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书评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1
ISBN:9787800053702
作者:杨仕,岳南
页数:434页

风雨中的定陵

最近盗墓类小说泛滥,与那些胡编乱造相比,还是看看纪实类的文字更有意义些.2001年春曾陪友人一起游十三陵,那时候还没有写游记的好习惯,印象中就是走过长长地的通往地下的台阶,步入古老幽深的地下玄宫,仅看到三口用白灰和水泥复制的朱红色棺椁,以及放置随葬品的朱红箱子,面对这些,没有神秘的感觉,没有远古的气息,这些远不如地上部分的明楼、大殿、宝城壮大宏伟。这本书不但描述了开挖定陵的前后考古过程,还描写了明朝兴衰史,尤其是万历帝执政期间的历史。我没有看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不知道他们笔下万历是否是以同样的面貌出现。重要的还在于描写了吴晗和海瑞极其相似的遭遇。历史的海瑞,现实的吴晗,阴差阳错,三百年后纠缠在一起。不同的时代,相似的际遇,死者为活者打开了心灵的闸门。一出《海瑞罢官》,成为“文化革命”的导火索。明陵的发掘是历史学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他学生时代的宿愿,也是他建国以来鼎力促成文化事业方面的一件大事。自从万历帝后的棺椁被毁之后,他就重新考虑发掘定陵的得失。当那个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骨架被腾升的烈焰,顷刻化为灰烬的消息传来时,他才清楚地认识到,在10年前那场争论中,郑振铎、夏鼐两位铮友的远见。此时,假如郑振铎、夏鼐出现在眼前,他会爬起来抓住他们的手说:“如果那时我能看到今天,也许不会……”   1955年10月3日吴晗召集郭沫若 沈雁冰 邓 拓 范文澜 张 苏在挖掘长陵的申请报告上签名,请求对十三陵中的明朝统治者朱棣的长陵进行发掘。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他在世时迁都北京,是十三陵的首陵,殉葬品可能多于其他陵墓。尽管遭到郑振铎、夏鼐的反对“我国目前考古工作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陵墓的发掘工作,出土的古物在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如此规模庞大的陵墓发掘和出土文物的保存,就连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也会感到头痛……”但最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批准。由于长时间的没有找到线索,工作队决定把目标重点放在“献陵”。“献陵”位于长陵西侧一华里的黄泉寺山下,埋葬着朱棣的长子朱高炽。陵园规模较小,距长陵地域最近,入葬时间上前后紧接,从发掘工作考虑,如果试掘,以献陵最为合适。不仅埋葬制度、地下建筑结构,必然有很多可供参考之处,试掘之后还可以直接把设施、人员拉到长陵,工作、食宿解决起来都比较方便。于是对献陵开始了第一步工作:查阅史书,收集资料,实地勘察,寻找线索。但近半个月的勘察仍无线索。定陵营建年代较晚,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定陵虽是明代陵墓中建成较晚的一个,至今只有三百多年,但风雨剥蚀、战乱兵燹,使这座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的巨大陵园残破不堪。高大宽厚的朱红色外罗城早已荡然无存,陵墙两处倒塌,那辉煌地象征皇帝权力与威严的黄色琉璃瓦大殿,只残存几排柱础石,似乎在向世间诉说着所经历的劫难。据史料记载,定陵曾遭受过三次大火的焚烧,以至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清军入关后,对明陵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并放火焚烧了万历帝的定陵和天启帝的德陵。清廷出于民族利益,对十三陵进行了修缮。经工作队考察,所谓乾隆帝对十三陵的修缮,只是利用旧料,拆大改小而已,这在定陵的祾恩门、祾恩殿遗迹中反映最为明显。而天启皇帝的德陵,史料虽记有修缮事宜,但实际并未动工。1989年8月21日,《北京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明定陵考古历30年而完成。定陵挖掘后的三十年,才完成对定陵的文物整理,学术报告的完成。遗憾!这一切,对为此付出心血乃至生命的挖掘、考古人员来说,无疑是来得太迟了,他们中的许多人永远无法见到了。悲剧是从那一场运动开始了,风暴卷着狂潮漫过十三陵,涌进定陵地下玄宫。火光骤起,三具尸骨和它的发掘者、保护者,顿时成为“专政对象”。随着烈焰的升腾,中国考古史记下了最悲惨的一页——巨大的金丝摘木棺椁,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馆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进行的。在那段非常时期中,考古队队长赵其昌要躲在废弃的古墓里,才能撰写定陵发掘报告。老专家的去世,不能不说是件憾事。但是,更大的遗憾则是三具尸骨的消失。没有文化的农民为了保护文物不被破坏而失去生命;而愚昧和无知的博物馆讲解员却引导起一场焚烧尸骨的“革命”。文物仓库保管员李亚娟李亚娟原是北京市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1958年定陵出土器物在神武门展览时,被临时招聘为解说员,以后便来到定陵博物馆负责仓库管理工作。在大多数人失去理智的“文革”狂潮中,李亚娟始终以清醒的头脑,不惜代价以尽职责。 李亚娟只是一个具有初中文化的女性,对于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则是出于职责的考虑,未必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认识。十三陵,真是一处世间难得的好地方,不愧为皇家圣土。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叠刻着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印痕。每一座殿宇,每一座陵园,都是一部历史的画册,国家民族的兴亡盛衰,帝王将相的悲欢离合,黎民百姓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这是一个浓缩的帝国,大明帝国近三百年历史风情的总记录。穿越在这琉璃飞檐、苍松翠柏组成的历史画廊里,我们的心情又分外沉重。一个曾经叱咤风云、呼风唤雨、改天换地的帝国,终于走向了衰亡;散落在这一隅之地,令人不禁心怀怆然。除长、定、昭三陵尚存之外,其余诸陵当年辉煌的殿宇、磅礴的明楼、宏伟的朱墙,已是残破不堪,满身疮痍,容貌全非。历史长河奔腾不息,飘荡跳跃的浪花总会消失。一切事物来自自然,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重新回归自然。这是永恒的真理。看完书后,又下载了《考古中国——定陵传奇》来看,相对来讲,虽然当时留下了影像资料,但关于这段历史仍很有限。任何一个帝王都想不朽,没有什么可以不朽,所以人死后还是火葬好了,把骨灰撒到自己想长眠的地方。这样即便日后世事变迁,也不会有被人掘墓挖坟了。

