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的乡愁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301237502
作者:艾小柯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艾小柯,女。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学士,美国杜兰大学经济学博士,现旅居澳大利亚从事咨询业。在美国新奥尔良留学时遭遇卡特里娜飓风,逃难路上初次写作,从此再未停笔,曾为《电影世界》《读品》《读者(原创版)》等多家杂志供稿并撰写专栏。

书籍目录

橄榄树
诺拉之恋
情迷博物馆
夏之味
离开新奥尔良
海趣
金山旧梦
拾荒记
黑山土狼
纽约客
海鸥,海鸥
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小镇
中国殖民地
行走在风城
奥林匹克行
从夏天到冬天
轮渡
悉尼的鸟
十一月
恋恋青山
万水千山总是情
旅行的意义
帕斯的云
逛街记
乡愁
城市速写
那么的孤独
北京,北京
望乡
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不是劝你扔下生活背上背包出门看世界的心灵鸡汤。作者艾小柯经历独特,从中国北方的一座小城到美国、澳大利亚留学旅居多年,她用一双孩子的眼睛观察异国的大千世界,探索异乡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气质。她曾长时间生活的两个城市——新奥尔良和旧金山,是独具特色的美国文化重镇;之后搬去澳大利亚,又对悉尼和墨尔本有深入的触碰。她不作走马观花式的猎奇记录,而是在认识这些城市的过程中成长,在缓慢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摸索人与空间的关系,异乡与故乡之间的两难抉择。她在文字的丛林里寻根溯源,从异乡的角度反思流浪,寻找故乡。她提出了艰难的问题,并试图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同时也毫不避讳求而不得的苦涩与困惑。这本书是艾小柯的心灵之旅,也是一场源自异乡而终于走向故乡的文化之旅。


 流浪者的乡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编者说:我为什么选中了艾小柯作者 | 曾健这本书从筹划到出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从09年开始上豆瓣,然后发现豆瓣上有很多高人,当然,比高人更多的是文艺青年或者说文学青年。文艺青年在我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有很多高人都是从文艺青年开始的,有些最后成了大师。如果没有一颗文艺的心,很难想象一个人会成为作家、文学家,谁都不是天生的。反过来,在文艺青年与真正的作家之间有一条鸿沟,也有一座桥。首先是个人的兴趣、情怀,然后是有意识的写作、积累,最后成功地跨越了从业余到专业的这道坎,蜕变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村上春树就非常完美地展示了这个历程,先是大学毕业开一间酒吧,听音乐、陪客人聊天,突然有一天在看棒球的时候被某种情绪击中,开始每天午夜在厨房里写几页,写完又推翻重写,写出第一部小说寄去参赛居然获奖,然后又继续写,最后决定卖掉酒吧,搬到僻静的地方做职业作家,走到现在。离题有点远,扯回来,我想说明的是文艺青年是可能成为作家的。当然,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天分和坚持。我在豆瓣上看了很多人的文章,有些真的觉得很好,有非常好的潜质,果然有些人后来就出书了,成了职业作者。其中,我发现有一个人写得又好又勤奋,就是艾小柯。她写书评,写影评,写游记,写她见到听到想到的各种事物,文笔细腻,而且看得出她在用心体会这些事物。每个人遇到一件事物的时候,比如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者看到一棵树,丰富敏感的人对每件事物都会产生独特的观感,这件事物与这个人之间会留下独有的烙印,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对于我们这些愚钝的人是有启发的。