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1127570
作者:小巫
页数:363页

章节摘录

上篇——教育国际化做国际人,倒文化时差几年前在中央电视台参加一期英语谈话节目,嘉宾之一是一位在北大执教的美国学者,她问我,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到别的国家旅游,都不肯品尝当地的风味食品,而是不辞辛苦地一定要找到中餐馆吃中餐?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可能是语言不通,不知道怎么点菜吧。”美国教授指着主持人问我,“他的英语好着呢,点菜没有问题。可是每次他去美国、欧洲,都不肯吃当地的菜,而是一定要吃中餐,这是语言不通造成的吗?”主持人窘迫,我也一时语塞。接下来我们讨论为什么有些中国人移居到别的国家,却不肯融入当地的社会,而是蜗居在中国城或者其他中国人聚集的地区,只吃中餐,只跟中国人来往,只看华语报纸和电视,一辈子不会讲当地的语言。同样的,为什么有些外国人来中国长久居留,却置身于中国社会之外,仅仅和外国人来往,没有中国朋友,也不会讲汉语。对于后者,有这样一种解释:原来中国政府规定,外国人只能居住在指定的外国人小区,不能租住中国人的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外国人。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规定,只要你遵纪守法,爱在什么地方居住都行。那么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却死守着华人社区,顽强抵抗当地文化呢?也许他们会说,这里对华人存在种族歧视,我们干吗要去参与歧视我们的文化?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种族歧视存在,但是并非人人都怀有种族偏见。仅仅因为当地国家某些人歧视华人,就把对方民族一竿子打翻,誓死不相往来,岂非也算一类种族偏见呢?更何况,您住在人家的国土上,享受着人家社会的福利待遇,却坚决抵触人家的文化,这不是歧视又是什么?归根结底,一个“懒”字阻挡了这部分人深入对方的文化。是啊,了解并且理解异国文化是一件需要花费相当心血的事情,也是对自己固有的观念信仰、思想体系和道德价值的挑战、冲击以至颠覆。很多时候,了解异国文化,会让我们产生某些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感到痛苦。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头脑,并且持有尊重不同观点和不同习俗的态度。相当一部分人很难达到以上的要求。因此,了解异国文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兴奋有趣的事情,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一件很累人烦心的事情。那么,固守着熟悉的文化传统和事物,会让人感到比较舒适。什么都不做,是最容易最轻巧的选择。懒惰的中国人和懒惰的外国人,都选择不闻不问对方文化。最近几年,随着国门的开放和国力的增强,中国人到国外旅游逐渐变成家常便饭。我认识的一些典型的中国游客,去了不少国家,却对那些国家的文化毫无知晓,所有的印象就是——发达国家真干净、真有秩序,哪儿像中国那么乱!泰国有人妖,越南破破烂烂,比咱中国差远了!我在巴黎卢浮宫,慢慢地一幅一幅画看过去,半天时间走了不到一半;却见一群一群的中国游客马不停蹄地匆匆掠过,和裸体女神塑像合影留念,大声喧哗一番,随后就跑掉了。我在古罗马广场遗址、庞贝古城遗址徜徉,一边看着厚厚的说明一边对照琢磨着眼前的残垣废墟;却见有些中国游客左顾右盼、抱怨没劲,摆上姿势照完相就冲向下一个目的地。我和丈夫从越南带回来丝绸、古玩、工艺品,我们认识的另外一对夫妇却抱回家一堆便宜拖鞋,说是根本没看见卖越南本土产品的商店。有些人去其他国家旅游,为的是充实阅历和头脑,开拓视野和思维,丰富品位和修养。有些人却仅仅为了炫耀自己出过国,得到周围人钦羡的目光。我发现,一些中国人怀有一种独特的民族自卑/自傲矛盾心态:习惯于把自己的文化跟其他文化相比较,找出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以获得一些慰藉和安全感。西方现代文明比中国现代社会发达,中国人向往他们繁荣的物质生活,却难以静下心来理解或者接受他们与自己不一样的体制和观念,因为这意味着改变自己的固有价值观,而改变自己是最痛苦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本能地回避。于是一些中国人爱把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比一比,弄点“我们用筷子吃饭、他们用刀叉吃饭、所以我们比他们先进、他们比我们野蛮”、“汉语音短、英语音长、因此汉语比英语高明”等等诸如此类的荒唐结论。许多貌似“爱国”、“民族自尊”的言行,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深度的自卑、一种对陌生事物的恐惧。随着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必须脱离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态。