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
ISBN:9787805677040
作者:乔治·贝尔纳诺斯
页数:286页

作者简介

法国普隆出版社授权出版,据该社1936年版译出


 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书与电影结合得浑然一体,精神一脉相承,纤毫毕现地展示了一个敏感、矛盾、痛苦、圣洁的灵魂,如何在现实的坚壁上撞得粉碎,又在信仰中得到了救赎。人在很多时候看一本书,并不是因为和作者或主角有共同的梦想,而是和他们有共同的痛苦,于是不得不看。情节异乎寻常的平淡,像落满了灰的小村庄一样缺乏存在感。教士一次次试图帮助别人,沟通人与人、人与上帝的关系,但被怀疑、排斥、伤害,于是他迷茫、不安、痛苦地反省,在日记中向上帝倾诉,寻求勇气与安宁。直到写伯爵一家每个人心中不同的屈辱与怨恨时,对人心的细微刻画有了惊心动魄的意味,这种对比某种程度上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内心的挣扎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最大的事。不需要发生战争,心中丝丝缕缕缠绕的冷漠、骄傲、嫉妒,加上被生活磨砺出的麻木,尤其是具有同样弱点之人的互不原谅,就足以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把心放在油锅里炸。“地狱就是不再去爱”,没有爱之后一寸寸积累的冷漠与疏忽,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让生命变得苍白,不知不觉死去。更彻底一点说,地狱就是心死。面对灰暗的生活,为了自我保护而形成的麻木、为了蒙蔽良心而采取的自欺欺人、懒惰导致的自我放弃,让这颗心慢慢封闭起来,不会感受,不会反省,也不知原来可以过另一种生活,这才是最大的邪恶。教士看到了这种邪恶,却无力改变。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篇关于平庸的恶魔的报告》中记述了一个叫艾希曼的纳粹党员,战后被审判处以绞刑。她说:“艾希曼既不阴险奸诈,也不凶横,而且也不像理查德三世那样决心‘摆出一种恶人的相道来’。恐怕除了对自己的晋升非常热心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动机。这种热心的程度本身也绝不是犯罪……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表达的话,他完全不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是什么样的事情。还因为他缺少这种想象力……他并不愚蠢,却完全没有思想——这绝不等同于愚蠢,却是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犯罪者之一的因素。这就是平庸……这种脱离现实与无思想,即可发挥潜伏在人类中所有的恶的本能,表现出其巨大的能量的事实,正是我们在耶路撒冷学到的教训。” 当个体处于麻木状态,缺乏一种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时,“平庸的恶”就会存在,而且不断地危害社会。哀莫大于心死,人如何能让心不死呢?伯爵夫人因为儿子的死而怨恨上帝,想带着儿子逃到没有上帝的角落中,哪怕每秒钟死去一千次。然而最后真心回归上帝的,也是伯爵夫人,因为她还有在意的东西。有时一点点的坚持可以成为精神成长的起点,勇敢的反叛比麻木的顺从更接近信仰。这是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沉闷的小说,没有之一。小说可以情节简单,可以文笔朴素,可以缺乏阅读快感,可以不被读者喜欢,唯一不可以的,是屈从于读者。严格意义上的阅读总是困难的,困难在于真诚而深刻的作品拥有灵魂,同时人也有其自由意志,人与书的对话是一场漫长的斗争,难以彼此征服。最终书或许被理解,或许不被理解,但不管怎样,人会被改变。大学的时候在书库的角落里看《纯粹理性批判》,第一次体会到了每个字都能看懂合起来完全看不懂的匪夷所思之感。后来每次路过这本书,看它还在那里,都会有一瞬间的期待,因为这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再次展示了世界的多样性。对基督教文化缺乏了解,导致对整个西方文化有距离感,就像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四顾茫然,只能在路上走,却进不了屋。当发现他们生活的心理基础,与我们有完全不同的公理时,这种奇异的感觉,好比习惯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人,学习非欧几何时心中的震撼。读完总是想到《六人》中的一句话:“只有那些始终注意着目前的一点需要从不想建造通到永恒去的桥梁的人,愿他们有福!要扰乱他们的平衡是很难的,因此他们居然能够免掉受一种欲求的煎熬。”