同样看一部电影,你会想,为什么我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为什么我没有发现这个关联?同样的事物,为什么作家写出来比我们高明,因为他们有更丰富独特的感受和更精准的表达。在小柯的文章里,我看到她在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她是我看到的豆瓣作者里更新最勤的,而且始终保持着水准。还有一件打动我的事是她给网友写的一个简短回答,有些网友好奇地问她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写作,而且写的都是读书、看电影、旅游这些事,小柯回答说其实她也有一份正常职业,跟大家一样朝九晚五的上班,她的生活一样有各种烦杂琐碎,只是她不愿意来豆瓣表达这些,她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些更加快乐美好的事物。从她的文字可以感受到推动她写作的是一种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珍贵的,是支撑起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专业作者的必备燃料。当然,我不肯定小柯是否一定能实现或者说是否想实现,但我觉得她展现了这种愿望和潜质,也扎扎实实地付出了努力。于是,我想,能不能来帮她一下。每个作者都有第一本书,第一本书也许是不完美的,但却是扎扎实实的一步。村上就说过,在写作前几部作品时,他曾经认认真真考虑过是坚持写下去还是回去继续开酒吧。决定选择的是内在的动力以及从外界收获的自信。当然,我是一个编辑、一个出版人,我不能每看到一个有潜力的文艺青年都伸手去为他出一本书,那样的话,我早就失业了。我选择出小柯的书,除了她的写作潜质,还有一些考虑。第一,她是有读者的,她的豆瓣文章不仅吸引了我,而且吸引了8万多豆瓣文艺青年。第二,她是有特点的,作品的魅力在于个性,小柯有她独特的生活选择和经历。我们当下的社会,价值追求严重单一,除了升官发财嫁富豪,好像生活就没有别的路可走,这种评价体系和自我审查残害着人性的多元。但小柯的经历和文字展现了她超越功利的一种自我追求,她寻找自己要寻找的东西,将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我觉得这也是很多人内心的冲动,只不过大多数人缺乏勇气和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读者或许会从小柯的文章中,获得一些力量和慰籍。后面的事情就进入一个出版人的模式了。先是通过邮件跟小柯取得联系,很容易就达成了共识,对小柯来说,这可能也是她隐隐期望的一件事。然后,我们探讨要选择一个主题,在书评、影评和游记中,我选择了她的城市生活,最开始的书名不是现在这个名字,我后来突然觉得她的博客名「流浪者的乡愁」就很好,于是确定下来。写作经历了很长时间,一开始小柯想得简单,以为只要把以前写过的相关文章整理汇编就行了,但做起来才发现,一本书是需要线索和气脉的,她必须面对自己回答那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流浪?」于是推倒重写又增写,将她的旅程画一个圆,从起点回到起点,收获了什么。整个出版过程我们只通过几次电话,我一直没有给她规定交稿时间,而她也在不停的迁居变动之中,以至于在接近一年没有联系之后,小柯给我来了一封邮件说那书还出不出,我回信说一直在等你写啊,这样又再继续。这样从筹划到出版,经历了4年多时间,终于这本书摆在了读者面前。书的编辑和设计也花费了一些心思,有满意也有遗憾之处,好与不好,读者自会评判。对于我,一件工作终于完成了,对于小柯,新的旅途可能刚刚开始。 作者说:一本书的诞生作者 | 艾小柯写一本书是件挺奇妙的事,尤其对我这个非文学科班的人来说,有很大的运气的因素。我小时候数理化好,写作并没什么天赋。每年春游回来老师布置作业写游记都是件头疼的事,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更不要谈段落安排遣词造句等这些技术方面的细节。我最开始主动写东西是结婚后,去墨西哥苏梅尔岛度蜜月,头一次坐游轮,头一次见到那么蓝的海水,兴奋得不得了,没人留作业,也不给谁交代,很自然地就拿起了笔记录,想要诉说那份欣喜与新奇,想要留住这段记忆。为了记得,这就是我一切写作的起点。不管是影评、书评还是随笔,写作的目的只有一个,记得,记得自己曾经用力地生活与思考。所以,我的写作触发点是相当松散无体系的。