我们需要更加勤奋一些、勇敢一些、平和一些,学会真正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多了解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和事物,多品尝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让自己的胃口和大脑都变得灵活机动,这样才不枉活一生。以上这些文字曾经发表在《明星时代》2004年第11期,之所以嫁接在这里,是为了帮助我阐明一个观点: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并非仅仅表现在旅游方面,教育也正处于急剧全球化的进程当中,闭门造才已经行不通了。我们亟需行动,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然而,我们所有人成长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恰恰是惯性与惰性相结合,不愿意改变自己。很多人的头脑就跟他们的胃一样,对异样的事物本能地抵触,于是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式“拿来”方式:将物质与精神剥离开来,取其外装和皮毛,弃其骨肉和精血。《美国国家地理》2006年9月刊封面故事报道中国开发东北地区经济的计划,其中提到长春的一对警官夫妇,已经过上优裕的中产阶级生活,住在名为“曼哈顿上东区”的高档公寓里。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洋洋自得,因为在探访了新西兰一些中产阶级家庭之后,他们发现这些西方家庭的房子不如他们的“高级”。照片上,夫妻二人坐在客厅宽大的沙发上,室内装修极其豪华,像个五星级饭店的客房。的确,如果仅仅PK装修,这些中国富裕家庭肯定占上风。就好比仅仅PK考试成绩,中国学生也会名列前茅一样。这对夫妻没有意识到,大多数西方中产阶级家庭并不关注自己的住房是否像五星级饭店的客房,甚至这种豪华在他们看来是缺乏品位。透过长春夫妇住宅的窗户,可以隐约看到室外污浊的空气和破败的街道。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高级”乃至可以称为“奢华”的,是新西兰中产阶级家庭房后的大花园,是他们清爽的空气、洁净的社区、美丽的海滩、良好的社会秩序、无忧的老年福利;他们的精神满足,并非来源于房屋装修的豪华程度,而是来源于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关爱社会、佐助他人、保护环境,等等。衡量文明的指标,绝对不是装修材料。离开了精神文明,物质发达就失去了意义。像上边这种褊狭的思维方式,也渗透在国人对待其他西方文明产物的态度上。比如,大家都在学习英语,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应该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往前走一步,参透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果总是用中文思路套用英语,怎么说都不伦不类。离开了文化内涵,语言就是一个空壳,不能表达思维,也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再比如,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却普遍被简化为兴趣班和考级证书,并无“素质”可言。遍地都是蒙特梭利班,然而蒙氏已经被国人简化为教具,其教育理念的精髓被弃置一边,丢得一干二净。有一些教师,并没有系统读过蒙氏理论,只是接触了一些皮毛的教具操作、道听途说一些蒙氏观点,就振振有词地批判蒙氏,说她“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个所谓的“中国国情”,就是教育方面,中国人的胃口,习惯了应试教育、习惯了死记硬背、习惯了拔苗助长。虽然知道有更加科学搭配营养的方式方法,但是惯性使然,很难改变自己。甚至居住在欧美国家,却依然按照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去灌输孩子,不愿意接受当地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客居他乡,不肯吃当地的菜,倒也没什么;然而,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去评判当地的教育,并且得出负面的结论,甚至试图将孩子与当地教育隔断开来,恐怕失之偏颇,也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天和两位妈妈一起吃午饭,其中一位对我说,“你不知道我们这样的妈妈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周围的人都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不尊重他们,强迫他们上各种各样的班。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就随大流,大多数人也就随大流了。我们采用另类的方式,给孩子爱和自由,-经常受到非议和指责,有些时候也会怀疑自己。”的确,随大流是最舒服最省事儿的,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则要承担批评和压力。应试教育的腐朽框架摇摇欲坠,先进科学教育手段在中国尚未普及;爱和自由的理念虽然已经踏入国门,其内涵、尺度和原则尚有待把握。在这种变迁当中,很多家长不知所措。毕竟我们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我们的孩子则可能是脱离应试教育模式的第一代人。