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05995553
作者:陈丹青 等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野 夫,原名郑世平,网名土家野夫。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当过警察、囚徒、书商。曾出版历史小说《父亲的战争》、散文集《江上的母亲》(获台北2010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大奖,是该奖项第一个大陆得主)、散文集《乡关何处》(被新浪网、凤凰网、新华网分别评为2012年年度好书)。
齐邦媛,1924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1947年来台湾,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內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著有自传体长篇作品《巨流河》。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这个世界还好吗
陈丹青: 中国人太能干反而该少做事 3
傅佩荣: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34
麦 家: 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 43
杨丽萍: 现代人不清楚自己的文化属性 62
第二部分 “黄金时代”的黑洞
野 夫: 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 81
齐邦媛: 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能安慰人 100
苏 童: 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 104
马 原: 诺贝尔文学奖早已不了解世界 123
第三部分 柔软让你倾听整个世界
严歌苓: 每个作家都要有同情的耳朵 139
池 莉: 我天生就是“雌雄同体”的作家 150
翟永明: 诗歌在世俗层面完全没用 156
蒋方舟: 我不是女性知识分子 176
第四部分 在身体和心灵的孤岛上
阿 来: 西藏变成了外来者的形容词 203
梁 鸿: 农民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 222
张大春: 眷村已成为政治符号,不值得缅怀 235
廖信忠: 台湾人没有优越感 252
第五部分 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白先勇: 我是个作家,迫不得已救昆曲 261
孟京辉: 中国戏剧缺少胡玩胡闹的胸怀 268
姚 谦: 唱片死了,音乐还活着 282
陈 坤: 我不愿享受被人谈论的娱乐价值 289

作者简介

时代高歌猛进,却并不全然美好。面对这个浮躁而迷茫的世界,我们质疑,我们妥协,但总有那么一群人挣扎出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时代,又回应时代。
“这时代”毋宁说是“我时代”,他们的人生选择如此不同,但又彼此互为参照。与他们对话的记者、编辑,也都是80后和90后,在彼此“陌生化”的碰撞中,或许可以一窥时代的真实样貌。
文学、文艺或许无用。我愿意把时代与文艺比作钢筋与花朵的关系,如果本书能唤起你一点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让你知道还有人这样思索时代、审视时代,进而生出些悲悯心、反省心、进取心,便是我们的幸运。
莎士比亚说,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从事这样的行业,出这样的书,也是命该如此。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是凤凰文化推出的一本专访。里面收录了对一些人的采访,例如陈丹青、严歌苓、马原、白先勇等等,这样一批作家。文学的力量真是伟大,甚至可以说是诡异,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可以任意穿梭,来去自如。这些文人的爱是比较深沉的、亦是担忧的。担忧文化的衰亡,担忧文学的没落,所以他们倾尽全力做一些事情来试图挽救,试图弥补。像白先勇对昆曲一样。我觉得时代是不能缺少文人的。也许他们对政治,对社会的变迁,对制度的变化起到非常小的作用,但是在教化与传承甚至是民族精神上,这一批人是不可缺少的。从文学作品中去体会、挖掘人内心出更加丰富的可能是我看文学作品最大的初衷与归宿,有时候被打动,有时候被吓到,有时候被鼓励,而这些通过对文字阅读变成我自己的感想的时候,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最深层次的交流。这个书的题目我是喜欢的。书里的人各有各的担忧,各有各不能割舍的情怀,合上书后,我想到了我目前的怕和爱。春天已经悄无声息的来了。过完年后,一直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里。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是一种比较失衡的状态。