我什么都写,电影、读书、做菜、旅行,凡是我想留在记忆里的,我都写。同时,因为长期的严谨数学逻辑语言训练,我对文章的逻辑脉络比较敏感。我把写论文的原则应用于我的写作,不求(主要是不能)细节美感,但求叙述清晰。对于一个没什么文字天赋的人,我这样的写作用一个正面意义的词来形容是「朴实」,用个更切实的批评性词汇则是「干燥」。不管「朴实」还是「干燥」,总之我就这样写下去了。一写就是十年。我在书中《旅行的意义》一章中写读阿兰•德伯顿《旅行的艺术》,终于明白了旅行的意义,其实那也是我写作的意义:「难怪我从开始记录卡特里娜飓风的逃难经历起就停不下笔,新地点,新人物,电影、书籍,一盆花、一道菜、一首歌,我原来都是在试图描绘美、理解美啊,试图理解那些促成美的因素,从而拥有这些了不起的美的品质。」我很感激,我这样秉承自私的出发点,不为写出什么而写作的人,竟然也会得到读者的共鸣。我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北大出版社的曾健编辑第一次联系我出版书的时候是2010年,我记得自己还问过他,怎么样才算一本书。他建议我在写作中找到一个主题,找到一种具有线索性的诉说的愿望。最开始我也想偷懒,想想我住过这么多的外国城市,我想用以前写下的糖水游记凑数,但凑数的东西永远只是在凑数而已。当我真正静下心来询问自己到底想在这本书里走向何方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笔竟然在一篇一篇的异国记录后一次又一次带我走回了故乡。我写了《逛街记》,故土的记忆终被激活;我问自己故乡与异乡这个永远的两难抉择,于是有了《北京,北京》。到最后,我终于必须面对我自己的,私人的,我从未诉说过甚至令人难堪的问题,我必须回答「为什么要走」的问题,于是,我写出了《望乡》。这个过程令我非常忐忑,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赤身裸体的人孤零零站在高阔天地的正中,云的背后也许是风暴,也许是光,我心里害怕地发抖。可再害怕,也还是必须记录。如果一本书没有这些真实的东西,那它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于是这一本并不复杂的书,从酝酿到终于完成,前后修改近十稿,耗时三年。但这并不证明它好,只是证明了它不完美。我把这本不完美的书献给我的爸爸妈妈。也感谢每一个愿意花时间读完这本书的人。感谢你跟我一起共同望向我走来的方向。感谢你跟我一起出发。谢谢。
  •     作者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精致的描写。例如写橄榄树“叶子细长稀疏,正面阴绿,背面青白”,“站立在阳光浓烈的田野里,那沙沙而纷纷的细长枝叶相互抚摸,彼此摩挲,像凝固的银绿色的雨。米粒样青碧的幼弱橄榄在纤细的枝条上凝聚,温柔的蓝天从枝叶的空隙间映射出来,它们便汇聚成闪烁的光雾,成了烈日下生长在大地上的绿色的云。”但是牵强附会的情感从第一篇就见了端倪,“就在那个云与风都迅速旋转的傍晚,我想我看到了疼痛”。这疼痛从何而来?全篇至此一点感情都没有流露出来,毫无铺垫,很突兀的就出来了一个“疼痛”,很是不解。情和景是分离的,不是融合在一起的。“那么我的眼泪,也一定是因为心中有种渴望,有一个永远达不到的梦,才会落下吧。“作者应当学一下席慕蓉,若没有感情贯穿始终,就产生不了移情和共鸣,这里突如其来的落泪,只会显得不自然。作者是个典型的考据控,从新奥尔良到纽约,再到悉尼、墨尔本乃至帕斯,没有一个地方没引经据典,考据历史。这让读者不至于对陌生的城市一无所知,也让笔下的街道、人物、风情鲜活起来。然而用典太多,也容易让人出戏,比如写帕斯的云,“帕斯是个什么地方呢?‘帕斯是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维基百科如是说”,要写云写城市就好好写啊,来一段莫名其妙的维基百科算是怎么回事?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很仔细,也有相当深厚的功底,能够一笔一划的勾勒出音乐、美食、狂欢、街景、天空、云朵、花瓣……的每一处细节。例如“金山旧梦”中“仰头看头顶那一角碧蓝的天空,片状的云雾飞快游移,带着松木清香的空气温柔湿润,花儿们都在微微颤抖,那些藏起来的和在我面前飞来飞去的鸟儿快乐地聊着天”。但总的来看,文字还是缺少磨练,没有韵味,往往是平铺直叙下来,眼前看到什么就写下什么,没办法让人细细回味品尝。大由此也导致了文章中大半是没有感情的,即便是有,也显得不自然。