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大纲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50269793
作者:蒋廷黻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蒋廷黻(1895—1965)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先后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研究历史,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开山的人”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第三节 东西对打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录一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一 中西方关系发生变化
二 欧洲人的蚕食
三 葡萄牙设法通商
四 国外殖民势力更替
五 康熙帝的外交
六 外交策略不进反退
七 马戛尔尼来华
八 英国输入鸦片
九 鸦片战争前后
十 “抚夷”的难题
十一 “剿夷”外交的代价
十二 俄国侵吞国土
十三 自强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十四 尾 言
附录二 琦善与鸦片战争
一 引 言
二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军事关系
三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外交关系
附录三 南京的机会与日本的“和平”
一 小 序
二 “九一八”的责任问题
三 国联调查团所指的路
四 南京的机会
五 热河失守以后
六 长期抵抗中如何运用国联及国际
七 这一次的华府会议
八 我们目前对于中央最要的希望
九 “九一八”——两年以后
十 国际现势的分析
十一 论“日本和平”
十二 经过“满洲国”
十三 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十四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作者简介

本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以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作为论述主线。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1949年以前的中国史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及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著述,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廷黻的史学观点。
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与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三足鼎立,成为研读中国近代史的必备之书。


 中国近代史大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终结于南京静海寺的一纸条约;而1949年的国共纷争,则可以将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视为终结。从1840到1949,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结束,都与南京这座城市有着紧密关联。2016年6月25日下午,金陵读书诸位理事与新老书友,特意齐聚梅园书房,以讨论蒋廷黻先生的经典史学小书《中国近代史大纲》为开端,探讨中国百年近代史进程中的成败得失。我们的讨论与交流,也正是与南京城,乃至整个中国在这百年之中的历史变迁,进行对话。此次沙龙,宋老、丁老、竹林、竹洲、半岛、蓑翁等金陵读书六大理事悉数到场,一番交流过后,相信到场的诸位都是收获满满。沙龙由竹林兄做开场分享。竹林特意为此次沙龙准备了近万字的讲稿,单从“负乘致寇,不复王侯”的讲稿题目,就可以看出他此次分享的宏大视野和体量。竹林先从金观涛、刘青峰先生的《开放与变迁》和彭慕兰先生的《大分流》这两本书说起,讲述中国传统政治社会结构能够维持两千年基本稳定的原因,并指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是造成中西力量对比变化的重要转折点。接下来,他分别从思想流变、地缘政治以及天朝崩溃这三个角度,讲述百年中国近代史的演化逻辑。首先,在思想嬗变层面,竹林用从“天下”到“世界”来总结晚晴思想世界的变革状态。他分别从林则徐的被神化、儒家义利之辨思想的破局与演化,以及古老与现代的错位这三个角度,来对上述变化加以阐释。其次,从地缘政治层面来说,竹林用“剪刀”与“砍刀”来形容近代以来,中国遭遇的三个主要列强的威胁,如果说从海疆来的英国是“剪刀”的一臂的话,那么剪刀另一臂就是从陆疆来的俄国,而崛起的日本则犹如一把砍刀,当头劈来。三国均有侵吞中国的野心,但都由于地理距离、他国钳制等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接下来,竹林用晚清的陆疆派与海疆派之争,来论证古代中国“守在四夷”观念的高明。最后,竹林根据一系列重要史实,认为造成清朝这一所谓天朝上国崩溃的原因,应该是始自鸦片战争,终于辛亥革命。在晚清复兴与崩溃的历史纠葛之中,有三个线索值得关注。第一是“两个汉人一台戏”,即洪秀全与曾国藩,两人尽管是死对头,但在客观上,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曾国藩兴办团练带来的地方派离心势力的加强,都起到了把清朝统治基础慢慢掏空的作用。第二是三次挽救清王朝的失败尝试,即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以革新为特征的戊戌变法,和纯粹民粹力量主导的义和团运动。第三则是对清王朝的最后一击,即辛亥革命。第二位分享的是丁老师。丁老师首先讲述了近代史与现代史的概念异同,并指出把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统称为中国近代史(1840-1949),已经基本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与这两个概念相对应的是,则是近代化与现代化的概念分立,尽管内涵类似,但中国最早提出现代化一词,还是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初期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丁老师指出,蒋廷黻这本书里对恭亲王和文祥这两位满人在洋务运动中重要作用的肯定,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这跟很多史书只强调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官僚的作用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书中从文化与名教的革新与维护角度,来看待曾、李与洪秀全的对立,也是非常准确。由中国近代史的论述,丁老师引申到关于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探讨上。