挑战传统,也就是挑战我们自己;摒弃应试教育,意味着抛弃我们熟悉的教育方式,走向未知。各种痛苦、彷徨、困惑、混乱、自我怀疑,都在所难免。二十多年前,国门刚刚开启的时候,其他国家的餐饮如凤毛麟角。那个时候,中国人把所有非中餐类(无论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还是韩国、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菜系)都一律统称为“西餐”,并冠以“难吃”的标签,既看不惯他们的烹调手法也吃不惯他们的那个味道。尤其沙拉等生吃的冷盘,更是遭到非议与贬斥:“你看外国人多不会弄,净吃凉的。西餐有啥好?不就几片菜叶子堆在一起生吃吗?这哪儿能吃饱?”二十多年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各国佳肴也随之逐渐跨入国门,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现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会,基本上能够找到全世界各地的餐饮,包括犹太人专用食物;贯通东西口味的“融合”(fusion)式菜馆也出现在大街小巷。虽然就餐者大多数是外国人,一些年轻的中国人也将其当做家常便饭;理解了营养原理,沙拉也出现在一些国人的餐桌上。这些思想开放、胃口也开放的中国人,率先当了国际人,未出国门已经开始倒文化时差。我们的教育理念恐怕也要经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变迁。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把人类简单地分为中国人和“外国人”,并且对立起来;我们也不能继续沿用旧式思维,将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悄悄为《给孩子自由》写书评时,曾经振聋发聩地问了一声“真理可分东西方?”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全世界的孩子在出生之后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没有文化和国家之分。说到底,我们不应该用“东方”和“西方”来划分教育理念及手段,而是用“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遵从儿童成长规律的”还是“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标准来评判。凡是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理念,我们都需要接受和吸收,无论它来源于说哪种语言、吃哪国饭的人。你也许会问,教育制度不改变,我改变了有什么用?反而会害了孩子呢!其实,一些重大的、实质性的制度变革往往是从非正式规则的“边际”上开始的。制度变迁一般都是先由习俗、观念等日常行为规则的微小调整启动,经过很长时间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逐渐从量变到质变,最后才获得实质性的制度创新或变革。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是没有改变,而是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革新之路。然而,这些改革所遇到的最大阻力之一,来源于家长。因此,仅仅等待并且指望政府引领是不够的,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一个餐馆开张了,没有顾客来吃饭,过不了几天就会倒闭。一个制度变革了,缺乏人民的接受和拥护,命中注定一切都会失败。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的创新相辅相成。先有道,后有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都不可能先行于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更新。在教育理念方面,我们亟需与时俱进,倒一倒文化时差。也来谈一谈中国国情这些年来,在宣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过程中,经常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听到这样一种论调:你说的这一套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家孩子毕竟是要在中国上学和工作,因此我必须让他适应中国的环境。“中国国情论”令许多家长望而生畏,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道路上犹疑不决,甚至止步不前。在这方面,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国情”是否就会永远不变?当前的这种“中国国情”还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吗?想明白这件事情,还不能单纯着眼于教育方面,而是需要首先从经济方面入手。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多年前,中国刚刚向世界打开国门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没有足够的资本和丰厚的资源发展经济。