在隽永、精炼、留白这些方面,作者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轮渡”到“恋恋青山”,终于少了刻意的令人出戏的感慨,景致美,描写生动,恬静。只是如果“天空是蓝的,云朵是白的,风是暖的,雨滴温柔……没有一样瑕疵,没有一天不美”这样的话能够精炼一些该多好。”海趣“,“帕斯的云”就是很典型的缺少美感,无法打动人,看过就会忘的文章。说到牵强,“被时间遗忘的角落”中说到“海积蓄了一年的愤恨,以万钧之力狠狠拍打在灰黑礁石上”,“愤恨”是从哪里来的?作者可能答我?这篇文章跟描写墨尔本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一样,都是明显的形神俱散,大概作者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看不出来想要表达什么。“情迷博物馆”中写”那些细长的瓶瓶罐罐,在温润的橘黄暖灯下透着莹莹的光,婉约如秦淮河两岸的美丽女子,静默着,低垂眼帘,对那些时光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过往不讲一字。浅口的青花小碗碟们排出活泼的队列,悄悄交头接耳,多少秘密在无言的传说中被润色被丢失“。也可以看出文字整体上的感觉是轻浮的,情感流于表面。后来总结出一个规律,凡是作者想要抒发感情的地方,就都流露出不伦不类的味道。“乡愁”和“北京,北京”都属于这类。语言贫乏苍白,结构松散,情感无法连缀成篇。两颗星,一颗给作者的考据、观察、笔触,一颗给它给予我的启发,让同为流浪者的我开始思考怎么写下墨尔本的生活。
  •     还是怀念以前的豆瓣,书评影评乐评,时不时会看到令人拍案叫好的文字,让人忍不住由不得注册了账号来参与进来,寻找种归属感吧。在豆瓣,我格外关注的豆友寥如晨星,她算其中之一。有时候,在《读者》上读到小柯的文字,如同故友重逢,心里暖暖的。她写影评书评游记,都保持者较高的水准,她推荐的文章,也很值得一看。盼望着,盼望着,她终于出书了,书名《流浪者的乡愁》,和她的博客名字重合,这本不薄不厚的书,充满着满满的诚意,可否算作是种对博客名字自我注解?书表面分为 流浪者 和 乡愁 两部分,二者内里却有着联系。流浪者。第一章就震住了我,因为我也喜欢梵高的画,不过更喜欢古里古怪的旋转星空,而橄榄树 这首歌,是我们70后耳熟能详的。她面对橄榄树,看到这种植物的疼痛,而在梵高曾居住的修道院,她则将心比心,穿越时间的长河,感触到梵高的孤独渴求欲望。(第一章我也有不满的部分),别的章节写美国写澳洲,逸闻趣事光怪陆离,满足了我的猎奇心,时不时还有些插科打诨,看到妙处,逗得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但总感觉有些疏远之意甚至格格不入,这纯属和我个人经历有关。唯有流浪者,对乡愁才体会的深刻。反观如我,徒劳挣扎,依然和这块土地脱不了干系,该是最没资格谈乡愁的。但是,打动我的还是后半部的乡愁部分。她写故乡的那个北方城市,正是我居住的地方。重油重盐,是这里的菜肴风格,我几乎是每半年都去那座城,它的变化看在眼里,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今非昔比。她所怀念故乡,在现实层面很多东西都不复存在了。她写自己年少时的种种幻想不满,种种纠结困顿,原来原来,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叛逆。成长中负面的因子在所难免,大家都是在后来的生活中需要自己慢慢克服,心灵鸡汤到底是治标不治本。我很赞赏这种自我坦露,文章贵在诚,它瞬间拉近了作者艾小柯和我这个读者的关系。她写父母从国内到悉尼,她陪父母外出散步,“这两个吵了一辈子架的家伙竟如此相亲相爱,她总是看不够也看不惯。父母真的老了,她想起了以前的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照顾,她终于,终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幸运。故乡是一座碑,人生的颠簸,逃亡,流离,原来都是为了让她走这一道抛物线,为了从黑中找到白,从恨中学会爱,就为了和解,为了找到起点,找到真的自己。一切的一切,恍然是修行一场。读到这一章节,触动往事,我心有戚戚然。我读这本书,也像划了一道抛物线,先是高开,然后低走,最后又重回高位。关于这本书,最后以八字概括之:诚意满满,值得一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喜欢作者的书评和影评,才爱屋及乌地买了她的书。文笔饱含感情,有别于其他人的游记。