工作中有形的压力,生活里无形的压力,一直想让我选择一种逃离。每当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在文学里找出路,不是说别人的经历一定能起到指导的作用,但是别人的经历能拓宽自己的眼界,发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当我读到叶嘉莹在谈苏轼作品的时候,尤其是读到苏轼被贬之后所写出来的那种旷达的词句,心里就由衷升起一种敬佩。同样是面对琐碎的生活,同样是面对苦难,为什么有的人能扛过来能强大,有的人却一步步堕落走向灭亡,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很深的东西在里面。都是凡人血肉之躯,为何苦难会造就不同的人?在想这些问题的额时候,想到自己这种总想逃离的态度,就心生一种惭愧。面对学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使命感。有时候也会在想,到底分数可不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教育的标准?不管什么事情总是要有结果出来的。你去健身,若是三个月后看不到效果,那一定是说明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效果有大有小,但不能没有。教育也是一样。但反过来说,教育又是一个比较长远的事情,短时间内出不来效果也是常理,到底该怎么样去做一个平衡?每次看到学生考试出来的分数,都会心生一种放弃的心情。自己做了能做的一切,但是短时间内就是看不到结果,究竟是自己能力不足,还是问题根本不出在这里?每个人的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情,作为一个辅导者来说,能做的事情能改变的事情真的是有限的。每当压力大的时候,也是告诉自己说,问心无愧就好。但事后想想,这太容易做到了。可如果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们都考不上学校,而自己又尽全力的时候,那该用什么来说服自己去接受这样一个结果呢。我怕这样的一种结果。怕本身让我产生一种焦虑一种急躁的心态,但同时,我从他们身上不断的回想起自己的少年童年时代。遗憾的是,我没有发现什么美好的事情。除了空白之外就是恐惧与躲避。对家庭父母的躲避与害怕占据了所有的记忆。教学相长,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能在教他们的时候,不断的发现自身被埋藏的东西。有些时候我与他们是一样的。一样的想要父母理解,一样的想要爱,一样的想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我比他们清醒,人这一生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都是有限的,想做的事情就在那里,做,可以消耗掉时间,可以滋养精神;不做,它还是在那,静静等待,也许永远不会有生命力。生活中的怕和爱都让我从文学里去找慰藉。通过阅读文学,我感觉到人生的宽广与博大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文学让我变得虔诚。
  •     文\龙女那伽当我以“时代”为关键词搜索时,第一个搜索结果是《时代》杂志,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是个什么时代?身处于这个时代,我们能看得清吗?会不会产生“只缘身在此山中”局限?身为芸芸众生,日常生活的琐碎消耗了大部分精神,很少会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是个什么时代?当有那么一天,我们谈到时代的时候,究竟会谈些什么?是微博热门词汇?还是负面新闻大集合?是对过去缅怀?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当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样的书名,不会嫌太大了么?大的题目,或许保证了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但不能保证说出来的东西,都能言之有物。本书是一部部凤凰卫视的采访稿纪录,有作家、编剧、演员等等。有些我只听说过名字,有一些看过几部作品,有一些,则只是在各种新闻中看到过。他们其实说话题其实并不大,都是就自身来谈谈对这个时代的某个方面的看法,或者仅谈自己做的事。身在时代中,个性的体验,也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涓流。我最熟悉的,还是一些作家。比如严歌苓、池莉、阿来。特别是池莉,有段时间我几乎疯了一样读她的作品。最早读到的,是她的一部中篇小说《看麦娘》,当时就觉得惊艳无比。后来读了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深深地被她笔下的女性吸引。读阿来的《尘埃落定》,为文中描写的西藏好奇,也为他语言的克制所吸引。他们,不能说就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至少他们是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陈丹青谈自己谈得很少,主要是推崇木心。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也不会去搜索关于木心的资料。