他认为在当代,对历史采取虚无立场的主要有四类人,他们分别是:旧时代的遗老遗少、国外反华势力、部分资本家和资本代理人,以及在改革和官员贪腐过程中利益受损的普通民众。他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来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即:“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接下来,蓑翁主要结合《中国近代史大纲》一书本身来进行相关点评。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本书很难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史学学术论著,其文字平白、浅显,近乎于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写法跟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很类似,可读性强,但如果严格按照学术标准来衡量,则其很多论述显得主观、随意,缺乏足够史料的证据支撑。蓑翁从书中所言“中国古代倡导变法的只有王莽、王安石两人”和“袁世凯直到死,美做过一件于国有益、于己有光的事情”这两点,来指出这本书论述的随意和不严谨。那么为什么这样一本有着诸多缺点、学术性也不是很强的小书,问世之后能够不断再版,并且位列民国经典史学论著之列呢?答案或许就在于这本书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开创性。本书将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把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作为论述的主要线索。这跟中国传统的史学论著要么限于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没有明显叙事线索,要么就以供君王臧否执政得失(《贞观政要》《资治通鉴》)作为叙述主线的做法,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与反差。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一下子沦为落后挨打的对象,强烈的落差感让救亡与富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注历史和国事的主要侧重点。正基于此,蒋在本书中开创的学术传统,便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曾经的主流框架。1949年以前的中国史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及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著述,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廷黻的史学观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在西方列强的炮火声中开启的,因而要考察这一历史进程,就不得不关注中国与西方在这百年历史进程中的交流、互动与对抗。而这一点,对于本书作者蒋廷黻来说,可谓是深有体会。早在1911年,他便远赴美国求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学和西学知识的兼修,使得他能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全球化视野里,考察中国的发展与变迁。而从书中对中英双方之于鸦片战争的不同指称,以及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方面全面考量太平天国运动这两点,都可以看出蒋的不俗视野。蒋在本书开篇,将中国近代落后的三大原因,总结为:科学不如人,技术不如人,以及国家观念和国家能力不如人。蓑翁认为,如果说自强运动所针对的,是前两点原因的改善的话,那么从戊戌变法、晚清新政,再到国共两党的革命,所聚焦的,都是第三点落后原因,也就是希望重新构建一个强大而有凝聚力的现代国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国家主义导向,蒋在书的结尾处才充分肯定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设置“训政”时期的合理性。第四位发言的是从昆山远道而来的竹洲理事。他从三个方面畅谈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首先,从事道教工作的竹洲认为,宗教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引发汉末黄巾军起义的太平道,还是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拜上帝教,都可以看出宗教的巨大力量。其次,交流是求同存异的基本方法,只充分交流,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最后,科技则是国富民强的关键手段。四位理事分享过后,金陵读书会长宋老师开始做分享。他顺接丁老师的意思,讲述了近代与现代,近代性与现代性,近代化与现代化这三对在英文里同一对应词汇的概念分野。尽管中国的近代史与现代史已经统一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但在文学领域,仍然坚守着近代与现代的分野,即把1919年的五四运动,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在宋老师看来,中国近代的百年变迁,是大周期与小周期,内周期与外周期叠加作用的结果。小周期就是指中国的三百年王朝变更律,大周期则是指中国自秦朝以来维系近两千年格局遭遇的重大变迁;内周期是指清王朝面临的诸多内在矛盾,而外周期则是指西方世界的迅速兴起。宋老师从五个历史横断面,来讲述南京这座城市跟中国近代史变迁的关系。第一件事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在南京静海寺签订;第二件事是1864年,曾国藩、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破南京城,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第三件事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第四件事是1945年9月9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办驻华日军受降仪式;第五件事是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中华民国在大陆的历史宣告终结。接下来,吉文伟、乐爸爸、哈皮波等书友也分别从历史观、传统之于近代化的利弊得失,以及对于近代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思考等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百年近代史的个人观点。整整200分钟的沙龙过后,大家都仍然是意犹未尽。最后,请允许我用吉文伟书友提到的苏东坡先生的一句词,来作为此次沙龙实录的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百年风云变迁,如今谈笑中一瞬而过,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微妙与深邃。就此搁笔。2016.6.25晚作于竹林斋(本文参考了宋老师、竹林、蓑翁、乐爸爸提前撰写的书面讲稿,在此感谢!)本人原创公号二维码,欢迎关注。
