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方法论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208137501
作者:林安梧
页数:260页

内容概要

林安梧,一九五七年生,台湾省台中县人.
国立台湾师大国文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博士,美国傅尔布莱德访美学人,
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麦迪逊校区)访问学人.曾多次获得青年著作奖,行政院第一届
重要学术著作奖助,国科会奖项及计画十次.曾任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创所所长,《思与言》主编,《鹅湖》月刊社社长,主编,东方宗教
讨论会会长.教育部大学评鉴委员.
现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暨研究所专任教授,国立中央大学哲学所,中文所兼任教
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通识教育学会理事,东方人文学术基金会董事,教育部大学
评鉴委员.
担任博,硕士生论文指导教授已超过三十篇,担任相关之期刊论文,各大专校院副教授,
教授升等,教育部副教授,教授升等之评审委员超过七十次以上.
专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存在,意识与实践》,《中国近现代思想观念史论》,
《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
《儒学革命论:后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教育哲学讲论》,《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
存有学探源》,《道的错置:中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结》,《儒学转向:从「新儒学」到「后
新儒学」之过渡》,《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新道家与治疗学》等十余部,以及专业学
术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代序中国人文诠释学:“生活世界”与“意义诠释”
序言“话语”、“诠释”与“道”:中国人文诠释学之建构
第一章人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异同
一、科学指的是经由严格、合理的程序步骤而构成的系统性学问
二、整个学问和文化传承之间要有连结
三、人文是以人为本,以文为末,以本贯末
四、人文学的目的在于让人能安身立命
五、从人文学的特质去解析,展开入文学的态度、方法,达到最终目的
六、自然科学理解世界是“主体对象化”的理解,是“我与它”的关系;人文学则是“生息互动感通”的理解,是“我与你”的关系
七、自然科学与人文学二者态度的误用产生不相应的结果
八、人文学客观性的证实来自大家心灵上的共同认定;自然科学客观性的证实来自于它的运作的可重复性
九、人文学与自然科学的目的都在正德、利用、厚生,而人文学的重点在正德,自然科学的重点在利用、厚生
十、“熟者使生,生者使熟”,让熟悉的东西回到陌生再去了解
十一、人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分在于人对自由的渴求、人也会堕落
十二、从无明到超越——仁心的凸显
十三、价值的挺立——人文学建构的基础
十四、理念的追求——人文学的核心
十五、生命的感通互动——方法的进入
十六、问题与讨论
第二章方法、方法论与方法论意识——兼及中西哲学之比较的一些问题
一、哲学是智慧的开显和对真理的追求
二、“方”是具体解决问题的技术,“法”是普遍而客观的形式法则
三、方法不是万能,所有的方法都与人内在的心灵相关
四、“加上‘科学’就很科学”,是对学问、方法的一种迷思
五、自然科学的特点在于“摄质归量”,人文科学的特质是“由量返质,以质为本”
六、方法论的涵义及层次:“方法”、“方法论”、“方法论意识”
七、方法是多元而一统,统摄于“道”
八、道是宇宙万有一切化育、一切存在之源
九、东方哲学的连续与西方哲学的断裂问题
十、方法的最高境界:知几其神乎
十一、“道”统摄方法论,下及于经验世界