地铁上朋友的介绍,冒昧拜访,从此结成忘年交。麦家最出名的作品,应该是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暗算》,当年播出时,简直就是“屏霸”。但是看了他的访谈才知道,原来他即便写了那么多畅销作品,为众人所知,内心最希望的,却是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即便那样的童年不会造就今天的成就。功成名就,内心缺失的,却无法寻回。这样的遗憾,多多少少,我们都有共鸣。至于池莉,我是从一篇《看麦娘》认识,随后找来她的所有作品来读。记得一个武汉的网友说,池莉的作品因为改编成电视剧,让武汉的鸭脖爆红。她还写过一部以中年男人为主角的作品《有了快感你就喊》,然而我始终觉得,她写的最好的,还是那些接地气儿的女人们。生猛又可爱。让我觉得感动的,是白先勇。他说,他也有许多事想做,最想干的还是写作,但是又很不忍昆曲这样美的艺术消亡,所以,他是“迫不得已救昆曲”,希望昆曲这种优美的艺术能够被传承下去,希望昆曲不只有《牡丹亭》,还能有新的发展。昆曲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明这种艺术是被世界公认的,但也同时证明了,它处在即将消亡的危机时刻。白先勇对昆曲的热爱和焦虑,都让人动容。我虽然喜欢听戏,昆曲却很少听。虽然也看过一点,但昆曲那种拖长腔调,缓慢的节奏,确实对年轻人似乎没什么吸引力。或许,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就是这种能够慢下来,静下来的东西吧。艺术家们眼中的时代,或许跟我们普通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不太一样,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只是感受,只是模模糊糊地体验,或许某个安静的时刻,会猛然想到,自身所处的时代,对自己、对后人意味着什么,却无法斥诸语言。如果说,谈到时代这个话题太大,那么谈到这本书,就是每个人眼中,有每个人的味道了。
  •     书评:买这本书的时候没注意内容,原以为是陈丹青的文字,而且书名也挺吸引人的。没想到只是一个访谈节目的文字版。不过还是引发了很多思考。说实话,这本书可以说是莫名其妙。读起来体验并不好,里面有些人是完全不了解的,然后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看了一段相对突兀的文字,会把你弄得云里雾里,然后还要额外做很多功课。对于阅读来说,这不是一件爽的事。对于他们所谈及的东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回忆到经历到对社会的看法到曲艺等等。信息量的确不小,我个人实在是无福消受。不过还是获取了很多讯息,延伸了我更多的阅读,以下几本书也是看了这本书后延伸出来的:《文学回忆录》《第二十二条军规》《白蛇》《围城》这本书讲了什么:整书分了五个部分,从不同的视角聊了一些话题。零星做了一些笔记陈丹青:木心、乌镇、做事想好了再干、别做太多,不要拍脑袋想和做傅佩荣:中国人顾忌太多;受中庸影响;个人都是片面的,角度、高度决定你的视野麦家:童年不幸福;人生就是受苦;爱好和工作的区别是没有压力;生命中充满着各种围城野夫:家净深厚;有些人的好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别人,比如武大校长,晏阳初,梁漱溟马原:哲学小说——牛鬼蛇神;纸张应该退出人类生活严歌苓:白蛇姚谦:唱片、时代读这本书的动机:对陈丹青感兴趣读这本书的目的:想了解陈丹青的文字作者:陈丹青等述书中的感兴趣点:陈丹青、书名这本书的阅读方式:2-3小时通读本书结构:第一部分——四个大家第二部分——四个作家第三部分——四个女性作家第四部分——藏族、写农民的、两个台湾人第五部分——昆曲、戏剧、音乐、明星评分:65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不错 是不同领域的人对人生对社会的不同见解、但感觉有的答非所问。。
  •     就陈丹青与杨丽萍可读。
  •     不算读过,算翻过……没有诚意的杂拌,翻过即弃的视频字幕。
  •     读完蒋方舟就不想再继续…大概是因为我小的时候读过一本比我年龄小的人写的书。喜欢野夫,大概是因为他谈到了在云南大理有酒有肉有朋友有写作,而我恰好是云南的小伙伴。喜欢杨丽萍,大概是因为我小时候学习跳舞7年,见过她,以及对一个艺术家的尊重……对,还有阿莱,应该要看看他怎么说……其他作家艺术家也非常值得尊敬…只是这本书出版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一般般
  •     一般
  •     知识分子的思考,或许不够文艺,但谈话间也传递了许多观点和理念。生活,并不能只是肉体在现实中得到简单的满足,还需要灵魂在虚无中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
  •     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更多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好好的活着,这本书专访了各领域有影响力的人,一篇一篇的沉静阅读后,让我明白还有很多人再为公众思考,为中国思考!去年春节读过,今年又翻了翻……我们应该学会为他人思考,而不仅仅利己!
