界一系列大事变。  我们都采访过中央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我在1980年代中期报道过邓小平等领导人与外国政要的会见,杜平则在1990年代采访过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的国事访问。  我们的教育背景也差不多--杜平毕业于名牌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先后主修英语和国际新闻专业,苦读了六年;我是三年“工农兵学员”,三年国际新闻研究生,前后也是六年。  我们两个都属虎,我长他一轮,比他多经历了“文革”的蹉跎岁月(我曾在内蒙古下乡、上学、工作十一年)。  我的原籍是北京,杜平虽老家在安徽,但也是我们“北京女婿”--他娶了北京姑娘力力作终身伴侣。还有一个小秘密:杜平竟和我的一个表弟同名同姓!  如果说我们在异国他乡初遇还属偶然,那么,此后在新加坡的共同事业、共同命运和共同的兴趣爱好,终于使我们结为心灵相通的挚友。  在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除了同个屋檐下伏案奋斗,记不清我们有多少次在海滨、餐桌、花园、球场一起海阔天空,畅叙心曲。烦恼忧思快乐,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包,无事不谈。从素昧平生到结为知心的十几年,我最看重的就是我和杜平这种坦诚相待、推心置腹。  我们为何不约而同前往新加坡?这是个我们问过自己无数遍而难有满意答案的问题。应该说,自从踏上这个岛国的第一刻,我们就抛弃了过去的全部--相对稳定的工作,相对安逸的生活,相对确定的前途,一切“白手起家”,一切从头开始,前程漫漫,后无退路,开始几年,苦闷和失落感常常袭来,又不足与外人道。这时候,我们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鼓励,对彼此都是雪中送炭,至今忆及,犹觉弥足珍贵。  说到底,我们不过是中国改革大潮中涌起的小小浪花。以我来说,新加坡真正进入视野是邓小平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其中提到中国要借鉴新加坡的发展模式,由此开始注意《联合早报》。杜平则比我“捷足先登”--1994年随团采访江泽民主席的新加坡之行时,对这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已有了第一手观察和深入了解。此后这些年,我们都深深感到,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仍时时影响着我们的命运,祖国的一举一动都时时牵动着我们的心。  《联合早报》为杜平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杜平也以笔墨和心血为早报增添了光彩。在国际部,杜平除编译外电,也常撰写述评或分析类的深度报道;在邓小平逝世时,他专程到北京做实地采访。我不久后调到编辑部,也时常编排到杜平的文章。短短三年间,杜平以出色的表现连升三级,职务由中级而高级而执行级。他的作品多次获华文报的最佳评论奖。  后来十多年,杜平一直担任评论员。除起草代表报社立场的社论,读者更熟悉的应是他的署名国际评论。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文章是《联合早报》的一个招牌,其影响已远超新加坡本地,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欧美华人世界有广大读者。杜平更被郑州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应邀前往讲学,赢得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杜平的每篇作品我都是仔细阅读、认真品味的。国际评论的对象是国际关系,而谈论当今国际关系当然离不开举足轻重的中国。从本质上说,国际关系就是国际体系中主权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动,其要害是国家安全;而各国软硬实力的消长和发展趋势,又时时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安全。杜平常常论及的中国问题之所以全球瞩目,就在于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路向不断改变着亚洲乃至世界的力量平衡。杜平国际评论的魅力,就是在纷纭复杂的国际事件中,见微知著,由表及里,寻找其中变化的推力,梳理内外原因,指明未来大势。  中国背景和国际视野兼具,杜平的优势就在这里。对中国问题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关注,在欧洲几年与西方政要的广泛接触和对西方世界的亲身观察,对当代国际问题长达二十多年的深厚积累和深入研究,使他的评论理论和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言过去所未言,视他人所未视,既能由中国大陆而及台海、东南亚、欧美,又能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中国和世界、世界和中国的互相观照,不仅加强了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也令身居中国内外的读者都能从他的真知灼见中获益。  文如其人。从我们的多年交往中,我感到杜平是个性情中人,嫉恶如仇,敢爱敢恨,男子汉的爽朗笑声尤其富有感染力。他的政论文章既渗透理性思考,又“笔端常带感情”,讴歌赞颂进步和光明,讽刺揭露丑恶和阴暗,蕴含一种善恶分明、崇尚正气的力量,这很大程度是他的个性和人品使然。  我印象尤深的是,杜平勤于思考。不管是中国还是国际问题,他从不得意于一知半解,常常追根问底,以求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得益于地利之便,他时常寻找各国原版好书,或历史,或社会,或外交,或文化,每每一书在手便通宵达旦阅读。有幸的是,他每有心得,常与我讨论。这种令人愉悦的交流探讨,有时会撞出思想火花,有时会增加观察角度,有时也会有助于激发他的写作灵感。  可以说,我对杜平的敬重,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他的文采,他的力透纸背的洞察力,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国内外所取得的专业成就,更多的来自日常生活中交流,来自共同的精神追求,来自他对中国发展变化那份感同身受的深沉的情怀,他对各种国际问题的不懈探讨。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沟通,一种心灵上的惺惺相惜。所谓“同声相求,同气相投”,也不过如此吧。  演艺界有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写国际评论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每个词每个字,无一不是作者学识、经历、感情、思想、见解的写照。我的这篇文字意在从我和杜平交往的侧面,描绘本书作者的心路历程,可让读者在掩卷之余,窥见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人品、气质乃至内心世界。  2010年初,杜平职业评论的生涯进入一个崭新的起点,他加盟香港凤凰卫视,成为该台评论员队伍中的生力军,从而让亿万海内外观众得以从屏幕上领略其温文尔雅、敏锐深刻、宏观大气、高屋建瓴的观点和风格。从电台到报纸再到电视,杜平历经传统媒体的三大平台,始终不懈地自我更新,自我进取,自我超越,难怪被广大读者和观众誉为“超级媒体人”。而我本人后来也重返北京,被英文《中国日报》聘为评论部顾问。虽然相距千里,但我们如同往日,依然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愿借此机会,盼望作者与我的缘份历久弥新。  身归故里,心系天下。处在历史巨变中的中国,处在世界大潮中的中国,你从何处来?你往何处去?我相信,杜平将一如既往地上下求索,在新的平台上源源不断地奉献出他的真知灼见。             2012年5月于北京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或许特别关心政治的会读一下吧。静不下来,读不下去,官方话太多
  •     杜先生的时评是极好的,但是出版社的删改过于厉害。
  •     以世界眼光看当今中国,用东方视角解构西方民主,不自欺,也不欺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