  •     只是想看实话
  •     通过她的眼睛看世界,有熟悉的纽约大街和筋疲力尽的黄山,大多是陌生的异国生活经历。有个人陪着一起流浪,是种幸福。
  •     出版社确实稍惊。不过想起玫瑰与XX那一本,选择豆瓣写手也没什么不合理。文字平实,不仅不够风流,甚至有些涩。也许是太平实了,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读的优秀作文选,所以实在建立不起好感。这种文体和内容大概实在算不得此位作者的长处。
  •     因为喜欢小柯的影评去购得此书看,很细致,,很喜欢新奥尔良那部分巫术狂欢节酒吧爵士乐很吸引人,在旅途中参插很多历史文化背景自己的感悟,觉得写得小心翼翼,可能就像很多年轻的写作者一样,害怕放之于庞大的阅读体系只有自我表达的渴望太个人化而对于读者失去阅读的意义,但就像你说的,书籍的意义在于被看见,而不是解答。一切从来如此,不因我来有所不同,不因我去有所改变。你想要不同,你想要改变,你想要更多,那么你走,你滚。
  •     说实在的,小柯像是我懂事的姐姐。
  •     本以为是几趟飞机的读物,现在才看完。末尾乡愁的部分大概是让膝盖中了太多箭,有些不敢面对的拖延了吧
  •     只能给3星,原因是文学性不够,作者还是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的,但要说从中得到了见闻、旅游感悟,还是文学熏陶,是不够的。但为啥想留着,因为,越到后来,真心开始显现,一旦开始自我揭露,意义就深刻起来。
  •     更喜欢艾小柯的流浪~
  •     跟着文字去旅行
  •     认识小珂得从豆瓣上看她的影评说起,关于她的经历更是好奇,所以她出书后,也想买来看看. 个人其实一直都更喜欢看人文, 介绍更多的是周围的人,事, 小珂的这本书,更多着墨于景. 尽管如此,对我来说,此书的亮点应该是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的新奥尔良, 似乎这就是她的第2故乡, 阅读之时,连我这个读者都着迷于这个陌生国度的陌生城市,赞!
  •     挺美的,刚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笔触很新鲜,特别是对颜色的描述,读到中间有些疲倦了,虽然各国各地的景色都不一样,最后终于写到了流浪的起点,生活化起来了,很喜欢。
  •     原来成长,就是一个生命的可能性慢慢缩小终于坍塌的过程。
  •     理科生的实诚
  •     旅行类的书;新奥尔良、旧金山、澳洲,最好的是最后归于中国,引申出故乡父母的乡土情
  •     借这本书完全因为它关于旅行,曾经热衷于旅行、流浪,觉得很酷很自由,想看看有相似爱好正并在路上行走的他们的感受体会。现在推脱与家庭条件...种种因素,热情渐渐减退,但我相信它永远不会消失,我会尽力在现在或不久的未来多赚一些钱,多看一些风景!好好珍惜利用大学时光...
  •     在图书馆看到时像寻得一件宝物似的揣在怀里,读着读着发现不能酣畅淋漓,每日读上一两篇,不然会被堆砌的过于抒情的词语搞得疲乏。但愿自己别失去耐性不得不还回去。 啊昨天还回去了,真的没读下去。文字的真诚是可见的,但就是吸引不了我啊
  •     前三分之二的内容我读到的是作者饱满的阅历和精彩的经历,她走过那么多我甚至名字都记不全的地方,遇到惊心动魄的环境,笔触轻扬过程却缤纷,其中一星要给为数不多的摄影图,最后回归到江南水乡那几个地方让我感觉到她是真有故乡情怀,但还感悟不到作者的愁。故事多样,异乡人的生活。
  •     看了她那么多文字,买本书算还了人情~异国生活的描写,很有林达的调调,贯通古今,理性兼顾感性,有趣有味道!书快结束时回忆国内生活,那些逝去了的年少时光,敏感而又懵懂,童年生活,求学经历,城市间游走的见闻,以五年未见的父母探望做结。全书,流浪者在感受着异国他乡的乐趣、惊奇时,那忧愁也一直伴随着她。
  •     可爱的气质
  •     文字倒不错,看得出来文学功底挺深的。不过我不太喜欢这种没什么故事性,大段大段描写的文章
  •     和写影评的那个艾小柯不一样,在这本书里,艾小柯的口吻像一个小孩。我以为她会更加理性,但没想到她是一个执着于逻辑但感性十足的人。曾经以为她是电影科班出身,没想到这份热爱和了解跟她的专业毫无关系。
