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遇》书评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4265120X
作者:何晓毅 著,[日]石堂由树 插图
页数:238页

【zz】佳肴最美是初尝

最近看了《食遇》,很有意思的一篇关于吃的杂文小记,力荐给大家。刚好读到玉兴一篇关于《食遇》的读后感,全文转载如下:人生最美是初见,佳肴最美是初尝。岁月流逝,何晓毅守候着最纯净的记忆,深情的回望最惊喜的初尝,仿佛时光倒流,唤醒了昨天的记忆,一次次初尝,初尝时的背景,人和事儿,亲切,会心一笑,共鸣,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害得我,乘地铁坐过了站,昨天晚上失眠。何晓毅的笔,太细腻了,当时的情景,连心理活动都跃然纸上。第一次跟老哥吃北京烤鸭,不知道什么价,鼓足勇气,以英勇就义般心情,做贼心虚般行动,小心翼翼地跨进“全聚德”的门槛。不知道吃烤鸭还送鸭子汤,将错就错还以为捡了便宜做贼一样的喝,喝完没敢多停,急忙挤出门溜了。扉页上,一句话:我妈说了:“肚子饿了,吃X都是香的。”没有挨过饿的人,没有刻骨铭心的挨过饿的人,是说不出这话的。何晓毅十五岁之前没有吃饱过,上大学时的晚上,还经常饿得发慌、饿得发疯。他写这样的文字,是忆苦思甜。有共同集体记忆的读者,读这样的文字,也是忆苦思甜。跟今天的孩子讲这些,他们不理解,更不会有共鸣。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不知道苦,也不珍惜甜。从这个意义上说,吃过苦的人,是有福的。容易知足,知道珍惜、感恩,有比较强的抗挫折的潜力。让年轻人了解一下父辈吃的苦,对他们的承受力的涵养,有好处。正如何晓毅在自序里说的:这些文字是在他心里郁闷难受的时候,自己哄自己高兴,想高兴的事儿,吃美食,是高兴的事儿,想着写着,心里就平静下来,就感到幸福了。比如,想想,自己家祖上八辈也没有海外关系,现在居然能够跟日本人一起吃生鱼片,就高兴了。他自己写高兴了,我读着读着,也心情很好,像读《闲情偶寄》。现代人,压力大,烦事多,或多或少,都有点儿抑郁,读《食遇》,有药的功能。这又带出一个启示:何晓毅当时就是自己写着解闷儿,不是为了评职称,不是为了稿费,也没有想出版,不管什么文法章法,自己写着玩儿的文字,写给自己的文字,是心灵的原稿,恰恰是最鲜活的,最真实的,最有可读性的。游戏是人的天性,再好的事情,一旦有了功利目的,就变了味儿,也很难有精品。话糙理不糙,为什么私生子聪明?因为是激情的副产品。中华民族性格的衰落窝囊,缺少创造活力,与婚姻包办,与“为后也,非为色也”不无关系。吃什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情结、文化、品位。何晓毅第一次吃河豚,不知道是河豚,不知道河豚在日本有多昂贵,一般人是吃不起的,没有觉出有什么好吃,也不珍惜主人的情谊有多重,相当于《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吃人参果,糟蹋了。何晓毅挖苦老婆品咖啡,老婆反击:“你个农民懂什么?”跟咖啡关系不好,如此下去,跟老婆的关系都要出问题。所以,提升人生质量,首先有品位,有品位,才能有品味,才会有回味。其实,上天给过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美好的初见、初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曾真正品味、回味,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珍惜、感恩。吃什么重要,跟什么人吃,在什么情境下吃,更重要,记录这些情境的文字也更有味儿。比如,何晓毅《担担面》文中,担担面诱人,胖姑娘更耐看。多年后,他还专门到新街口去找那家担担面馆,竟然还在,胖姑娘竟然也还在,但显然已经当上领导了,穿的衣服也干净了,也不用卖票了。还有,大学时代,去秦皇岛第一次吃鲜美的牡蛎,第一次喝“苦的发抖”的咖啡固然难忘,但最令他魂牵梦绕的,还是那位与他一起吃牡蛎、喝咖啡的最要好的女同学,不幸英年早逝的女同学。由此,我想起老姐,想起老姐病危前的日子。如何能让老姐吃下一口东西,是当时最头疼的事情。当时,老姐吃下的任何一口东西,都可能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口东西。全家人包括亲戚朋友不惜任何代价绞尽脑汁啊。我煮了几个玉米,把粒儿掰下来,把每个玉米粒尖儿上的胚胎牙子抠下来,攒了一小碗儿,打碎了,煮成粥,老姐艰难的喝了一小口,还是呛了出来。居里夫人说:“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可悲的是,很多人,不仅每天活的不愉快,日子过去了,也没有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何晓毅是幸福的,当年,吃烤鸭时,“真是感动天下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现在,又回忆、回味这些美好,这就是幸福的加倍了。何晓毅的《食遇》,提醒我们,美食,人生美好的一切,初尝时,要细细的“品味”,事后的日子里,要慢慢的“回味”。如果把与“美”的每一次邂逅,都当成最后一次,就更加珍惜了。以上是我读后的一些感想,还是请师友们读他的原文吧。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女画家的插图,也很隽永有味儿。


 食遇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