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2
ISBN:9787561334409
作者:林语堂
页数:326页

内容概要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作者简介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著于1934年春夏秋三季,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轰动,为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


 吾国与吾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5条)

  •     挑着看了一些关于东方的艺术,艺术家的一些文章政治些的东西不是我感兴趣的地方仅就艺术而言,我仍是以为东方的美西方人是以科学的精神在做艺术美则美已缺少了神韵与那一份超脱
  •     对比于文章的深刻,行文却非常顺畅与自然。把中国几千年来的道理藏在小小的一本书中,实为一本妙书。据我所知,此文原位英文版,可是在我读中文版的时候,没有一丝译文的感觉。本文涉及孔子(儒),老子(道),佛教和西方文化观。并从不从角度对于国民和国性进行对比和分析(或者说为解析更为恰当)。此文蕴含的前瞻性思想,绝对值得任何留学生一读(此书我将其视为林语堂在接受西方文化同时将自己的东方中华文化进行整体的反观最终孕育出来的书)
  •     中学毕业时初读《中国人》,得到的不过是理论的知识输入。如今再读,多了一些感性的体悟。林先生对国人的分析,入木先三。然而事实从来这样,真知灼见往往只在若干先见者手中,大多数人,所坚持的不过庸见,却根深蒂固,坚不可摧。如何想要安全,不如人云亦云,躲藏在庸见与庸识之中,随波而逐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时代变了,国人还是和以前一样。
  •     快一百年了,依然如此鲜活生动,就如同评价现在一般。
  •     后续看过几本当代的评论书,好多观点借鉴于此。一定要再读一遍。
  •     林语堂……堂
  •     高中时爱看林语堂!觉得文字清透敏锐,性格乐观幽默可爱
  •     不错
  •     今日所显现的结局,则又为古代经典格言的反覆重演,父老吃了酸果,致令儿孙为之齿软。
  •     人生的归宿最后一段让人想起秋天的况味。林老乐天派的幽默洒脱才能发现文化中很多诗意和性灵的东西,大概我骨子里还是流着右派的血吧。至今不懂为什么第十章被和谐
  •     读的是民国人译民国人版本,非常美妙,充分体现着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时代的局限性,然个中佳句依旧振聋发聩
  •     倒是总结了中国人的一些特点但对于根本的文化成面的原因剖析的不够深刻。要想对中国文化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强烈推荐《乡土中国》。
  •     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     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性格的刻画,从诗词到书法到建筑,还有面子文化,很好的书
  •     我一直的困惑是,用文化認同的詭辯構建中華其實不啻於說,'nobody is born chinese, but everyone is educated to be one',茍如是林先生也只能算是一半未滿的你國人吧。
  •     你的名字
  •     文笔犀利 因为是写给外国人的 同时处在民族危难之时 所以描述社会的时候 批评性比较强 大概想借此骂醒中国同胞
  •     挺多观点适用现在。个人觉得不错
  •     感觉还是有点美化吧?
  •     吾国,心痛。
  •     最喜欢的是自序里写,“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感动死了。
  •     发现是暑假读过的。林语堂學贯中西,从书籍出发去认识中国人,也颇为深刻。
  •     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     中国人原来这么多优点
  •     分析浅显,透彻幽默!
  •     这应该就是钱钟书先生嘲讽的那本书了
  •     性格心灵理想什么的分析的差强人意,文学艺术生活确实到位,调子也太平淡了。
  •     深入刻画国民性
  •     写尽中国人了方方面面
  •     不容易啊 从杭州到徐州到北京 终于在无聊的大学读完了这本书 很深刻 作者所提出的那些现状 现在有所改变吗?尽管有些观点本人并不认同 比如对于中国纳妾与外国离婚 但不可否认 作者对于中国充满坚定的信心 4.5分吧
  •     好会表达
  •     “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     啧 诚哉斯言
  •     比较文学出来的文章都是很引发思索且好的。关于抗日前后的言论有许多细节,第一次开眼。
  •     一百年来,除了丢失的东方审美以外,其他无甚变化。
  •     身为鲁迅派还是天生对林语堂感觉微妙的
  •     吾国国民性与传统文化,如今看来依然非常有趣。已经尽可能客观中立了。
  •     二十岁的姑娘,不大会为了金钱目的而嫁人,四十岁的女人,不大不会为了金钱目的而嫁人——她们或许称之为稳当。
  •     模模糊糊对我们自身全貌有了一个概念
  •     好像也是个写过读后感的书
  •     给前六章打五星,因为想到了我没想到的地方,后三章不敢评价
  •     圆熟,乐天知命,那些刻在中国人骨子的东西……
  •     雖然因為是寫給美國人看的書而略顯淺顯和通俗,但對於我們這些中國人來說,也不失為用來系統化原有理解的好書。
  •     哈哈,看不懂。没 菊与刀 好
  •     纠结了半天,没舍得把这本书从kindle上删了。以后找时间再看一遍吧
  •     林先生的文字让我对我们的民族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是我第一次听完的一本书,主播声音也很好,还会再听第二次
  •     最全面的,最准确的。
  •     读着心累。
  •     #2017 Book 4th# 中间那部分跟《乡土中国》有类似 难道因为隔着距离的审视连缺点都辣么可爱?
  •     总觉得写得不是中国人,至少不是现代的中国人。造成这样的感觉究竟是阅历尚浅,还是因为生产力重塑了社会风气?此外,还感慨,之一,优秀的译者的重要性堪比作者本身,此书的中文版读起来如此儒雅,黄嘉德功不可没。之二,在中国,读过去要研习古文,读现在要研习英文,除此之外遍很难有什么趣味,实在遗憾。
  •     读过却不敢妄评 有微妙的怨恨 奇怪的想法 一年后再读
  •     先生洞察人性对国人千百年来之根性可谓了如指掌,分析的精辟透彻,如此见识,实属难遇,读的过程中深感恐惧,这书要是外国人看到,太容易一下看透中国人,后来得知原来这本书大概是专门写给外国人看的,未免家丑外扬。反过来,也许只有这样示众,才能激励国人不断进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