  •     只有你真正走出去,你才能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大,这么美好。只有你走出去,你才能体会为什么出国生活的人会把自己叫做“流浪者”。也只有你走出去,你才能体会那份如影随形的乡愁是什么滋味。每个人都有自己“流浪”的故事,每个的故事都值得被珍藏。
  •     随手翻阅了几篇 文字风格比较平实 相较而言更喜欢傅真的文字
  •     像被安置了“远方”情结的绝缘物,我无法扣住她的文字衍生出比字面更富深意的内容或心神交合的共鸣。我难过,并不是感悟力的迟钝,而是,我还未到达她所领悟到的生命另一层深度。我摘抄她关于艺术品的描绘和理解,我觉得这本书就是文字博物馆,但短暂的十几年还未促使我成长到能够获得太多。或许,有一天我也在路上,我便会明白,也会找到我离开行走又回归的意义。
  •     原来,成长就是一个生命的可能性慢慢缩小终于坍塌的过程。
  •     其实难副
  •     没有读影评时给人的兴奋;296页,如果删去不必要的背景介绍,百十来页的篇幅,会给人更好的读感。
  •     “认识”艾小柯还是无意看到了有关科恩兄弟的影评才注意她的。后来看了她写的好多影评,真心佩服她的“广袤”的知识面。在电影这一方面。这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吧,三年磨一剑看出来很用心。看这书像是在听民谣,清新质朴,只是有些抒情的地方太刻意了…还是看她的影评痛快。另,这书是北大出版社的,让我想起我的教科书,装订还是那么烂…
  •     "承诺的无法兑现才是乡愁之尴尬的根源。"
  •     《北京,北京》和《望乡》很棒。
  •     不凝练,没有留白。文字功底不高。
  •     水果送的书,放在办公室有空的时候读读。有几篇还是不错的。
  •     诚意之作。
  •     看了小珂书中的几篇文字和一些影评。一开始是被她的经历吸引的,经济学博士毕业竟然在网上写了这么多的文字。文字,虽算不上惊艳,但是很真诚。也看了一些人的书评,再结合书,才知道小珂小时候原来是个令人讨厌的人。至于她为什么离乡去美国,从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书中描写了她童年、青少年的事情,也让我产生共鸣,谢谢你,那么柔软,那么真诚!这本书,对她来说,应该是起点,是感悟的总结,恭喜你。也祝福你,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     南开国贸出游侠,从顾剑到小鹏,再到艾小柯。她走过了很多名山大川,走过了许多有意思的地方,却始终不改初心。喜欢她的文字,从内心隐秘的角落讲,是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的人生轨迹——出国念一个经济学博士,然后走过异国他乡的很多地方;而不是偏安一隅回到家乡过体面而有滋有味的生活。每个人都只有一种命运,让没有欲念的佛帮我们实现各种各样的欲念,此心安处是吾乡。
  •     只是豆瓣影评写得好真不能随便出书,显示屏上漂亮的文字到了纸上不一定能看。
  •     在艾小柯的母校—南开大学,读完这本文艺清新范的游记,可能也算种缘分吧。不过,接连看了两部发人深省的小说,忽转至这么小清新而遍布艺术气息的随笔,有些难以适应,可能我本质上不是个那么浪漫且随性的人,我喜欢的游记和随笔,更多是以事写人 以人述城,体会庞大的历史迁移,慨叹人生浅薄,世事无常吧。所以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临近结尾的《望乡》,终于讲起的儿时往事,带着强烈感情和个人色彩的追忆,才最引我共鸣吧
  •     好想好想游他一游
  •     奥尔良和望乡。异乡和故乡。
  •     突然好想回家
  •     写新奥尔良那篇是真的好。写悉尼,墨尔本,也都不错。但有点可惜,其他更多的则略平铺直叙。
  •     因为《珀斯的云》购入实体书;最喜欢的是《离开新奥尔良》;《金山旧梦》里的三和粥粉面店可以M一下;其他的真的散的很散就对了。哦~我很想去墨尔本。另外:出版社的装帧真的是渣渣,书封看着看着居然掉下来了。
  •     我在麦田书坊的故乡看到了橄榄树 梵高最爱的模特之一
  •     看这书像是在听民谣,清新质
  •     有文化就是比没文化的强
  •     从关注小柯到买她的书。
  •     随笔写的好的,真的很少
  •     文字较稚嫩,亦如多年前的我啊。
  •     矫情是矫情了点,但是不矫情的时候还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