  •     布列松曾经说过自己虽然非常敬重贝尔纳诺斯,但他的想法和贝尔纳诺斯并不相同。但对照台本来看,电影几乎对小说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只是精妙地将叙述中心放到了主人公身上,而将其他所有出现的人物简化成了符号,省却了他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应而造成的新的问题。台词上几乎都是原封不动的搬运,但传达的效果却和小说并不相同。就小说而言,虽然是依靠对话和日记进行思辨的哲学小说,有些地方过于迂腐甚至前后自相矛盾,但读的时候真的被人物的真诚感动得一塌糊涂。每个人物都是作者自己,所以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思想的把握显然还是同根同源的,作者在努力通过赋予主人公一个独立的宗教见解建立和生活之间的真正理性的平衡,通过日记的形式,将一个核心人物与他人之间构建的关系以思辨的形式展现出来,尽可能地涉及到生活中诸多社会元素,如伦理,教养,阶级,人际关系,爱,将其清晰地编织到故事中诸多人物元素中去。一故事中主人公所被指出家族遗传的病因和宗教中的原罪达到了一种对应,而承担这一使命的角色却居然是一个神父。这使得他同时背负了作为被拯救者和拯救者的双重身份,这个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正是这样的设置使得他拥有双重的角度考虑矛盾的根源,也使得他与小说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关于伯爵一家人设计的戏码里,女教师的这一环无疑被作者有意无意地无视了(尽管他拿出一段落来表达女教师落魄后的虚伪,但这种虚伪看起来只是对资产阶级的一种浅薄批评,没有达到和其他人物的高度),但她作为牵动其他相关人物活动的导火索,使得伯爵夫人和伯爵女儿这两个角色的形象变得非常独特。20世纪40年代年对女性角色的重视,法国人的见解几乎是超前而感性的。贝尔纳诺斯并没有从心理学上分析女性对宗教的反抗的原因,而是将其乖张任性的态度活脱脱地展现出来。这两个女性角色是最鲜活、最打动主人公的,作者甚至画蛇添足地加入了一段神父近距离观察伯爵女儿的一段神游自问的想法,无非是想体现这种生气对于长期压抑而死气沉沉的主人公而言是一种诱惑(带有种刻意抛头露脸的做作)。在伯爵夫人身上刻画的那种长期的压抑尽管只是伦理原因,在宗教上无疑有一定的对应,因为在作者对伯爵夫人的拯救中,他也打开了自己对他人的认知之途。而在伯爵女儿身上,则是一种几乎是共产主义的革命精神,当神父硬要将这种革命精神与教义中的罪恶相提并论的时候,他最终站立的点却并不是教义,而是近乎伦理的地方,他对伯爵女儿的说服走向了对“爱”的解释,而他通过教义解释的“爱”显然是无力的。与此同时,这与他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似乎产生了微妙的对应,但由于翻译看得并不真切,在电影里,这层对应则被完全删除了。另外,伯爵的侄子的角色也非常具有象征性。他骑着摩托车的形象让我想到了安哲的《雾中风景》,似乎不止这一部电影曾使用过这样骑着摩托车意气风发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启示作用。然而对于主人公而言,这种转瞬即逝的活力与青春只能成为放在匣子里珍藏的宝物,却无福和普通年轻人一样尽情享受。他更多将这种反叛精神的活力作为绝望中的一种非宗教的寄托,因为伯爵的侄子的认知几乎是不牵涉宗教的。在后来的人物中,具有平民阶层的角色一个是主人公的女学生,另一个则是同窗好友的女友,她们透过各自与对应角色,女学生对应主人公本人,而女友则对应其同窗,更多进行身份以及道德教养上的比较,但这两个人物的本性拥有各自的善良层面,在女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矛盾而立体。作者刻画了一个一面对神父怀有好奇甚至爱慕心理,一面却又不断本着自己的身份与教养对神父进行诋毁的自相矛盾的角色,这种自相矛盾不仅牵扯社会伦理,更牵扯到教义精神上,女学生对教义的认知产生的反感成为她反对神父的缘由,而她对神父的好奇却另一方面使她陷入矛盾。但与敢于面对自身疑问的主人公不同的是,女学生选择不断地逃避来避免这一矛盾的激化,她将自己的行为扭曲成为一种对教义的报复,而它的动机却出自于本性的冲动。(事实上这一点的设计可以扩充出一个相当完整的人物,但由于体裁,作者将这一人物尽可能地省略了)所以在后来情节设置中,仅仅通过让她率先对神父进行的拯救做出了真正意义上善意的举动,开辟了她被神父拯救的道路,这个人物的线索就结束了。同窗女友则是小说里第一个真正拥有“爱”的角色,她的见解也几乎不涉及任何宗教上的理解。