唯一拥有的优势就是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开发劳动力密集的制造行业,使得中国变成全球制造业的大后方,或者可以说是“世界制造工厂”。2005年,仅仅跟美国的贸易顺差,就达到了一千多亿美元。很多外出旅游的中国人都说,别在国外买东西,翻开标签看一看,十之八九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仰仗着“中国制造”的神话,近些年来,中国GDP的增长一直保持在每年9%-11%的左右的高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全球有目共睹,中国的经济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腾飞。

内容概要

小巫,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咨询员,两个孩子的妈妈。近年来致力于儿童发展暨家长心理研究和咨询工作,在多家育儿、时尚及心理类杂志和网站上主持专栏,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周末七巧板”、“宝贝一家亲”等节目中担任长期嘉宾专家。其教育系列书籍还包括《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及《和孩子划清界限》。

书籍目录

上篇 教育国际化做国际人,倒文化时差也来谈一谈中国国情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中国闹“人荒”的分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全球上,人才国际化敲响醒世的警钟中国国情和教育国际化教育的多元之变不要培养文化势利眼中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天花板上骆驼走这些都是你们从国外买回来的吗JellicleCatsComeOutTonightThatSam-I-Am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赢在终点和孩子一起学习艺术的生活心中的长城我和你是不一样的人艺术家vs工匠妈妈,我从哪里来下篇 让孩子做孩子仅仅因为一个雪球让孩子做孩子孩子真的不会“撒谎”吗当小君子遇见淘气包山雨欲来风满楼已是悬崖百丈冰待到山花烂漫时原来这些都是正常的啊无关乎文化差别儿童的玩耍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假如我的孩子受到“欺负”打架也是好朋友啊爱伴随成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解读孩子劫后余生参考书目推荐读物

编辑推荐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国际化视野中的教育感悟》大量引用现代西方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通过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以及对取自现实生活的实例分析,重点论述了父母们所关心的"兴趣班"、儿童社会交往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话题,倡导父母们摒弃跟风时尚、急功近利的心态,针对个体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审慎的思考,坚持学习现代科学教育理念,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使父母的心灵与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国际化视野中的教育感悟》是小巫继《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及《和孩子划清界限》之后推出的最新教育论丛。作者首先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的分析,从长远效益和世界发展的宏观角度,另辟蹊径解读“中国国情”这一焦点,提出要教育全球化、人才国际化。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很多人会误以为,小孩教育嘛,那是妈妈的事儿——“男主外,女主内”嘛。其实,父母对于小孩来说,是任一方都不能偏颇的。父母的以身作则是一方面,而父母的错误观念却是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紧张、制造不必要的脆弱的小孩心理的最根本的原因。另一方面,中国人普遍的,以成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来评判3-10岁小孩也是很糟糕的一点。我的女儿幸好有我这样的父亲,我是深恶痛绝于 “特长班”对小孩业余时间、玩耍时间的占用,因此,我顶住很多压力,包括来自于妻子的压力,坚决不同意在小学一年级时就让女儿去上什么兴趣班。这些兴趣班,反而会抹杀小孩的兴趣。幸运的是,在深圳,很多幼儿园的老师比较爱小孩,因此,对于小孩的影响可能是保护得当的——我是指对于小孩的创造能力、想像能力的保护。