十二、方法、方法论、方法论的最终目的:体悟学问之道
十三、做学问能熟,自然能知几其神乎
十四、真正的生命是内在生命位阶的自我理解和体会
十五、方法论意识是一隐含生命心灵深处的指向
十六、方法论意识的最高境界,可以“上通于道,下达于明”
第三章人是世界的参赞者、诠释者
一、华人文化传统里的天、地、人
二、华人文化传统里的理想向度:内圣与外王
三、西方的哲学主流传统:人是理性的动物
四、中国的重德传统和西方的理智传统
五、西方的神秘主义传统和中国的生息感通的传统
六、西方近代哲学的基础性坐标:我思故我在
七、启蒙时代:西方理智主义传统的转向
八、西方的现代性起源:外显的理智主义传统
九、中国的人文主义和西方的人本主义
十、“觉知”是从“意识之前”到“意识所及”的过程
十一、“觉知”不只涉及方法论,而且是存有论的问题
十二、穿破表象、觉知实象,即此实象即是本体
十三、“气”聚而成“质”,“质”构而成“形”,论其形而成器
十四、“仁”是存在的道德真实感,是一根源性的、实存的、感通的关系
第四章语言:存有之道落实于人间世的居宅
一、东西方文化形态异同的区别
二、通过话语系统,以参赞、诠释世界
三、从“不可说”到“可说”,而“说出”对象
四、话语的异化与人的意趣、利益、趋向、贪取密切相关及其消解之可能
五、“语言”使对象从主体脱离出来成为决定了的定象,因而也渐离了“道宅”
六、尊道而贵德:回溯到存有之道本源,重视内在的本性
七、通过后设的语言活动去反省语言活动的异化与限制
八、道家不只是主观境界的形而上学,而是一存有的治疗学
九、“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佛教的治本之道
十、道通为一:“道”与“言”互藏以为宅
十一、学问要旁通、要统摄,要真积力久则入
十二、儒家强调“克己复礼为仁”,道家则强调“尊道而贵德”
十三、儒家强调人文的自觉,道家强调归返自然;道家具有解构与瓦解的力量
第五章道(存有):语言调适而上遂的本源
一、“道与言”:道显为象、言以定形
二、“道与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三、“回溯于道,下返于形”:存有论的回归与知识论的论定
四、语言的异化、拖曳衍生严重的“倒反”状态,即“亡其宅”的状态
五、语言如何经由“遮拨”、“遣除”、“治疗”的过程,调适而上遂于道
六、“回溯于道”不是话语脉络逐项的递进,而是话语的撤除与异化的疗治
七、“上遂于道”、“心凝形释”:异化的克服
八、中西方哲学观点的异同:“无言之境”与“话语之源”
九、中西方哲学“天道论”、“心性论”与“存有论”、“知识论”的异同
十、“生命与价值的一致性”与“存在与思维的一致性”之对比
第六章诠释的层级:道、意、象、构、言——关于哲学解释学的一些基础性理解
一、“说明”是外在因果的表述,“解释”是内在理由的阐发
二、理论逻辑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内在的契入理解”;时间历程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实际行动的进程”
三、进行解释时,理论逻辑之次序与时间历程之次序,是一体的两面,有一种互动关系,即所谓“解释学的循环”
四、诠释的层级——第一层:“言”(语句的记忆);第二层:“构”(结构的把握)
五、诠释的层级——第三层:“象”(想象的发挥);第四层:“意”(心灵的指向)
六、诠释的层级——第五层:“道”(总体的根源)
七、学问之道: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上通于道,再由道而开显
八、“诠释”是站在某个“视点”展开的理解活动,再给出一套语言文字符号的建构
九、学问须见“道”:因而通之,皆可以造乎君子之道
十、由“技”进乎“道”——学问不能停留在“语句、结构”层次,要到达“道”的层次
十一、因道而开显——王夫之“造乎其道”的诠释学
十二、结语:跨过“语句”的层次,而直接到达“道”的层次
……
第七章“言”与“默”:从“可说”到“不可说”
第八章“建构”、“瓦解”与“开显”——一个东西方哲学对比的观点
附录一:“存在觉知、话语建构及其瓦解”之问题讨论
附录二:后新儒学的建构之一——以社会正义论为核心的儒学诠释
附录三:当代中国哲学思维向度之理论反思
问题与讨论

作者简介

本书分为八章,三个附录,多篇文章写于1996至1999年间,作者于2000年在台湾高校开课讲解了这些内容,并根据上课录音有所增补,于2003年在台湾首次出版了此书。


 人文学方法论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