但正因为这样的客观性使得病入膏肓的主人公能够真正客观地理解“爱”的含义。由于这个角色具有的“爱”的性质,在主人公看来是以“家庭主妇”为代表的,这一角色几乎达到了圣母一般抚慰人的高度,“是能抵抗人类一切贫困的声音”。而与她的对话则反映出了主人公由于纯粹而产生的悲哀,他的关于“爱”的高谈阔论无疑只是空中楼阁。二不用多说,通过第一人称的日记形式,作者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教义上的主动理解,以及对于主人公自身的理解进行了思辨。不过这种思辨是自言自语,因而不过是一种不断地碎片化的分解,它的突破只能依靠作为信仰者产生的超验体验来达成。但这种超验因为清晰地通过思路的“如实记录”表现出来,以及由于其神职人员的身份本身带有一种与上帝交流的理所当然的特质而显得很有说服力。(PS超验在这里是一种思辨产生的必然阶段,而最近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里则是作为一种手段出现的,没有宗教文化的人很难理解这种理所当然的思考模式)在可怜的主人公不断地自圆其说中寥寥降临的神迹里,这种超验却偏偏超出他原有对教义的认知,在小说里一共出现了三次。作者以这样刻意的方式引导主人公的走向有他自己的目的在,在前言里译者解释道,贝尔纳诺斯是一个反教者,然而他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并信仰宗教。这种矛盾在小说里比比皆是,而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传递给主人公,使他跳出自己的框框,得到一个更客观的认知。对于孜孜以求的赤诚得几乎感天动地的主人公来说,这无疑是无上的恩赐。然而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主人公以一个神父的身份进行不断地对外界世界形形色色的判断的同时,对自我的忽视(体现在了胃病上)不仅造成身体的失衡,一味追求对他人的改变,却缺乏对自我的关注,也会使得他所需要把握的这个权衡逐渐失衡。故事中伯爵家的事故,以及女学生对他的恶言讥讽都是导致的后果,然而主人公一直茫然地止步于说道:“我不明白。”直到最后,作者对人物心理的转变集中在了主人公得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死亡的阴影才加速了他对这些疑问的思考。在这之前,尽管他并没有表现得像女学生那样彻底,他在思考不同人和事情给他带来的冲击时多少显得浅尝辄止。死亡不仅没有成为一种罪责,反而彻底打开了他对人世间事物关系的看法,他之前由神父的身份所抱有的那些固执的几乎是知识分子性质的忌讳被丢到了一边,那些无谓的羞耻也终于得到了正面的面对。可悲的是,他本人想要正面面对的时候,他的方式却往往是错误的,他本人并不具备改变自我的能力。尽管有那么多人物企图帮助他改变想法,给予他冲击与思考,他却一直将这些帮助拒之门外,永远地孤独一人。直到故事的最后,这种勇敢的不顾一切的抓住机会和生机来表达自己、改变自己想法的行为成为他在书中的一生中最为青春的时刻。他终于意识到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平衡,并且最终为自我向上帝寻求宽恕和祝福。相比而言,布列松对电影的改编实在非常精道,这位当时还并没有拍过多少片子的导演在1950s展现了非凡的改编能力,至今几乎也极少有人能达到这个高度。虽然他对镜头的掌控依旧显得死板,但利用声画关系将故事中他所选取的核心表达得非常明晰,对剧本元素的删减也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在女学生与神父在黑夜中行走的长镜头中使用的动作,省却了旁白的表达显得非常有力,这种客观的表述又将观众的视角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布列松以一个小说故事的第三者的身份将故事呈现给了其他的第三者,这其中的对应和错位给人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但部分地方似乎有些删减过头而缺乏交代。读完这样个人传记式的作品有些让人怅然若失,因为以一个人物的死亡来终结对疑问的探讨多少显得有些偷懒,故事到最后的重心几乎转移到了表达主人公的生存意志上,而对于读者而言,这种和解只是暂时的自我解脱。但这种以第一人称叙述,倾注大量个人思索以突出主体人物的写法也拥有巨大的魅力,将一个人的思索展现得如此丰富多彩且诚实得让人动容。