  •     今年早春,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大纲》一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再版,这已经是这本书自抗战之初问世以来,在中国大陆出现的第十几个版本。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本书的内容,可谓是平白、浅显,近乎于中小学历史教材,写法比较类似于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尽管具备较强的可读性,但学术性并不能算很强。不仅如此,蒋在书中的很多论述也显得主观、随意,缺乏足够史料的证据支撑。比如书中81页就提到:中国古代倡导变法的,只有王莽和王安石这两个人。这句论断显然经不起推敲,它将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和张居正变法等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法全部排除在外。类似这样不严谨的论断在书中出现的频率不在少数。比如书中101页说:袁世凯直到死,也没有做过一件于国有益、于己有光的事情。这样的论断不只不符合当下最近史学研究的成果,甚至跟书中之前所讲的袁世凯早年在朝鲜稳定政局的功绩,也形成自相矛盾。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样一本有着诸多缺点、学术性也不是很强的小书,问世之后能够不断再版,并且位列民国经典史学论著之列呢?答案或许就在于这本书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开创性。本书将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把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作为论述的主要线索。这跟中国传统的史学论著要么限于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没有明显叙事线索,要么就以供君王臧否执政得失(《贞观政要》《资治通鉴》)作为叙述主线的做法,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与反差。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一下子沦为落后挨打的对象,强烈的落差感让救亡与富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注历史和国事的主要侧重点。而这一主题,直到蒋先生写作出版本书的抗战之初,仍然没有任何变化。正基于此,蒋在本书中开创的学术传统,便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曾经的主流框架。1949年以前的中国史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及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著述,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廷黻的史学观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在西方列强的炮火声中开启的,因而要考察这一历史进程,就不得不关注中国与西方在这百年历史进程中的交流、互动与对抗。而这一点,对于本书作者蒋廷黻来说,可谓是深有体会。早在1911年,他便远赴美国求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学和西学知识的兼修,使得他能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全球化视野里,考察中国的发展与变迁。比如在书中分析鸦片战争时,他就通过中英双方对于这场战争的不同指称(中方称“鸦片战争”,英方称“通商战争”),来分析中英双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又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时,蒋并没有简单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受基督教影响而诞生的,就把太平天国简单归类为西化的产物,而是在分析其宗教革命的同时,也考察其在种族革命和社会革命方面的得失。透过这些分析,蒋的博大视野和不俗史识,得以清晰的展现。也正是因为以近代化进程作为叙事线索,蒋在书中对晚清重臣李鸿章的评价,才没有陷入传统士人阶层那种“卖国贼”、“贪腐成性”的道德指责,而是充分肯定其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变革中国传统制度缺陷的决心与勇气。开始于同治年间的自强运动(今称“洋务运动”),尽管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而最后宣告失败,但其开启的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却在民国和随后的共和国时期得以延续。蒋对恭亲王、文祥、曾国藩、李鸿章等自强派官僚的开创性贡献,也给予大力的褒扬。蒋在本书开篇,将中国近代落后的三大原因,总结为:科学不如人,技术不如人,以及国家观念和国家能力不如人。如果说自强运动所针对的,是前两点原因的改善的话,那么从戊戌变法、晚清新政,再到国共两党的革命,所聚焦的,都是第三点落后原因,也就是希望重新构建一个强大而有凝聚力的现代国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国家主义导向,蒋在书的结尾处才充分肯定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设置“训政”时期的合理性。时至今日,中国的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尽管国内存在诸多矛盾,但可谓是稳步走在复兴进程之中。此时,回顾蒋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成败得失的相关分析,仍然可以体味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就此搁笔。2016.5.24晚作于竹林斋(本文即将刊发于2016年6月29日出版的《南风窗》杂志,见刊稿略有删节。)本人原创公号二维码,欢迎关注。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第二遍
  •     仍有删节,哪是什么全本。
  •     通俗易懂,近代史三大祭奠者之一。但某些观点现在看来过时了
  •     一部湖南人的运动史
  •     外三种 好,已经可以独立成书了,哈哈
  •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书近乎于中小学教材体,过于平白浅显,而显得学术性不足,很多论述也过于主观、随意,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本书的最大价值或许是在于史识方面,开创了从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先河,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开创性,才使得这本有明显缺陷和不足的小书,能够被称之为民国学术经典之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