  •     看访谈集还是挺有意思的,印象比较深的几篇是陈丹青、麦家(关于自己童年不幸对现在影响的讲述)、傅佩荣(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     普通的访谈录、说实话收获不多
  •     仿佛每个人最后都要回归到故乡和童年。
  •     第一次在图书馆借新书,还有腰封,读完买了《文学回忆录》
  •     千人千面
  •     这个时代太快了,因为落后,落后就着急,GDP是飞速发展,但文化上却远远赶不上经济的速度,还是应该慢下来,找到精神的回归和文化的认知,感受艺术的真正意义,希望心灵永不老去,内心永远激荡。
  •     讲真,不喜欢这样的一本“堆砌”的书。
  •     以访谈形式进行的一次次对话 如果有些文学背景的人看起来可能感受会更深吧 对于我来说 某些字里行间能稍有体会 但是整篇文章的脉络并不能掌握的很好 提问方有些问题太过牵强 有些则感觉生搬硬套 如果能在每段对话后有个总结性的整理的话 恐怕书的主题更易被理解透彻
  •     想念无梦,未别已遥远
  •     喜欢这个标题读过却感触不大。彼此不是那么来电
  •     “文学不能终结社会的悲剧,不能穷尽人性的黑洞,但它能给予人类以最大的安慰。”
  •     很多人是通过陈丹青了解木心 我是因为木心才知道和读到陈丹青牛逼的文字
  •     这本书出得有点投机取巧。还行。
  •     看访谈的收获大概是:熟悉一些名字,日后再看他们作品时会有更丰富的感受;借由别人的生活光点、领悟和足迹,向往一些之前不曾知晓与向往的事情。另外,这个书名起得真好呀。虽然有些访谈不甚理想,但起码还算真实还原。
  •     三联读
  •     访谈汇总,扫了几个人的,没什么意思
  •     一些访谈,也是废话连片!
  •     很多时候我很想知道创作背后的一些东西,可是可能看完全书还是并不清爽,或许杨丽萍的那篇谈话里有返璞归真的味道,似乎明白点什么
  •     不讲格局,只听这么多人坦诚地讲话已经让我感到欣喜和自在。
  •     剪辑过的访谈,看起来真的…很别扭
  •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我们彼此不同,但也想要以自己最美的方式表达这个时代。
  •     傅佩荣和麦家说的是笑话。
  •     看了两段弃书,简单的采访整理稿,中心思想与标题脱节
  •     文人的劲
  •     封面是什么鬼——
  •     陈丹青/等述,呵呵。
  •     主要是一些名人的访谈录,说真的,不如看视频,这样排版出来,淡而无味,也涉及不到什么精华。
  •     杂谈,可以窥面。
  •     好像是一些有所作为的人,有人装十三,有人真爱艺术
  •     人必须找到一个热爱生活的具体方式,屡败屡战的寻找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会把人拖垮的。
  •     一本视频访谈录编排成的书,野夫,麦家等等,最喜欢里面蒋方舟说的一句话,记录本身就是一种反抗
  •     火车上翻完了,不带粉丝滤镜地讲(可能吗?),老陈和池莉老师是真艺术家。艺术家跟知识分子的界限在这本书里刚好特别明显,那种(入世)独立,生命力,创造力,还不是精雕细琢的作品,简单的访谈而已,字里行间都掩盖不住了。衬得知识分子们..我大胆地说,有点平庸,空洞,乏味了。想起前天梦到吴世勋老师,他跟我说,这个社会容纳的知识量是有限的,很多人的观点私下说说就算了,根本没有公开发表、传播的价值和意义。。起来简直要大哭,why这位老师长得跟仙子一样还人美心善苦心托梦给我传授真知灼见??(下次请与我谈恋爱T T
  •     访谈录,但用陈丹青吸引眼球,这有点不地道,大部分都看了,大部分都是被访谈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回答问题,大部分深刻,自然。提问题者也大多数根据被访谈者的作品展开话题,比较抓不住主题的是蒋方舟和池莉,前者关于成长过于拗口,过于捉摸不定,自我的让读者不知所云,后者的访谈横冲直撞难深入。
  •     冲着陈丹青老师去的,陈老师就给了一篇文章。干货不多。
  •     封面丑哭了扣一星
  •     失望的是以为全是陈丹青交谈 结果感觉用各种访谈凑数的
  •     觉得最受益匪浅的是,上面推荐的人和书。
  •     看到了一些观点,最有印象的还是陈丹青和木心。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还是多多了解,不轻易下结论吧。
  •     名人访谈录。第一篇是陈丹青,导致后面有很多篇看得不知所云味如嚼蜡。
  •     两星全给木心。
  •     提问的水平一般……
  •     太碎片 有的采访短到不行 能说出个P啊。傅佩荣那篇我比较喜欢。一本书没有主旨没有思想实在是太凑数了。就TM标题吸引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