  •     《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是法国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写于1934年的作品,作者终其一生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再联系小说的名字,就可以预料故事深深植根于宗教。十几年后小说被法国导演布列松自编自导成同名电影。这个小教士大概是最近最感染我的艺术形象。关于小说只有一个译林出版社的译本,而且语言很不符合中文习惯,加上要了解那个时空人们的思维方式比克服不了解圣经带来的障碍更难,所以我实在没有把握看懂多少,幸而有电影互补,细节理解得不准确,情绪还是能把握到的。一个年仅十几岁的教士从神学院出来后,被派到小村庄,他们称教士管辖的范围为“堂区”。这个堂区太小——伯爵一家,德尔邦德老大夫,托尔西本堂神甫(大概算教士的直接上级),几家农户,几个杂货店就可以概括了。但“小”并不意味着“简单”,即使远离经历着战争和工业化的城市,人还是有万种方法让自己不得安宁,宗教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早已不是发自内心的解脱之道。大家公认:天堂是天堂,处世哲学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只有在临终时,人们才能露出真正的忏悔。年轻教士(书和电影都没有提他的“俗名”)很敏感早熟,但认清现实也不能让他如托尔西本堂神甫教训的那样做人们想要的教士,他那理想主义者共有的固执和教士的天职、他无暇的“信”让庸人觉得刺眼,可惜绝大多数人只把超凡脱俗者理解为缺乏为人处世的常识,比如人们找你倾诉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公正的判断,而是想让你赞成他们的偏见,帮助他们实现愿望(不管这愿望是否道德),没达到效果,他们的惊讶和愤怒是肯定的。雪上加霜——“过分认真”使小教士卷入了伯爵一家的私事。被孤立、被教民视为碍事多余不可避免。教士大概不能像僧侣一样选择独善其身,所以他们终生都背负着别人的痛苦,我很早以前就相信世界上最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把信仰(也包括其他一切经验)传递给他人,所以我也很快就预料到了小教士的命运——带着悲悯死去。全书几乎只有“日记”和对白,只有思考和不同意识的碰撞——人和人的交流理解太难,怪不得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也许在读者的想像中,对于最最虔诚的教徒,现实碰在信仰上就应该像鸡蛋碰石头,现实的一切都是不入眼的,但是在小说中我们分明感觉,现实就像生铁一样冷硬,虔诚的心一下下撞击在上面,火星四溅。年轻教士并非不识人间烟火的殉道士,他那么认真的面对科学和理性的质疑,那么慈悲无私的面对富人(以前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难,现在这些人却成了教士的衣食父母)和为钱与女人还俗的同道。他坦承在知道得了绝症后忍受的巨大打击和恐惧跟异教徒没有两样,但最终,信仰使他与疾病“和解”了。他没有“名字”,贫困、孤独,死前都没有神父为他祷告,至诚的心何所求?唯一的回报——他能得到自己的宽恕。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那个年代的很多翻译都带着二次创作的自以为是,对原文意思的扭曲有些地方真是不忍直视……
  •     平凡人的生命中并没有大善大恶,而麻木,是所有罪恶的开端。每一天一点一滴的麻木、冷漠让人心死去。地狱是什么?就是不再去爱。强大的基督教背景,让书难懂又枯燥,本来看过最郁闷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这本刷新了记录。基督教文化博大精深,再次明白了自己的无知。电影改编果然十分忠于原著。
  •     看看中文版怎么样
  •     真没想到评分这么高!
  •     un livre un film janvier 2012
  •     内心无言。上帝无言。万籁俱寂。
  •     闷,但看到结尾不得不感动。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慈悲的。在青年时期死去,那就永远是青年人了。
  •     甚至很久以来,我不再试图将圣徒们真心的怜悯——强烈而又温和——同我那种为别人的痛苦稚童般的担心混为一谈了。
  •     当初找的好苦
  •     布列松
  •     电子版
  •     译者完全不知道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译了一本书,误读小说作者的基本思想脉络,评介的时候居然还是过去那套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方式,已成定势的传统语言模式,说什么“对上帝的批判”之类的话,如果是这样,贝尔纳诺斯会去信仰天主教吗?其实他只是对教会有所批判而已,并不表示他没有信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