一个启动的按钮

99年在上海偶然买的书,没想到对我产生重大影响。从此相信一定有适合我这样对历史爱好,却只是爱好没机会也没能力读到浩瀚史料的人的普及本!书中平实的叙述,能看出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涉及的明代,文革的史料扎实,一下子让我对教科书中晦涩的历史有了全新的看法。再也不看戏说和演绎,历史本身很精彩。看到有些人把这本书和现在的盗墓一类的书相提并论,个人觉得完全不能一起谈的。这本书中的记述是经得起考证的。因为是本书,我辗转北京,上海,深圳买了岳南几乎全套的考古类的书,风格很像但明显还是这本花的时间最多,还是这本最好!

这本书再版了?

读这本书时还是97年,那时还没有网络也才能静下心来多看几本书,呵呵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3188/

历史的轮回

最近的日子,许是满清的大人们已经被压榨太多的缘故,很多的书籍或者电视不约而同把镜头瞄准了有明一代。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和湖南卫视的15多少年,加上最近盗墓的书籍挺火的,想起了看过的这本老书。不知道万历在刨张居正祖坟的时候,估计是想不到自己会被以后的一级政府给“倒斗”了吧?书写的满不错的,夹叙夹议,既有发掘的历程,也有后人的思考,尤其是第一篇就是,吴晗在被自己的主子打入大牢,想起自己挖坟掘墓的报应,后悔不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些意思!