女儿是不足6周岁去上的小学一年级,经常会在课堂上幻想自己内心中编的小小故事与童话,其实,我是不太去管她的,一方面,她去学校之后,会忘记我对她提的要求;另一方面,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老师们也不会太在意的。只是,有时,老师觉得我女儿的动作太慢,才会打电话给我。而我接到电话之后,则是非常礼貌、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 。但回到家 后,却基本上我自己消化掉了,只是对女儿略作提醒,这一点,我同小巫的观点略有些不同,毕竟,应试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而前往国际学校,却又不是我等工薪阶层人士能够负担得起的。作为父母,最要命的就是迷信专家,迷信高考状元的父母!而我却是常常被人称作“专家”,其实,我自己最清楚专家其实也只是专一家而已,不可能事事均能专业。育儿,我不算是专家,但是,对于心理学的执着专研20来年,我常常会误将成人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儿童教育。或许,我也太过于急躁了。----------------------------------------------------------------------------------robin1123在世界经理人上的个人主页http://forum.ceconline.com/search.jspa?flag=1&userID=880972750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http://robin1123.blog.tianya.cn/
  •     很早就听说过小巫的名字,在母乳喂养、幼儿教育等方面据说是非常的有名。现在,好好已经5个月了,之前也就是顺其自然的带,没想过要进行怎么样具体的早教什么的,那天受别人写的一篇关于早教的文章,心想,我是不是也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对好好进行一些适当的培养、适当的开发呢?在她的推荐之下,买了一堆关于幼儿教育的书来看,其有就有小巫的这本《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看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把自己这个做妈妈的掰开来,再重新组装上去的过程,看看别人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是怎么处理的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观众的更新。这本书所说的某些方面也许是我们这个阶层不可能做到的,比如妈妈在家全职带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不停的换各种在我们看来已经相当优越的幼儿园,上昂贵的国际学校,而且以后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要出国留学的,不需要一定要适应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等等吧,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在中国范围里的“精英化教育”。但所有母亲的爱都是一样的。这本书给我的收获是,在大人可以控制的范围里,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让她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想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是长大以后拥有的一笔最好的财富了。http://www.chaguan.net
  •     新书延续了小巫的一贯风格——透彻的分析、严密的论证、大量的引用和深厚的心理学背景。相对前三本,这本阐述的问题更多、涉及面更广,而且事例更详细。新书内容比较杂,没有清晰的连贯性,我就分章评论。从第1页到95页,基本可以不看,它很正确,也很重要,只是过于宏观,难以消化和理解。其中对诵经运动的公开批判,值得称赞。曾经有一位老太太,打听到我是推广儿童文学的,特意找到我,极度虔诚的向我推荐诵经法,并热情的执意留下一张诵经书单,强烈建议我购买,并传播,让我哭笑不得。中篇是关于儿童文学、关于手工、关于兴趣班。小巫在香港购书的经历,足以让大部分妈妈嫉妒的要死,因为国内绝对找不到可以这样痛快淋漓的童书购买处,唯一只有北京的蒲蒲兰绘本馆,还有几分选择的余地,但两相比较,品类仍是差的太远。可能因为其购书的便捷性,让小巫对国内的儿童文学现状不太了解,竟发出“多亏了政府的开放政策,中国的孩子们得以接触世界各地优秀的儿童文学”这样的奇谈怪论,殊不知,恰恰相反,因为政府的无知与短视,严重阻碍了世界优秀儿童文学在国内的普及。现在国内最大的两股推广优秀儿童读物的力量:一个是台湾的信谊基金会;另一个竟是日本的白杨社(蒲蒲兰)。真的很可笑,很荒唐。小巫标榜从不看翻译过来的书,这又让我不安了。有条件的极少数中国家庭,的确可以这样,因为未经翻译的原汁原味书籍,确是最好的选择。但大量翻译书的引进,才是普及优秀文学唯一的可行方法。对无字书中啰啰嗦嗦的分析、错误百出的导读,小巫一眼就看出了其画蛇添足的本质。却不知,这个“足”却是非添不可的。为什么?因为“国情”(又是这个令人讨厌的东西)。