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他我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09786703
作者:黄巍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黄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妇女理论研究基地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女性学。曾在《人民日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先后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奖、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五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三等奖。

书籍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16
第一节 新中国十七年的女性形象定位/17
第二节 “文革”前后的政治文化语境及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29
小 结/35
第二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类型与特征/36
第一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类型/37
第二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特征/84
小 结/90
第三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形成的原因/92
第一节 中共对妇女解放运动认识的简单回顾/93
第二节 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与“突出政治”的教育/109
第三节 全国妇联和地方各级妇联对女性的组织和动员/120
第四节 “批林批孔”运动对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强化/127
第五节 舆论宣传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倡导/132
小 结/151
第四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内涵/153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抗争文化/154
第二节 新社会与旧观念/165
第三节 国家权力与民间社会/178
第四节 女性意识与男权社会/186
小 结/195
第五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和女性的多维面相/197
第一节 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197
第二节 女性的多维面相/204
小 结/213
结 语/214
参考文献/221
后 记/234

作者简介

女性作为一个特殊而又引人注目的性别群体,撑起了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她们的形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出当时国家与社会中的妇女权利和价值观,还会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的国家政治走向和社会心理状态。文革时期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女性形象更是独具魅力。本书从不陈说,力辟蹊径,选取1966~1976年中国的女性与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女性形象政治化做了梳理、分析和多维解读,描绘了那个特定年代女性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历史轨迹:在现实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治化转向。
本书借鉴和吸收了海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立足于解密的档案资料,以特定的研究视角和细致严谨的笔触刻画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论述公正平和,发人深思,对于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艰难转轨不无裨益。


 自我与他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作者陷在gender erasure的框架里无法自拔,虽然看到了很多丰富的复杂的材料,却还是在不断肯定一个明显有问题的论点。胡乱使用托克维尔、杜赞其、李泽厚使得自己的理论对话体系极其混乱。另外题目“自我与他我”并没有体现在论证里。
  •     提供了一些我所需的背景资料和文献。老生常谈和扯多了的部分就快速浏览了。论文的名字不太妥当,“自我与他我”实在是没有错却又不痛不痒的“点题”。还有各章节标题都是“女性形象”,因为必然难免扯多论文名里就干脆写作“女性与形象”也是没有必要。其余的就不评了,免得自己的论文写出来打脸。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史的研究在国内相对薄弱。这本书立足于大量解密的档案资料,分析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过程、原因和社会文化内涵,在博引史料的基础上,借鉴了海内外关于该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引用了大量社会化、文化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作为博士论文而言,质量已经可谓是相当优秀。
  •     看完统一系列的《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接着读本书发现两本书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相对来说本书表达更加流畅、结构更清晰,虽然在资料详实度、挖掘的深度等方面稍显薄弱,但还是更喜欢这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