看的第一本探究历史的书

99年时去北京游览定陵后买的书,在回家的火车上把书一口气看完了,原来把尘封的历史逐渐揭开是这么引人入胜的事情,使我印象深刻

很多东西不是迷信,只是现有的科学无法解释而已

  当年直接参与定陵发掘的,不少人后来的情况都很糟糕,有的甚至未得善终。已知的情况是,力主发掘的明史专家吴晗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这都是大家知道的;起先反对发掘,后还是积极参与、担负发掘指挥工作的郑振铎,在出访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途中,飞机失事遇难;开棺时的摄影师刘德安上吊了;考古专家白万玉晚年神志不清,脑溢血去世……摘:帝后棺椁与七条人命  1990年秋,当我们来到定陵打捞历史的碎片时,听到了一个恐怖而又令人不解的消息:当年扔掉的棺椁被当地农民捡去,并有七人为它丧了命。  1959年,万历和两个皇后的楠木棺椁,在定陵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指挥下,扔进宝城外面的山沟后,当天下午就被附近的农民一抢而光。大家见到这块表面剥蚀、整体却完好如新的棺木,如获至宝。有一对年迈的夫妇,特地用这珍贵的楠木请人打做棺材,以备后事。事情竟如此巧合,第一具棺木制成后,老伴蹬腿归天;第二具刚刚完工,老头子也一命呜呼,前后不到半个月。  老夫妻的突然去世,使知道底细的人大为震惊,这个故事也就越传越神秘。然而,五个月后,一个更加神秘恐怖的故事又发生了。  在捡棺木的公社社员中,裕陵村农民××收获最大。棺木扔下宝城时,他正和老婆在陵墙外的山坡上劳动。他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好木料,于是立即行动,和老婆一起将宽大厚实的金丝楠木板一块块连拖带拉弄到自己地里。其他人在他的启示下,这才开始了行动。  ××把木板拉到家中,立即找人做成了两个躺柜,端端正正地摆在堂屋里。村人有的羡慕他发了一笔横财,有的则不无忌妒地警告说:“皇帝的东西不是随便可以用的,要是没那福份,消受不起,还会搭上性命……”  这些话,××没放在心上,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悲剧真的发生了。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和老婆带着满身泥水收工回家时,突然发现四个孩子不见了。他老婆的心“怦怦”直跳,冥冥中一种不祥的预感似乎在催促着她,顾不上做饭,便急忙院内院外四处寻找呼喊。当夫妻俩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屋里时,蓦然发现躺柜边放着四双小鞋。俩人只觉头部“嗡”的一声炸响,迅速打开柜盖,只见4个孩子相互挤压着,早已气绝身亡。孩子们的手指根部渗出了血渍,柜壁布满了抓过的痕迹。  警车鸣叫着开进裕陵村,闪光灯在躺柜前“啪啪”闪烁。当地公安人员将4个孩子(3男1女,最大的12岁,最小的女孩仅5岁)的死因作了详细分析后,得出“系缺氧憋死”的结论。  我们来到裕陵村××家中,见一位身材高的汉子站在院子中间,满头花白的头发遮掩着一张黑土似的脸,浓密的胡须像丛生的野草,呆滞的目光怔怔地望着我们,竟看不出表情上的变化。  当年那四个孩子死后,夫妻俩在短短的几年中又生了4个(这次是3女1男)。令人悲叹和困惑的是,他唯一的儿子高中毕业不久,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在一个静谧的深夜,趴在躺柜上神秘的死去。据说是因为用煤烧地坑,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我们走进屋里,一种恐怖、凄凉的情绪迷雾一样在心中升腾翻滚。潮湿阴暗的堂屋中,两个朱漆躺柜静静地依墙而卧,俨然两副棺椁,令人毛骨惊然。××的妹妹见哥哥无力解释孩子的死因,便主动上前掀开柜盖给我们讲述30年前那悲惨的一幕。她说:“在柜盖和柜壁之间有一个铁挂钩,柜盖盖严后可以锁上,孩子们一定是钻进躺柜里打闹时,不料盖子自动落下,挂钩正好挂住。这样,任凭里边怎样叫喊挣扎,也只有死路一条。”  面对两个棺椁状的躺柜和近乎痴呆的××,一种莫名其妙的念头涌上我们的心头:会不会因为这两个躺柜再生不测?当我们问××为什么不将躺柜扔掉,以免看着它伤心时,他似乎没有听懂我们的问话,木然地望着,没有回答。他的妹妹说:“好多人都劝他扔掉,说这柜子里附了鬼魂。我就不同意这点,这些迷信的说法不可信。我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没有这个躺柜,5个孩子也不一定能保住……”  转了一圈又回到命上。不知她所说的“命”算不算迷信。