优秀的儿童文学,尤其是优秀的图画书,在国内一直是滞销货,相对那些每年几十万种的垃圾儿童读物,其销量绝对是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在这种恶劣的特殊国情下,专家导读、分析、评论、吹捧,甚至煞风景的去挂一个教育功能的狗头,都在实战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广优秀童书的基本战术,且屡屡被证明有极其良好的销售推力。这又是一个荒唐的事实:在这个绝大多数父母还没有对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启蒙的阶段,以专家、权威的身份去画蛇添足,的确是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拜托梅子涵等名家们,以后工作时多点职业精神,可不要屡屡犯下这等低级错误,那就会好心办坏事了)小巫自制的玩具真的很漂亮,即使我们这些受华德福教育影响的都无法做到如此充满童趣、如此丰富多彩。这篇短文,可能会改变很多读者对手工的认识,至少我本人已经立誓要将手工进行到底。小巫一直是坚定反对兴趣班的,这可以从前几本书看出来,这次只不过用较多的篇幅进行论证,想来是因为兴趣班的问题在国内遗祸太大,才让小巫不能不如此重视。(本人一向反对兴趣班,所以没有太多的感受。小巫关于脑科学的论述,实在让我看了头大,不由的想起亲爱的巴豆关于脑神经的那些“经典巨言”)特别有收获的,还有那篇“和孩子一起学习”,的确很实用,很让人开窍。到了下篇,突然来了个大转折。那些首次披露的惊心动魄的事件与冲突,让我想起那一段曾经迷惑的历史。虽然早就听过风言风语,却没想到真相比我想象中的更加恶劣与粗暴,可以理解,小巫在这几年一直隐忍的痛苦。(会不会是因为这种恶劣的情绪,集结在心,诱发了那场可怕的疾病?如果有这种可能,一定要向它们索赔)现在的“X幼儿园”早就不是当年的“X幼儿园”,曾经的辉煌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念在“艾园长”对国内新式教育的贡献,我这个小巫疯狂的Fans,还是给它们保留最后的尊严。(删除500字)。在这些足以警醒所有幼儿园、幼师的曲折情节中,本书的真正精华开始浮出水面。小巫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强势儿童”与“弱势儿童”及“啄序”概念。人生而平等,但决不是人人一模一样。孩子的世界仍然要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孩子群中,人人承担不同的角色,天然的形成内部的稳定与平衡。强势儿童会占领“首脑”地位,拥有领导风范,带领其他孩子;弱势儿童或跟随或联盟或孤立。安排好了啄序,孩子们心安理得地接纳自己的自然位置,相安无事。外、中、内三种位子互相牵制、互相依赖,缺一不可。那些认为幼儿园里面,应该是人人相亲相爱、彬彬有礼、互不干涉、和谐平等、没有领袖、没有冲突,这完全是世外桃源般的幻觉。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开朗、大方、活泼、强壮、合群,具备领袖潜质,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能游刃有余。可惜,这只是一厢情愿,每个人都有其天生的性格与特征,不可能人人强势、人人外向,这是不以成人意志所改变的法则。可惜,太多的人无法接受这个真相,固执的坚持要孩子完成自己在成人世界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永远强势、在任何交往中永不吃亏。包括太多的幼儿园,都无法理解这个最浅显的社会法则:打击强势儿童、扶持弱势儿童,强行制造人人温顺服从、千人一面的没有任何冲突的虚假和谐。顺应孩子的天性,本就包含这个基础:顺应的应是孩子本来的性格,不论它是不是父母所认为的最好的性格或最有生存竞争力的性格。很小的时候,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哆啦A梦(机器猫)里的大雄和仗力欺人的技安、势力眼的阿福是朋友呢?大雄居住的是城市,并不是封闭的小乡村,他应该有足够多的伙伴选择余地。现在我明白了,这并不单是对大雄的疑问,实质是对自己在伙伴群中一直处于非领袖的弱势而耿耿于怀的忧虑。这种忧虑自然而然就转嫁到对帅帅的教育中去了,造成了多少错误而不自知。如今,心结轻轻的解开,深藏心底的“强势”梦自然烟消云散。真心希望更多的父母能更深入的理解这一法则,即使你能比哆啦A梦拥有更多的秘密武器,也不能替代孩子构建最完美的性格。除了以上的内容外,新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薛涌的推荐。薛涌是个奇人,其言语极其犀利、观点极其独特,对政治、对经济、对教育都有一些透骨般的见解。虽然没有黄全愈那样对中美教育(尤其是幼小教育)那么精通,却对教育背后那看不见的体制与文化内涵,有更宏观的理解,这是大多数教育专家都无法理解的更深层。特别推荐《精英的阶梯》(这本书书评下次再发),其它的著作,相对于普通妈妈来说,可能政治性太强了,阅读上会有很大的难度。每个人背景不同,从同一本书中得到的自然不同,各取所需,想来也是一种读书的较高境界。感谢小巫,这个可爱的、优雅的领跑人。(郴州)帅帅妈妈帅帅爸2007/2/4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建议”的部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     就算到了6年后的今天,也值得回头一读再读。
  •     不得不看的育儿书
  •       同样的爱与自由,与上本书相比,我虽然写了恨死那本书,但是在我疼痛的情况下,情绪化说了,有时看她的书,字字入心底,揭掉我所有的伤疤,血淋淋的,因为我有了战胜自己的想法.