利用周末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思绪不懂为何一下子就回到从前,书的最后,赵老那几笔真是感人,唉,不幸生在共产朝。

品味周恩来“我对死人不感兴趣”这句话

品味周恩来“我对死人不感兴趣”这句话——《风雪定陵》读后感阎崇年老师的《明亡清兴六十年》和当年明月老师的《明朝那些事》的有声读物我都听过了,忽然有了想看《风雪定陵》一书的念头(这里插一句(《鬼吹灯》的书有人去把它做成有声读物,《风雪定陵》其实更应当被制成有声读物,但是无人去做)。昨晚,在网上将《风雪定陵》找出来扫了一遍,只挑同挖掘有关,挑同领导人有关的章节细细地看了看。一直看到今天凌晨二点半左右才将书扫看完。看后对周恩来的一句话很想回味一下,在股市开盘前,我又将《风雪定陵》找出来,这回索兴将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定陵有关的文字复制下来了。1958年,中央的领导先后去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毛泽东来到朱元璋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在同身边的周恩来简断的对话后,周恩来问毛泽东,还去定陵吗?毛泽东的回答是“他日再去吧”。说完他就钻入轿车走了。毛的突然改变参观定陵的计划,让许多人不解,也让毛成了新中国领导人中唯一未进入定陵的人。这之后还有一件小事应当一提,有个负责文化和定陵博物馆的人当面向周恩来建议,要在定陵明楼上挂一幅红军长征的图。此言一出,遭到了周恩来的讥刺:“我参加过长征,我不会画,你们谁会画?”这位献计者若是知道毛泽东到了长陵而不去定陵时周恩来的想法的话,那就是给钱、提干、或打死他都不会去献计的。如果说周恩来对上述那位未被提到名字的人,是用了讥刺的话语的话,那他对当时的北京副市长吴晗说的话,则是有点令人背上直冒寒气的。吴晗着急地问:“总理,您看这长陵发掘的事?”周恩来沉思片刻说道:“我对死人不感兴趣!”挖掘万历的定陵,是周恩来签字同意的。一共花了40万元人民币。40万元人民币这在现在不算什么,一些被抓的贪官上港澳用公款赌钱,输的钱就够把整个明十三陵翻几翻了。但是周恩来不糊涂,毛泽东连看都不想看的东西,他是牢记在了心里。所以当吴晗追问长陵发掘的事时,周恩来给北京副市长一句冰冷的话,“我对死人不感兴趣!”。书中没有再对吴晗听闻此言后的表情描写。也不用再作吴晗的脸部特写了,就连我们读者都能感同身受了。周恩来的话,岂止是在谈一个长陵挖不挖的事,言外之意早就超出了文物考古的范畴。联系吴晗写的《海瑞罢官》,周恩来岂肯再往这事里面参和。毛泽东喜欢的事就做,他不喜欢的事就刹车,否则就是自讨没趣了。和这篇读后感无关的话是,秦皇陵等国内一些还未开挖的墓,在不挖的话,里面的东西早晚都会烂光的,等科技先进到了能保护文物时再挖,既不可能也没意义。还是早点挖吧。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阿诈里周曙光领境外活动经费的线条容留他人卖淫和容留他人造谣免费双色球2009年第09期预测《巫山神女》也成低俗画了吗?(本博讨厌联想电脑, 联想把伪劣配件高价卖给不知情的用户,上过联想电脑的当,不欢迎使用联想电脑的用户看博客,请联想用户自觉勿进)


 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