      有一段文字我颇喜欢: 儿童从父母那里最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认可和接纳。他们在青春期前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父母无条件的爱、认可和接纳,赋予孩子足够的内心力量,让他无条件的爱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建立真面的、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坚实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长大后,坦然地面对他人和自己的不同之处,坦然地接受环境与自己的差异,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矛盾,与“社会”这个庞大的概念和平相处。
      
       当儿童天性与所处的环境产生矛盾的时候,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举足轻重。
      
       如果父母接纳、支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我们相信你是优秀的,我们相信这不是你的错,我们永远爱你。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孩子就不会否认自我、压抑自我,他依然快乐地接受自己,自由的发展自己,健康地成长。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无能的,不必被动地任人宰割,只要积极地想办法,就能摆脱困境。将来他遇到困难和阻碍,也会对自己负责,一方面平静地看待自己和环境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主动着手改变现状,而不是盲目怨天尤人。
      
       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而是站在“社会”这一方,批评、指责、纠正孩子。对孩子说。“人家都那么好,怎么就你不行?你怎么这么差劲?你让我们丢脸!你给我们找麻烦!”并且强迫孩子去“适应”环境,孩子就会觉得“这都是我的错,我是一个坏孩子,我不值得生存!”强行的压制和修理,会让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也会让他们积存愤怒和怨恨,导致他们将来仇视社会,做出更加叛逆的举动。由于父母强迫他们压抑自己的天性、放弃个性、顺从环境、变得跟其他人一样,将来他们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要么认为“这都是我的错”要么认为“这都是别人的错”,要么怀才不遇、愤愤不平,要么感觉无能为力,不能对自己负责。
      我在我父母那里得到了不接纳,他们教育子女的方法就是批叛,施压,有时我感觉自己的心灵支离破碎.在与人相处中也搬照父母对我的方法,因为我的生活不称为幸福.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完全克服,心灵可以饱足.
      我想我要朝那里努力.因为我的丈夫需要我完全的接纳和认可,还有爱,我的儿子也同样需要.
      希望我明白了之后可以将生活朝向阳光,其实我可以开心的活着的!对吧
  •     书如其名,有些内容过于专业,不过可以看看
  •     拼凑的厉害
  •     很好。
  •     今天在图书馆花了一天时间看完的,最受感动的就是小巫的批判性思维,否则她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书。
  •     还在看,每一篇文章都有感触,看过一次就成长一次.对成年人而言.
  •     跟小巫的其他书一样,某些段落还是有些重复。话说给孩子找一个完全自由、适合的幼儿园真难啊
  •     感觉内容有些拼凑
  •     前一篇无意义,可略过。 教育的过程重点在于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中间也有比较偏颇之处
  •     超认同!我没当爸,已成了小巫的粉丝,哈哈:)
  •     大同小异。
  •     这本书我比较喜欢,推荐给了一些朋友。小巫是个育儿专家,很理解孩子。
  •     虽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但看到小巫的分享还是觉得很受益,让孩子成为孩子,接受不同,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面对缓缓展开的人生。
  •     受益良多,好多观点让人茅塞顿开的感觉
  •     读小巫的书,让我知道应该这样教育孩子
  •     应用时间未到,先看了。 Good.
  •     写的很好,小巫的书,总能给我很多启发与思考。
  •     有可吸取的观念
  •       最近在读这本书,总体来说书中的一些概念还是令我开阔眼界,但是个别论述部分就不免过度概化及以偏概全了,感觉作者引用的东西挺有借鉴作用,但一些结论有些武断。各位家长带着既虚心又审慎的态度去读,应该会有所得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